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天文学报》杂志创刊于1953年,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承办。《天文学报》是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创办最早的天文学术期刊。专门发表天体物理、天体力学、天体测量等天文各大分支学科以及天文仪器、天文学史和天文观测新发现等方面的科研成果,供国内外天文科研工作者、大学天文教学工作者、天文学研究生等有关人员参考,并进行国际交流。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SA 科学文摘(英)(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地震科技论文、综述、学术论文、短文、科技简讯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国内18块普通球粒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研究? 李少林,徐伟彪,LI Shao-lin,HSU Wei-biao
伽马射线暴的各向异性分布的特征 干力雄,邹远川,戴子高,GAN Li-xiong,ZOU Yuan-chuan,DAI Zi-gao
中子星吸积加速与引力辐射影响 付妍妍,张月竹,魏益焕,张承民,禺少华,潘元月,郭元旗,王德华,FU Yan-yan,ZHANG Yue-zhu,WEI Yi-huan,ZHANG Cheng-min,YU Shao-hua,PAN Yuan-yue,GUO Yuan-qi,WANG De-hua
脉冲星减速研究与电磁和引力波辐射? 张月竹,付妍妍,魏益焕,张承民,禺少华,潘元月,郭元旗,王德华,ZHANG Yue-zhu,FU Yan-yan,WEI Yi-huan,ZHANG Cheng-min,YU Shao-hua,PAN Yuan-yue,GUO Yuan-qi,WANG De-hua
利用小行星色指数区分S/C型小行星的方法? 叶嘉晖,赵海斌,李彬,YE Jia-hui,ZHAO Hai-bin,LI Bin
面向空间碎片观测的望远镜指向误差校正方法? 孙荣煜,鹿瑶,赵长印,SUN Rong-yu,LU Yao,ZHAO Chang-yin
基于一次差的灰色模型在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 梁月吉,任超,杨秀发,庞光锋,蓝岚,LIANG Yue-ji,REN Chao,YANG Xiu-fa,PANG Guang-feng,LAN Lan
TM65m射电望远镜L、S、C、X频段天线性能测量? 王锦清,赵融冰,虞林峰,殷海玲,劳保强,吴亚军,李斌,董健,蒋甬斌,夏博,左秀婷,苟伟,郭文,伍筱聪,陆雪江,刘庆会,范庆元,蒋栋荣,钱志瀚,WANG Jin-qing,ZHAO Rong-bing,YU Lin-feng,YIN Hai-ling,LAO Bao-qiang,WU Ya-jun,LI Bin,DONG Jian,JIANG Yong-bin,XIA Bo,ZUO Xiu-ting,GOU Wei,GUO Wen,WU Xiao-cong,LU Xue-jiang,LIU Qing-hui,FAN Qing-yuan,JIANG Dong-rong,QIAN Zhi-han
针对暗目标的帧转移面阵CCD成像系统设计? 张玉衡,颜毅华,ZHANG Yu-heng,YAN Yi-hua
基于Snake模型的空间目标跟踪方法? 许占伟,王歆,XU Zhan-wei,WANG Xin
核心科技期刊投稿:全机疲劳试验姿态监控系统
摘 要: 为了改善现有全机疲劳试验中姿态监控的缺点,采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力计和DSP处理器,通过四元数法和二阶龙格?库塔法实时解算出飞机的姿态数据,然后经过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对多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滤波后得到准确的姿态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上位机,姿态数据超差后能够发出声光报警提醒试验控制人员。经试验,系统误差在0.58°以内。通过在某型号全机疲劳试验中的实际应用,该系统工作可靠、准确,满足试验要求。
关键词: 核心科技期刊投稿,疲劳试验,姿态解算,四元数法,扩展卡尔曼滤波
Attitude monitoring system of whole plan fatigue test
SHEN Xiang1, GUO Shan?jing2
(1. China Aircraft Strength Research Institute, Xi’an 710065, China; 2. The 213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Ordnance Industry, Xi’an 710061, China)
天文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丽江与纳木错天光背景亮度在一天中的不同变化过程————作者:刘强;刘煜;宋腾飞;任安炳;赵明宇;张雪飞;李小波;祝凤荣;沙飞扬;OLOKETUYI Jacob Oladeji;王新建;段晓梅;罗启旺;
摘要:天光背景是评价一个日冕观测站是否优秀的重要参数,这直接决定日冕仪能否实现对日冕活动的长期监测.日晕光度计(Sky Brightness Moniter, SBM)是一款精确测量白日天光背景、大气积分水汽含量、大气消光指数等重要大气参数的精密仪器,它也是日冕仪选址的国际通用仪器、中国西部太阳选址的重要设备.在利用纳木错观测点和丽江观测站累计的数据统计分析之前,先对两组代表性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基...
