物理教师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物理教师

《物理教师》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2-1216/O4
国际标准刊号:1002-042X
主办单位:苏州大学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查看物理教师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地理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新疆教育》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物理教师》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物理教师》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物理教师》从1980年创刊时的季刊,后发展为双月刊、月刊。杂志的发行量从创刊时几百份增至现在的邮发几万份。特别是1984年,本刊由苏州大学和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合办,杂志成为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现更名为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本刊扩充了本刊编委会的规模,在研究会领导的指导下,在广大会员的支持下,刊物的质量日益提高,声誉和影响也越来越大。本刊坚持“求新、求实、求活”的办刊宗旨为广大物理教师服务,为中学物理教学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江苏省优秀期刊、江苏省期刊方阵

  【栏目设置】

  栏目有“教学改革研究、教材与教法、物理实验、问题讨论、教师进修园地、物理·技术·社会、复习与考试、物理学家和物理进学史、计算机与物理教学”等。

  201403期目录参考:

  1 关于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刘林; 4-7

  2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徐卫华; 8-9

  3 知识教学注重学科方法的渗透——以“法拉第圆盘”教学片段为例 刘先锋; 10-11

  4 从定性到定量,引导学生建立加速度概念 顾卫荣;王永元; 12-13

  5 高中“牛顿第一定律”的高端备课 陆星琳;邢红军;张婷玉; 14-15

  6 根据干涉花样计算相干波源距离的方法 杨胜存; 16

  7 知识表征的FIS-PM模型与微型物理知识分布图的制作 郭芳侠;贺江江;李静; 17-19

  8 解决动量守恒中能量问题的教学思路 吕灵芝; 20-21

  9 高效物理教学的5个关键词——基于教与学的心理的角度 窦瑾; 22-24

  10 卫星变轨时速度如何改变的定量分析 陈泽;陈娜娜;支启军; 25

  11 从实践层面谈学校教研共同体建设——以高中物理开展有效教学活动为例 周静忠;冯建跃; 26-27

  12 完全弹性碰撞中的另一个不变量 刘权; 28-29

  13 对2013年安徽中考物理卷一道题目的质疑 王伟民; 30

  14 用实验干预学生前概念的教学探讨——以“物体的浮与沉”教学为案例 张月兰; 31-32

  15 凸显节能意识体现增效导向——2013年初中物理知识竞赛中关于效率的考查分析 梁会琴;丁超亮; 33-34

  16 实验室里几种测定重力加速度g值方案的简析 杨鹏; 35

  17 两个“大气压”演示实验的原理辨析 温敏;徐晓梅;毛建平; 36-37

  职称论文发表:健美操专项培养方案对就业的影响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科研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艺术系2008级健美操专项组学生的日常专项训练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分析武汉体育学院艺术系2008级学生自身专业发展现状以及专业培养方案对就业的影响。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武汉体育学院艺术系健美操专项课程内容的改善提出参考依据。

  关键词:职称论文发表,健美操专项,日常训练,培养方案,就业影响

  前言

  目前,武汉体育学院艺术系健美操专项学生更侧重于专项课程的哪一方面的内容?他们自身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需求?参赛获奖证书和全国二、三级运动员等级证书对于就业是否有帮助?当前从事健美操行业和非健美操行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为多少?为此,全文全面系统地展开对武汉体育学院艺术系健美操专项课程的调查和研究,目的是找出健美操专项的学生对于本专业需求的侧重点,为促进课程内容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物理教师最新期刊目录

初中物理新教材渗透传统文化的分析及教学建议——以2024年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为例————作者:毛永良;

摘要: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物理课程的新使命,是践行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理念,是为了更好达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依据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编写的苏科版物理新教材中有不少传统文化素材,以八年级上册为例梳理了新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分析了传统文化素材的育人价值,并对如何更好地在物理课堂融入传统文化提出建议

解决真实问题 走向生活逻辑——跨学科问题的设计、教学与评价————作者:欧剑雄;

