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育》杂志简介
《语言教育》(季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语言教育》的办刊宗旨是:以英语为主、其他语种为辅,开展语言和语言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关注语言教育领域的宏观战略、策略问题和微观教学法的研究,促进各语种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读者对象:语言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和广大硕士、博士研究生等。
《语言教育》杂志栏目设置
语言教育研究与实践、语言教学与科研方法、 语言学研究、翻译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书刊评介、论坛
《语言教育》杂志收录情况:
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2018年《语言教育》杂志01期投稿论文目录:
国别社会文化系列课程教学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现状分析米微;常俊跃;梁成晨;
优秀外语教师课堂角色及其话语特征的研究——社会文化活动理论的视角王艳;
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测试的效度与信度研究邬姝丽;孟钊;古明;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与二语自我洪民;
齐普夫频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VP-NP-AP构式的影响张晓鹏;董晓丽;
论文参考: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测试的效度与信度研究
【摘要】:本文是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口译课测试的一次探索。作者以Bachman和Palmer提出的测试理论为框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口译测评的效度与信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校口译评估的效度和信度大体尚可,但也存在改进之处,主要表现在口译测试的真实性有待提高,口译测试的评分信度需加强,口译试题的长度需保证。希望本文的研究对英语专业口译测评的公正性和科学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文范例参考:汉代语言文字学和经学的发展
语言教育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高考外语论争研究————作者:姜波;刘佳昕;唐超;胡豫;
摘要:近年来,关于是否取消高考外语的讨论持续引发社会热议。本文从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以Wodak的话语策略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知乎论坛关于“高考外语存废”讨论的关键词和索引行,揭示社会对高考外语的舆论导向及背后动机。结果显示建议废除高考外语的网友更关注母语文化以及外语实用性,建议保留高考外语的网友则认为应该珍惜学习外语的机会,而且外语有助于加强跨文化交流。本研究旨在为外语教育提供新的分析视角,推动...
外语学科专业区域国别研究课程教师身份的建构研究————作者:常俊跃;闫国菲;刘兆浩;
摘要:教师身份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始终。本研究抽取了参与外语学科专业英语专业本科区域国别研究系列课程改革探索的4位教师个案,通过叙事的深度访谈、课堂观察及实物收集采集研究数据,重点关注教师个案的教师身份建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教师不再仅仅是外语技能的培训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建构了区域国别研究跨学科知识学习者、区域国别研究跨学科知识传授者、区域国别跨学科研究指导者等教师身份...
西班牙语形象规划:制定依据和建设机制————作者:李思渊;
摘要:语言形象规划是语言规划中较为新近的研究领域,西班牙语在国际推广中的形象规划颇具参考价值。以“分布多元内核统一”的西语本体和“文化多元认同统一”的西语政策为依据,西班牙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塞万提斯学院确定“多元一体”的西语形象。通过梳理塞万提斯学院主办的近二十年年报、语言教育项目、历届跨国学术会议可以发现,西语国家学术力量、国家部委、语言文学界名人名仕,甚至政界元首多方力量联合,共同形成“扎根学术调研...
以“境界”为核心的《人间词话》词论术语法译研究————作者:史烨婷;
摘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词话的高峰,但在法语世界尚未有全译本。翻译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其“境界说”所构建的一整套词话语体系。中国古典诗词诗意空间辽阔,讲究“意蕴”和“回响”,相关文论语汇也带有同样特质,无法如西方文论般定义精准、条分缕析,因此翻译时需要以“宽式思维”进行思考:选词时酌情放宽表意范围;利用比喻兼顾具体和抽象双重意义;在逻辑自洽的原则下创造新词。力求减少表意上的损失,带来同样意蕴深远...
“大外语”学科视域下的高考英语测试: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毛延生;王一航;
摘要:“大外语”学科理念为外语学科指出全新的发展方向,可以为打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进而夯实英语教育“一条龙”体系提供重要支撑。为此,本文立足于“大外语”学科背景,尝试回溯高考英语测试40余年的发展路径,并基于“全语用”能力框架着重探讨高考英语测试在内语用和外语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尝试提出相应的应对举措。结果发现:第一,就高考英语测试的现状而言,命题形式从输入转向输出,并且评价取向由一元转...
