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育》杂志简介
《语言教育》(季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语言教育》的办刊宗旨是:以英语为主、其他语种为辅,开展语言和语言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关注语言教育领域的宏观战略、策略问题和微观教学法的研究,促进各语种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读者对象:语言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和广大硕士、博士研究生等。
《语言教育》杂志栏目设置
语言教育研究与实践、语言教学与科研方法、 语言学研究、翻译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书刊评介、论坛
《语言教育》杂志收录情况:
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2018年《语言教育》杂志01期投稿论文目录:
国别社会文化系列课程教学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现状分析米微;常俊跃;梁成晨;
优秀外语教师课堂角色及其话语特征的研究——社会文化活动理论的视角王艳;
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测试的效度与信度研究邬姝丽;孟钊;古明;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与二语自我洪民;
齐普夫频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VP-NP-AP构式的影响张晓鹏;董晓丽;
论文参考: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测试的效度与信度研究
【摘要】:本文是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口译课测试的一次探索。作者以Bachman和Palmer提出的测试理论为框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口译测评的效度与信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校口译评估的效度和信度大体尚可,但也存在改进之处,主要表现在口译测试的真实性有待提高,口译测试的评分信度需加强,口译试题的长度需保证。希望本文的研究对英语专业口译测评的公正性和科学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文范例参考:汉代语言文字学和经学的发展
语言教育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国际写作量表研究动态趋势与展望(2014-2023)——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研究————作者:泰中华;王澜熹;
摘要:本文以写作量表为主题,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4至2023年间Web of Science中的国际核心期刊开展可视化分析。通过统计发文量、关键词聚类分析与高被引文献、作者聚类等指标,本文旨在探究国际写作量表研究的前沿发展趋势,为国内写作量表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写作量表研究发展潜力大;2)核心领域包括写作投入度量表研制、ESP写作量表开发、写作分项量表效度验证以及基于写作量表的自动...
解锁民族思想与民族语言的深层纽带——评《东正教与俄罗斯民族语言研究》————作者:许凤才;
摘要:<正>在当今外语学界,能够深入探索某一文化现象背后复杂关系的著作并不多见,《东正教与俄罗斯民族语言研究》(刘宏等,2023)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一本研究东正教与俄罗斯民族语言之间复杂关系的学术著作,它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宗教对语言发展的深远影响,还通过跨学科的视角和丰富的实例,展现了东正教在俄罗斯社会中的独特地位。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研究”(15ZDB092)的结项成...
翻译副文本的民俗形象建构研究——以汉学家伊维德说唱文学英译本为例————作者:刘翔;胡巧巧;
摘要:中国古代说唱文学记录了独特的中国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形象。然而,目前翻译学界对说唱文学的关注不够。本文基于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深入分析伊维德说唱文学英译的民俗形象建构过程,揭示译者通过副文本为民俗形象提供丰富的叙事语义和文化语境,成功使得中国地方性民俗形象在全球语境中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
先唐民歌英译文的音乐性研究————作者:呼媛媛;
摘要:先唐民歌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现在除了歌辞,曲调、乐器、舞蹈已不存在。其音乐性只能依附歌辞本身的内容、形式和韵律的音乐性而存在。先唐民歌口头文学的特征使其音乐性与古代诗歌的音乐性有所不同。英译时,应尽量保留先唐民歌独特的音乐性。由于译者的审美情趣、学识积累、翻译动机和翻译目的等不同,先唐民歌英译文具有共性与个性的特征。本文主要通过探究书名英译选词的动机之源、文内注等副文本阐释再现先唐民歌演唱背景的方...
《聊斋志异》民俗英译问题刍议————作者:靳亚男;
摘要:本文从民俗产生的根源出发,按照经济、社会、信仰和游艺的民俗四分法,历时考察《聊斋志异》英译本,分析民俗的特征及其给翻译带来的问题。研究发现:民俗“全人类共同性”为英译提供可能性和现实依据;民俗的历史性和变异性给翻译带来了本体的确定问题,民族性和表演性则造成主体的认知和阐释问题。解决本体问题的办法在于民俗内部,即充分利用民俗的功能性和社会性;改善主体问题的方式则在于人,路径包括但不限于推动翻译参与者...