摘要:本文以“彩虹”这一常见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设计“解释彩虹的形成原理”“分析照片拍摄时的太阳高度角”“分析照片拍摄时的地方视太阳时”“分析照片拍摄时的北京时间”等跨学科学习任务串;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彩虹的形成原理、太阳高度角及其影响因素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基于“评价即学习”理念,将评价无痕融入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指向批判性思维的高中物理课堂深度教学————作者:任虎虎;汪明;

摘要: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性的思维.其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倾向两个维度.深度的对话交互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保障、深层的知识建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载体、持续的自我反思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动力.指向批判性思维的高中物理课堂深度教学框架包括5个方面: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促进体验与感知;激发有效的认知冲突,促进质疑与假设;借助挑战性学习...

生活化主题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跨学科教学设计——以“电子秤的学习与制作”为例————作者:马媛芳;倪亚贤;

摘要:本文以电子秤的学习与制作为例,在生活化主题背景下设计高中物理跨学科教学.通过结合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医学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设计简易版电子秤,进一步改良电子秤,并拓展到探究体脂秤的奥秘,将抽象的多学科知识应用到具象的生活情境中,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教学过程注重自主探索、动手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水平

融通五育 涵养素养——以“光学作业设计”为例————作者:张敏玥;

摘要:提出了“基于五育融合的教学实践模型”,并将其运用于光学部分的单元作业设计.通过实证发现其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以及促进学生智育、美育、德育、劳育协调发展方面的有效性.结果亦表明在五育融合视角下构建跨学科实践情境,有助于学生逐步发展出一种综合的思维方式以及一套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体系

基于项目设计促进大概念的形成——以“大气压强”教学为例————作者:张步青;王红芳;

摘要:基于项目设计促进大概念的形成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出项目设计路径及教学流程,开展项目活动促进概念初步形成,再通过科学思维培养及跨学科实践的项目深入促进大概念形成,实现学科育人价值.这是概念教学的一种有效课堂样态

基于桥梁建造的“力的分解”情境化教学设计————作者:唐子怡;张丽娜;

摘要:提炼新教材内容搭建教学背景,以“桥梁”为主题基于真实情境,开展问题导向式的课堂教学,完成简化建立物理模型、论证与推理、表达与交流的探究过程,凸显力的分解的工具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

三个低成本电学创新小实验————作者:祁红菊;

摘要: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9章第1节“电荷”的教学中,设计了3个低成本电学创新小实验——摩擦起电、静电感应、验证电荷守恒实验.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现象显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运用

基于问题引导的进阶式实验探究——以“光纤通信”为例————作者:王乐磊;

摘要:光纤通信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通过自制教具,以问题引导的方式,设计层层递进的实验,让学生轻松掌握光纤通信的原理及传输过程

基于PWM激光打点计时器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质量关系的实验创新————作者:焦政翰;田建民;李勇强;

摘要:针对传统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操作复杂、系统误差较大等问题,借助PWM脉冲宽度调制和光致变色技术,设计制作了一款激光打点计时器,并将其应用于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质量关系实验方案中.创新设计的实验方案,具有操作便捷、探究高效等优势,有利于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

无固定悬点“球绳模型”的规律研究————作者:何崇荣;张黎;姜付锦;

摘要:研究了无固定悬点“球绳模型”中绳子拉力以及两物体的速度、相对速度、运动周期的规律,指出编制“球绳模型”试题容易出现的两个典型错误,并给出考查角度建议

对称曲面凹槽约束下微振动周期的研究————作者:郭彪;

摘要:微振动问题常常被应用于选拔创新拔尖人才的各类试题中,为了对基本模型的普遍规律进行具体的归纳总结,本文分别以质点、小圆柱体、小球等在对称曲面凹槽底部附近的微振动为例,并考虑凹槽在光滑地面上的来回滑动的情形,从基本物理原理出发,推导系统动能和势能表达式,构建了不同轨道下均适用的3个周期公式,最后列出了多种对称“凹形”曲面轨道下的周期公式,以供读者参考

