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电子技术应用》创刊于1975年,由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六研究所主办,是在国内电子行业、IT领域颇具影响的科学技术类期刊。是国内电子行业、IT领域颇具影响的技术、信息类期刊。在国内外激烈的期刊市场竞争中,该刊立足电子科技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开展嵌入式论坛,优秀电子产品评选等多种多样市场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经过30多年的积淀,已经在为中国电子、电信、工控、通讯、计算机等领域人士的首选期刊,具有不可替代的市场效应。
办刊宗旨
本刊以应用为主,坚持技术与应用,产品与研发,产业与市场相结合的办刊宗旨。刊载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及集成电路应用技术相关的创新、实用文章。以专业的视角,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数据向读者提供第一手的应用方案,技术趋势及产品信息。每年刊出各类技术文章三千余篇,得到电子行业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及厂商的关注。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第一届国家期刊提名奖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家论谈、计算机应用、自动化与仪器仪表、集成电路应用、通讯与电视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姜万顺:41所国产自主可控测试仪器填补国内太赫兹技术的空白 杨晖
3D IC-TSV技术与可靠性研究 贾国庆,林倩,陈善继,Jia Guoqing,Lin Qian,Chen Shanji
智慧交通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 苑宇坤,张宇,魏坦勇,杨明亮,谭秋林,Yuan Yukun,Zhang Yu,Wei Tanyong,Yang Mingliang,Tan Qiulin
基于DSP的磁振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朱凯,伍瑞卿,张雷,顾庆水,Zhu Kai,Wu Ruiqing,Zhang Lei,Gu Qingshui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云智能采集系统的设计 朱智星,白鹏飞,罗智杰,周国富,Zhu Zhixing,Bai Pengfei,Luo Zhijie,Zhou Guofu
基于KL25的RFID构件化工程框架研究 曹国平,王宜怀,凌云,Cao Guoping,Wang Yihuai,Ling Yun
基于ARM+FPGA的引信信息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吴茂林,吴向臣,周在龙,Wu Maoling,Wu Xiangchen,Zhou Zailong
基于铱星通信的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 孔佑迪,门雅彬,齐占辉,顾季源,Kong Youdi,Men Yabin,Qi Zhanhui,Gu Jiyuan
土壤旱情监测系统设计 温宗周,李瑛,Wen Zongzhou,Li Ying
基于低功耗蓝牙网络的家用胎儿监护系统设计 甘广辉,童蕾,陈超敏,Gan Guanghui,Tong Lei,Chen Chaomin
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振动能量收集电路 荣训,陈志敏,曹广忠,Rong Xun,Chen Zhimin,Cao Guangzhong
基于片上网络改进HT模型的测试方法及仿真 章玉珠,何怡刚,邱星星,范佳兴,袁莉芬,Zhang Yuzhu,He Yigang,Qiu Xingxing,Fan Jiaxing,Yuan Lifen
基于FPGA的数字卷积加减速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程文雅,高敏,李盛培,Cheng Wenya,Gao Min,Li Shengpei
4模集合余数系统比例变换 吕晓兰,崔得龙,Lv Xiaolan,Cui Delong
科学论文投稿:基于树突细胞算法与对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
摘要:针对入侵检测技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存在的高误报率、低训练速度和低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树突细胞算法与对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策略(DCTWSVM)。利用树突细胞算法(DCA)对威胁数据进行初始检测,在此基础上利用对支持向量机(TWSVM)进行检测结果的优化处理。为了验证策略的有效性,设计性能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DCA、支持向量机(SVM)、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DCTWSVM策略的检测精度提高了2.02%、2.30%、5.44%,误报率分别降低了0.26%、0.46%、0.90%,训练速度相较于SVM提高了两倍且只需耗费极少的训练时间,可以更好地适用于大规模数据下的实时入侵检测环境。
关键词:树突细胞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入侵检测,大数据
0引言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是一种集成了入侵行为过程的软件系统,并常与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 IPS)并称为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Prevention System, IDPS)。在网络环境中,入侵检测的延迟报警并不具备较高的实用性,但由于当前检测技术大都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产生的历史审计数据(Audit Data)进行分析,所以实时入侵检测的实现、提高检测正确率与效率也是当下重要的研究问题。
电子技术应用最新期刊目录
高性能RISC-V处理器抗辐照加固设计————作者:黄强;廖述京;赖文彬;欧艳凤;
摘要:随着太空技术的蓬勃发展,芯片在辐照环境下的可靠性问题日益凸显。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的高性能处理器C501,采用三模冗余方法和纠错检错技术分别对电路层和系统层进行抗辐照加固,同时采取访存请求强制不命中的策略来纠正校验错误的数据块,提高缓存系统的纠错能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加固后的处理器可以通过纠正电路修复辐照引起的缓存数据错误,同时其最高工作频率降低8.8%,面积增加约为64.9%,性能基本保...
