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等教育研究》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 of Nationalities(双月刊)2013年创刊,曾用名: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1988-2000);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是教育理论类学术期刊,本刊征集论点明确、论据严密之作,主要刊登历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博士硕士生论文、省级以上基金项目研究论文。本刊编委会由我校各学科资深教授13人组成。本刊由通辽市邮政局负责国内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负责国外发行,全国各地邮政所均可订阅。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影响因子:
截止2016年万方:影响因子:0.165;总被引频次:672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栏目设置
民族教育、教学与实践、德育研究、图书资料、数学、物理学、化学与化工、计算机应用、民族高等教育理论前沿、民族教育管理与政策、民族高校校长论坛、民族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史研究、高校双语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田野调查、民族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民族文化与传统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民族高校博士硕士论坛、国外民族高等教育学术动态等特色栏目。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杂志投稿须知:
1.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以“三交”史赋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向度与实践进路————作者:丁树芳;郭小艳;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三交”史能够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有力支撑。新征程上,高校应坚持以问题导向为牵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统筹推进“三交”史料与研究成果赋能教材体系优化、教学案例库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全域全学段一体化教育格局构建,以有形有感有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育新人、强共识、...
我国民族干部培养政策主体及其需要研究————作者:邓锐;
摘要:我国民族干部培养政策主体主要包括党和国家、民族地区、民族干部个体。其中,党和国家的需要是以扩大数量为基本需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需求、以优化结构为关键需求;民族地区的需要是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安定团结、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民族干部个体的需要是基于经济地位的生存目标、基于政治认同的发展需要、基于社会进阶的自我实现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科体系的百年演进历程及未来发展路向————作者:王奕迪;
摘要:民族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植于我国悠久厚重的民族文化历史之中。回溯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科体系的百年演进历程,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科体系经历了孕育阶段、奠基阶段、独立发展阶段和初步繁荣阶段四个阶段,呈现出学科意识自觉化、学科门类多元化、学科建制规范化、外部建制群落化等演进特征。为进一步加快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科体系,须采取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统筹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建制水平、...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作者:林芳;彭泽平;
摘要: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承担着培养区域高层次人才的责任。采用2001—2020年的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将产业结构变迁量化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高等教育学科结构量化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毕业生规模。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三类毕业生规模均有显著影响;社会科学毕业生规模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一定影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民族地区高校推进深度教学的内涵、价值与路径————作者:李晓华;陈月婷;
摘要:民族地区高校推进深度教学是提升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支撑。民族地区高校推进的深度教学是在充分体认各民族大学生文化的基础上,对课程知识进行完整的剖析与处理,实现课程知识与学生文化的深度编织,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来提升其文化适应性和文化理解力。民族地区高校推进深度教学具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彰显学校文化特色以及发展优秀的中华文化的价值。为此,民族地区高校教师需要树立文化导向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作者:王海福;
摘要: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立足“两个大局”、坚持“两个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明确了新时代立德树人内涵标准,确立了“两个大计”教育地位,发展了“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建立了育人为本教育评价导向,构建了教师队伍建设方略,总结了“九个坚持”教育发展规律。习近平总...
教育“新质生产力”:内涵要素与发展路径————作者:朱博;贾萧竹;侯会生;
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将教育视为生产力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教育“新质生产力”是教育生产力的新质态,也是新质生产力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标志是激发教育生产要素的活力,其新质态表现为生产劳动主体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高度结合、教育教学技术创新运用、教育资源高效配置、人才高质量培养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特征。加快形成教育“新质生产力”,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打通束缚教育“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坚持社...
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政策变迁与特征——基于1950—2022年政策文本的分析————作者:张惠;曾泳琪;
摘要:随着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不断扩展,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与优化。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政策经历了雏形萌芽期、制度初建期、国际接轨期、因地改革期四个时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在雏形萌芽期,来华留学生实行免费就读;在制度初建期,中国政府向来华留学生收学费、设奖学金;在国际接轨期,建立了政府—地方—高校三级奖学金体系;在因地改革期,修订奖学金新标准。奖学金政策需要多维度转变:在标准上,构建以质量...
西部高校本科生的满意度对学业成就影响研究——学业参与的中介效应————作者:张红艳;王韵;
摘要:为探究本科生的满意度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构建以学业参与为中介的满意度与学业成就关系的假设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部某高校4 696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被调查高校本科生的满意度、学业成就和学业参与和全国常模相当,无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其中满意度与学业参与及学业成就呈显著正向相关,学业参与在学生满意度和学业成就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发现表明高校在提升本科生学业成就时,应重视满意度...
