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频率学报》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办的学术、技术应用类刊物,由中国科学院主管。该刊原名为《陕西天文台台刊》,创办于1978年,后经主管部门批准,自2003年起由原名《陕西天文台台刊》更名为《时间频率学报》。获奖情况:2000年被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科委评为省级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时间频率学报》刊载时频科学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成果与进展、专题评述等。读者对象为时频、天文、国防、计量、测绘、地震、电信、电力、导航等部门的时频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
时间频率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时间频率学报杂志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时间频率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1)来稿应数据可靠、论据充分、论点明确、逻辑严谨、表述确切、文字精练、图表清晰。
(2)来稿篇幅(包括图表和中外文摘要)字数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稿件中要包含英文标题、作者工作单位英文译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中英文关键词和英文摘要。凡是基金支持的论文,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请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来稿编写格式的其他方面(包括参考论文著录格式和对简易函数图的基本要求等)请参考近期《时间频率学报》刊载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等的规定和说明”和“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等。
(3)对文中首次出现的外国人译名请加注原文,对文中首次出现的复合名词的外文缩写请加注中文。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注明出处。若论文属重大科技成果、获奖项目或属具有明显社会经济效益的项目,请在来稿中注明。
(4)要求来稿一式三份(纸质文本),并附电子版。请注明作者姓名、学术技术职务、专业、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包括E-mail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5)对退修的稿件,请在规定时间内将修改稿及其电子文本返回编辑部。对送请核校的校样,也请在规定时间内核校完毕并签字后尽速返回编辑部。
(6)来稿一经刊出,即表明作者已经认可其版权转至本刊编辑部。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及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
(7)请勿一稿两投。
阅读推荐:电子学报
《电子学报》设有:学术论文,科研通信,综述评论等栏目。凡以电子与信息科学为主体(交叉学科论文必须侧重电子与信息领域),在理论与应用实践上具有创新的,代表我国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有科学依据和可靠数据的技术报告,阶段性成果报告,以及属于前沿学科,并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展望评论性文稿,均可向本刊投稿。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时间频率学报》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时间频率学报》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时间频率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光频传递系统建模及增益优化————作者:刘昱廷;张翔;董瑞芳;刘涛;
摘要:在长距离光纤光频传递系统中,环内锁相控制信号的信噪比对链路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针对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高精度地基授时项目中光纤光频传递项目中的光信号补偿需求问题,对传统双向光纤放大器的长距离光纤频率传递系统进行了物理模型的完善,构建了光纤光频传递系统的环内锁相控制信号信噪比公式。以信噪比作为优化评判标准,提出了一种利用改进式自适应遗传算法来优化光纤光频传递链路中EDFA(erbium-doped f...
基于神经网络的功率放大器数字预失真建模————作者:白佳宁;吴华兵;王静妍;纪其威;
摘要: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遗传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对功率放大器进行行为建模,采用了基于直接学习结构的数字预失真方法,该方法结合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进行参数提取,并比较了4种神经网络模型对数字预失真的效果。使用记忆多项式和神经网络建立数字预失真仿真系统中预失真器模型和功率放大器模型,分析了带宽为20 MHz的16QAM信号经预失真前后相关特性的变化。仿真结...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低轨卫星实时运动学定轨及预报分析————作者:邹敏;刘嘉伟;谢威;王侃;武美芳;杨旭海;
摘要:为满足对低轨卫星实时轨道产品的需求,在保证低轨卫星高精度定轨的前提下,需提升定轨及轨道预报的时效性。以能接收多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观测的Sentinel-6A卫星为例,进行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低轨卫星运动学精密定轨及轨道预报研究。基于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提供的GNSS实时精密轨道与钟差产品,首先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对低轨卫星进...
基于多特征联合的卫星通信信号调制识别算法研究————作者:黄开静;克兢;成芳;宋静;郜海;
摘要:针对常用的卫星通信调制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特征参数的调制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瞬时特征、高阶累积量、功率谱指数熵、高次方谱线等特征,对常用的BPSK、QPSK、8PSK、π/4-QPSK、OQPSK、8QAM、64QAM、MSK、GMSK、2ASK、4ASK、2FSK、4FSK、32APSK、64APSK等15种调制信号,通过概率密度估计法找到分类阈值,并使用决策树分类器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
地磁场对空间用原子钟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作者:王骥;崔敬忠;涂建辉;高望远;马沛;梁耀庭;汪东军;刘志栋;
摘要:磁场敏感度是原子钟的一项重要环境适应性指标。航天器在空间运行时受到的地磁场大小随着轨道位置变化而变化,航天器上的空间用原子钟性能受到地磁场变化的影响,这与地面固定位置地磁场不同,开展磁屏蔽设计需要针对航天器轨道条件提出合理的磁场敏感度要求。在总结了铷、铯、氢等类型空间用原子钟的磁场敏感度指标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空间用原子钟相对频率偏差受轨道地磁场影响的方法,根据航天器轨道参数利用国际地磁参考场I...
