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刊》杂志简介
《青少年学刊》(双月刊)创刊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山东省团校、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自2015年1月起更名为《青少年学刊》,出版单位变更为《青少年学刊》编辑部。
《青少年学刊》自2015年第2期开始使用“青少年学刊”名称和新的刊号印刷出版。特此公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专业学术期刊,曾多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在秉承原办刊宗旨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关注青少年发展和青少年组织工作研究,交流青少年研究学术成果,凝聚和培育青少年研究队伍,推动青少年研究事业发展。
《青少年学刊》把握时代脉搏,贴近青少年生活,力求成为青少年认识自我、适应社会、设计人生、开创未来的良师益友,成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掌握青少年成长规律,解决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参谋与助手。
《青少年学刊》杂志栏目设置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青少年文化研究、青少年问题行为研究、青少年工作论坛
《青少年学刊》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2018年《青少年学刊》杂志03期投稿论文目录:
网络舆论视域下大学生审辩式思维培养宋香丽;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与改善探析——以契约精神为视角姜桂宁;李军海;赵晟学;
问题与出路:少先队仪式教育的本质回归刘倩;
新时代少先队榜样教育的调查研究王世瑜;李戬;
收录论文:新时代少先队榜样教育的调查研究
【摘要】:调查发现,新时代辅导员和队员们对少先队榜样教育活动的目的及意义认识不够深刻;榜样教育开展中还存在榜样类型相对匮乏,榜样教育缺乏生命力,榜样教育的连续性不足,传统榜样消逝、明星榜样突显的问题。加强少先队榜样教育,当在观察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从榜样选树、榜样教育形式、队员学习动机激发方面进行创新。
青少年学刊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时代新人”视域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作者:张超;赵金鹏;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要求,这为“时代新人”的培育锚定了基本方向。当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我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面临的多元化思想影响、市场经济逐利性影响、网络新媒体影响等一系列挑战,结合青少年现实需求、代际特点,探索优化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青年历史主动精神培塑的价值、向度及路径————作者:房鲁鲁;綦佳荣;
摘要:历史主动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命题。培塑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主动精神,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是深化党的青年工作成效的必然要求,亦是破解青年发展难题的有力武器,需要从“知、情、信、意、行”五个向度,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内外比较、成就展示、榜样示范和实践磨砺等途径,构建多维立体的育人新格局
网络文化消费主义对青少年文化消费观的价值异化及治理矫正————作者:初金哲;刘传雷;
摘要:网络文化消费主义是文化消费主义在互联网中的新样态。在数字技术和资本逻辑的影响下,网络文化消费主义逐渐呈现出功利化、奢侈化、畸形化和庸俗化的特征。网络文化消费主义对青少年文化消费价值观念影响较大,具有制约文化消费价值观形成、削弱文化消费价值观认同、干扰文化消费价值观判断、扭曲文化消费价值观选择、误导文化消费行为的负面作用。对此,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网络思政隐性教育、夯实网络传播阵地建设、强化...
出圈的想象:青年网红主播职业生态的红与灰————作者:陆高峰;
摘要:伴随着短视频用户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年轻人热衷成为网络红人的梦想,青年网红主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总量超千万人的职业群体。现实中的青年网红主播在职业收入、职业付出、职业准备、职业压力、职业风险、职业认可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灰色化”现象。主播主体责任履行的缺失,也充分反映了青年网红主播的职业生态存在着诸多需要优化之处。有必要从国家社会的宏观层面、网络平台的中观层面、青年网红主播职业素养的微观层面,多维度...
新时代短视频助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探究————作者:李军刚;刘梦超;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明确新时代短视频助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价值,明晰新时代短视频助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逻辑,提出推进新时代短视频助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进路,推动爱国主义内化到青少年心中、外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助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数智技术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探究: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作者:门佳琪;王雪钰;
摘要:数智技术即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迅猛崛起引发深刻社会变革,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数智技术的发展为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力、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供了发展契机。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双主体异化与疏离危机、话语淡化与权威削弱难题、融合难题与技术伦理风险等现实堵点。对此,需着力从主体维度、话语维度以及应用维度实施系统性变革,通过主导...
