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电子技术应用》创刊于1975年,由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六研究所主办,是在国内电子行业、IT领域颇具影响的科学技术类期刊。是国内电子行业、IT领域颇具影响的技术、信息类期刊。在国内外激烈的期刊市场竞争中,该刊立足电子科技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开展嵌入式论坛,优秀电子产品评选等多种多样市场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经过30多年的积淀,已经在为中国电子、电信、工控、通讯、计算机等领域人士的首选期刊,具有不可替代的市场效应。
办刊宗旨
本刊以应用为主,坚持技术与应用,产品与研发,产业与市场相结合的办刊宗旨。刊载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及集成电路应用技术相关的创新、实用文章。以专业的视角,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数据向读者提供第一手的应用方案,技术趋势及产品信息。每年刊出各类技术文章三千余篇,得到电子行业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及厂商的关注。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第一届国家期刊提名奖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家论谈、计算机应用、自动化与仪器仪表、集成电路应用、通讯与电视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姜万顺:41所国产自主可控测试仪器填补国内太赫兹技术的空白 杨晖
3D IC-TSV技术与可靠性研究 贾国庆,林倩,陈善继,Jia Guoqing,Lin Qian,Chen Shanji
智慧交通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 苑宇坤,张宇,魏坦勇,杨明亮,谭秋林,Yuan Yukun,Zhang Yu,Wei Tanyong,Yang Mingliang,Tan Qiulin
基于DSP的磁振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朱凯,伍瑞卿,张雷,顾庆水,Zhu Kai,Wu Ruiqing,Zhang Lei,Gu Qingshui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云智能采集系统的设计 朱智星,白鹏飞,罗智杰,周国富,Zhu Zhixing,Bai Pengfei,Luo Zhijie,Zhou Guofu
基于KL25的RFID构件化工程框架研究 曹国平,王宜怀,凌云,Cao Guoping,Wang Yihuai,Ling Yun
基于ARM+FPGA的引信信息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吴茂林,吴向臣,周在龙,Wu Maoling,Wu Xiangchen,Zhou Zailong
基于铱星通信的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 孔佑迪,门雅彬,齐占辉,顾季源,Kong Youdi,Men Yabin,Qi Zhanhui,Gu Jiyuan
土壤旱情监测系统设计 温宗周,李瑛,Wen Zongzhou,Li Ying
基于低功耗蓝牙网络的家用胎儿监护系统设计 甘广辉,童蕾,陈超敏,Gan Guanghui,Tong Lei,Chen Chaomin
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振动能量收集电路 荣训,陈志敏,曹广忠,Rong Xun,Chen Zhimin,Cao Guangzhong
基于片上网络改进HT模型的测试方法及仿真 章玉珠,何怡刚,邱星星,范佳兴,袁莉芬,Zhang Yuzhu,He Yigang,Qiu Xingxing,Fan Jiaxing,Yuan Lifen
基于FPGA的数字卷积加减速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程文雅,高敏,李盛培,Cheng Wenya,Gao Min,Li Shengpei
4模集合余数系统比例变换 吕晓兰,崔得龙,Lv Xiaolan,Cui Delong
科学论文投稿:基于树突细胞算法与对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
摘要:针对入侵检测技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存在的高误报率、低训练速度和低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树突细胞算法与对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策略(DCTWSVM)。利用树突细胞算法(DCA)对威胁数据进行初始检测,在此基础上利用对支持向量机(TWSVM)进行检测结果的优化处理。为了验证策略的有效性,设计性能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DCA、支持向量机(SVM)、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DCTWSVM策略的检测精度提高了2.02%、2.30%、5.44%,误报率分别降低了0.26%、0.46%、0.90%,训练速度相较于SVM提高了两倍且只需耗费极少的训练时间,可以更好地适用于大规模数据下的实时入侵检测环境。
关键词:树突细胞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入侵检测,大数据