对2024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卷第18题一题多解深入剖析————作者:陈先建;

摘要:2024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卷第18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摆线运动.可以采用配速法、正则动量法巧解该试题,也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直接积分求解试题.指出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需要掌握的技巧,并给出了教学的几点启示.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基于情境类型学的广东高考物理试题研究————作者:余建刚;洪华标;林灏;

摘要:近年来我国多位学者将比利时学者罗日叶基于情境类型学理论的分析框架进行本土化和学科化,并制订物理试题“情境分析框架”,为高考物理试题情境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基于此并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课题组对分析框架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并对我省自主命题近4年高考物理卷进行横向统计、量化分析,旨在科学全面地刻画我省试题情境特征,探寻情境化试题命题规律和命题思路,以期为一线教师日常教...

指向思维发展的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活动设计研究——以“电磁感应复习课”为例————作者:周玲;邓志文;

摘要:本课例基于实际情境——无电缓降逃生系统,通过演示实验关联旧知,从自制镂空铝板出发,以“问题链”为主线,运用类比、抽象等方式建模分析无电缓降逃生系统,促进思维发展的同时把学科育人落在实处.本文总结了指向思维发展的复习教学活动设计的一些做法,阐明了情境创设对复习课效率与效果的重要作用,以期对未来的教学有所帮助

斜面体圆球模型动力学规律的深度研究——对一道竞赛题的分析和拓展————作者:吴寿宠;田鹏;吴冬英;

摘要:首先基于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对一道圆球在斜面体上运动的竞赛题进行解法探析,接着定量讨论了试题情景中楔块是否发生翻转的条件,最后对试题拓展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初始条件下圆球在固定斜面上做“二维”运动的规律,并对圆球质心轨迹进行了可视化.讨论结果对有关斜面体模型的试题命制和教学拓展具有参考价值

2024年度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综述——基于《中学物理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分析————作者:张海龙;马亚鹏;

摘要:从转载来源期刊、第一作者单位及地域分布、论文研究领域等方面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2024年度转载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现状,对中学物理新教材研究、物理单元教学、物理学习进阶、数字化赋能物理教学、高考物理命题与评价等重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的科学思维考查难度与教学启示——基于SOLO分类理论与LPs理论结合的视角————作者:于海波;冯薇橦;杨振东;

摘要:为明确全国高考物理新课标卷对科学思维的层次要求,并给予兼具可操作性、系统性与学理性的教学启示,结合SOLO分类理论与LPs理论对2024年高考物理新课标卷科学思维进行赋分统计与分析.从思维层次占比、难度层次占比、课程内容占比等方面展开多维度分析,明确2024年高考物理新课标卷对思维深度和知识广度的考查要求,基于此,提出以知识巩固为基础,通过结构化教学内容促进认知结构化,并以实验探究活动为核心的3条...

国际科学测试愿景:NAEP科学评估框架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物理教学的启示————作者:刘雨欣;侯恕;

摘要:NAEP是美国国家评估管理委员会进行的涵盖科学、阅读、数学等多个维度的评价研究项目.距上次修订时隔近20年后,NAEP2028科学评估框架围绕科学学科概念、科学与工程实践、科学跨学科概念3个维度做出更新,为科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梳理和分析NAEP科学评估框架的演变与发展,发现其物理科学概念精细完善,实现知识体系的意义建构;核心内容重视综合实践,聚焦科学本质的理解探查;素养维度关注跨学科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调研与提升策略————作者:刘佳琪;李佳莲;周洋平;李正福;孟璨;李春密;

摘要:中学物理教学承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09名中学物理教师.结果表明:教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物理教学的认知态度较好,能够在教学实施中自觉关注和多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教学得到了积极探索,但在教师文化认知、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据此,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4点提升...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物理教师》物理教师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aoyu/180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