高校共青团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为、难为与可为————作者:周珂;杨继良;王仁伟;
摘要:高校共青团作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开展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价值引领、情感塑造、理论武装、实践锤炼等职能。而主体意识不强、服务宽度不够、组织活力不足、行为影响有限等现实困境,限制了高校共青团在开展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应不断发挥其政治功能、服务功能、组织优势、激励功效,深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意识、情感认同、践行能力和行为养...
多源流理论视域下儿童权利保障制度的变迁研究——基于四个《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分析————作者:陈志其;韩梦奇;
摘要:以多源流理论为分析范式,以1992—2030年四个《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为分析样本,从教育政策学角度回顾我国儿童权利保障制度的嬗变历程,主要经历了注重保健的兜底保障、架构轮廓的分类保障、聚焦福利的适度普惠保障及加强社会力量的服务保障四个阶段。探寻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发现表征困局的数据指标和对政策执行的反馈等问题变化构成了问题源流;专家学者关于保障儿童权利工作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立法的外溢等多方合力汇聚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三重维度:价值、问题与进路————作者:刘文霞;张文慧;刘琰;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切合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小学生内心深处,为培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现阶段,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还存在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小学生认知能力存在局限、网络“负能”加大干扰、系统化教学内容不够完善、数字赋能教学有待深化等问题。在教学中,必须不断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
征稿启事
摘要:<正>《青少年学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全国公开发行的青少年研究学术期刊。学刊由共青团山东省委主管,山东省团校、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主办,以广大共青团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青少年理论研究工作者、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团员青年骨干、青年社会组织等为主要服务对象,重点刊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工作、青年社会组织、青少年文化、青少年法规与政策和青少年热点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欢迎广大青少年事务工作者及...
劳动教育和红色旅游协同提升青少年教育效能——基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的研究————作者:原志刚;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红色旅游和劳动教育是将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受传统“身心二元论”认知理论的影响,目前通过红色旅游开展的红色教育和劳动教育均存在青少年身体、心灵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分离。具身认知理论强调人的身体、心灵和环境在认知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把红色旅游和劳动教育融合,将生产、生活和服务性劳动实践植入...
返乡青年短视频创业中的身份呈现与主体重构————作者:刘斌志;赵铭;
摘要:数字身份是返乡青年在短视频媒介中呈现的理想化身份丛,与现实身份之间存在互构关系。通过对哔哩哔哩平台12名创业博主的视频文本分析和参与式观察,探究返乡青年短视频创业的数字身份建构及其对青年身份认同的影响,可以发现青年在不同层面构建了自我价值追寻者、农民致富带头人、乡土文化传播者和时代战略践行者的数字身份。青年自我呈现面临空间脱域、“时间加速”以及自我异化的身份悖论和现实异化问题,需要从责任意识、身份...
失败者的精神家园:豆瓣小组考试失败群体的在线支持研究————作者:董媚媚;朱秀凌;
摘要:豆瓣小组本研究从社会支持理论出发,以“考试失败垂头丧气互相安慰联合会”豆瓣小组为对象,通过LDA主题模型分析法,分析青年群体线上支持行为的特征,探究青年群体如何在社交媒体实施网络亲社会行为。研究发现,“考试失败垂头丧气互相安慰联合会”豆瓣小组以情绪宣泄为核心,为青年群体打造一个情感慰藉与鼓励的空间。在此过程中,青年群体不仅在情感层面得到支持,还在信息层面获得援助,同时在失败中逐步重构自我认同。他们...
