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元件

所属栏目:电子信息期刊 热度:

机电元件

《机电元件》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51-1296/TM
国际标准刊号:1000-6133
主办单位:国营第七九六厂
主管单位:信息产业部
上一本期杂志:《现代电力》学术期刊网
下一本期杂志:《信号处理》核心期刊科技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机电元件》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机电元件》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机电元件》期刊简介:

  《机电元件》于1981年创刊,系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国营第七九六厂(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接插元件分会协办、接插件专业情报网与继电器专业情报网联合出版的刊物。其发行范围覆盖国内整个连接器、继电器生产研发单位及企业上下游供应商,全国各省市图书馆和相关专业的科研院所和大学等,有数十万的读者群,发行量居行业首位。它集权威性、时效性、前瞻性、专业性于一体,得到了广大客户与业内人士的关注。

  《机电元件》作为国内电接插元件专业唯一的正式刊物,主要刊登电子设备用继电器、连接器、开关及面板元件等机电元件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及应用方面的论文;报道国内外机电元件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的测试方法以及发展动态、趋势等。其目次主要包括“研究与设计”、“工艺与材料”、“市场与趋势”、“试验与检测”、“综述与简介”、“广告”等。以服务为永恒追求理念,《机电元件》还创新性地推出了“编委风采”栏目、并将开辟“企业家风采”栏目,重点介绍行业内各企业的领导风采。力争打造一流技术交流、风采展示的平台,在更高的水平上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探索机电行业创新的新领域。

  树立“合作共赢”理念,促进科技期刊与企业同步发展!《机电元件》全体员工始终坚持以服务、诚信取信客户,以终端客户的根本利益为基点,在报道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企业形象弘扬企业文化、宣传和推广企业产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形成科技期刊与企业共同衔接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机电元件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杂志入选”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华艺线上图书馆全文收录期刊。

  机电元件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与设计、工艺与材料、试验与检测、综述与简介。

  机电元件杂志社稿须知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请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审查通过编辑部会通知您一般杂志社审核时间是1-3个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给你论文代发请详细看。

  《机电元件》论文发表目录:

  航天用电缆组件的可靠性技术研究……………………………………………………吴文单

  JGD24-5型固体式限时保护继电器的设计…………………………………………刘凯 赵辉

  基于FPGA的SOC设计研究………………………………………………………………钟洪

  无刷直流电机专用控制集成电路MC33035原理及应用………………郜勇勤 赵栋 田玉琳

  直流风机环境应力筛选智能监控系统的研制………………曲志伟 孙德龙 张彦修 范正鑫

  介绍一种新型微小型继电器………………………………………………………………申军

  鸣网郑重承诺:

  1、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各类杂志的官方网站或杂志社,是快速高效发表论文的中介机构,谢绝投递杂志社的稿件。

  2、本站提供服务全面,包括期刊推荐、论文发表、论文写作等指导服务,如有需要请点击在线客服人员进行具体咨询。

  3、本站只适当收取维持网站正常运转的编审排录费、排版、制作、印刷、邮寄样刊、发票等综合费用,无其他额外费用。

  4、本站所合作的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www.gapp.gov.cn)认证的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5、本站凭借多年的论文发表经验,审核、发表成功率高,文章审核通过确认录用支付费用。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合作期刊《机电元件》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机电元件最新期刊目录

1553B电磁脱落连接器的理论与设计————作者:万初阳;韩冰;吴明志;

摘要:分离脱落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系统与地面连接部位,实现系统与地面电子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与分离[1]。目前分离脱落电连接器主要有机械脱落和电磁脱落两种形式,本文以对电磁脱落连接器的工作原理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带1553B信号的电磁脱落连接器的设计方案,该产品可以满足航空航天系统对带总线型脱落电连接器的应用需求

金属封装外壳引线镀金工艺探讨————作者:肖祥;王亮;丁健;

摘要:对金属封装外壳引线镀金工艺存在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原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途径,按照实验结果对镀层进行了结合力、键合强度、盐雾等试验项目,满足使用技术要求

一种使用示波器分析继电器动粘失效原因的方法————作者:国联坤;谢林炜;黄浩;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电磁继电器生产、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触点动粘(GJB/Z 128-2000中定义的动合触点在线圈不激励时,仍然保持接通的现象)失效的问题,根据电磁继电器动作过程线圈电流变化的原理,并使用一种示波器检测线圈电流变化的分析方法,通过该方法确定电磁继电器动粘的失效原因