新高考背景下英语学科思维品质评价框架构建————作者:马利红;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已成共识,但如何评价英语学科思维品质尚未形成共识。本研究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相关文献构建英语学科思维品质评价框架,采用专家调查法修订完善,并基于实证研究进行效度验证,形成思维的批判性、逻辑性和创新性三维一体英语学科思维品质评价框架,涵盖质疑批判、反思评估、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好奇开放、创意生成6个评价指标,4个等级水平。该框架对新高考背景下英...
英语写作词块能力的发展特征历时研究————作者:孟亚茹;黄馨瑶;范晓晖;
摘要:词块应用能力是衡量二语写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发展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本研究以本族语者的高频四词词块为参照,追踪了88名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连续两年的议论文写作语料,探究写作词块在结构、功能、准确性等方面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虽然两年中词块与本族语者相比整体上仍存在显著差距,学生词块使用的准确性提高不显著,且持续存在过度泛化问题,但呈现出应用更广泛、类型分布更接近于英语本族语者表达习惯等趋势。...
交际(非)典型性的语用学研究前沿态势————作者:杨璘璘;刘平;
摘要:语用学是一门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交叉学科。根据当前语用学对交际(非)典型现象等相关语用问题的前沿成果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当下关切,本文重点梳理了非典型交际群体的语用行为、典型交际情景下的语用新问题以及多元交际形态的语用新解等前沿议题,总结了语用学研究所呈现的社会性和融合性等主要趋势性特征,以期为我国语用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启示与指导,并为新时代的社会管理提供重要的社会语用信息
英国外语学科近年的政策行动和发展动态——基于学科调查报告和政策文件的观察————作者:平原;王斌华;
摘要:本文总结英国高校现代外语(MFL)教育的现状,数据来源于英国语言学科大学理事会(UCML)、英国国家学术院(British Academy)和英国汉学协会(BACS)等专业组织所发布的最新报告(2016-2022年)。基于英国国家学术院和英国文化委员会等机构于2020年所发布的《英国国家语言战略》和英、美、加、澳四国科学院在2020年联合发布的《全球语境下语言重要性的联合声明》等文件,本文分析英国...
以译者行为批评为理论框架的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分析(2010-2023)————作者:周领顺;丁雨朵;
摘要: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对翻译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和理论的应用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而如何将理论与学位论文实现良好的结合,是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作为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构以来,备受译学界关注,也成为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应用的热门理论。为此,本文统计了自2010年至2023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可查证的122篇以译者行为批评为理论框架的硕士学位论文,总结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指...
从《经国大典》系列文献看朝鲜朝成均馆的汉字教育规划————作者:陈艳平;田园;
摘要:《经国大典》系列文献作为朝鲜朝治国理政的基石,是研究朝鲜朝语言文字政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经国大典》系列文献为语料,从教育规划视角出发,分析该时期最高教育机构成均馆的汉字教育政策及培育规划,揭示产生动因。研究发现,该时期汉字教育规划受统治者态度、规划动机、规划目标三方面共同影响:统治者对汉字明显的倾向性态度与身份认同、国家形象、意识形态等规划动机之间存在形塑与映射关系,两者又共同决定该时期汉字教...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翻译家群体的特征与价值————作者:冯全功;郑贝柠;
摘要:“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由中国翻译协会2006年设立,是国内表彰翻译家个人的最高荣誉奖项。自设立以来,至今已有62位不同领域的翻译家获奖,涉及十几种外语及少数民族语言,涵盖外交口译以及多种文本类型的笔译。本文分析“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翻译家群体的语种分布、翻译类型、翻译方向、职业分布等特征,旨在号召广大翻译工作者向这些翻译家学习,继承与发扬他们的翻译家精神,为翻译文化建设做贡献
辽宁科技翻译家群体研究(1949-1990)————作者:仲文明;王靖涵;
摘要:本研究立足《中国翻译家辞典》和《中国科技翻译家辞典》,挖掘1949年至1990年137位辽宁科技翻译家的群体特征与贡献,并以此为基础审视辽宁科技翻译家生发的社会文化条件。具体而言,该阶段辽宁科技翻译家得益于自然地理优势,受益于外语名校辐射以及工科教育,裨益于国家翻译实践,浸润于家国精神传统。深挖翻译家群体服务国家需求和时代需求的史实,传续翻译家精神,对研究翻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和学科构建有...
