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简介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季刊)创刊于1983年,由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坚持“学术性、师范性、民族性和地方性”有机结合的特点,积极发挥理论教育、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决策论证等各项功能,努力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收到良好的办刊效果。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羌学研究 、区域经济.教育研究、博士论坛、教育教学研究、语言文学、政治经济.历史.法律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2018年《阿坝师范学院学报》01期投稿论文目录:
2017年羌语支语言研究前沿黄成龙;
文化象征符号视域下羌族释比文化可持续性保护研究论析邓宏烈;高彩虹;
羌族种落文献及其研究综述曾晓梅;吴明冉;
明朝在羌族地区设置卫所考耿少将;
松潘小姓乡埃溪村羌语使用情况调查董瑶;宋佳;吴晓红;
收录论文:羌族种落文献及其研究综述
【摘要】:羌族种落文献散在甲骨卜辞、简帛、金石等出土文献和传世典籍中,学界有研究,但往往拘囿于某一载体文献进行,没有人将之作为一个整体,整合为羌族种落文献集群,进行调查、搜集、著录和整理。文章就羌族种落文献的地位和特点、著录及研究、价值等问题进行讨论,以便为更好地了解、利用这批材料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文化符号展演与旅游社区共同体建构——对中国古羌城的研究与分析————作者:刘广;徐广玄;和春云;
摘要:通过对中国古羌城旅游社区文化符号展演的研究与分析,发现旅游社区通过传统建筑、艺术风格、节庆文化和艺术体育等文化符号展演向游客积极展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景观,这既是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对地方民族文化空间的重塑。旅游社区通过塑造旅游场域的地方特征,有利于重塑旅游目的地的他者印象,为促进旅游场域的主客互动提供重要基础。旅游社区通过传统文化符号的展演在塑造地方文化空间的同时实现族群文化符号共享,并在主客...
乡村振兴背景下陕南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宁强羌绣为例————作者:郑芳琴;
摘要:本文以“陕南羌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陕南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陕南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并以陕西技艺类羌文化——宁强羌绣为例,实证陕南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的有效性。陕南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对羌文化传承、民族团结进步等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鸳鸯蝴蝶派”的改造、蜕变与新生——以《秋海棠》的版本变迁为考察中心————作者:徐文泰;
摘要:《秋海棠》作为鸳鸯蝴蝶派(下文简称为鸳蝴派)小说中社会言情类的深化,是由时代召唤与主体诉求共同决定的。它既继承了旧鸳蝴派小说的题材与某种趣味,又对其视角、人物、思想进行了扬弃,因而其文本呈现斑驳芜杂的特征。《秋海棠》从初刊本到定本总共经历了三次较大的修改,调整的过程既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也为旧艺人改造自己的思想提供了生动的注解。以版本流变的方式透视鸳蝴派作品的改造、蜕变与新生将有助于以更立体的方式...
川西濒危方言研究热点分析和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1993—2023)的知识图谱分析————作者:汪青拉姆;王成平;
摘要:为厘清川西地区濒危方言研究现状,本文选取使用数量位居前五的方言,以中国知网中1993—2023年的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对文献发表的时间分布、核心作者、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发现:研究不乏关于语言系属问题的探析和尝试“集群式”连片研究的态势。基于此,提出建议:要建立稳定的研究团队、多模态语料库、多元化民族特色语言文化资源展示舞台,要高效推进语言文化资源价值转化,以此抢救濒危语言资源...
