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与红外

所属栏目:电子信息期刊 热度:

激光与红外

《激光与红外》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436/TN
国际标准刊号:1001-5078
主办单位: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查看激光与红外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红外技术》杂志编辑部目录
下一本期杂志:《半导体技术》杂志编辑部目录参考

  【杂志简介】

  《激光与红外》杂志1971年创刊,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光电技术期刊之一,也是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电子工业激光与红外专业情报网、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分会的联合刊物。《激光与红外》杂志是报道以激光与红外为重点的光电子领域最新技术进展、成果应用、产业动态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技术期刊。

  本杂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月20日出版。开设的主要栏目有:综述与评论、激光技术与应用、激光器技术、红外技术、红外材料与器件、紫外材料器件、光电材料器件、光纤技术、光电技术与系统、光学元件与材料、全息技术、图像与信号处理、讨论与交流、光电市场、行业动态和企业介绍等。

  本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前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台湾华艺等近10家国内知名期刊数据库以及美国CA等全文收录。2006年获信息产业部优秀电子科技期刊奖。《激光与红外》杂志读者广布IT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关以及电力、医疗、建筑、通信、汽车、精密加工等行业,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获得了业界朋友的普遍好评,已成为国内光学光电子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知名期刊之一。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无线电子学、电信技术核心期刊

  1991年首届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二等奖

  1991年全国光学期刊二等奖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

  中文核心期刊(TN类)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物理文摘》

  《中国物理学文献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美国CA

  华艺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期刊

  【栏目设置】

  设有综述与评论、激光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器件、光电材料、市场动态和文献信息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分布式光纤周界警戒系统技术研究 余明慧,吴晗平,吕照顺,王华泽,李军雨,YU Ming-hui,WU Han-ping,LZhao-shun,WANG Hua-ze,LI Jun-yu

  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新进展 杨玚,路远,杨华,徐凯,YANG Yang,LU Yuan,YANG Hua,XU Kai

  声光式激光外差振动测量系统研制与实验研究 刘建,冯国英,谷晓彬,罗韵,周寿桓,LIU Jian,FENG Guo-ying,GU Xiao-bin,LUO Yun,ZHOU Shou-huan

  激光光斑测试靶的参数估算 李佩军,胡林亭,曾嫦娥,樊丁丁,LI Pei-jun,HU Lin-ting,ZENG Chang-e,FAN Ding-ding

  全光纤激光相干测速雷达与外场实验分析 滕渊,刘波,眭晓林,张颖,曹昌东,颜子恒,TENG Yuan,LIU Bo,SUI Xiao-lin,ZHANG Ying,CAO Chang-dong,YAN Zi-heng

  激光熔覆特定材料涂层的微观组织和硬度特性 臧春城,王延忠,张以都,ZANG Chun-cheng,WANG Yan-zhong,ZHANG Yi-du

  高稳定性的全光纤化调Q脉冲光纤激光器研究 张培培,张鹏,黄榜才,王晓龙,张雪莲,龙润泽,韩桂云,梁小红,ZHANG Pei-pei,ZHANG Peng,HUANG Bang-cai,WANG Xiao-long,ZHANG Xue-lian,LONG Run-ze,HAN Gui-yun,LIANG Xiao-hong

  基于仿真场景的天基红外探测系统性能评估 曹移明,李志国,冷传航,李彬,蔡昱,CAO Yi-ming,LI Zhi-guo,LENG Chuan-hang,LI Bin,CAI Yu

  飞机的红外图像仿真 王彪,童中翔,王超哲,马榜,WANG Biao,TONG Zhong-xiang,WANG Chao-zhe,MA Bang

  基于 Mie 散射理论的云红外辐射传输研究 陈卫,方义强,施展,邓潘,CHEN Wei,FANG Yi-qiang,SHI Zhan,DENG Pan

  电子科技论文发表:用于压缩感知的无线传感网测量矩阵设计方法

  摘要: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冗余和传输能耗问题,深入分析信号的线性测量过程,提出一种用于压缩感知的测量矩阵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对角矩阵和正交基线性表示原理,采用线性结构化的方法构造,过程简单、速度快、稀疏度高、没有冗余,适合硬件资源有限的传感器节点的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对角矩阵线性表示的测量方法与常见的高斯随机矩阵和部分哈达玛矩阵两种测量方法相比,该方法在相同信号重构精度前提下信号恢复成功率更高,传感节点可以通过压缩观测得到更少的测量数据,从而大大减少网络通信量,节约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存周期。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压缩感知,测量矩阵,线性表示,相关性

