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学刊》(月刊)创刊于2010年,由杭州师范大学主办,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美育研究专业期刊,为国内的美育以及艺术教育研究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
《美育学刊》该刊由我国美育与美学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叶朗、杜卫、徐岱、曾繁仁(以姓氏笔画为序)担任顾问,设有美育理论、美育史论、美育实践、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含实验)、艺术与审美文化等专栏,力求在追求学术性、理论性的同时,兼具普及性与实践性,从而为学界提供一份严谨而又不乏审美意趣的学术刊物。
美育学刊杂志栏目设置
美育理论、美育史论、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艺术与审美文化研究、美育实践研究、艺术教育研究
美育学刊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阅读推荐:教育
《教育》创刊于2005年,是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主办的刊物。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美育学刊》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出国与就业》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美育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戏拟 颠覆 重构——碑学视域下民间书迹的唐代分野及其接受研究————作者:刘畅;
摘要:自清代中期以降,碑学运动的浪潮逐渐高涨,以二王为中心的名家法帖日益式微,传统书法的审美观发生了巨大转向。自此,书家不再满足于取法晋唐名家,开始将唐以前的无名民间书迹作为欣赏学习的对象。随着研究范本的转变,粗服乱头的民间无名氏书迹与经典名家名作等量齐观,成为书法中的“新经典”,传统帖学大有被颠覆之势,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书家对书学审美系统进行重构。康氏卑唐,鼓吹不甚为人重视的北碑,这种新的取法对象被限定...
心性论:中国古代乐教与近代音乐教育思想中的传统学术话语————作者:罗凌;
摘要:心性论既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哲学基础,也是中国音乐教育理论话语创生的文化之源。古代乐教以心性论为哲学基础,强调通过礼乐教化实现对人心的化育,其理论话语带有浓厚的心性论色彩。中国近代音乐教育虽建立在借鉴西学的基础上,但是其价值理论却承续了古代乐教思想“立足心性论乐”的学术传统,其理论话语具有较为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质
传承与创新:新形势下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战略思维——2024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第二十届年会综述————作者:张兰芳;赵阳;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守正创新。面临新时代、新语境、新形势,中国艺术理论研究亟须在承继艺术学学科体系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新战略、新思维、新方法来应对新问题、开拓新论域。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集美大学共同主办的“传承与创新:新形势下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战略思维”学术研讨会恰逢其时,会议围绕“中国艺术理论面临的新时代、新语境”“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新战略、新思维”“中...
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的诸家争鸣及其思想评议————作者:徐承;
摘要:当代中国的审美论音乐教育哲学话语并不是在封闭的话语环境中自给自足、自生自长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了西方审美论音乐教育哲学话语影响的国际交流成果。同样,文化论、表演论、创造论等审美论的反拨思潮也并不是单纯的本土话语,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种争议之声既可以看做是普遍的国际音乐教育问题在中国这一特殊社会环境中的具体反映,也须承认它们是国内音乐教育研究者对国外前沿思想的即时的理论反应。审美论音乐教育哲学与文...
作为美育的文学:论斯皮瓦克的全球化美育思想————作者:倪博涵;
摘要:美国后殖民理论家斯皮瓦克在其后期的学术研究中主要探讨了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即第三世界在经济和政治活动中受到全方位剥削的状况,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和跨国组织通过资本的全球化运行维持着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她主张通过实践以人文学科为基础的美育解放想象的力量,破除现代人既有的认识论“习惯”,由此反抗全球资本主义的结构性不平等现状。文学作为一种美育形式,具有独特的功用,概而言之,文学的美育功能体现在它能培养...
智能时代深化学生美感经验的美术鉴赏教育————作者:钱初熹;
摘要:在智能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离不开深化美感经验的美术鉴赏教育。美术教育应强化一种具有“观”的内涵并且能深化美感经验的“观看之道”,经由“观看之道”的美感经验可以分为视觉层、对象层、情感层和概念层四个层次。在实践层面,针对学校美术鉴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可以构建具身认知理论下美术馆与中小学携手开展美术鉴赏教育活动的模型。通过对策划并实施“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的馆校结合美术鉴赏教育...
