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语》(双月刊)创刊于2005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国家大型外语学术期刊。
《中国外语》立足改革,高扬创新,面向教学,强化应用。它将以引导性、前瞻性、学术性、实践性展示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和理论研究成果。2007年12月29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了2008-2009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名录,《中国外语》成功入选。《中国外语》涵盖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外国语言研究和学术动态等四个方面。外语政策研究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互动层面。自上而下,指及时、准确传达国家外语教育政策及改革的战略部署(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素质教育等);自下而上,指反映全国外语教师参与实施改革的反馈意见、教改经验和教训。外语教学研究,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龙头,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语言应用能力为中心,重点探讨外语教学理论、教学法、外语测试、评估、教材,以及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方略,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论体系和教学法理论。语言理论,是掌握语言规律、指导外语教学的根本。
中国外语杂志栏目设置
高端笔会、学术探索、教学研究、文化视野、教师教育、纵横论译、学术批评、综述
中国外语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阅读推荐:英语世界
《英语世界》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商务印书馆主办,《英语世界》杂志社编辑出版。首任主编为陈羽纶先生。该刊是一本面向大学师生及英语爱好者的阅读学习类刊物。系中国第一家英汉对照的英语学习杂志,曾荣获国家颁发的“编校质量奖”和“国家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一向以内容新颖、形式活泼而著称。
中国外语最新期刊目录
数字人文时代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以大语言模型在专门用途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为例————作者:徐珺;王清然;
摘要:本文在回顾大语言模型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专门用途英语写作教学作为研究案例,通过设计4种大语言模型指令,在6个维度上测试了全新一代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在专门用途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与效果。研究表明,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掌握新技术,跨界合作,继承创新,交叉复合,文明互鉴,契合新文科建设要求,可为新时代外语教育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
汉英双向机助同声传译的认知过程研究————作者:苏雯超;
摘要:本文通过眼动追踪实验,探讨学生译员在汉英双向机助同声传译中的认知过程。结果表明,机助同传在英译汉方向显著降低了学生译员的认知负荷,在汉英双向均显著提高了译文准确度。在汉英双向中,学生译员对语音识别提供的原文字幕分配了较多注意力资源,但在加工机器口译提供的译文字幕时感知的认知负荷较低。学生译员在一定程度上参考译文字幕以辅助其口译产出,在英译汉方向尤为明显。同时,本文加深了学界对冗余效应和口译方向相对...
来稿要求
摘要:<正>一、来稿组成和体例要求1.中文标题2.中文摘要(200字以内)3.主题词(3~5个)4.正文(一般不超过8 000字)5.注释6.参考文献中外文参考文献不混排,先外文后中文,按作者姓氏(中文姓氏按其拼音)字母排序。参考文献序号用[1]、[2]、[3]……表示,序号之后依次为作者姓名、文献题名、书/刊名、版次、文献类别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或期数)及起止页码。外文书/刊名以斜体书写,...
英语专业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与影响因素研究————作者:梅勇;张文忠;
摘要:在外语教育中融入全球胜任力培养,是新时代外语教育的重要使命。本研究对入选“国家级一流英语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三所高校的大学生全球胜任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调查样本的全球胜任力总体水平较高,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理解、技能;(2)全球胜任力与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外语语言学习投入度和跨文化学习与实践参与度等有密切关系;(3)学校层次、课程内容、跨文化交流与实践机会对全球胜...
喻:隐喻、转喻与语法隐喻————作者:林正军;
摘要:本研究将喻定义为语言表达的转换,喻包括隐喻、转喻与语法隐喻三个不同类别。喻是概念与修辞的融合,首先发生在概念层面,以满足概念表达的需求;同时,喻通过措辞的变换来表达意义,产生特定的修辞效果。转喻和隐喻是语言使用中的两种重要认知机制,语言的本质是转喻性的,转喻是隐喻的基础。隐喻和转喻是语法隐喻的实现途径,而语法隐喻的不同表达式体现转喻性语义关系
语用未言探微————作者:向明友;侯学昌;
摘要:未言成分是语用未言行为的产物,学界对前者的解读持不同立场,争鸣至今仍不绝于耳。过往研究多致力于探索未言成分的本质、未言成分的局部意义识解及语用充实机制,鲜少揭示未言行为的动因,更缺乏对未言成分使用全过程的综合探究。本文提出语用未言概念,从厘定其与未言成分的关系入手,引入两大语用规律,超越意义识解层面将未言成分置于言语交际的宏观背景中加以解读,旨在剖析语用未言行为的动因。研究发现,经济规律和自主性规...