相见礼仪英译的动态语境适应与文化认同维度——基于韩南九部明清小说译本的研究————作者:刘晓晖;周秋伶;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本研究以汉学家派屈克·韩南九部明清小说译本为例,统计分析22个相见礼仪术语,考察韩南礼仪英译的动态语境适应及文化认同维度,解析语境因素对相见礼仪英译的影响及译者的动态操控轨迹,揭示汉学家韩南的翻译策略、传达效果及传播导向。本研究对于探究翻译中国礼仪的有效途径,厘清影响礼仪英译的主体因素,解密译者传达中国文化的立场等具有重...
“见招拆招”:金庸小说武打场景英译的体认解读————作者:刁洪;
摘要:《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二卷A Bond Undone的译者张菁通过修习太极拳激活感觉运动系统,充分体验武侠世界,深入理解金庸小说的武打场景。在此基础上,她凭借识解重构、主观化操作等多种认知加工方式,采用增译、节译、改写等各种“映射”和“创仿”手段,再现武打场景的精彩纷呈,增强译文的“到肉”感。通过剖析张菁的“体验式翻译”路径与“见招拆招”的翻译过程,本文旨在探究身体运动及感官如何影响翻译实践,进一...
十部大学英语教程中国文化导入分析————作者:余苏凌;
摘要:根据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课程中亟需导入中国文化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母语文化意识和中国文化传播能力。近年已推出多部中国文化英语教程,这些教程中的文化内容是否适合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和文化传播规律有待研究。通过对十部大学英语教程单元主题的统计分析,发现94%的单元介绍物质、行为和精神文化,仅有6%的单元介绍制度文化。另外,只有少数选文采取了比较或“他者”视角。基于文化功能和文...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外语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以德语报刊阅读课程中“可持续发展”的话语建构为例————作者:仇宽永;
摘要:随着课程思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思政元素挖掘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本文以自建课程思政语料库为例,阐述了如何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挖掘思政元素。笔者以Ruth Wodak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了基于信息贡献度的主题词提取、词向量、索引行提取等自然语言处理方法,针对德语报刊阅读课程中“可持续发展”话题挖掘思政元素。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方面取得了...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综合英语教学的人文主义建构————作者:郭雯;
摘要:在倡导交叉学科的新文科背景和产出导向教育理念之下,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习得扎实的语言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教师如何有效教学、如何使学生领悟文本之外的人文内涵则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聚焦英语专业一二年级核心必修课综合英语课程教改方向,以语言为基础、人文为精髓、学生为主导的“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为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传递人文主义精髓,使学生意识到“综合性”不仅在于听、说、读...
隐性否定在中国外交话语中的常用表达方式及传译策略探析——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为例————作者:王楚君;范武邱;
摘要:汉语隐性否定结构是中国外交常用的话语形式,具有精确与模糊的双重功能,既可以用来凸显我方态度立场、反驳对方错误言辞,而且能够闪避问答陷阱、维护双方面子。本文从民族心理原型角度出发,在分析英汉思维差异的基础上,探讨汉语隐性否定结构的成因、表现形式、使用机理,并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重构译文语境、填充文本不定点、揣摩原文口吻、整合逻辑关系、重置文字张力等方式,准确传递隐性否定背后的言外之力,让国际...
《语言教育》2024年总目录
摘要:<正>~
辩证看待跨文化理论——跨文化理论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作者:万晓蒙;
摘要:当今社会,高校外语教学越来越注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跨文化理论作为跨文化交际的辅助手段,成为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点。然而,目前学生学到的跨文化理论多存在时效性不足、视野局限、结构僵化等问题,而现有的教学模式并未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亦鲜有相关研究进行讨论,这可能不利于学生形成对外来文化、外来理论的批判性态度。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归纳常用的跨文化理论存在的普遍问题,讨论这一知识点加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在此基...