陀螺平台稳定回路中的相敏解调器设计————作者:沈时俊;刘嘉;庄永河;孙函子;
摘要:通过对传统相敏解调器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相控原理的应用于陀螺平台稳定回路中的相敏解调器。该电路采用独特的电路拓扑结构,解决了传统电路体积大、电路复杂等问题。针对电路的输出零位电压,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和先进的薄膜工艺,将零位电压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极大地改善了电路零位特性,对提高整机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体化多路数字程控电源设计————作者:徐豪;
摘要:为了解决在复杂电子设备产品测试过程中遇到的供电问题,并提高测试的自动化程度,设计了一款一体化多路数字程控电源。一体化多路数字程控电源是一种创新的电源设备,它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对多路电源输出的精确控制,具备高效和节能等显著优势。首先概述了多路程控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结构,随后深入探讨了其设计流程及核心关键技术,最后阐述了在自动化生产制造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与前景。工程实际应用表明,所设计的一体化多路数...
一种三角栅格排布的小型相控阵波控系统设计————作者:徐波;石中立;
摘要:L频段因受雨衰等环境影响小、收发组件技术成熟以及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而被海事卫通相控阵天线广泛采用。随着机载卫通天线不断朝小型化和低剖面方向发展,对相控阵天线的设计改进则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满足符合ARINC-781-8指标性能的前提下,相对矩形栅格排布,三角栅格排布因其布阵紧凑,可有效抑制栅瓣从而提高相控阵扫描性能;同时该排布结构所需天线单元数更少,更容易实现天线终端的小型化和低成本设计。以某L频段...
一种TR组件多路隔离电源加电顺序控制电路————作者:王正之;许娟;董硕;罗雨;陈辉;
摘要:相控阵雷达天线中的TR组件的多路直流电源需具备严格的加电顺序,用以防止闩锁效应,避免逻辑电路未初始化时高压误触发。针对TR组件中常用+28 V、+5 V、-5 V三种独立不共地电源上电顺序的工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端稳压器TL431和光耦隔离的分级控制电路。通过光耦实现非共地电源间的电气隔离,结合TL431的门限保护电路,精确控制各电压的加电时序;并具备低成本、易扩展的优势,是解决多路独立电源供...
使用SpectreX-GPU加速大规模高精度模拟电路的仿真验证————作者:张朝霖;黄诗琦;刘欢艳;
摘要:随着半导体先进工艺的发展,集成电路规模、复杂度不断增加,给电路仿真验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利用SpectreX-GPU加速电路仿真,极大地提升了先进工艺大规模高精度复杂电路的仿真验证效率,突破了该类设计的仿真验证瓶颈。SpectreX-GPU是Cadence Spectre平台一款新的全精度SPICE仿真引擎,将传统的基于CPU的电路仿真工具拓展至更大算力的CPU-GPU异构计算中,结合了GPU强大...
Virtuoso Schematic Migration在模拟电路迁移中的应用————作者:方胜利;孙航;李炜;丁学伟;凌秋婵;
摘要:设计在不同工艺节点之间的迁移是每位IC设计师都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帮助IC设计师解决这一问题,Cadence携手全球各大晶圆代工厂,开发出新的技术,以高效地将电路图迁移到新的节点,并使用更新的分析工具来确保获得最佳结果。Virtuoso Schematic Migration(VSM)是Virtuoso Studio IC23.1中基于Schematic XL的一个先进的电路迁移平台。可以帮助...