新版国军标《密封电磁断路器通用规范》简介————作者:陈旭;

摘要:文章介绍了国家军用标准密封电磁断路器通用规范的修订背景、修订过程基本情况,对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和说明事项进行论述

钢丝螺套螺纹连接中螺钉安装不到位、卡死问题分析及控制————作者:庞金红;王晓乐;杨小宁;刘善磊;曾硕;

摘要:本文针对矩形连接器产品零件,钢丝螺套螺纹孔存在的螺钉安装不到位、卡死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钢丝螺套螺纹孔生产加工方法及检测控制要求进行剖析、试验,制定有涂覆层钢丝螺套螺纹孔有效加工工艺控制要求,解决钢丝螺套螺纹存在螺钉安装不到位、卡死问题

半导体器件参数测量时三同轴转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研究————作者:阚劲松;徐迎春;丁然;沙长涛;

摘要:介绍了一起误用三同轴——同轴BNC转接器导致测量结果错误的案例,对三同轴——同轴转接器的常见转换方式和半导体器件参数测试仪电源/测量单元(Source Meter Unit,简称SMU)的内部电路进行研究,分析案例中造成测量结果错误的原因是使用的转接器的连接方式不适用,并通过试验予以证实。最后,给出正确使用转接器的几种常见方式,提出在半导体器件参数测量中,应根据测量电流大小、SMU的电流回路和被测...

基于ANSYS密封加速度过载开关结构优化设计————作者:赵军;王林凤;

摘要:原密封加速度过载开关在进行3500g冲击响应谱失效,本文通过设计计算分析三种失效问题的主要原因,对封加速度过载开关接触系统优化设计和锁紧机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ANSYS仿真实验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产品,在3500g冲击响应谱下未出现“锁定机构解锁,导致产品回到初始状态”及“定位杆断裂”失效现象,解决了原产品在3500g冲击响应下失效的技术瓶颈问题。本文为后续密封加速度过载开关类产品...

自动模拟微触检测设备的设计与实现————作者:崔利光;陈浩然;黄金菡;

摘要:卡爪是连接器的核心部件,所以卡爪的装配及检测在连接器绝缘体装配过程中十分重要,检测要求对绝缘体孔腔进行100%检测。主要检测卡爪在孔腔内受到的轴向对接力,使接触件不会发生脱出及缩针现象,其次在检测过程也模拟接触体的取送过程,使检测后的绝缘体组件可以实现接触体正常取送符合产品的使用要求。该项目主要解决绝缘体组件模拟微触手工检测准确度低,检测精度差,并无法检测插入力和拉力的问题,进而设计一种自动模拟微...

基于输出调节的多电机自适应协同控制————作者:李东旭;唐博;仇庆东;陈军任;吴强;

摘要:本文设计了针对异构系统的的自适应多电机协同控制算法。利用输出调节理论设计了分布式自适应观测器和控制器,观测参考状态并跟随保持一致,实现了异构多电机协同系统的一致性控制,并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玻璃封接组件酸洗工艺研究————作者:陈俊峰;粟子叶;陈奕欣;刘金玲;李富成;

摘要:对玻璃封接组件的表面氧化膜进行SEM和EDS分析,确定了成分和厚度。通过对比酸洗前后的质量和电参数,证实了PY1762清洗剂效果优于盐酸,并确定了最佳酸洗工艺。SEM分析确定爬镀物质为C、Co、Fe元素,开展爬镀物质清洗工艺研究。采用电位导数首零法指示酸洗终点,避免过腐蚀

一种开口孔收口自适应调节控制方法————作者:郭扭;杨耀臣;张波利;时亚兵;朱园;

摘要:依托搭建的数字式收口试力平台,通过分析收口位置的变化对插拔力影响的变化趋势,摸索一种结合试力结果进行反馈调节,进而实现对收口控制调节,提供一种自适应调节收口控制方法

差分信号对称性对高速连接器传输性能的影响————作者:代秀云;江涛;何洪;吴宣佑;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高速连接器信号完整性和差分信号PN链路的对称性的相关性,以及调整结构设计消除这些不对称性的控制方法