教育信息化2.0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双微”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阿坝师范学院为例————作者:唐功;李治;张光玉;
摘要: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指导,聚焦于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旨在构建“双微”课程融合模式。笔者以阿坝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开展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指导,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驱动,构建“双微”课程融合模式,探索适合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新模式,为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开辟新径,但在实施过程中需持续关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动态,以契合新时代师范教育需求
影视文化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混合课程建设路径研究————作者:叶小军;卿丽;
摘要:影视教育提倡30余年来,始终缺少可复制、易于推广的体系化路径。本文以“一体两翼”为模型,以虚拟教研室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一体化,以共建共享原则推动网络教学平台一体化,以教育技术整合推动“教-学-评”一体化,以混合教学模式创新推动成果应用一体化,在实证研究中从人才培养、技术路径、推广应用全链条为影视文化教育困境找到了新的出路,也为数字赋能教育改革、影视助力五育并举找到了良好的切入点
长征时期党在阿坝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及其现实启示————作者:李芳;
摘要:长征时期党和红军为了顺利实现战略转移,通过川西北民族地区时,开展了大量切合当地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党立足川西北民族地区,探索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创造性运用的成功实践典范。阿坝州是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人数最多、驻留时间最长、自然条件最艰苦的川西北民族地区,党在此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特殊性。因此,通过梳理和分析该时期党在阿坝州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对促...
是礼教吃人还是庸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主题辨析————作者:尤作勇;
摘要:学术界一直将《狂人日记》的主题认定为“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或它的转述形式“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的罪恶”,但《狂人日记》的文本内容关于家族制度和礼教弊害本身的叙述是根本缺失的。虽然在《狂人日记》中列举了大量的吃人事件,但小说对礼教吃人的叙述同样缺失,主人公陷入被吃的恐惧其实源自庸众对先驱者的仇视。因此,对《狂人日记》主题更为准确的认定应该是“揭示启蒙者的启蒙困境”
梦境、人物、欲望与乡村伦理叙述的重塑——基于付秀莹《陌上》的一种文学考察————作者:李石;
摘要:新世纪以来,70后女作家不断进行着写作突围,其中豫籍作家付秀莹以自己构建的文学芳村为原点,展开乡村日常生活叙事,这无疑是一种根植于现实乡土的经验书写与用心体察。但是,伴随着时代话语与文学研究范式的骤然变化,对客观书写对象的关注,需要通过新的文学视角来撬动主体情感经验,那些制约乡村发展的沉疾与窠臼在乡村伦理叙述中需要被弥合与重塑。付秀莹将自己对乡村的热爱倾注到自己独特的叙述经验中:当虚实相生的梦境、...
木本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民族学研究新作——《生态文化视野下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研究》一书评介————作者:杨庭硕;
摘要:<正>农业文化遗产是活态传承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血脉和璀璨农耕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2022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时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品阅·自在乡村——评周正副教授的《汶川乡村记忆》————作者:钟义;
摘要:<正>孤云藏风月,扫落千重雪。红梅着花时,乡土入我怀。拜读周正副教授的《汶川乡村记忆》时,心有所感,遂略添拙笔,以抒情怀,以作简介。乡村是什么?乡村是故事,是诗,是人间岁月的历史遗痕,总是在课本里被遗漏,在成长中被忽视,在现实中被搁置。它看似无味,存似无常,却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你我的语言、思维及想象。人从乡村中来,城市从乡村中来,中国从乡村中来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思考————作者:王世恒;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能够彰显“纲要”课程蕴含的正确党史观,增添“纲要”课教学的党史素材,强化“纲要”课程铸魂育人的作用。高校教师在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实质和内涵的基础上,找准其与课程融合的切入点,以理想信念引导学生、以初心使命启发学生、以英雄事迹感召学生、以立德树人塑造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绵阳市医教研协同培育临床医学人员的路径选择研究————作者:李思吟;秦桥;陈湘;唐喻莹;蒲佳;苏行;
摘要:临床医学人员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回顾资源依赖理论发展历程和演进逻辑,发现该理论为研究医教研协同培育临床医学人员提供了新的视角。立足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深入剖析绵阳市医教研协同培育临床医学人员面临的现实困境,本研究提出制度机制协同发力、资源平台协同共享、高层次人才协同引领、考核督导协同跟进“四管齐下”培育临床医学人员的路径选择
“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作业现状及策略研究——以四川省民族地区L中学为例————作者:刘林;莫色尔青;
摘要:通过对四川民族地区L中学初三学生和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数据分析,了解“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作业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研究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化学,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因为作业量大而很难对化学作业产生兴趣;老师基本上每次上完课都会布置作业,但作业来源较窄、形式单一,难以激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教师的作业批改方式与评价比较单一。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策略:重视基础知识,分层布置...