Voltus Insight AI在高性能CPU核物理实现上的全流程应用————作者:姜姝;李峄;陈俊杰;
摘要:随着高性能计算芯片设计向先进工艺节点演进,芯片集成度的飞跃式增长使得晶体管密度突破每平方毫米数亿门级,导致电源分配网络(PDN)的金属线宽持续收窄,通孔电阻呈非线性上升,加上高密度逻辑单元在吉赫兹级时钟频率下的同步翻转行为,显著加剧了电压降(IR Drop)风险。基于Cadence Voltus Insight AI feature,提出了一种针对高性能CPU核的物理实现的全流程电压降优化方案,通...
XR芯片系统的EMU全场景AVIP快速迭代验证方案————作者:袁晋;曾纪国;董昊宸;
摘要:随着XR领域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全功能和更高性能的复杂XR芯片系统需求越来越强烈。需求传导到芯片设计环节,呈现出芯片规模和复杂度增加的态势,给芯片验证收敛带来的挑战也同时不断增大。如何在投片前做到关键指标验证收敛,是每个芯片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面对的难题。在XR芯片研发领域,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提出EMU全场景AVIP快速迭代验证方案,其中EMU设备采用Cadence Palladium Z2,AVIP在...
探索分布式仿真方法加速Chiplet系统级验证————作者:徐加山;何金鑫;刘红云;徐志磊;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对芯片算力需求的增长,Chiplet方案正日益受到行业重视。然而Multi-Die系统复杂性和规模的扩大导致仿真消耗服务器资源大、验证交付周期延长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分析了传统的三步法和Socket验证方法,重点探索了Cadence分布式仿真方案,基于某实际Chiplet项目将系统级仿真任务分解成多个子Die并行执行的仿真实例,从服务器内存、跨服务器通信延迟、同...
数字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研究————作者:何志勇;李祎;闫松;张志伟;
摘要:数字图像边缘检测常规的方法有Canny算法、Sobel算法、Prewitt算法等。在研究图像边缘检测常规方法的计算原理基础上,提出一种数字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包括图像的初步极值边缘矩阵计算、Otsu阈值的抑制计算和边缘的延长计算。将该算法与常规算法提取的图像边缘进行比较,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使用该算法与常规算法对发动机喷嘴燃烧火焰图像进行边缘检测,Sobel算法、Prewitt算法提供了少量火...
基于复合超混沌系统与计算全息的图像加密算法————作者:付国庆;李英娜;李进成;
摘要:针对传统图像加密算法在高敏感性数据保护、传输效率及多样化应用中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超混沌系统与计算全息技术的多图像加密算法。结合改进的Logistic混沌与六维细胞神经网络混沌,生成高随机性与复杂性的混沌序列,从而增强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通过结合随机相位编码与傅里叶变换的计算全息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加密效果与抗攻击能力。为了提高传输效率,采用压缩感知技术压缩加密多幅图像,减少数据传输量和密钥消耗...
基于变量地址的DCS平台下装技术研究————作者:张聪;褚雪芹;
摘要:依据核电厂控制系统运行场景,分析了一类基于变量地址的DCS平台在下装工程组态数据时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无扰的增量下装技术,包括工程组态软件、控制器、数据服务及人机接口的优化改进。通过设计验证及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所研究的增量下载方案可有效回收空闲地址位,确定变量地址与变量名称的对应关系,防止现场数据错位及执行机构误动作,提高DCS的运行效率及核电厂的运行安全性
基于变步长LMS的多普勒雷达回波信号处理方法————作者:王海涛;姚金杰;王纬地;白建胜;
摘要: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多普勒雷达回波信噪比较低导致难以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箕舌线函数的变步长LMS自适应噪声对消方法。通过在原本的步长迭代公式和滤波器权系数迭代中添加反馈量来提高算法整体的抗干扰性能,在步长迭代中添加补偿量来加快算法初期的迭代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在0至-10 dB信噪比下,所提算法能够有效还原含噪信号中的目标信号,误差均方值最小为0.0045,最大相关系数为0.95,最大输出信噪...
