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60年。是由河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原为《新乡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随校名变更改为现名。本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广泛吸收国内外高质量的来稿,强调学术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注重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把握和富有启示性的理论探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362;总被引频次:1245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488;综合影响因子:0.25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栏目设置
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语言文学、教育学、法学、编辑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投稿须知:
一、来稿内容应依次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正文,参考文献,英文题名、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
1.题名:应简明、具体、恰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文中标题或小节的层次序号依次为一、二、三、四……(一)、(二)、(三)、(四)……1、2、3、4……(1)、(2)、(3)、(4)……
2.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宜署作者真名;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多位作者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及相应的工作单位前加注不同的数字序号。
3.作者简介:置于篇首页之下,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籍贯,单位及职称,学位(含学科类别),研究方向。
4.摘要:应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字数一般不超过200字;不用类似“本文论述了……”等报道语式,不用序号,不分段。
5.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专有名词或词组,一般应选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6.正文:论文应观点明确、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文字表述规范、通畅,篇幅一般不超过10000字。文中公元纪年、世纪年代、月、日、时刻、中国民国纪年、日本年号纪年、各种计数和计量、图标序号、表格内数字、注释的版次、页码、期刊的卷、期次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和中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均须加注公元纪年)、星期、古文献卷次、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应采用汉字。
7..基金项目:凡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在首页地脚注明基金项目的正式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8.注释:注释是对文章篇名、作者等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篇名、作者注置于当页地脚;文内有关特定内容注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置于当页地脚;注释序号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9.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在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第一次出现的序号标示,属著作者应在序号后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文后参考文献表的排列顺序以正文出现的先后为准;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示;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经营杠杆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ESG表现的调节效应————作者:张新华;谭晖;胡蕴赟;
摘要:基于我国完善公司治理及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现实背景,探讨企业内部治理能力——经营杠杆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经营杠杆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理,同时引入企业ESG表现以观察其可能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显示,经营杠杆对企业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ESG表现在经营杠杆与利用式创新之间起显著负...
文明观视域下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生成逻辑与国际认同————作者:曹玉涛;谷合强;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建立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组矛盾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之上,科学阐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客观现实,奠定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出场的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明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相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相结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构成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生成的现实文明土壤。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认同需要深入批判资本主义文明观的局限性,夯实全...
融合与探索:高校美育的数字化创新路径————作者:张璐;
摘要: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求日益凸显,信息化、平台化、智慧化已成为高校美育的数字化创新的关键方向。一方面,媒介融合时带来了全新的美育环境,高校美育必须快速适应,才能在新环境中发挥美育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教育数字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高校美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数字化进程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高校美育的数字化建设需要搭建平台,提供个性化美育服务,实现可视化评价,助力美育教学优化。紧密...
革命法庭: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审判机构的制度逻辑————作者:赵新潮;
摘要:革命法庭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政府中设立的司法机关,主要负责所辖地区一切诉讼公诉事宜的审理与判决。中央苏区以及相关各地区围绕革命法庭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规范。具体来看,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革命法庭的制度设计主要包括层级划分、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及各自职权、审判程序等方面。在具体贯彻和执行这些制度时,各苏维埃区域共产党人又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予以了不同程度的细化和突破。作为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地区的重要...
实质法典化背景下刑事特别程序体系的完善————作者:严林雅;
摘要:刑事特别程序的发展脉络较为简明,存在概念不清导致刑事特别程序准入标准非体系化、程序不当导致刑事特别程序权利保障非体系化、定位不明导致刑事特别程序规则设定非体系化、设计粗放导致刑事特别程序适用空间非体系化的不足。本轮《刑事诉讼法》以实质法典化为目标,要求刑事特别程序规范应当实现统一性、系统性、完备性。应当依据诉讼构造变动设定刑事特别程序的准入标准,并从完善诉讼化的权利干预审查体系、动态调整新增与退出...
自主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的模式厘定及平衡测试————作者:夏庆锋;
摘要:人工智能包括自动人工智能与自主人工智能两大类。对于自主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的认定较为复杂,包括严格责任、自己责任与雇主责任三种模式。具体而言,严格责任要求自主人工智能的创造者承担完全责任,而不管其与人工智能的侵权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自己责任承认自主人工智能具备独立法律人格,需利用自有财产对损害承担责任;雇主责任观照到人类主体的获利事实,要求创造者与使用者作为雇主,对自主人工智能“雇员”的侵权行为...
