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技术

所属栏目:电子信息期刊 热度:

光学技术

《光学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CN11-1879/O4
国际标准刊号:1002-1582
主办单位:北京兵工学会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北方光电工业总公司
主管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
查看光学技术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通信管理与技术》省级通信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电信网技术》省级期刊

  搜论文知识网为客户提供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渠道的中介服务。本站并非光学技术 杂志的官方网站,与《光学技术》等同类优秀期刊杂志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负责合作期刊的推荐、征稿、信息整理收录等工作。网站本着用心为 客户服务的原则,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及稿件特点,可以在数千家期刊中,推荐最适合您的论文发表的正规期刊,帮助客户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论文发表的成功 率。

  期刊简介:

  《光学技术》杂志是面向国内外的以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主的有关光电技术方面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方面的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有创新的科研实验和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报告;重要学术问题和重大科技成果的综合评述及前沿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展望;优秀学位论文中的创新部分;最新学术动态和科学研究快报。曾用刊名:光学工艺。被评为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4版:物理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期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09)、CBST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栏目设置:光学仪器与光学设计、光学测量、光学材料、薄膜光学、非线性光学、激光技术与激光器、导波光学、光纤与集成光学。

  搜论文知识网是一个专业致力于期刊征稿、论文发表、写作指导、文献参考等服务项目的综合服务网站,为客户提供了权威、专业的服务。用心服务是我们的运行宗 旨,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本站与国内上几百种权威期刊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已拥有大批的固定客户群,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




  光学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磁光晶体式光纤电流传感器的设计及微电流测量————作者:姚鹏辉;王国萍;张雷;周俊楠;贾英新;马铁军;靳晔;

摘要:为了实现微弱电流的智能化实时监测,基于法拉第效应,利用磁光晶体作为传感元件制作光纤电流传感器,具有维尔德常数大、灵敏度高、体积小、便于集成等优势。通过琼斯矩阵推导并分析了磁光晶体式光纤电流传感器的解调机理,搭建了基于磁光晶体偏振型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微弱电流测量系统;在偏振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双光路自平衡差分测量的方法消除两光路损耗系数的不相等,得到了实际应用中偏振型光纤电流传感器的解调表达式,使灵...

MSC模块光纤与PLC波导耦合特性分析————作者:戴甲水;郝良收;雷朝煜;杨钦泽;梁云龙;

摘要:光器件与输入输出光纤的耦合损耗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温度、应力、模场失配等引起附加损耗。文章以电力系统光控换流阀中多模星型耦合器(MSC)模块为例,利用简化的定量分析得知,可忽略热膨胀效应对光纤阵列与波导阵列的耦合损耗的影响。基于波导理论和模式耦合理论,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MSC模块输入输出波导结构对耦合性能的影响——波导与光纤的模场面积和模式失配带来较大的耦合损耗。因此设计优化倒锥结构,变换模场大...

基于互相关谱滑动平均的OFDR应变传感精度提升研究————作者:齐青云;徐航;白清;梁昌硕;吴璐璇;王宇;靳宝全;

摘要:OFDR在长距离大应变传感时易出现相位噪声,使得应变传感精度较差或无法还原真实应变变化。文章采用互相关谱滑动平均方法对OFDR原始互相关谱进行处理以提升应变传感精度。阐述了应变解调干扰噪声产生机理,分析了基于互相关谱滑动平均的OFDR应变传感精度提升原理,搭建了OFDR应变传感系统,在103.8m传感光纤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并讨论了不同大小的滑动平均块对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扫频范围60nm,...

基于自注意力神经网络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方法————作者:马瑞;

摘要:针对LED光强分布不均导致室内可见光定位精度差异大的问题,结合序列到序列模型提出一种基于RSS指纹分析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方法。将RSS指纹向量作为输入序列,室内三维空间坐标作为输出序列,采用序列到序列模型学习RSS指纹与室内三维空间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为序列到序列模型增加自注意力机制,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分析RSS指纹中各元素对于不同位置的判别力高低,并在预测阶段调节各RSS元素的重要性。仿真结果表面...

光场显微镜在神经光学成像领域的应用————作者:王常乐;陈士雪;王金甲;

摘要:通过对大脑中大体积神经元进行动态观测来学习神经元网络的感知、认知和复杂行为的机制是神经科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光场显微镜(LFM)允许以视频帧速率进行三维成像,已成为对神经活动实时观测的一种技术选择。文章对光场显微镜目前的成像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关注新型的算法。与传统的迭代重建方法相比,使用光场显微镜成像神经元活动要求开发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充分利用嵌入在物理和光学模型中的先验,整合模型驱动和数...