基于知识图谱和协同过滤算法的多头注意力网络————作者:康永玲;
摘要:当前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方法大多聚焦于知识关联的编码机制,往往忽视了用户-物品交互中潜在的关键协同信号,导致现有模型学习到的嵌入向量无法有效地表达用户和物品在向量空间中的潜在语义。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知识图谱和协同过滤的多头注意力网络——协同知识感知多头注意力网络(CKAN-MH)。该网络在传统的CKAN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以自适应地关注不同特征的子集,通过动态调整注意力权重,对...
一种基于嵌套CRC的分段极化码设计————作者:李晓光;
摘要:极化码循环冗余校验辅助的串行抵消列表(Cyclic Redundancy Check Aided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CA-SCL)译码算法随着列表的增大,需要大量的空间存储资源,导致其在资源受限条件下无法应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套CRC的分段极化码设计方法。通过分段内并行、分段之间串行的码字结构,极大降低了存储资源消耗;利用设计的嵌套CRC多重校验...
多环境自适应探测网络组网技术研究————作者:贺龙;苏马婧;包正晶;刘旭东;陈紫璇;
摘要:网络空间测绘平台能够实现对各类网络资产的高效探测、融合分析及绘制,从而为网络资产管理、暴露面分析和安全防护提供数据基础。然而,随着探测目标类型和数量的不断增多,现有测绘平台在探测网络快速组织、探测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无法满足多源多目标灵活探测的需求,为此,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异构多环境下探测网络组织管理模型,该模型通过节点管理、任务管理、资源管理方法和API的设计,有效提升了平台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测试...
X波段60 W高功率高效率功率放大器设计————作者:徐舒;豆兴昆;方志明;谭小媛;
摘要:基于0.25μm栅长的GaN HEMT工艺,设计了一款8~12 GHz 60 W高功率放大器。该芯片的末级输出端功率合成网络在Bus-bar总线型的基础上添加并联LC到地枝节,达到优化各路平衡度的目的,在实现高功率输出的同时使芯片整体结构紧凑且易于匹配。采用输入端二次谐波阻抗匹配技术,在不影响输出功率的前提下提升高频效率。输出级匹配结构采用两段串电感并电容匹配的方式,将输出级阻抗匹配至目标阻抗的同...
一种K波段变频组件设计————作者:顾江川;刘元昆;胡越;
摘要:设计了一种K波段变频组件,该组件含上、下变频通道,实现K波段射频信号与中频信号间的变频转换。通过进行全链路级联仿真分析与计算,优化了链路的频点规划,合理规避了带内杂散;通过进行三维电磁场仿真,优化了链路的传输互联结构,改善了级间匹配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组件具有杂散抑制度高、带内增益波动小等特点,杂散抑制优于60 dBc,带内波动优于±1 dB,镜频抑制优于50 dBc,其他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片上网络相关技术研究综述————作者:杨智予;蒋华;李京沐;
摘要: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向纳米尺度深入发展,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作为解决多核系统通信瓶颈的关键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影响NoC发展的几个方面关键问题,包括拓扑结构、路由算法、交换机制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典型技术和最新进展。研究表明,当前一些新兴技术显著提升了NoC的性能,如降低通信延迟、提升吞吐量、优化功耗控制及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尽管如此,仍面临集成难度高...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 省级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 国家级中国科技财富
- 国家级电子科技
- 国家级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
- 国家级中国新通信
- 国家级通信对抗
- 国家级中国仪器仪表
- 国家级电子质量
- 省级设备管理与维修
- 省级无线互联科技
- 北大核心激光与红外
- 省级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 国家级数据通信
- 国家级空间电子技术
- 国家级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国家级网络安全与技术应用
- 北大核心中国激光
- 省级微型计算机
- 省级仪器仪表用户
- 国家级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 国家级中国信息化
- 省级数码精品世界
- 省级信号处理
- 国家级IT经理世界
- 国家级中文信息
- 国家级中国信息安全
- 北大核心中国高校科技
- 省级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省级DVD导刊
- 国家级信息教研周刊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