基于FPGA的宽带实时数字边带分离接收机技术研究————作者:杜文龙;陈卯蒸;刘艳玲;李健;闫浩;
摘要:边带分离(Sideband Separating, 2SB)接收机可同时实现上边带(Upper Sideband, USB)和下边带信号(Lower Sideband, LSB)的观测,观测效率高且避免了频谱混淆,在宽带复杂天文谱线的观测中具有广泛应用.但由于两路信号传输路径中模拟组件存在不可避免的增益和相位不匹配,导致全模拟边带分离接收机系统的边带抑制率较低.为了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搭建了一套...
基于ResNet的旋涡星系旋臂数量识别效果分析————作者:董舒瑜;张金区;
摘要:旋涡星系图像中所蕴含的旋臂信息,尤其是旋臂数量,对研究星系结构演化和星系动力学具有重要价值.在当前星系观测数据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快速识别出旋臂数量成为旋涡星系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Galaxy Zoo DECaLS (Dark Energy Camera Legacy Survey)数据集,研究ResNet (Residual Networks)模型从旋涡星系图像中识别旋臂数量的方法,通过对比...
2.5 m口径反射镜宽光谱高反射率反射膜的研究————作者:田杰;李新南;王晋峰;王俊;宗卫杰;谢多;路金豪;黄亚;
摘要:为提高天文望远镜的观测能力,望远镜主镜口径不断增大,同时对其膜层要求也更为严格,要求反射波段更宽且反射率更高.基于国内天文望远镜的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的大口径镜面宽光谱高反射膜镀制技术.通过分析3.2 m镀膜设备的几何配置和离子源线性能量分布区域,采用了双离子源分区独立控制的方法,在2.5 m口径非球面镜面范围内获得光学常数一致性较好的膜层.从2.5 m主镜镀膜前的实际面形出发,...
非等间隔测量条件下的时间传递链路数据融合方法研究————作者:王翔;宋会杰;郭栋;高喆;王威雄;武文俊;董绍武;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时间传递链路,需要实现不同采样率下时间传递链路数据的融合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数据融合方法.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小波分解,把数据分解到统一的分辨率,初步消除高频噪声;然后在不同分辨率下进行Kalman滤波;最后通过Mallat快速重构算法得到融合结果.使用该方法处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NTSC)和德国联邦...
空间无缝光谱仪光谱效率测试及误差分析————作者:李顺;季杭馨;章华涛;张淑玲;胡中文;
摘要: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Chinese Space Survey Telescope, CSST)无缝光谱组件将安装在巡天模块主焦面探测器前面,用于开展大视场、宽波段的无缝光谱观测.无缝光谱组件作为巡天模块的重要色散元件,由24块光栅和12块滤光片拼接而成.光谱效率是无缝光谱组件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在研制过程中,需要对无缝光谱组件的光谱效率进行检测.由于无缝光谱组件外形包络较大,无法使用商业光谱效率...
基于多应用巡天望远镜阵的近地天体巡天规划模型研究————作者:庄彧怡;平一鼎;赵海斌;
摘要:近地小行星(Near-Earth Asteroids, NEAs)对全球安全构成威胁已成共识,对其探测具有重大意义.多应用巡天望远镜阵(Multi-Application Survey Telescope Array, MASTA)具有的大视场、多望远镜、较大口径等特点非常契合小行星探测的需求,它的加入可显著提升我国的近地小行星探测能力.为发挥MASTA的近地小行星探测优势,提出了一种近地天体巡天...