  0引言

  由于节点硬件资源限制,能耗、计算能力受限,如何在保证获取有用信息的前提下延长传感器节点的生存周期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3]。然而,传感器节点在其生存周期内数据通信消耗的能量约占总能量消耗的90%[4],可见,通过减少数据通信量,减轻通信压力,可以很大程度上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

  激光与红外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特征拓展及分离池化的点云语义分割————作者:陈崇明;郁金星;韩璐;王浩然;张佃卯;陈器;

摘要:电力场景的三维语义信息识别是其后续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然而,由于电力场景地物结构信息复杂、纹理多样,为其精细化理解与识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andLA-Net的电力场景点云语义分割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特征拓展和分离池化操作来提高模型的性能,并在电力数据集上测试了该方法的实际效果,将其与现有的语义分割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准确性和效率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综...

核电厂金属放射性表面激光去污数值模拟研究————作者:刘忠凯;李磊;阎丽静;

摘要:本文对核电厂常用的不锈钢金属放射性表面的激光去污效果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放射性部件去污是通过去除材料表面致密氧化层实现的。通过模拟金属材料双层结构和激光去污高斯热源,建立了激光去污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连续激光由于热累积效应明显,不适用于放射性表面去污。为评估去污有效性和适用性提出去污阈值和损伤阈值指标,在考虑去污效果的同时需保证基材不发生熔融。根据脉冲激光去污数值模拟研究,激光功率...

Kagome空芯光纤的脉冲激光传输特性研究————作者:王浪;崔建丰;岱钦;栾智杰;邬小娇;李福玖;乌日娜;

摘要:为了研究空芯光纤对纳秒脉冲激光的传输能力,使用Kagome型反谐振空芯光纤进行了1064 nm脉冲激光的传输实验。光纤的纤芯直径为60μm,数值孔径为0.02。使用中心波长为1064 nm,脉冲宽度为8.4 ns的电光调Q激光器作为光源,测试了光纤在纳秒脉冲激光传输中的光束模式及传能效果。结果显示,该空芯光纤能够在保持基模的状态下,稳定传输10.25 mJ的纳秒脉冲,传输效率高达88%。此外,还系...

改进径向基函数的激光陀螺温度漂移补偿研究————作者:张孟;彭冲冲;冉营丽;

摘要:当前方法多采用单一传感温度参数完成补偿,没有对各个传感器的不同温度参数进行区分,导致补偿效果差。对此,提出了一种改进径向基函数的激光陀螺温度漂移补偿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分解含有噪声的激光陀螺漂移信号,求出并校正每个尺度的小波系数,得到重构后无干扰温度传感信号;然后,通过脉冲矢量、装配误差矩阵等数值,测量激光陀螺加速计,分辨出各传感器的温度参数。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分类激光陀螺输出参数,选择径向基...

高动态范围红外成像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作者:粟宇路;李泽民;王鑫;丁留琼;姜海;李林;杨帆;

摘要: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相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军事、安防、医学、农业等领域。由于红外场景具有辐射差异大的特点,为适应各种场景需要,通常要求红外相机具有高动态范围成像性能。本文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公开报道的典型的高动态范围红外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基于当前技术的发展现状,本文也预测了高动态范围红外成像技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数字驱动电路设计————作者:卫英泽;廖英;周建斌;童欣;叶凡;李松松;罗朋奎;黎荣锋;

摘要: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是原子磁强计和原子钟等光学量子仪器的核心部件,其输出激光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仪器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等关键参数。本文介绍了一种以ZYNQ7010为控制核心的VCSEL数字驱动电路,该电路使用XTR111芯片提供VCSEL所需的高稳定电流,并通过MAX1978芯片控制VCSEL内部集成的半导体制冷器(TEC)实现高精度温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驱动电路可输出0~2 m...