0引言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是一种集成了入侵行为过程的软件系统,并常与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 IPS)并称为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Prevention System, IDPS)。在网络环境中,入侵检测的延迟报警并不具备较高的实用性,但由于当前检测技术大都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产生的历史审计数据(Audit Data)进行分析,所以实时入侵检测的实现、提高检测正确率与效率也是当下重要的研究问题。
电子技术应用最新期刊目录
5G非地面网络技术进展研究————作者:周述淇;陈发堂;
摘要: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 NTN)的出现标志着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它通过利用卫星和高空平台扩展了地面网络的覆盖范围,从而为全球范围内的通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对NTN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了NTN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并全面概述了NTN的部署模式、应用场景和工作频段,同时详细描述了不同的系统架构;其次,探讨了NTN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
基于神经网络的加密恶意流量检测技术研究————作者:夏龙飞;张琪浩;吴宪云;朱雪田;谷欣;田敏;
摘要:随着加密通信的广泛应用,传统基于内容分析的恶意流量检测方法逐渐失效,如何高效检测加密流量中的恶意行为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加密恶意流量检测方法,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恶意加密流量的分类。首先,将网络流量预处理并提取关键特征,包括包大小分布、时间间隔及协议类型等,随后将特征映射为二维特征图(Feature Map),作为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入。设计可伸缩的窗口自注意力机制...
制导雷达智能处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作者:张永鹏;
摘要:围绕制导雷达智能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述。阐述了当前在制导雷达智能处理领域存在的技术挑战,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跟踪与滤波方法、智能化与认知技术及智能抗干扰技术等方面着手,梳理总结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并针对该领域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整体上看,智能处理技术正朝着高度集成化、自主智能化和多模态融合的方向发展,以提升制导雷达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为未来制导系统提供更为强大、灵活和可靠的导...
X波段宽带高效率连续类功率放大器芯片设计————作者:刘涵潇;喻忠军;范景鑫;张德生;
摘要:为提高功率放大器的带宽和效率,基于0.25μm GaAs pHEMT ED工艺,通过控制输出级二次谐波阻抗进行波形控制,实现连续B/J类波形,设计了一款单片集成的X波段高效率连续B/J类功率放大器。放大器由两级构成,驱动级使用增强型晶体管实现高增益,输出级使用耗尽型晶体管实现高效率与瓦级的输出功率。仿真结果显示,该功率放大器在7.3~12.2 GHz的频带内实现了29~30.6 dBm的输出功率,...
基于N32的隐藏式门把手控制器的设计————作者:陈海峰;
摘要:传统手动开启方式的旋转式隐藏式门把手不具备智能化的自动展开与收回功能,为此提出一种隐藏式门把手控制器设计方案。该控制器以N32G455RBL7为主控制芯片,通过其片内bxCAN(basic extended CAN)模块监听车身控制器CAN总线上的开/关锁、挡位等信号,并根据智能控制需求驱动配套门锁执行电机,进而实现隐藏式门把手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控制。该控制器在多款国产新能源汽车上进行了长时间运行测...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传感器综述————作者:王帅达;林冠英;王暖升;李洋;尹美华;
摘要:随着机器学习的飞速发展,机器学习算法创建的智能模型正逐步成为新型传感器数据分析的核心部分。首先介绍了支持机器学习的智能传感器背景,对智能模型的构建和数据集的生成、验证、测试过程进行简述,随后列举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传感器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传感器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法,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一种应用乒乓自归零的高精度放大器————作者:邓新伟;杨尚争;毛佳烽;胡伟波;任立儒;
摘要:设计实现了一种低失调、高增益的运算放大器(运放)。整体电路包含带隙基准、振荡器、分频器、辅助运放和主运放等。该电路采用乒乓结构的自归零技术,实现了连续工作,同时显著缩减了放大器的输入失调偏移。此外,还提出了一种新颖、高效的控制时序,以较低的成本有效降低了放大器在乒乓切换过程中的稳定时间,进一步减小了放大器的输出毛刺。该放大器芯片基于350 nm CMOS工艺设计制造,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在5 V电源...