主带彗星的长期光变曲线————作者:梁合;史建春;马月华;
摘要:主带彗星是指既具有主带小行星的轨道特征,又具有类似彗星的彗发或彗尾的小天体,其活动性是由水冰升华驱动.通过收集最近20多年的主带彗星观测数据,绘制了5颗主带彗星238P/Read、259P/Garradd、313P/Gibbs、324P/La Sagra和358P/PANSTARRS的长期光变曲线,进而分析了主带彗星的活动性特征.研究发现:(1) 238P/Read的活动性比较稳定,其他4颗主带彗...
旋转射电暂现源物理参数的统计研究————作者:吴晨斌;李威;蔡沿庆;李清莹;余志祥;党世军;尚伦华;
摘要:旋转射电暂现源被发现已有将近20yr,但是其具体的起源仍然不够清楚.该文通过收集文献共找到182颗已发现的旋转射电暂现源,更新了旋转射电暂现源数据库,并对旋转射电暂现源的空间位置、周期、周期导数、色散量、距离、特征年龄、特征磁场、法拉第旋转量以及线偏振度等观测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除了法拉第旋转量,其他所有以上观测参数的对数均服从正态分布.与脉冲星相比,旋转射电暂现源的空间位置和脉冲星相近,周期和...
日冕绿线辐射在第18–24太阳活动周的整体自转演化规律————作者:费宇;何瑞雪;邓林华;李春;费润秋;
摘要:太阳自转在极向磁场和环向磁场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揭示太阳磁场的起源与演化的关键基础,但是对日冕自转长期演化规律的研究尚未得到明确的结论.使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分析,对1939年1月1日到2023年12月31日的日冕绿线辐射强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包括:(1)日冕Fe XIV绿线辐射强度存在的显著周期是15.64 d、27.99 d、70.37 d、162.79 d、314.50 d、1....
基于模拟的月球氢分布图像重建方法研究————作者:冒晓莉;朱雪波;马涛;蔡仁伟;吴柯汎;
摘要:获取准确的月球水氢分布图对于水冰的探测研究和后续深空探测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基于中子探测器的探测原理和卫星图像降质过程,构建了以kappa函数为基础的、具备移变特性的点扩散函数,对图像进行模糊加噪后得到模拟的探测图像.重点采用最大熵算法和Richardson-Lucy算法对模拟的探测图像进行重建,以目视效果、卡方检验和真实性检验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低噪还是高噪下,直接重...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超螺旋终端滑模天线伺服控制方法研究————作者:梁娟;许谦;王娜;薛飞;
摘要:指向精度是评价射电望远镜天线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天线的伺服控制方法是影响该指标的关键因素.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超螺旋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实现了天线伺服系统的全局鲁棒有限时间稳定,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了系统的收敛时间.所提出方法中的滑模变量采用和状态相关的变指数系数,固定了最大滑动时间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扰动观测器可准确获取伺服系统的干扰,结合2阶结构的变增益超螺旋算法的控制率...
适用于圆锥曲线的统一根数在地月空间目标轨道预报的应用————作者:王嘉淳;汤靖师;
摘要:采用传统的椭圆根数描述航天器的运动时,若其轨道从椭圆变化到双曲线,将难以继续计算.为了解决此问题,在椭圆轨道根数等经典根数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利用一组适用于任意圆锥曲线的轨道根数来对运动方程积分.该组根数可适用于任意偏心率e≥0和倾角0≤
基于EVSC无监督特征选择与MIMO-BP神经网络预测射电望远镜背架温度场分布————作者:张世交;许谦;王惠;薛飞;曹晓曼;
摘要:背架受非均匀温度影响是造成射电望远镜天线主反射面精度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作于野外的天线由于背架拓扑结构复杂导致杆件间相互存在遮挡、热传导、热辐射等,使得背架结构温度场难以通过热力学仿真来准确获取与预测.通过在南山26 m射电望远镜天线背架上布设测温传感器,得到天线背架温度数据集,利用3种不同的无监督特征选择方法从66个测温点选出16个温度敏感点,再将3组不同的温度敏感点集作为输入,使用多输入多输...