儿童烟卡游戏:人文理解的遮蔽现状与复归路径————作者:陈晓彤;李旭;王映超;
摘要:儿童对烟卡游戏的沉迷引起众多成人的强烈批判和行为干预,显示成人缺乏对儿童需求的关怀。探寻烟卡游戏行为的主观之义、理解儿童的存在状态、共织游戏的意义之域,可以打破对烟卡游戏的成见束缚。促进研究焦点从“外在评判”转向“内在体验”、研究方法从“静态分析”转向“实地研究”、研究目标从“干预控制”转向“引导支持”,是烟卡游戏研究的新路径。基于教育现象学的烟卡游戏审视,从空间性、实体性、时间性、相关性方面给予...
校园隐性欺凌的典型形式、识别难点与防治策略——基于群体压力视角————作者:乐星宇;
摘要:校园隐性欺凌的典型形式有言语欺凌、社交排斥和网络欺凌等。群体规范的模糊边界、从众心理的潜在驱动、被欺凌者的沉默隐忍、社交媒体的扩散效应、群体关系的动态演变构成校园隐性欺凌的识别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界定群体规范、提升个体自我认知、打破沉默文化壁垒、加强社交媒体监管、营造健康群体氛围等多层次的防治策略
网络流行语在青年中流行的原因、风险及应对————作者:姚书志;马杜娟;
摘要:网络流行语在青年中盛行,既反映出新时代青年个体的自我需求,也是网络社交中青年群体心理驱动的结果,同时也与信息社会青年集体利益诉求密不可分。网络流行语在调适青年社会心态、疏解青年心理压力的同时,给青年带来了价值迷失与身份焦虑的自我认知风险、盲目从众与社交圈层的人际交往风险以及认同弱化与政治冷漠的政治认同风险。化解网络流行语给青年带来的消极影响,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需要青年个体、社会群体和组织集体各方...
当代青年精神交往的异化及重构————作者:张龙丽;
摘要:精神交往作为一种存在方式,是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环节。当前,受市场经济条件多变、价值观多元化、网络媒体技术发展以及青年自身交往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干扰,青年精神交往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功利化、泛娱乐化、疏离化、被动化的异化表现。因此需要通过夯实青年精神交往的物质基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合理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大力发展教育等有效手段来加强青年精神交往建构,重构一个有价值、有情感、有意义的青年精神交...
红色影视接受对青年国家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政治情感中介作用的考察————作者:高文茜;陈金香;
摘要:红色影视作品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载体,并在红色文化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基于对1185名青年的问卷调查,本研究考察了青年群体的红色影视接受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分析了政治情感在其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红色影视接受显著正向预测青年国家认同;政治情感在红色影视接受与国家认同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政治情感能显著提升红色影视接受对青年国家认同的积极影响。由此可见,培育青年国家认同应优化红色影视作品,激发...
征稿启事
摘要:<正>《青少年学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全国公开发行的青少年研究学术期刊。学刊由共青团山东省委主管,山东省团校、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主办,以广大共青团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青少年理论研究工作者、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团员青年骨干、青年社会组织等为主要服务对象,重点刊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工作、青年社会组织、青少年文化、青少年法规与政策和青少年热点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欢迎广大青少年事务工作者及...
青年新型就业现象背后的就业观透视及应对策略————作者:周子祺;赵雷;陈红敏;
摘要:当前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一些新型就业现象,折射出新型的青年就业观,主要表现为变化的就业价值观、矛盾的就业心态观、分化的就业目标观。青年新型就业观的形成,受到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网络媒体环境对传统就业观念的解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需要从就业市场优化、就业观念引导和就业信息治理等方面综合施策,以促进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国家级《国际英语教育研究》
- 省级《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新职教杂志
- 国家级《农村成人教育》
- 省级《钦州学院学报》
- 省级东方青年
- 省级《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 省级《职大学报》
- 省级《周末文汇学术导刊》
- 省级《少林与太极》
- 省级《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上海翻译
- 省级父母世界
- 学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 省级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 省级《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 省级英语沙龙实战版
- 省级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 省级 现代外语
- 省级伊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 省级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 省级少年时
- 省级第一时间
- 国家级北京教育
- 省级《德州学院学报》
- 省级现代教育
- 省级《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语言科学》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