一种基于恒流源的低成本时间间隔计数器设计————作者:安思伟;刘军良;刘倩;
摘要:为了保证时间间隔计数器高测量精度,使用“粗计数”加“细计数”的测量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恒流源的低成本、高精度时间间隔计数器。文章详细论述了该时间间隔计数器的测量原理、量程扩展方法、硬件组成部分和软件流程,硬件电路中采用恒流源充电,减少设计难度的同时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采用小信号二极管代替传统模拟开关,降低了硬件成本。搭建测试平台对设备性能进行测试。通过与时间间隔测量设备SR620进行对比测试的结果...
国家授时中心西安卫星激光测距系统进展————作者:王霄;肖伟;李伟超;杨旭海;李志刚;
摘要:卫星激光测距技术是目前精度最高的测距手段之一,其观测数据可用于卫星精密定轨、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与维持以及地球自转参数的解算等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专项项目的支持下,在西安市长安区国家授时中心航天基地园区建成了一套卫星激光测距系统,且已成功实现了对中国空间站以及其他激光卫星的激光测距。详细介绍了该套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设备参数情况以及当前观测情况,并对部分观测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
基于BDSBAS增强信息的定位性能评估————作者:刘雨琪;张向波;赵当丽;施敏琳;李帅辰;杨金明;
摘要:北斗星基增强系统(BDSBAS)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北斗GEO(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卫星向用户播发卫星星历、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等修正参数,可提高基础定位精度,更好地满足像民航、海事等领域动态定位的需求。通过北斗B1C频点获取BDSBAS增强信息中的快变改正数和慢变改正数等信息,对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广播...
《时间频率学报》征稿简则
摘要:<正>1宗旨和沿革《时间频率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办的学术、技术应用类刊物。本刊刊载时间频率科学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成果与进展、专题评述等。《时间频率学报》的前身为创刊于1978年的《陕西天文台台刊》,2003年更名为现刊,为季刊。2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来稿应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逻辑严谨、表述确切、图表清晰
基于区块链的GEO/LEO卫星网络安全认证技术研究————作者:李雪晴;邹德财;
摘要:由于卫星网络高暴露、高时延的特点,不同系统星座组网进行遥控指令发布及遥测信息回传时,容易受到其他卫星恶意接入导致信息泄露。卫星网络安全认证成为天基测控实现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面向高轨和低轨双层卫星网络场景下的安全组网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星间组网认证技术,该技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卫星身份认证和星间消息认证。研究设计将卫星临时身份登记上区块链,通过比对链上信息完成卫星的身份认证。为进一步增...
一种北斗+5G试验场景构建及联合定位结果分析————作者:马雨薇;武建锋;赵爱萍;赵当丽;
摘要:通导融合是综合定位、导航和授时(positioning,navigation,timing,PNT)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方向。以PNT体系需求以及用户典型应用为牵引,研究了联合定位的融合算法;采用北斗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这2种PNT手段,设计并构建了2类典型试验场景:室内5G信号定位场景、室外北...
数字预失真系统整数时延估计方法研究————作者:王静妍;吴华兵;马红皎;
摘要:在数字预失真系统中,相关检测法是常用的时延估计算法。为了降低相关函数对噪声的敏感度,减少数字预失真系统时间延迟估计误差,将希尔伯特差值法和不同加权函数的广义相关时延估计算法相结合,并通过仿真比较,选取时延估计性能较好的基于CC(cross correlation)加权的广义相关希尔伯特差值算法用于数字预失真系统的整数时延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基于CC加权的广义相关希尔伯特差值算法用时较少,受噪声影响...
基于低通滤波器的原子钟时差测量数据降噪处理及其性能分析————作者:李宗源;袁海波;张虹;张继海;刘素芳;王一桁;
摘要:时间间隔计数器是守时中获取原子钟比对数据最常见的比对设备,但其获取的比对数据会受硬件性能、被测信号质量和测量方法的影响,在测量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时,引入一定的不确定度。直接使用原始数据对原子钟中短期稳定度评估可能会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简要分析了经Savitzky-Golay滤波器降噪后的计数器测量噪声与频率稳定度之间的关系,并结合K折交叉验证方法确定了滤波器各项参数,以避免滤波失真。实验表明在滤...