皮秒激光加工钛合金表面微槽及润湿性研究————作者:袁美霞;孙永强;郭玉冰;

摘要:为了探究微沟槽阵列对TC4(Ti6Al4V)钛合金表面润湿性的影响规律,使用皮秒激光在钛合金表面进行微槽加工。设计正交试验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激光参数与沟槽尺寸形貌之间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改变槽宽、槽深以及槽间距,研究沟槽形貌尺寸的变化对钛合金表面水接触角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更大的槽宽和槽深、更小的间距会增强钛合金表面的疏水性能

大功率激光直写设备光学系统分析与散热设计————作者:胡兴涛;田磊磊;童宝宏;苗思忠;周硕;李凡;陈堃;王儒;

摘要:本文针对一款大功率激光直写设备光学系统,采用了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设计了一款镜筒的散热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光学系统结构进行了热分析与应力应变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光学系统激光功率为100 W,SUS304和AL6061材质的镜筒表面温度最高位置都集中在棱镜盒附近区域,最高温度达59.016℃,整体温度均匀性和散热性能较差;AL6061材质光学镜筒棱镜盒附近区域存在较大的应力,结构性能...

面向增强随机访问的光场图像可伸缩编码————作者:郭锴鸿;蒋刚毅;陈晔曜;郁梅;

摘要:光场成像技术给用户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沉浸式视觉体验,然而,由于其捕捉了大量的空间和角度信息,因此需要有效的编码方法来压缩光场图像庞大的数据量。在光场图像编码方法中,除了要注重压缩效率外,还需考虑其他重要因素,如随机访问和视口可伸缩性等。鉴于这些需求,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光场图像可伸缩编码方法,同时兼顾编码效率以及随机访问、可伸缩性等性能。首先,将光场图像子孔径阵列进行稀疏采样,在编码端将第五个视口层丢...

飞秒激光诱导钛合金表面减反射结构演化机制研究————作者:王会;李奔;曹泽浩;何宗泰;

摘要:鉴于航空航天领域对钛合金光学器件表面减反射性能的需求,本实验利用飞秒脉冲激光对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减反射微纳结构。通过脉冲激光直写的方法,采用对样品进行0°和90°交叉扫描的加工方式,探究了激光单脉冲能量密度和脉冲串子脉冲个数对TC4钛合金表面的反射率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避免钛合金表面硬度因加工产生的热影响而发生变化,采用不同方式对样品进行处理。采用分光光度计测试后TC4钛合金样品的反射率,并且利...

退火对碲镉汞材料的影响————作者:李浩冉;戴永喜;王娇;赵东生;马腾达;米南阳;

摘要:本文通过改变碲镉汞材料退火的汞量,研究了汞蒸气压对碲镉汞材料表面形貌、位错密度、晶体质量及电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3倍正常汞量条件下退火后,表面形貌平坦,粗糙度(Ra)达到了0.235 nm,晶体质量最低降至44.7 arcsec位错密度降低至7.1×10~4 cm-2。霍尔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已经完全转变为N型

1511 cm-1处SO2F2的光声光谱探测研究————作者:齐汝宾;丁金峰;陈东升;张一博;张伊涛;任林娇;秦自瑞;张培;姜利英;李新田;赫树开;

摘要:氟化硫酰(SO2F2)是SF6早期分解产物的代表,对SO2F2的精准定量分析,可以有效预判电气设备的潜在故障,进而避免设备的损坏以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SO2F2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研制了一种基于中红外波段的高灵敏...

低功耗增量式Sigma-Delta ADC的设计————作者:岳佳琪;李敬国;喻松林;

摘要:通过将模-数转换器(ADC)集成到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中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以及基于数字信号的智能化的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红外焦平面数字化技术。作为数字化读出电路的核心组成部分,ADC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着整体电路性能。ADC的系统架构可以分为芯片级ADC,列级ADC和像素级ADC,列级ADC是目前在红外焦平面应用最广泛的结构。依据列级数字化读出电路对ADC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二阶前馈增量式S...