知行合一:外语教育改革与探索————作者:郑燕虹;蒋洪新;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外语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知行合一的辩证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当前外语教育所处的新境况,提出既要在理论上把握外语教育发展方向,又要在实践中探索改革的途径。一方面,以知促行,重视外语课程思政教育,做好国家外语能力与需求的调研,准确把握外语教育改革的成效。另一方面,以行促知,在实践中探索经验,提升认知。外语教育改革不应纸上谈兵。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
“四新”建设下的理工科大学“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范式构建————作者:李雪;顾晓乐;
摘要:本文探索“四新”建设下的理工科大学外语学科如何回应新文科建设和新工科建设需求,承担起人才支撑、能力加持、融通交流的重任。文章首先探讨了理工科大学外语学科需要应对的新时代所带来的战略使命之变、教育格局之变、教育生态之变、育人机制之变。基于此,文章提出理工科大学“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范式,强调外语学科要协同发展外语教育的“三个阵地”,以产学研协同育人、国际化实践育人、跨学科合作育人、数字化智慧育人为...
论村上春树的落差式隐喻——以《挪威的森林》为例————作者:韩涛;王文斌;
摘要:村上春树以文体著称于日本文坛,其作品有大量隐喻用法。以往研究认为,其中很多隐喻背离了隐喻原则,被称为落差式隐喻。本文运用认知隐喻学相关原理,考察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的隐喻表达,主要发现有三:(1)过去学界对落差式隐喻的分析是执泥于传统的隐喻观;(2)从隐喻类型和运作机制看,所谓落差式隐喻实质上是一种诗性隐喻,概念整合是其主要机制;(3)从隐喻成立的基础看,这些隐喻仍遵循隐喻构建的自洽原则,经验...
学术新手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部分思辨表征研究————作者:庞培;陈则航;孙引;
摘要: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部分“只综不述”问题是学术新手需要克服的难点,写好“综”与“述”,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学位论文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文献综述质量不高和思辨能力的欠缺紧密相关。本研究以英语应用语言学专业90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部分为研究对象,构建文献综述思辨技能框架,从微观和宏观视角探讨学术新手在文献综述部分“综”与“述”的具体文本表征,以期为学术写作教学提供可操作性参考意见
外语课程思政映射与融合路径探索————作者:辛志英;庞雨甜;
摘要:本文以思政育人为主要任务,采用语言发展观,将思政素养提升过程视作意义建构过程,以功能语言学的“映射”概念建构思政映射与融合路径。思政映射通过包含意义深度、意义模式和意义潜势的全局意义,以及包含意义区域和意义排列的局部意义实现,将思政目标融于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构建。这些目标作为意义映射到教学实践任务中,并在各任务转换的意义接面实现意义融合
基于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的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为例————作者:胡红辉;曾蕾;
摘要:本文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为例,通过大学英语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对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实践探索,并构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框架。研究认为,外语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应基于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从道德素养、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三个层面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同时,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将富含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与语言技能及学科能力任务有机融合,进行课前、课中及课后系列教学活动设计,使...
翻译分形关系的心智识解————作者:朱献珑;周丽;
摘要:基于分形理论的自相似性原则,原作和译作均是对同一自然事件和/或社会事件的识解和表征。鉴于语篇建构的“事件依赖性”,原作事件结构中的“存在/行为”成为翻译过程中“变化中的不变”,原作与译作之间构成“一对多”的分形关系。借助心智哲学的意向性理论,本文尝试构建“原作-译作分形关系心智模型”,探究意向性和意向背景在译者进行心智选择、语言表征过程中的运作机制,还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心智状态,描述翻译分形关系...