汉英“额”(forehead)隐喻词簇异同及其体认语言学——文化脚本理据阐发————作者:孙毅;段馨怡;
摘要: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一大工具,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联袂发表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标志着认知隐喻学的隆重降世。身体是人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起点和物质基础,以此产生的人体隐喻贯穿人类认知构建的始终。其中,“额”(forehead)作为身体的一个重要而显著的面前部位,以此为源域的隐喻在汉英语言中均广泛存在。本研究利用CCL和COCA语料库收集涉及“额”及隐喻词簇的语...
国际写作量表研究动态趋势与展望(2014-2023)——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研究————作者:泰中华;王澜熹;
摘要:本文以写作量表为主题,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4至2023年间Web of Science中的国际核心期刊开展可视化分析。通过统计发文量、关键词聚类分析与高被引文献、作者聚类等指标,本文旨在探究国际写作量表研究的前沿发展趋势,为国内写作量表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写作量表研究发展潜力大;2)核心领域包括写作投入度量表研制、ESP写作量表开发、写作分项量表效度验证以及基于写作量表的自动...
解锁民族思想与民族语言的深层纽带——评《东正教与俄罗斯民族语言研究》————作者:许凤才;
摘要:<正>在当今外语学界,能够深入探索某一文化现象背后复杂关系的著作并不多见,《东正教与俄罗斯民族语言研究》(刘宏等,2023)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一本研究东正教与俄罗斯民族语言之间复杂关系的学术著作,它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宗教对语言发展的深远影响,还通过跨学科的视角和丰富的实例,展现了东正教在俄罗斯社会中的独特地位。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研究”(15ZDB092)的结项成...
翻译副文本的民俗形象建构研究——以汉学家伊维德说唱文学英译本为例————作者:刘翔;胡巧巧;
摘要:中国古代说唱文学记录了独特的中国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形象。然而,目前翻译学界对说唱文学的关注不够。本文基于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深入分析伊维德说唱文学英译的民俗形象建构过程,揭示译者通过副文本为民俗形象提供丰富的叙事语义和文化语境,成功使得中国地方性民俗形象在全球语境中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
先唐民歌英译文的音乐性研究————作者:呼媛媛;
摘要:先唐民歌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现在除了歌辞,曲调、乐器、舞蹈已不存在。其音乐性只能依附歌辞本身的内容、形式和韵律的音乐性而存在。先唐民歌口头文学的特征使其音乐性与古代诗歌的音乐性有所不同。英译时,应尽量保留先唐民歌独特的音乐性。由于译者的审美情趣、学识积累、翻译动机和翻译目的等不同,先唐民歌英译文具有共性与个性的特征。本文主要通过探究书名英译选词的动机之源、文内注等副文本阐释再现先唐民歌演唱背景的方...
《聊斋志异》民俗英译问题刍议————作者:靳亚男;
摘要:本文从民俗产生的根源出发,按照经济、社会、信仰和游艺的民俗四分法,历时考察《聊斋志异》英译本,分析民俗的特征及其给翻译带来的问题。研究发现:民俗“全人类共同性”为英译提供可能性和现实依据;民俗的历史性和变异性给翻译带来了本体的确定问题,民族性和表演性则造成主体的认知和阐释问题。解决本体问题的办法在于民俗内部,即充分利用民俗的功能性和社会性;改善主体问题的方式则在于人,路径包括但不限于推动翻译参与者...
相见礼仪英译的动态语境适应与文化认同维度——基于韩南九部明清小说译本的研究————作者:刘晓晖;周秋伶;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本研究以汉学家派屈克·韩南九部明清小说译本为例,统计分析22个相见礼仪术语,考察韩南礼仪英译的动态语境适应及文化认同维度,解析语境因素对相见礼仪英译的影响及译者的动态操控轨迹,揭示汉学家韩南的翻译策略、传达效果及传播导向。本研究对于探究翻译中国礼仪的有效途径,厘清影响礼仪英译的主体因素,解密译者传达中国文化的立场等具有重...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国家级《大学化学》
- 省级《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教育》
- 省级《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 省级父母世界
- 省级《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 省级河北教育(德育版)
- 国家级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国家级教育杂志
- 北大核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省级儿童故事画报
- 省级日语知识
- 省级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省级小雪花
- 省级《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国家级教学交流
- 国家级中国数学教育
- 省级《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 摇篮小小天才
- 省级《科教文汇》
- 北大核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省级当代电大
- 省级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国家级英语沙龙
- 北大核心《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黑河学刊》
- 省级读书与作文
- 省级《华夏教师》
- 省级河南教育(职成教版)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