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梁小蓉;赵云涛;谭文旗;
摘要:民族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增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传递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然而,受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在读写能力的增进上。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极富现实意义的教学理念,着重于读与写两者间的紧密联系与相互助益,为提升民族地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以民族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分析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新课标背景下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实施路径研究————作者:陈永良;王敏;张洁;
摘要:在对分层作业设计理论依据与实际意义的分析基础上,本文对新课标背景下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提出了实施路径:精准评估学生层次、科学分层作业、动态调整和持续优化实施过程;同时也探讨了分层作业实施成效的评估、反思与改进办法。新课标背景下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提高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浅议小学科学课程的探究性教学策略————作者:王丹平;顾鹏;
摘要:随着社会对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的需求日益增长,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在不断凸显。为创新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科学课程的核心素养,本文探讨了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明确了其在新课标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分析了小学科学教育所强调的核心素养,阐释了探究性教学在新课标下应用的优势,并提出具体教学策略,实现了遵循新课标理念的目的
浅谈“双减”政策下小学劳动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作者:宁顺琼;王艳蓉;
摘要:“双减”政策为小学劳动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本研究深入剖析“双减”政策内涵与劳动课程的关联,通过对现状调研揭示现存问题,构建包括实践、综合、趣味、教育性原则的课程体系,设定短期与长期目标。在课程实施方面,提出多元课程体系构建、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及完善评价机制等策略,并阐述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保障措施,结合实例与数据论证各环节有效性,旨在为小学劳动课程建设与实施提供支撑理论与实践指导,助力...
基于性别认同理论的男性幼儿教师培养路径探究————作者:欧阳逸;韩莹;杜竹西;
摘要:针对男性幼儿教师在幼儿性别认同教育中作用缺失的问题,基于五大性别认同理论(性别恒常性发展理论、性别社会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性别图式理论),构建了一套系统化的培养路径,包括强化理论基础、提升性别角色示范能力、构建包容的教育环境、运用观察学习与强化机制、增强性别敏感度、加强家校合作以及建立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等方面,旨在促进幼儿健康的性别认同发展,并为男性幼儿教师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
生活体验世界视域下的乡村教师发展现状、困境与路径——基于网络社交平台的文本数据分析————作者:邹维;
摘要:生活体验世界视角能够帮助我们周全反思乡村教师的生活状态、生活困境与生活需要,摆脱基于职业生活思考乡村教师发展的孤立、片面和虚空的情境,形成对乡村教师更深入、真实、全面的了解和支持。为此,本研究运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与豆瓣小组等网络社交平台的乡村教师生活体验世界的文本数据,通过情感分析、词频分析和文本分析,从乡村教师生存类、工作类、发展类与综合类生活体验世界“去看、去听、去感受”乡村教师的真实完整...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国家级《学习导刊》
- 省级《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省级《教育与教学研究》
- 省级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
- 省级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 北大核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开封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小学校长》
- 省级《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省级《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 省级小学生之友
- 国家级中国少年儿童
- 省级《安阳工学院学报》
- 省级《淄博师专学报》
- 国家级《小学生作文辅导》
- 省级《辽宁体育科技》
- 省级《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电大理工》
- 省级应用写作杂志
- 省级《启迪与智慧》
- 省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外国教育研究》
- 省级《江西教育》
- 省级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 省级《快乐阅读》
- 省级中学政史地
- 国家级《中国教师》
- 省级素质教育
- 国家级数学通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