民族艺术交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研究————作者:曹建萍;李文杰;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从新疆与中原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可以寻找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促进作用的因素。民族艺术是各民族精神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兼具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蕴含着各族人民的审美理想和文化追求,能够发挥美育作用,加强各民族之间认识、凝...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政策变迁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作者:杨再峰;潘燕婷;
摘要:“少干”政策是国家为促进西部大开发而实施措施系列政策总和。自2002年以来“,少干”政策历经萌芽筹备阶段、实施发展阶段、专业深化阶段及多元融合与共同繁荣阶段等四个阶段。政策变迁内在逻辑表现为供需失衡——人才紧缺推动政策变迁;社会服务——产业结构推动专业调整;价值共生——推动理念由自生到共生,这是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培育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数智型人才转型及...
乡村振兴背景下边疆地区乡村人力资源供给路径研究————作者:金玲;徐寿军;金海英;
摘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边疆地区乡村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上的短板,也是党中央在乡村振兴工作上的重点。只有保证人力资源的生态良性循环,才能更快、更强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激发协同效应,加快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步伐进而实现边疆地区的乡村振兴。因此,聚焦边疆地区乡村人力资源应然供给生态圈,发现影响边疆地区乡村振兴人力资源供给瓶颈包括本土人才缺乏返乡意识,乡村振兴内生力不足;边疆乡村教育萎缩,阻碍乡村人才...
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动机、服务视野与服务路径————作者:康国文;戚凤奎;刘晓辉;
摘要: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有鲜明的政策导向,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彰显职业院校的敏锐洞察和主动意识,也有助于职业院校实现自身价值。在认知视野上,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服务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主动作为是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应有态度。在实施路径上,职业院校应践行育训并重的法定职责,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瞄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乡村文...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经济学专业的教学模式研究————作者:张馨月;孔繁利;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以中国式现代化彰显的“四个自信”为背景,以“立德树人”新时代理念为宗旨,以弘扬“经世济民”思想为主要方向,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学科力量。课程思政融入经济学专业的重要意义在于经济学专业的特征与课程思政与时俱进、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具备较高的品德素养、课程思政有助于提高教师师德师风的规范化水平,这为开展中国式现代...
近十年来钢琴教学模式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作者:杨桂琴;
摘要:近十年来,钢琴教学模式经历了显著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方法、理念和技术方面的更新。通过CiteSpace工具对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钢琴教学模式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这些研究对推动钢琴教学模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不足、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的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对此,建议提高研究方法的多样...
基于教育生态学视阈的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路探赜————作者:张会庆;李程洪;
摘要: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来看,加快推进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有着教育、技术与多元主体同向而行的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势在必行且纷繁复杂,虽已起步但仍在生态理念、生态链条、生态适应、生态危机等多重维度上存有生态困境。未来推进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教育生态学为指导,深化对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背后逻辑的理性认知,观念层面上革新生态理念,撬动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价值导向及实践路径选择————作者:陈孝凯;王立平;王国超;
摘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丰厚的价值意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有重要影响。应在肯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深层次意义的基础上,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也就是要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追求,要以是否有利于形成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评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失的根本依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及其文化路径————作者:孙美玲;时菁蔓;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行动路向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方略,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策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谱系中,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民族问题和民族纲领政策的理论彰显了其“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经验从思想、政治和制度三个方面构筑了其“实践之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孕育了其“文化之根”,深入挖掘其价值旨趣,并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元宇宙视域下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路径研究————作者:常进锋;李泽西;金黑英;
摘要:元宇宙作为多种技术集合的空间,对现代社会变革意义深刻,可以使中华传统文化再次焕发生命力。元宇宙赋能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思路。当前,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传承和发展之中的困局“”支持与保障的现实脱节“”个人与文化之间的壁垒”三重困境。建议借助于元宇宙,从“塑造共生——搭建红色文化社区空间“”赓续文化——红色文化的程序规范“”拟合身心——个体红色...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在广西执行的成效、困境及优化路径——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的分析————作者:龚丽华;张梦涛;
摘要:借助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分析“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在广西的执行情况,结果表明,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优化了高层次人才结构,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政策文本体系不够完善、政策执行机构协同合作有待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不足、目标群体的诚信意识有待加强等问题。对此,建议完善政策体系内容,优化招生专业结构,建立执行机构联动机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升被培养者的政治素...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都市家教》
- 省级《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考试
- 国家级数学小灵通
- 省级《高等函授学报》
- 省级教育改革与管理研究生教育研究
- 省级《新东方英语》
- 北大核心《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 省级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省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省级《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启迪与智慧》
- 省级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
- 省级《小学教学》
- 北大核心《语言教学与研究》
- 省级体育研究与教育
- 省级《语文知识》
- 省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省级数学金刊
- 省级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动物大世界
- 国家级《学习导刊》
- 省级疯狂阅读英语时空
- 省级《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 省级教育探索杂志
- 省级《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英语广场》
- 省级网球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