不锈钢封装外壳焊接后玻璃开裂的原因分析————作者:王亮;肖祥;丁健;

摘要:本文通过对不锈钢封装外壳在激光焊接过程中出现的靠近焊接区域的玻璃开裂问题进行研究,对可能造成玻璃开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设计相关实验进行验证,找出了造成玻璃在激光焊接过程中出现开裂失效的主要因素。针对分析结果,对不锈钢封装外壳零部件原材料的高温处理提出相应要求,有效避免该问题的发生并为其他类似产品提供参考

浅谈GB/T 16608.1-2023的理解与实施————作者:王珏;周艳梅;林伟霖;

摘要:国家标准GB/T 16608.1-2023《有质量评定的电信用基础机电继电器第1部分:总规范与空白详细规范》是电气继电器标准领域重要的产品标准之一。标准于2023年发布实施,根据标准的实施情况反馈,为帮助继电器研发和生产企业、检测试验单位、质量评定机构、科研院所、继电器使用单位更好地理解标准,推进标准实施,本文从标准修订背景、主要变化、标准框架等方面全面介绍标准,并提出标准实施要点

集成化超小型耦合器设计与实现————作者:万初阳;齐野;韩冰;孙翀;

摘要:为确保在高速传输环境下信号稳定,高速背板连接器需要具备抗串扰、稳定的力学性能、温度稳定性和抗振动等能力。基于此,本文设计并研究了一种高速背板连接器接触对,包括接触对结构和抑制串扰结构。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接触对的拔插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接触对在拔插过程的力学接触、应力分布以及插拔力,并结合工程测试验证了连接器接触对满足相关力学设计要求,并可以有效抑制近远端串扰。本研究为高速背板连接器的设计与应用...

军用飞机发动机电缆腐蚀防护能力的提升————作者:王博 ;齐野 ;李聪 ;冷昊洺 ;李昊 ;

摘要: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军用飞机的发动机电缆腐蚀问题日益突出。本论文通过对电连接器、尾部附件、外护套材料及刚性连接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探讨了提升军用飞机发动机电缆腐蚀防护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先进的材料和优化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军用飞机发动机电缆的腐蚀防护能力,提高飞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基于风机转子结构的优化设计————作者:张天浩;刘时;于收海;唐博;姜睿智;陈倩;

摘要:针对某风机随机振动试验转子发生断裂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对风机转子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转子的各阶固有频率,以其固有频率为依据对转子结构进行随机振动分析,得到了转子的薄弱位置及其最大响应应力。仿真结果表明其结构不能满足强度要求,与实际振动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为提高转子的结构强度,对转子结构进行了优化,对优化后结构再次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结构满足强度要求,对实际生产提供了优化方向

毛纽扣专利技术分析————作者:曹亚华;伍大福;陈松;庞斌;刘子宁;王霞;

摘要:文章介绍了毛纽扣专利技术研究进展,通过对毛纽扣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本领域排名靠前的申请人和重点研究方向。通过实际案例对重点研究方向的技术改进进行分析,以期为各生产研发单位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液冷机箱不同结构流道散热性能研究————作者:张营;齐野;王馨艺;唐博;仇庆东;姜睿智;张晓彤;

摘要:液冷机箱内部的模块功耗大,热流密度大;模块内的电子元器件正常工作产生的热量最终传导至液冷机箱的冷却液中。液冷机箱内的流道结构设计直接决定了液冷机箱的散热性能,良好的流道结构设计能够保证机箱内部电子元器件长期稳定工作。文中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结构类型流道的散热能力,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SF6气体提升密闭式直流接触器灭弧能力研究————作者:李现军;文宝珠;蒙丙鑫;彭仕瑞;王文平;

摘要:目前轨道交通中使用的直流负载通常为感性负载,相比纯阻性负载,直流接触器在进行感性负载分断时会产生很大的电弧和过电压,电弧燃烧时间长,触点不易拉断电弧从而造成产品失效。目前轨道交通大量使用的敞开式直流接触器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措施,但对密闭式直流接触器而言,如何在感性负载下缩短燃弧时间、减少电弧对产品触点的损害还是一个新课题。该类产品如果要在轨道交通推广使用,必须保证对感性负载的可靠分断,这对该类产品的...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机电元件》国家级电子期刊网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dianzi/70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