6G分布式网络场景和需求研究————作者:宋雅琴;徐晖;
摘要:为满足未来行业应用需求,6G网络需构建高性能、高灵活性和高可靠性的网络。从6G分布式网络场景和需求出发,设计了由中心网络节点和分布式网络节点组成的6G分布式网络架构,并提出了网络节点粒度的信息交互、业务连续性保障、网络自治及组网协同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架构和关键技术能有效支持6G网络的多样化服务和灵活部署,为6G网络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基于有限记忆、概率学习的双时间尺度切片资源分配方法————作者:邵锋;孙君;
摘要:网络切片是使网络能够满足不同垂直领域的不同服务需求的关键要素,为解决网络中切片类型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邦-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双时间尺度资源分配(F-MALML)算法。大时间尺度下,通过有限记忆学习算法为每个基站分配资源;小时间尺度内各基站使用F-MALML算法进一步为切片中的用户动态分配资源。引入了一种概率学习机制,根据前一时隙的分配结果和网络实际状态,动态调整每个时间尺度的分配策略。仿真结...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磁隔离IGBT驱动架构————作者:刘甲俊;李飞;陈荣昕;邓玉清;肖培磊;
摘要:设计一种带短路保护的磁隔离IGBT驱动架构,该架构采用变压器隔离,集成去饱和检测电路、米勒钳位电路和软关断,当IGBT发生短路故障退出饱和区,便对器件执行软关断,并通过米勒钳位电路抑制栅极电压尖峰。同时通过故障反馈通道将故障信号反馈给前级控制器,实现对短路故障的快速响应。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本架构具有8 kV的隔离耐压,去饱和检测和米勒钳位阈值分别为9 V和2 V,去饱和故障响应时间为419 ns...
复杂场景下SAR图像多尺度舰船检测算法————作者:贺顺;王雨竹;杨志伟;
摘要:针对复杂场景下的多尺度SAR舰船目标检测存在误检漏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AR舰船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目标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特征信息,以提升多尺度目标的检测能力并减少冗余计算。其次,引入可形变卷积(DConv)通过自适应调整卷积核的形状来提升复杂场景下SAR舰船目标的检测性能。最后,引入了注意力机制来抑制背景杂波并增强特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SSDD数据集和HRSID数据集上改进方法...
电力物联网智能巡检业务与无线通信适配技术研究————作者:吕进伟;付雄;
摘要:随着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安全、高效的智能巡检技术是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智能巡检具有通信要求高、工作环境复杂等特点,通信技术匹配难度较大。首先分析智能巡检业务的特点及其对各类无线通信技术的性能需求,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最佳-最差法(Bayesian Best-Worst Method, BBWM)和改进多准则折衷排序法(VIKOR)的智能巡检业务与无线通信适配方法,最后对三种智能巡检业务与...
基于深度学习的桑叶病害识别方法研究————作者:叶晖;项东晖;曾松伟;
摘要:为提高桑叶病害检测精度,实现将模型方便快速部署到移动端,针对自然环境下桑叶病害病斑小、背景复杂等问题,以YOLOv8为基线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YOLOv8-Evo的桑叶病害识别算法。首先在Backbone模块中加入了可变形卷积模块从而更灵活地捕捉病害的细节和形状,其次在Neck模块中增加了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Module)注意力机制,发掘图像中的...
关于调频连续波测距信号的研究————作者:李光;
摘要:调频连续波测距信号的频率参量随时间规律性周期变化,使得对其进行传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都很复杂,且难于理解。通过对于差频信号相位进行分析,证明静态调频连续波测距差频信号是周期信号,频谱是离散的,差频信号能量分散在各次谐波上,各次谐波分量是由频偏、距离和调制周期共同决定的。当存在径向相对运动时,差频信号频谱存在多普勒频移,当多普勒频移不是原周期重复频率的整数倍时,差频信号不再是周期信号
一种新型反相输出功分器设计————作者:刘帅;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两路等幅反相输出功分器。该功分器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传统的威尔金森结构,通过改变两路输出传输路径上的传输线长度,并在两输出端口间的隔离电阻一端引入一段额外的传输线,使得该结构在一定带宽内获得等幅反相输出及良好的隔离效果。另外,利用奇偶模电压分析法,对该结构的具体参数进行了详细的推导。最后,采用平面微带线结构对该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实测该功分器中心频率为3.8 GHz,1 dB相对带...