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现状及对策————作者:李春玲;杜天润;
摘要: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倡导运用“中文+中医药”的创新性传播策略,以孔子学院为载体,从加强统筹协调、培养复合人才、“文”“医”双轨并进、完善调研评估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其在促进中医药文化全球交流与共享中的潜在效能,促进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
《二语教学语境中的课堂写作评价与反馈》评介————作者:吴光亭;张涛;
摘要:<正>1.引言评价与反馈是课堂写作教学的必备环节,对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如何充分利用评价和反馈提高二语写作教学效果是广大教师时刻思考的关键问题,也是二语习得研究者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二语写作评价与反馈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Icy Lee教授基于二十余年的潜心研究撰写了《二语教学语境中的课堂写作评价与反馈》(2017)
小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研究——以成渝地区为例————作者:潘攀;陆江妹;陈桦;
摘要:语音教学影响着小学生英语字母、词汇等内容的学习,也是英语听力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师的教学又有着显著的指导作用。因此,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研究尤为重要,但学界针对小学生英语语音情况的研究甚少。本文以成都和重庆181名三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朗读数据呈现小学英语学习者在音段、词重音、边界调等维度的产出现状。针对成、渝两地和英语学习不同起点小学生的错误类型及错误率分析,揭示汉语发音对小学...
从英语单音节词看叶斯柏森的语言进步论——语言事实与语言刻板印象————作者:曲长亮;
摘要:叶斯柏森是语言学领域的达尔文主义者,其所提出的“语言进步论”与达尔文“适者生存观”之间存在微妙联系。本文以叶斯柏森1886至1941年间以英、德、丹等文字撰写的著作为文本依据,以他对英语单音节词音系演化过程的思考为起点,为他的“语言进步论”思想探源,证实“语言进步论”不仅是达尔文主义在语言学领域的反映,更是叶斯柏森研究音系演化史的必然结果
主流语调理论在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运用——回顾与展望————作者:刘宇航;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主流语调理论在同一案例分析中的异同,探究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语调教学框架与教学重点。首先经文献回顾后发现,语调作为语音和音系界面的接口,需引起学界的反思,并指出英语通用语更加契合当前语调教学的语境。其次,对比发现Gussenhoven语调理论在教学上更具灵活性。基于此,文章构建ELF理念下的语调教学框架,包括调群切分、语调重音与位置、语调意识与去调型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其教学重点...
文学汉译生命气息同义再现词语选择论————作者:王力;黄忠廉;
摘要:本文针对文学汉译生命气息同义再现问题,从词语选择角度探索原作生命气息在语音、语义和语用等层面的同义再现。发现译者可通过汉译词语的音韵选择,巧妙展现生命韵味;语义选择,突显生命情趣;语用选择,鲜明地再现生命风格,从而充分再现原作独特的生命气息,实现文学汉译的审美价值
希尼死亡题材诗歌中指示语之认知语用文体研究————作者:傅琼;赵乐;
摘要:本文综合指示转移理论和文本世界理论,从指示语与文本世界的互动与指示语对读者认知和情感体验的影响两个层面对希尼死亡诗歌进行认知语用文体分析,深入探究指示语的多维功能。研究发现,指示语在叙事诗中具有确立事件发生文本世界背景、推动世界转移、引发世界层次越界的功能。同时,指示语可以通过引导读者注意力构建或修正认知图式。各类指示语的综合运用可以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本文对拓宽文学语篇,尤其...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素质教育博览
- 省级《现代教育》
- 省级学苑创造
- 省级娃娃画报
- 省级《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国家级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 省级《当代继续教育》
- 省级初中生辅导
- 省级《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智力
- 省级英语大王(小学)
- 北大核心《语言教学与研究》
- 省级《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九江学院学报》
- 省级现代教学杂志
- 省级小学教育科研论坛
- 省级小花仙
- 省级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 省级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 省级《空中英语教室》
- 省级亚太教育
- 北大核心《中国特殊教育》
- 省级家教世界
- 省级《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运城学院学报》
- 省级《中学英语园地》
- 学报《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小学生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