小型互动仪式链: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情感表达——基于对“跟党走”类主题活动的考察————作者:潘博;王立峰;
摘要:情感要素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湖北省T市“跟党走”类小型互动仪式链的典型案例进行理论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启动、进行与高潮三个阶段,“跟党走”类小型互动仪式通过不断激发民众的情感表达,动员汇聚集体力量,有效强化了在场人群的共同身份感、彼此信任感和家园归属感,从而为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创造条件。作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有效途径,小型互动仪式链可以通过强化“政党在场...
从《春秋》义法看明代宋史研究的书写风格————作者:吴漫;张梦洋;
摘要:《春秋》义法奠定了传统史学书写特色与治史旨趣,后世依此探讨“义”“法”的统一,表达儒家伦理和政治立场,通过属辞编次与历史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建构出一种独特的书写体系。明人受其影响探讨、重修宋代历史及元修《宋史》。以正统论张大一统观念,重建政治旨趣以突出褒贬劝惩,照录诏令奏疏及新体佳作以传承实录垂鉴之原则,又突破微文刺讥的旧范式发展史论新体。整体上突出了强调大一统意识、义理之正及重视实录等历史关怀,彰...
斗争精神在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中的生成与发展————作者:蒋占峰;张鹏程;
摘要:斗争精神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的特定政治话语,其主要范畴包括充分肯定斗争意义、广泛应用斗争精神、积极做好斗争准备、善于争取斗争实效等方面,同党内集中教育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党的十八大以来,斗争精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萌芽发端,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期间正式出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丰富完善,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激扬跃升,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
马克思劳动权思想的出场背景、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作者:柴素芳;韦宇婷;
摘要:劳动是现代世界存在与发展的根基,保障劳动权是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核心。在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展开了反抗资本权力统治的斗争,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关注标志着马克思劳动权思想的历史登场。在马克思的劳动权思想中,劳动权利体现为劳动主体财产权、劳动生产自主权与劳动产品分配权的统一。劳动权利的实现与所有制密切相关,在三种不同形式所有制所决定的共同体中,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经历了“共同占有—...
魏晋士人的儒学思考及其实践——以《世说新语》为考察对象————作者:刘志伟;翟羽佳;
摘要:《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一部典范之作,它以极为简洁的语言反映了魏晋时代的文化风貌。《世说新语》呈现出鲜明的儒学思想,这既与魏晋士人对儒学的不同理解有关,也与南朝宋代的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有关。《世说新语》中的儒学思想一方面体现在对礼的理解上,它以赞扬和批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儒学礼法的守护。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孝的理解上,它通过对魏晋士人不同孝行的展示,亦反映了他们在践行这一思想时的...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强镇改革中的镇级政府权能关系及其优化————作者:韩艺;徐彤;
摘要:政府权能关系涉及政府权力、能力与职能,既是政府运行的根基,又是审视政府治理绩效的重要窗口。强镇改革本质上是对县镇关系的调整与镇级政府权能关系的优化,其试图通过向乡镇下放权力以破解原有管理体制下镇级政府的权责倒挂与权能失衡问题。从规范要求看,应在权力下放和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实现镇级政府权能耦合与权能关系优化。然而,针对18个镇的调查发现,强镇改革中存在权力下放不到位,权力缺少实用性;乡镇承接能力弱,有...
民生政治: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历史嬗变及底层逻辑————作者:杨渊浩;
摘要:兜底性民生建设是人民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既离不开政治发展的支撑,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兜底性民生建设经历了城乡集体福利之下的社会救济,社会化兜底保障与脱贫攻坚规划相衔接,以农村为重心推进专项民生兜底保障政策,新时代全面推进兜底性民生建设等四个阶段,逐步形成了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民生兜底保障网络。回顾发展历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引领下,兜底性民生建设过程呈现出内在一致、外在...