最大时间间隔误差与Allan方差关系研究————作者:胡珍源;杨西光;张攀;张首刚;
摘要:最大时间间隔误差和Allan方差都是常用于对时间频率信号生成与传递系统进行分析或评价的统计量。在有些应用中,测量最大时间间隔误差较测量Allan方差更为方便。为了确定一个信号的最大时间间隔误差和Allan方差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统计关系以及是否可以通过最大时间间隔误差对Allan方差做出估计,介绍了最大时间间隔误差和Allan方差的数学定义,通过数学分析推导,得到了最大时间间隔误差与Allan方差之...
温度对GNSS卫星共视设备时延的影响分析————作者:樊多盛;刘娅;李孝辉;许龙霞;朱峰;孟令达;
摘要:在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中,新建的增强型罗兰授时系统与现有长波授时系统相结合,将实现长波授时信号全国土覆盖,通过差分技术,实现国家标准时间在重点区域授时精度优于100 ns。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卫星共视设备为差分技术提供时间频率信号,对GNSS卫星共视设备的环境适用性提出了要求,作为高精度授时设备,设备时延的准确度关系到授时精确度,...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综合脉冲星时驾驭原子时算法研究————作者:杨廷高;高玉平;童明雷;李变;赵成仕;朱幸芝;
摘要:利用综合脉冲星时(PT)具有较好长期频率稳定度的优点,将原子时驾驭到综合脉冲星时,可以改进其长期频率稳定度水平。文章描述了综合脉冲星时驾驭原子时的卡尔曼滤波方法。以美国海军天文台地方原子时TA(USNO)为例,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将地方原子时驾驭到国际原子时TAI,进而利用综合脉冲星时PT数据将其再驾驭到综合脉冲星时系统,最后得到经过2次频率驾驭后的PT-TA(USNO)钟差序列。考虑到综合脉冲星时...
基于IERS1972—2023年间日长变化数据的中短周期分析————作者:肖伟;韩保民;杨旭海;雷辉;
摘要:近年来地球自转加速现象引起时间保持领域的特别关注。利用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服务(IERS)提供的1972—2023年地球定向参数序列EOP C04数据,定位到最近的一次日长变化?LOD的拐点发生时间在2015—2016年间。本文针对地球自转加速是否会导致?LOD序列的中短周期项发生改变这一问题开展研究,采用了经验模态分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对拐点前后?LOD序列的中短周期项及其误差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
利用射电暴发信号测量系统间时延的研究————作者:王性川;严婕;李祎丰;赵成仕;罗近涛;
摘要: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昊平站的射电望远镜,开展基于PSR J0534+2200发射的巨脉冲信号测量两个观测系统之间时间延迟的研究。两个时间频率参考信号不同的观测系统同时对射电望远镜接收到的PSR J0534+2200脉冲星信号进行独立观测,一共观测4次,共观测4.5 h。经测量,PSR J0534+2200发射的同一巨脉冲信号在两个系统中到达时间不同,巨脉冲到达时间之差即为两个系统之间的时间延...
《时间频率学报》征稿简则
摘要:<正>1宗旨和沿革《时间频率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办的学术、技术应用类刊物。本刊刊载时间频率科学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成果与进展、专题评述等。《时间频率学报》的前身为创刊于1978年的《陕西天文台台刊》,2003年更名为现刊,为季刊。2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来稿应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逻辑严谨、表述确切、图表清晰。2)来稿篇幅(包括图表和中外文摘要)字数以不超过...
一种基于Labview的喷泉钟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王新文;于明圆;白清松;杜润昌;刘类骥;
摘要:为了快速验证喷泉钟技术方案,设计搭建了一种基于Labview图形化编程环境的控制系统,硬件上使用标准信号板卡和商用外围电路模块,软件上采用主任务循环结合硬件触发的方式。经测试,控制系统的信号同步和控制精度可以达到μs量级,Ramsey谱线线宽为1.65 Hz,喷泉钟秒稳大约为1.18×10-12,满足了喷泉钟对激光、微波和数据采集等要素的基本控制要求,实现了喷泉钟的正常运行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核动力工程》
- 省级《数码先锋》
- 省级微机发展
- 省级四川广播电视技术
- 省级《计算机仿真》
- 省级《信息通信》
- 北大核心电路与系统学报
- 北大核心《计算机应用》
- 国家级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
- 国家级 航天电子对抗
- 国家级信息空间
- 省级《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 国家级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
- 北大核心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 国家级《机器人》
- 省级电子元器件资讯
- 北大核心《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 省级《仪器仪表用户》
- 国家级《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 省级《洛阳大学学报》
- 国家级半导体信息
- 国家级《电脑与信息技术》
- 国家级《微电脑世界》
- 省级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 省级《电脑知识与技术》
- 国家级软件世界
- 国家级电子出版
- 省级《世界教育信息》
- 北大核心《控制工程》
- 国家级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