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光电子技术》由中国信息产业部主管,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主办的《光电子技术》创刊于1981年,是由国家科委批准,公开发行的学术类期刊。自创刊以来,几经改版,充实内容,增辟栏目,追踪世界光电领域科技潮流,报道国内光电行业技术动态,近年来先后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作为引录用刊,更获得了信息产业部2004年期编辑规范化奖。 《光电子技术》内容涵盖了平板显示、光纤通信、红外(紫外)摄像、电真空器件、薄膜、激光技术、自动化、计算机及各种测试技术等涉及光电转换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以及相关的器件、整机、生产线的应用。在广大专家学者、院校师生和相关厂所工程技术人员的关心和支持下,发行范围遍及全国、覆盖了整个光电行业及省会图书馆及大部分高等院校。
《光电子技术》主要以刊登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综合评述为主。近年来在新闻出版系统为市场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应广大科技生产第一线读者的要求,逐步介绍光电领域产业界的动态信息。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江苏省第五届期刊评奖优秀期刊提名奖
信息产业部2002-2004年度科技期刊规范化奖
国外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
【栏目设置】
光电子技术》主要以刊登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综合评述为主。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混合式光电探测器 唐家业,徐鹏霄,戴丽英,唐光华,TANG Jiaye,XU Pengxiao,DAI Liying,TANG Guanghua
基于丝网印刷的N型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研制 陈东生,李凤,马忠权,CHEN Dongsheng,LI Feng,MA Zhongquan
氩等离子体处理聚合物/量子点表面对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 吴薇,李福山,吴朝兴,吴晓晓,胡雪花,寇丽杰,郭太良,WU Wei,LI Fushan,WU Chaoxing,WU Xiaoxiao,HU Xuehua,KOU Lijie,GUO Tailiang
OLCR系统中滤除衰减直流分量的BD结构设计 孙杰,沈小燕,张良岳,张晓丹,李东升,SUN Jie,SHEN Xiaoyan,ZHANG Liangyue,ZHANG Xiaodan,LI Dongsheng
基于视频图像对比度的团雾检测算法 刘建磊,刘晓亮,LIU Jianlei,LIU Xiaoliang
一种应用于硅基OLED微显示驱动芯片的负压DC-DC变换器的设计 杨淼,张力文,张白雪,曹允,孙伟锋,YANG Miao,ZHANG Liwen,ZHANG Baixue,CAO Yun,SUN Weifeng
电光晶体的分布参数琼斯矩阵 赵一男,郭志忠,白德宇,ZHAO Yinan,GUO Zhizhong,BAI Deyu
基于TDC算法的激光内光路精细矫正 彭正枫,杨晶,王元庆,PENG Zhengfeng,YANG Jing,WANG Yuanqing
一种用于LED驱动的数字化恒流控制电路 郭宝明,周英娜,李威,GUO Baoming,ZHOU Yingna,LI wei
可见-近红外响应InGaAs光电倍增管 王旺平,马建一,WANG Wangping,MA Jianyi
紫外光室内传输系统设计与传输特性分析 张骁,胡昊,王红星,ZHANG Xiao,HU Hao,WANG Hongxing
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新型模拟调光电路 冯玲玲,周英娜,郭宝明,李威,FENG Lingling,ZHOU Yingna,Guo Baoming,LI Wei
电子科技论文发表:基于北斗搜寻救助定位系统的定位终端设计
摘 要:北斗搜寻救助定位终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该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弱势群体定位终端,重点讲述了该终端的定位模块、单片机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设计,并通过硬件电路调试,将终端成功运行起来,北斗接收终端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北斗接收机能够正常接收来自北斗卫星和GPS卫星的导航信息,并且能接收和发送短信。
关键词:北斗卫星,定位终端,无线通信
现今我们在不熟悉的场所唯一依赖的 GPS或卫星电话,这些对老人、儿童以及智障人士来说无疑是毫无用处的,而危险无处不在,如果无法及时掌握这些人的动态信息,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设计一套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搜寻救助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搜寻救助系统中定位终端需要带在行人的身上,才可以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控、跟踪,因此如何设计较小的定位终端在搜寻救助定位系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终端的设计中,文章采用了体积较小的BD/GPS双模定位模块UM220。TC35i模块作为无线通信模块。采用C8051F380单片机,一方面可以控制北斗模块的位置信息的接收,另一方面可以控制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服务器进行通信。
光电子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光谱空间特征提取与高效Transformer的高光谱图像分类————作者:蓝璇丽;沈慧芳;林立盛;方立;
摘要:在高光谱图像(HSI)分类中,基于CNN的分类方法过度关注局部空间结构而忽略光谱差异,且难以捕捉高维光谱序列特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空间特征提取与高效Transformer的分类方法。首先,设计了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光谱特征增强模块,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逆变换保留关键光谱特征的同时过滤掉不重要的信息。其次,提出的多尺度空间特征提取模块利用不同大小的卷积核和全局注意力来捕捉局部和全局空...