课堂美育:基于知识理性的情感培育————作者:耿婕;郝燕;
摘要:在“由单纯艺术教育向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转型”的趋势下,高校在专业教育课堂教学环节实施美育是一种创新性的尝试。课堂美育是在强调逻辑与认知的课堂上施加审美教育从而实现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具备前瞻的教育理念、深厚的专业素养以及充沛的教学情感。同时,为确保课堂美育的有效实施,还需妥善处理好三对关系:课堂因素的复杂性与美育效果的理想性之间的矛盾;教育目标的紧迫性与实施过程的渐进...
“阅读”绘画:路易·马兰艺术符号学的跨媒介思辨————作者:刘子琦;
摘要:针对法国著名画家尼古拉斯·普桑为其赞助人尚特鲁所撰写的一封书信,以及信中详细讨论的《以色列人在沙漠中采集吗哪》画作,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艺术理论家路易·马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再解读。马兰提出“三个层级”的研究方式对图像的视觉可读化本质进行探索,并据此提出一种将“阅读”概念应用于绘画理论领域的研究范式——“阅读绘画”。这种方式不仅探索了图像和文本中的可读性和可见性二者的关系,而且还将其作为赏析艺术作品...
电影:回归经验的教育——杜威美学视阈下的电影艺术————作者:卢诗敏;
摘要:电影自诞生之初便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杜威美学提出,艺术是一种强化和完善的经验。由于个人生活经验是转瞬即逝的经历,电影艺术作为人类经验的“物质形态”,保存、提炼、强化生活经验,使其变成人类共享的公共记忆,为教育向生活经验返回提供另一路径。电影的艺术促进人类经验的创造和交流,通过电影人们可以更好地介入、反思、超越彼此的生活经验,分享经验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因此,从杜威美学理论出发,有助于重新理解电影...
修己以共生:蔡元培美育说的道德进路与文明图景————作者:王世巍;
摘要:1900年初,蔡元培在赴任浙江剡山书院途中所拟定的《剡山二戴两书院学约》,是他早年一篇研究者鲜为关注、实则十分重要的教育理论著述。借助直观且富有人文情感意蕴的“工食之理”,《剡山学约》阐发并论证了“益己益世”的初始学习动机,并意图引导学生逐渐树立“有用之学、人格自立、文明进步”的宏远求学理想。以素朴的道德感悟和社会分工互助关系为哲学根底的《剡山学约》,可谓是蔡氏以美育代宗教之主张的思想雏形。它其实...
中国近代新闺秀画家群体的“半步主义”——基于性别视野的考察————作者:罗娇莲;刘强强;
摘要:新闺秀画家群体是近代艺坛最具代表性的女性画家群体之一。她们通过成立中国女子书画会,团结了全国各地的女性艺术家,填补了传统闺秀在山水画领域的空白,以相对独立的姿态屹立于画坛,为近代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艺术特征方面,新闺秀群体以传统文人审美为尺度,与近代西画女性画家、革命女画家相比,她们缺乏现代女性独有的情感与意识,且艺术作品过于泥古而缺乏现实性,这极大地阻碍了新闺秀群体的艺术发展,...
中国近现代艺术期刊封面选《神州大观》————作者:刘晨;
摘要:<正>道与艺合,书由画兴,特创《神州国光集》,编辑《美术丛书》。存先民手泽之真,传古人口授之秘。继刊《神州大观》,分金石瓷玉书画诸目。(《神州国光社二十五周年纪念刊行书画目引》)《神州国光集》,由邓秋枚、黄宾虹主编,于1908年3月17日(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十五日)创刊,先后由国学保存会、神州国光社印行。双月刊,至1912年11月28日出刊第21集后停刊。每集收录金石书画类藏品,采用珂罗图版印制,墨...
致作者
摘要:<正>美育为中外教育工作者共同之事业。《美育学刊》旨在接续前贤精神,会请有识之士,共同钻研、探讨美育的理论、方法与途径,以期涵养人格、化育善心、发见智慧、陶冶情操。凡以审美、艺术为手段,秉承人文教育理念,于启蒙教化有真知灼见之文稿,无论专业论著或跨学科研究,皆在我刊热诚欢迎之列。本刊严格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和《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国家标准(GB/T 7714-...