超多视点显示中后向光线追踪的实时渲染方法————作者:李婧楠;魏嘉豪;刘娟;

摘要:超多视点显示技术能够提供逼真的三维显示效果,但是大量视点图像的渲染合成过程使得三维显示的实时性受到极大的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种超多视点显示中后向光线追踪的实时渲染方法,根据视点分配矩阵和子像素物理坐标,光线从视点位置出发逆向追踪到三维场景,并直接对视点合成图像进行子像素级别实时渲染。结果表明,在保证三维图像显示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随视点数目增加,渲染帧率始终保持在35FPS以上。该方法避免了渲染合成过...

基于运动特征的点目标识别技术研究————作者:朱露洁;刘璠;郑伟;刘琼;贺石锋;刘雪峰;

摘要:基于光学图像的点目标识别技术在空间科学、军事安全、自动驾驶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由于远距离及小目标探测时表现为点目标,因此现有基于目标形状、轮廓等空间信息的识别算法在点目标识别中存在困难。文章针对点目标识别问题,开展了基于运动特征的点目标识别技术的研究,通过提取点目标强度时序变化信息的特征物理量反映目标运动状态,结合小波分析去噪以提高对统计特征提取的准确度,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实现对不同运动状态点目标的...

早期龋齿检测的近红外漫反射成像研究————作者:王成;张瑶;杨常兴;张浩颖;赖光云;项华中;汪俊;韩愚;张大伟;

摘要:近年来龋齿的管理已经明显转向早期检测和预防,这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侵入性治疗的需求。文章研究了近红外漫反射成像在早期龋齿检测中的可行性。根据组织光学中的漫反射成像理论,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基于780nm波长的LED照明的一种近红外漫反射成像系统,命名为NIRCaries 780。为了确认NIRCaries 780的性能,对54个牙面同时使用NIRCaries 780、DIAGNOcam进...

集成毫米波通信和光通信的光电一体化天线设计————作者:刘芬;李明泓;

摘要:相对射频通信,光通信能够保持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可靠的信道模式。然而光通信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视距问题,即当在发送端与接收端有障碍物的情况下,光通信无法正常进行。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款能够同时进行毫米波通信和光通信的光电集成天线。当光通信无法正常工作时,毫米波天线可以工作,从而弥补了光通信存在的视距缺陷。设计中使用的主要材料是K9玻璃。利用K9玻璃在不同频段内的不同物理特性,通过设计合适的透镜形...

基于高精度时频差估计的多路信号相参合成————作者:徐睿琦;魏伟;谢玮霖;董毅;

摘要:分布式干涉天线阵列可利用多个天线同时接收信号的方式来增强探测灵敏度。但在对多路信号进行相参合成以提升信噪比前,需要先将接收到的信号经历的时差和频差进行有效检测和补偿。在进行信号的频差补偿时,由于傅里叶变换固有的频谱泄露以及“栅栏效应”,会限制对到达各接收站信号的频差估计精度。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窗函数长度搜索频差估计算法,可在较低信噪比下将均方根误差从1kHz降低为30Hz以内。基于所提算法...

一种大模场面积抗弯曲的环芯侧孔少模光纤的研究————作者:蒲俊宇;刘凯;李长江;孙宏森;闫煜鹏;宋锡策;余先伦;

摘要:为了降低少模光纤的模间耦合和弯曲损耗,增大有效模场面积,设计了一种环芯和侧孔辅助结构的少模光纤。理论分析了这种光纤的有效折射率分布、弯曲损耗和有效模场面积,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光纤参数对相邻LP模式间最小有效折射率差、有效模场面积和弯曲损耗的影响,各模式之间的最小有效折射率差可达1.7×10-3,所有模式的有效模场面积均大于106μm2,当弯曲半径为28mm...

钬、铥激光作用于软组织热效应的实验研究————作者:陈明惠;鲍睿;许诗怡;冯媛媛;汪宏旺;郑刚;王援柱;

摘要:为了提高激光手术效率和减少激光手术中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探究了脉冲钬激光脉冲峰值功率、连续铥激光功率对于软组织热效应的影响。搭建体外模型装置来寻求激光消融组织的最佳参数,实验中脉冲钬激光功率分别为20W、40W、60W、80W,脉冲持续时间为200μs和800μs,脉冲能量分别选择1J、2J、4J。连续铥激光功率分别为20W、40W、60W、80W、100W、110W。最后,将体外模型置于生理盐...