数字乡村敏捷治理革新及其新质生产力驱动理路——基于云潭镇“一网统管”案例的探究————作者:张立荣;房世杰;张振昌;
摘要:敏捷治理不仅是对传统科层治理等的扬弃,而且彰显了数字化技术在乡村的多重应用。本文立足于数字乡村敏捷治理“目标-结构-过程”的理论框架,透视“一网统管”模式的运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云潭镇的“一网统管”模式通过敏捷识别、协同与反馈,革除了传统科层制中的“部门化”“孤岛化”“迟滞化”顽疾。具体而言,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政府将技术手段和敏捷理念嵌入乡村治理实践,围绕农民需求增强了乡村治理目标的精准性和适...
由“遗”入“逸”:钱邦芑晚年诗作与易代之际遗民身份讨论————作者:崔瑞萍;
摘要:南明重臣钱邦芑,明亡后祝发逃禅,自号大错,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遗民。《大错和尚遗集》未收的钱邦芑佚诗,呈现出有别于典型遗民的“逸民”面貌。钱邦芑晚年在湘,与遗民群体往来较多,所作诗文则以山水行旅、胜迹吟咏、隐居情怀为主,与现实政治、军国大事关系较远,故国之思的意味相对较淡。钱邦芑不仕新朝,其晚年行事亦有故国情怀。“逸民”的种种文学表现,可被视为一批遗民在面对明祚不可复的现实时而做出的反应,体现出了遗民...
数字化转型能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作者:关鑫;李枫园;
摘要:数字化转型可以规范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行为,改善资本市场环境。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中央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企业信息披露违规为切入,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选取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信息披露违规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中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代理成本以及提高内...
立德与树人:高校思政课认同的价值取向————作者:张英丽;舒丹丹;
摘要:思政课认同指学生认可、接受思政课及其所传递的价值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包括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它对提高学习获得感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评估具有导向作用,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支撑作用。高校思政课认同面临从理解到认同的理论认同障碍、从投入到认同的情感认同困境、从价值观教育到价值认同的挑战和从理论到实践的行为认同难题。这源于学习获得感不强、学生主体性不足、信仰缺乏坚定性和实践体...
智慧城市试点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影响效应——基于207个城市的准自然实验————作者:杨凯瑞;
摘要: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基础设施融合为基础,通过统筹资源要素保障,调动主体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对构建城市产业生态圈、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本文基于2006-2020年20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智慧城市...
论近代汉译言情小说对儒家伦理的现代性转化————作者:安忆萱;宫立;
摘要:作为“新小说”的文类之一,近代汉译言情小说蕴含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观念交锋。在译介西方情爱故事的过程中,以林纾为代表的译者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写工作,试图借助“妻妾制”调和家庭伦理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冲突。这种妥协性的尝试既延续了古典才子佳人小说“兼娶”的传统观念,又夹杂了对自由情爱空间的保留,成为“五四”个体意识觉醒的先声。然而,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过渡时期,这种在儒家伦理框架内部,...
面向人工智能的语言认知:话语基础与语义计算————作者:李佐文;赵鹏;
摘要:人工智能通过模拟人类认知过程,在语言理解、语义推理和情感分析等方面进行话语计算。现实的话语体系具有可计算性,形式、语义成分和控制是构成语言计算的三大要素。具体而言,范畴化是无序转向有序的理性思维过程,使得世界的结构化成为可能,这也构成了话语语义计算的基础。概念—关系结构映射了世界的内在成分及其关系,是话语语义计算的基本单位;程序与时序性的主动控制过程是进行逻辑推理的必由之路,奠定了话语语义计算算法...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杂志
- 国家级安徽教育
- 国家级《卫生职业教育》
- 国家级《国际英语教育研究》
- 省级体育研究与教育
- 省级心理育儿
- 省级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国家级教师教育论坛
- 省级成功
- 省级《职业教育研究》
- 国家级《大学数学》
- 北大核心《外语学刊》
- 省级《中学英语园地》
- 省级《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 南大核心生物学杂志
- 省级《榆林学院学报》
- 省级《中学生数学》
- 省级《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 物理教学探讨
- 省级全科辅导王
- 国家级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 省级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省级《小学生时空》
- 省级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 省级幼儿教育
- 省级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 国家级《小学生作文辅导》
- 省级名侦探联盟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