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多尺度增强方法研究————作者:王芳;宋斌;袁浩;

摘要:由于目标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等因素的影响,激光雷达回波信号中的特征信息会分布在不同尺度上,且信号经历多径效应后,导致信号相位扭曲和叠加,使单纯依靠小波阈值对整体回波信号进行增强的思路变得过于简单,并且信号的非线性也影响信号增强的效果。提出一种基于CEEMDAN联合小波阈值算法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多尺度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形态滤波器去除激光雷达回波信号中含有脉冲、间歇等间断事件;再基于上述处理结...

征稿简则

摘要:<正>一、稿件内容1.光电技术特别是激光与红外技术的最新发展、研究动态、科研论文、学术报告、新技术、新成果和应用成果。2.光电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应用,光电技术创新和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推广使用及所取得的效果。3.光电产品市场信息、市场分析、发展预测和评估。4.本刊主要栏目为:综述与评论、激光器技术、激光技术与应用、红外材料与器件、红外技术及应用、光电材料与器件、光电技术与系统、光学技术、图像与信号处理...

基于SBIR项目分析美国激光武器发展情况————作者:徐晨阳;王久龙;

摘要:基于SBIR/STTR项目,对美国激光武器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2016年至2023年以后公开的SBIR/STTR项目进行梳理,归纳筛选共98项激光武器相关技术,与美军试验和集成报道相结合,分析认为捕获跟踪与瞄准(ATP)相关技术、激光器相关技术以及传输/环境测量是美国激光武器系统发展重点,并深入分析项目指标与公开已知美国激光武器项目关联,重点对潜基激光武器与美国LLD激光武器系统指标进行分析。...

便携式激光反无人机系统设计及实验验证————作者:胡海力;彭小康;郭鑫民;何晓博;

摘要:激光反无人机系统是利用高功率激光能量会聚到目标上进行毁伤的定向能系统。当前对于便携任务场景的反无人机需求增加,由于大功率高功率激光系统重量和体积大,不易于执行便携任务场景。本文开展了便携式激光反无人机系统设计,研究可班组携行、可拆卸的便携式激光反无人机系统。本文采用轻小型化主轴跟踪与大行程精跟踪结合的设计方法,基于风冷散热激光器,实现了2000 W便携式激光反无人机系统设计。为了验证便携式系统性能...

三推杆伺服系统在空间遥感仪器中的应用————作者:张凯;刘畅;李佳欣;石启龙;

摘要:空间伺服系统可用于提高有效载荷的使用效率和搭载卫星的寿命。可用于空间观测、空间预警和态势感知等领域,但受到重量、转动范围等因素的限制。本文提出一种由三根电动推杆组成的三推杆伺服系统。每根电动推杆两端均通过球铰链分别与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连接。通过不同电动推杆的伸长和缩短,实现伺服系统的转动;通过设计电动推杆行程,获得不同的转动范围。本文对三推杆伺服系统的自由度进行了解算;结合实际设计了三推杆伺服系统...

融合多传感器的行人识别和多目标追踪算法————作者:李京鑫;孙健;罗家毅;吴海波;

摘要:车辆自动驾驶过程中不仅需要完成运动规划,实现行人识别,还需实现更高精度的多目标追踪。针对车辆自动驾驶行人识别响应速度慢、目标追踪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传感器的行人识别和多目标追踪算法。采用Lattice算法进行路径规划,通过损失函数与碰撞检测得到最佳驾驶轨迹,将传感器检测到的障碍物位置转换到全局坐标系中,在全局栅格地图中以高斯分布绘制在地图中,通过阈值初定可视行人。并基于检测跟踪策略设计多目...

ERA5对拉曼激光雷达水汽反演的标定与分析————作者:王雯慧;曹念文;

摘要:在探测大气水汽方面,拉曼激光雷达是精度较高的探测方法。探空资料经常用来对拉曼激光雷达反演水汽进行标定和对比分析,但是探空资料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局限性,在无探空数据时,拉曼激光雷达的标定和反演受限。ERA5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的相似度较高,时空分辨率比探空数据高。对安徽地区ERA5水汽混合比数据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安徽两个探空站ERA5资料与探空资料的水汽混合比相关性较好,整体偏差较小。因...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激光与红外》研究生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dianzi/454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