星载X波段宽带双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设计————作者:隋涛;邢斯瑞;金宇婷;安向东;
摘要:针对某卫星X波段通信数据转发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星载X波段宽带双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天线单元采用微带形式,整体能量馈入方式为底部馈电,采用缝隙耦合馈电方式以实现宽频带,采用3 dB定向耦合器实现两信号间相位差来满足双圆极化。阵列天线由24个天线单元按4×6矩形排列,每4个单元为一组进行旋转排布。通过电磁仿真软件分析可得:阵列天线在8 GHz~8.4 GHz工作频带内,中心频点8.2 GHz处...
基于碳化硅MOSFET半桥驱动及保护电路设计————作者:郑高铭;孙峰;李欢;胡雅婷;刘京;刘羽捷;
摘要:针对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设计难度较大、门极易受串扰、保护功能不齐全以及全国产化的问题,基于国产芯片设计了一款碳化硅MOSFET半桥驱动及保护电路。重点分析总结了碳化硅MOSFET有源米勒钳位保护、退饱和保护以及桥臂互锁保护原理与模型。在隔离原边信号与副边信号的同时,采用18 V/-3.3 V的高低电平,实现对上、下桥臂碳化硅MOSFET的控制,同时集成了欠压锁定、退饱和保护、桥臂互锁、有源米...
基于卡尔曼融合的双通道微弱信号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卓光加;董彩萍;郭拓;刘建国;
摘要:针对设备在水下磁异常信号检测中难以有效采集、模数转换器动态范围受限导致信噪比较低、微弱信号易被噪声淹没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国产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的高精度磁异常信号采集系统。为了提升信号的信噪比与动态范围,在分别采用2倍和8倍的增益前级处理后,通过高精度多通道模数转换芯片ADS1278与紫光Logos系列FPGA对三轴磁通门输出...
一种国产化宇航级低压脉冲电源的设计————作者:李双刚;徐欢;高正;
摘要: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主动式的对地观测系统,可全天时、全天候对地实施观测。脉冲电源是SAR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一种全国产化的宇航级高效率的SAR脉冲电源的设计方法,输入电压范围达到78 V~110 V,适应星上100 V宽输入母线的需求,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高、输入反射电流纹波低的特点,负载脉冲重复频率覆盖500 Hz及以上范围,采用全国...
星载多路电源优化设计————作者:许娟;王正之;
摘要:星载电源因其特殊使用环境,有效的散热方式不多,因此对电源的功率密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又因其对元器件的严苛要求,可选择的电路和元器件相应受限。主要介绍了在原有星载多路电源设计的基础上,在可选择元器件范围内,优化其中反激电源电路设计,分析其工作原理,设计一款新型星载多路电源。最后用新设计的多路电源与原多路电源效率进行比较,验证了电源优化设计的可行性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电路与系统学报
- 国家级程序员
- 北大核心《真空电子技术》
- 省级《现代计算机》
- 国家级中国电子商情SMT
- 省级继电器
- 国家级电子设计技术
- 省级《决策与信息》
- 北大核心数据采集与处理
- 省级集成电路通讯
- 国家级中国电子商情(通信市场)
- 国家级《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 省级《现代电力》
- 省级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
- 国家级数字社区智能家居
- 国家级《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 省级电脑应用技术
- 国家级《中国电视》
- 省级信息网络
- 国家级《现代音响技术》
- 北大核心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省级《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情报理论与实践》
- 北大核心《数字与缩微影像》
- 国家级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 国家级《音响技术》
- 北大核心《网络新媒体技术》
- 北大核心《电信科学》
- 国家级《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 国家级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