未来外语教育中的机器人教师:机遇与挑战————作者:文旭;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教师在未来外语教育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机器人教师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体验,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同时,基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与合成、情感计算、知识图谱等技术,机器人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当然,机器人教师的广泛应用也会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技术发展不平衡、情感互动的局限性以及对教师职业的潜...
中俄美业指称演变场域论————作者:刘丽芬;卫晓;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中俄美业店名及其构成要素的演变特点,运用布迪厄场域理论解释其变化及异同成因。美业场域以追逐经济利益为旨归,店铺创设者拥有的资本数量和结构、经历史积淀而内化于个人的言语惯习、所采取的命名策略,以及消费群体的差异,使中俄美业店名均呈现传统式、个性化和专门化的特点。由于中俄所处的社会环境、行动者所接触的外来文化及其影响程度不同,语言类型存在差异,店名构成各具特点,汉语店名以本土词汇为主,俄语...
日本主流媒体对福岛核污水排海行为的话语建构————作者:张寅;王宏俐;梁琳琳;
摘要: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开始将核污水排放入海,这一行为对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及周边国家的利益构成潜在威胁。然而,日本政府试图向国际社会传达核污水排放的合法性与安全性。本研究结合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历史分析和无监督机器学习法,从评价立场、主题和话语策略三个维度深入探讨日本媒体对核污水排海行为的话语建构。研究发现,媒体在报道中采用积极评价、回避法律主题、借助权威话语、忽视普通民众和渔民声音等手段,...
人工智能与外语学科————作者:胡开宝;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人工智能给外语学科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降低了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改变了外语教学模式和主体;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推动外语教学的智能化、自动化和可视化,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外语学科具有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价值和功能。只要我们重视外语学科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开设与人工智能或人文学科...
晚明科技翻译与中国知识转型————作者:张必胜;
摘要:晚明时期掀起了一次科技翻译的浪潮,这次科技翻译实践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二次翻译高潮,也是我国系统翻译西方科技知识的肇始,在中国传统知识转型方面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本研究从晚明的社会背景出发,旨在分析晚明科技翻译兴起的必然性,进一步厘清晚明科技翻译的主要内容,以期探赜晚明科技翻译对中国传统知识转型的重要影响。研究认为,晚明科技翻译活动不仅引入了新的科技知识,而且增长了国人的见识,同时还推动了晚明社会、...
大学英语课堂同伴互动的学习调节及其与探究式交谈的关系研究————作者:黎明;屈周琴;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我国大学生英语课堂同伴互动中的学习调节及其与探究式交谈的关系。结果发现,学生同时采用自我调节、共同调节和社会共享调节调控个人或团队行为。三种调节类型均正向预测探究式交谈,其中,社会共享调节预测力最强。自我调节中的情绪调节、共同调节中的内容监控与情绪调节、社会共享调节中的任务理解和内容监控,均正向预测探究式交谈。社会共享调节和探究式交谈的比例尚有提升空间。研究结果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
《中国外语》总目录(2024)
摘要:<正>~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教育与职业》
- 省级成功
- 省级美术教育研究
- 国家级教育导刊(下半月)
- 省级襄樊学院学报
- 学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省级河北地质大学学报杂志
- 省级小公主苏菲亚
- 国家级中学俄语
- 省级《当代体育》
- 省级南北桥
- 国家级《教育学文摘》
- 省级浙江教学研究
- 省级红领巾(快乐萌芽)
- 北大核心《教育科学研究》
- 省级《汉字文化》
- 省级《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安阳工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船山学刊
- 省级《现代特殊教育》
- 省级教育
- 省级《健身科学》
- 省级《中学数学研究》
- 省级《成才之路》
- 省级景德镇高专学报杂志
- 北大核心语文建设
- 国家级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益智画册
- 国家级《学会》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