科学家回忆录:刘林教授科研成果、学术经验和科研感悟————作者:刘林;
摘要:文章由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刘林教授自述其学术生涯的成果、经验和感悟.第1节是刘教授的简介,简要回顾了他成长、学习直到成为我国天体力学和航天器轨道力学领域泰斗的历程.第2节全面介绍了刘教授的学术成果.刘教授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早期就开展卫星轨道理论的研究,参与多项任务、型号,相关成果也在其中得以应用;作为天体力学专家,在太阳系小天体轨道动力学方面也开展了多项研究并取得成果;随着我国发展深空探测,...
基于BLT方程的多层屏蔽体孔缝耦合对屏效影响的研究————作者:胡茂振;王洋;刘奇;王娜;唐仁凯;李晓峰;
摘要:围绕多层屏蔽体孔缝耦合技术问题,开展孔缝耦合对屏蔽效能的影响研究,为大型射电望远镜电磁兼容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基于Robinson模型和电磁拓扑理论,建立了双层有孔屏蔽腔的等效电路及其信号流图,利用BLT(Baum-Liu-Tesch)方程求解屏蔽效能,并考虑了3层腔体的情况.对比分析了测试值、仿真值、Robinson算法和BLT算法的精度,验证了BLT算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0–1.5 G...
毫秒脉冲星偏振轮廓稳定性的研究————作者:李杰;游霄鹏;
摘要:相对于正常脉冲星,毫秒脉冲星是一类自转速度更快的中子星,其发出的脉冲信号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脉冲星的偏振轮廓的稳定性是研究脉冲星辐射机制和星际介质性质的重要问题之一.利用澳大利亚Parkes64 m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对3颗毫秒脉冲星PSR J1022+1001、PSR J1730-2304和PSR J2129-5721的偏振轮廓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其偏振轮廓在不同时间存在着细...
利用CSST/MCI鉴别系外行星透射谱的恒星污染————作者:邓莹平;蒋承孜;陈果;颜召军;
摘要: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Chinese Survey Space Telescope, CSST)预计对系外行星开展大气观测研究,这为系外行星观测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主要通过凌星透射谱来研究系外行星大气.然而,实际观测数据中已经发现恒星活动存在的迹象,且结果表明难以准确约束恒星活动污染.所以,如何准确区分并剔除恒星活动污染是透射光谱学的一个重大挑战.因此,在选择透射谱观测目标进行跟进观测时,需要对...
“夸父一号”卫星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在轨平场定标偏摆方案及结果————作者:李敬伟;黎辉;封莉;李瑛;黄宇;李友平;赵洁;卢磊;应蓓丽;薛建朝;葛蕴翊;张萍;宋得朝;李巧;李舒婷;田俊;李根;刘骁锋;史广禄;单家辉;荆志辰;田正圆;周玥;甘为群;
摘要:获得真实的日面观测图像,是用户基于太阳望远镜开展科学和应用研究的基础,而平场定标是科学数据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步骤之一,因为平场定标可以扣除太阳望远镜在成像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性.“夸父一号”又名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dvanced Space-based Solar Observatory, ASO-S)卫星的载荷之一,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yman-alpha Solar Telescope, L...
基于IMU的FAST巡检定位系统研究————作者:胡玮;于东俊;孙京海;
摘要:日常巡检是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运行和维护中的重要工作. FAST部件众多,巡检过程中存在工作量大、寻找部件费时费力的问题.实现巡检定位,可以引导维护人员快速到达故障点,对提高巡检效率,保障望远镜正常运行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反射面对卫星信号存在遮挡,采用惯性导航的方式,基于双足...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 国家级《导航定位学报》
- 省级继电器
- 省级信息产业报道
- 国家级《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 北大核心《光通信技术》
- 省级卫视传媒
- 北大核心《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国家级信息化纵横
- 省级《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吉林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测绘科学》
- 北大核心《计算机安全》
- 国家级现代通信
- 北大核心计算机与网络
- 省级新知客
- 北大核心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国家级信息方略杂志
- 北大核心《江南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 省级《电脑学习》
- 省级《计算机与现代化》
- 北大核心光通信研究
- 国家级《电力系统通信》
- 省级《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北大核心《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省级《数字通信》
- 国家级《信息与电脑》
- 国家级中国传媒科技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