基于3390nm中波红外干涉仪红外材料折射率均匀性测量————作者:黄一飞;袁彪;陈冕成;陈磊;

摘要:在中远红外波段,由于红外材料无法透射可见光,材料的均匀性测量相对困难,然而近年来红外材料的加工精度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实现红外材料均匀性的准确测量迫在眉睫。当前的检测手段中,干涉法作为一种非接触高精度的检测手段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针对红外材料的非均匀性进行了测量,采用波长为3390nm的中红外干涉仪进行实验。通过透射法对同一元件进行测量,并用翻转法验证结果,验证了本干涉仪的精度和准确性。同时,利用本...

基于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的二氧化碳浓度场研究————作者:关武;丁蟠峰;

摘要:针对目前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非均匀分布烟道条件下获取CO2初始信号进行浓度场重建时存在的计算时间长、重建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分辨率算法的CO2浓度场重建方法,并对EO算法进行了优化改进。改进后的EO算法在CO2浓度分布的计算中显著提升了迭代速度和搜寻精度;在超分辨率温度场重建算法方面,加入了输入补偿机制并优化了密集连接网络。...

用于病理切片检测的大视场变焦显微镜光学系统设计————作者:韦晓孝;戴振秋;何晓冰;周辰;胡蝶;

摘要:针对传统显微系统在覆盖较大面积的病理切片时需多次成像,并且运用图像拼接技术的挑战,设计了一款大视场变焦显微光学系统。通过巧妙结合大视场显微物镜和变焦筒镜,该系统实现了对病理切片的一次成像,从而获取了病理切片的全部信息。通过调整变焦筒镜系统的放大倍率,可以观察到局部疑似病变组织。使用ZEMAX光学软件分别对大视场显微物镜和变焦筒镜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结果表明,组合系统焦距范围为90~800mm,实现...

一种调光调焦变倍训练系统的研究————作者:胡长德;海书亮;徐小琴;王晨斌;马盛中;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光测设备调光调焦变倍训练系统。首先分析了调光调焦变倍原理与训练需求,然后设计了调光调焦变倍训练系统,系统由物镜组、调光模块、调焦模块、变倍模块、彩色相机、机械结构、调光调焦变倍镜头控制模块、教学训练操控软件组成;根据调光调焦变倍任务要求,学习训练人员依据所学理论知识,计算分析调光调焦变倍电机需要的脉冲数量及通电相序;然后根据前面分析的脉冲数量和通电相序改变相应的软件参数及硬件线路连接...

硅单晶退火后的红外光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作者:马远飞;姜信驰;张栩;陈志豪;吕超;林泉;

摘要:硅单晶的光学特性对于中短波红外探测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对航天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聚焦于直拉法制备硅单晶过程中由于温度梯度引起的热应力问题,以及热应力对硅单晶光学不均匀的影响。通过对比未退火、慢退火和快退火三种不同方式下硅单晶的应力双折射现象,深入分析单晶硅近红外波段(3~5μm)的红外吸收和折射率特性,总结了不同退火方式对硅单晶光学不均匀性的影响。最终,文章归纳了应力影响光学均匀性的机理...

海面耀光的偏振特性预估与抑制方法————作者:王玉坤;徐淑卿;贾娜;

摘要:为了提高海面目标检测的抗干扰性能,基于偏振滤波技术,设计一种海面耀光的偏振特性预估及抑制方法,基于GGX模型建立偏振双向反射分布模型,并对不同风速、不同探测方位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风速下耀光特性无明显变化;探测方位差为180°主反射面内,耀光现象明显,偏振角在90~95°范围。最后,将文章中的方法应用在某型光电设备中,对大连某海域的实际应用场景开展海面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偏振角90°...

小间隙相移测量的误差控制————作者:朱宏钰;王青;徐航;

摘要:在制造业中,一些元件的平整度误差已经达数十微米量级,超出了传统干涉仪的测量范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大角度掠入射干涉测量方法,例如采用棱镜法的变倾角小间隙相移干涉,为解决大角度掠入射下表面反射率高,形成多光束干涉,增加了相位提取难度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反射率控制膜系减少多光束干涉和动态膜系消除多光束干涉两种方法。使用导纳矩阵对系统进行分析以及使用Matlab仿真入射角为83°的情况,当直角棱镜...

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方法————作者:李楠;白玉凤;

摘要:室内目标定位是智能物流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可见光定位技术因其无需额外通信设备的优点成为智能物流中心的一种可行方案。然而,墙面反射会导致室内可见光定位的准确率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方法。首先,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捕获可见光功率向量中光功率值之间的依赖性,使用一维卷积层提取光功率向量的局部空间特征;然后,将这两种深度特征融合来增强对光功率向量的特征学习能力,进而提高...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光学技术》北大核心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dianzi/544.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