“美院底色新师范”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召开————作者:吴慧平;
摘要:<正>2023年12月18日,由教育部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全国)教育书画协会指导,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新师范”建设指导委员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承办的“美院底色新师范”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会议由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杜卫召集,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围绕“美术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如何适应新时代美育教师培养”的话题展开了热烈...
中国美育学术发展的回顾与前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育学术发展研究》评介————作者:霍巧莲;
摘要:<正>近年来,我国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新时代对美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育理论的发展和美育实践的推进,都需要对当代中国美育学术的发展进行系统总结和深刻反思。何齐宗教授的新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育学术发展研究》便是对这一重要学术使命的回应。本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视域下美育学术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向”的最终成果。该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育学术发展进行了全景式和...
立足实践的理论探索——《当代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评介————作者:邱嘉丽;
摘要:<正>浙江音乐学院崔学荣教授新著《当代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基于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研究。该研究既关注当下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又关注本学科的国际发展趋势,是一本集学理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实用型专著。作者在研究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宽广的视角,其用意在书中每一章节的论题中都有体现。在谈论“音乐教育的国际视野”时,作者把握住教育哲学理论与音乐教育实践的关...
《雅各布·布克哈特与〈艺术指南〉》评介————作者:苏子厚;诸葛沂;
摘要:<正>吴京颖新著《雅各布·布克哈特与〈艺术指南〉》聚焦于意大利文化史、艺术史家雅各布·布克哈特与他在1855年创作的早期艺术史著作《艺术指南》,通过研究弗朗兹·库格勒和卡尔·施纳泽在方法与观念上对布克哈特早期艺术史观的影响,具体考察了后者所处的艺术史研究环境,追溯其早期艺术史观的形成,厘清他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研究上的思想观念与研究方法并总结了他对之后德语艺术史学术界的影响。作者对布克哈特《艺...
《新感性:杜尚之后的美学与艺术》评介————作者:曾佳;
摘要:<正>在当代艺术普遍呈现“反美学”倾向的背景下,审美的回归长期处于被遮蔽的状态。《新感性:杜尚之后的美学与艺术》聚焦于“新感性”这一核心概念进行阐析,旨在呼唤审美的复归。作者金影村通过对艺术批评家的个案剖析及艺术作品的解读,生动展现了自1970年以来艺术批评领域从“反叛”到“回归”的历程。值得注意的是,在错综复杂的当代艺术视野中,批评家们重新发出艺术回归审美的呼声,美学与艺术再次紧密地建立起了联系...
《书迹:中国古代书法研究》评介————作者:李文雷;
摘要:<正>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它与文字相互结合,在传递文字信息的基础之上持续丰富技巧,且与书写者的品格和思想交相辉映。故而对于书法艺术的传统探究,于创作实践方面更侧重于技法技艺、风格成因与流变等有益于创作实践的部分;在书法理论方面,则偏重金石考据、师承交友、鉴藏流传等能够丰富书法史的研究内容。虽然实践与理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然而除却被视作其姊妹艺术的绘画,两者皆认定书法艺术是独立性极强的...
本土化试验: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手工艺教育研究(1919一1934)————作者:吴振韩;沈佳丽;章林泉;
摘要: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作为中国近代建立较早的省立小学之一,早期多借鉴日本、欧美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对教育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一定的成绩。在手工艺教育方面,该校积极引进国外前沿的教学理念,开展教育试验与改革,初步构建了一种小学手工艺教育的模式,对苏浙皖乃至全国的手工艺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校手工艺教育的教学理念、内容、形式与方法等,可探讨其手工...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外语教学与研究
- 省级《理工高教研究》
- 省级《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 爱上写作文
- 省级《浙江体育科学》
- 省级石油教育
- 省级大苹果
- 省级七彩语文
- 省级广东教育(高中版)
- 省级小学教育科研论坛
- 省级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 学报《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数理化解题研究》
- 省级教书育人学术理论
- 国家级留学生杂志
- 省级《山东体育科技》
- 省级《宁德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少年体育训练
- 省级红蜻蜓
- 省级未来英才
- 国家级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 省级《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省级新语文学习高中
- 省级高考金刊
- 省级信息技术教育
- 省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国家级《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省级吉林教育现代校长
- 国家级《中小学教育》
- 省级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