基于小波变换的改进非局部均值滤波研究————作者:董思辰;陆安江;杨教;赵文培;王梦莹;
摘要:基于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改进非局部均值滤波的新方法。首先,利用Haar小波对含噪图像进行小波分解,随后提取细节信息图,并采用改进的非局部均值滤波对其进行处理,得到滤波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NLM方法相比,改进方法在PSNR图像质量指标上提升有限,但在SSIM图像质量指标上提升约9%,尤其在滤波时间上消耗减少了大约2 s。改进方法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去噪效果,证明了其优越的去噪性能
基于可调谐扫描激光器的高精度波长解调技术研究————作者:马海龙;刘毅;郝慧艳;李旭东;赵虎威;赵辉;
摘要:针对传统温度传感器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精度受限导致误报以及故障定位不准的问题,采用光纤光栅(FBG)传感技术实现对设备电缆接头温度的测量,采用可调谐扫描激光器且辅以标准具(FPE)作为参照,并融合高斯滤波(Gaussian Filtering)与高斯最小二乘拟合的解调方法,快速准确地识别FBG反射光谱的中心波长,实现对温度参数的高精度实时监测。在特定温度环境下进行实验,对多组FBG中心波长数据分析处理...
氢泄漏激光检测特征吸收谱线温度影响分析————作者:吕妍;孙伟通;冯其栋;陈淑贤;王云;王迪;李栋;李玉爽;
摘要:针对应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检测气体浓度过程中,待测气体特征吸收谱线选择影响检测系统性能及特征吸收谱线强度受温度影响的问题,基于HITRAN数据库开展了背景气体干扰下氢气特征吸收谱线选择及特征吸收谱线的温度依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在200~300 K范围变化时,H2吸光度曲线的峰值和半峰全宽均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在峰值和半峰全宽的双重作用下,积分吸光度大幅下降;H...
基于无监督领域适应算法的无人机输电线检测————作者:李霆;安德钰;赖佳华;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领域适应算法的方法,用于提高无人机在低空环境中检测输电线的准确性。该方法通过在网络的浅层对源域(仿真数据)的风格特征进行变换,有效缩小了源域与目标域(真实数据)之间的差异。设计了一种风格自适应实例归一化技术,能够在保持语义信息的同时,调整源域数据的风格特征,使其更接近目标域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输电线语义分割任务中显著提升了性能,相比之前最先进的方法,提高了约4%的...
基于深度学习的LED荧光粉层结构设计方法————作者:蔡义昕;贾婧媛;王榕梓;范鸿吉;齐成祥;苏莹;曹暾;
摘要:针对传统的荧光粉LED(Light Emitting Diodes)模型荧光粉层结构分布特征设计效率低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荧光粉层结构分布特征设计方法。通过建立荧光粉LED的仿真模型,探究荧光粉层分布特征与出光效果的映射关系并建立数据集。之后基于数据集和深度神经网络建立正向网络和反向网络。正向网络可以用于建立荧光颗粒分布特征与出光效果的映射关系;反向网络基于上述的映射关系,可...
自供电电子皮肤传感性能及其步态识别应用研究————作者:徐锦杰;江姗姗;陈昕涵;邹振游;翁书臣;张永爱;吴朝兴;郭太良;周雄图;
摘要:以ITO(Indium Tin Oxide)/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为柔性衬底,采用刮涂技术制备了基于钛酸钡(BaTiO3)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Polydimethylsiloxane)复合材料的电子皮肤传感器。研究了摩擦层对人体电势变化的影响及电子皮肤对人体步态变化的感应性能。结果表明,以TPU(Thermoplastic ...
基于氮掺杂的FBG温度传感器设计与性能研究————作者:秦志斌;姚飞;肖经;韦启钦;
摘要:基于氮掺杂光纤的高热稳定性,设计了一种FBG温度传感器,实现在高温范围内的稳定监测,并利用数字仿真软件对设计的氮掺杂FBG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此外,通过构建系统级仿真网络对氮掺杂FBG温度传感器特性进行分析,验证其集成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范围25~1 000°C,波长为1 550 nm时,氮掺杂FBG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为15.8 pm/°C
基于增强型φ-OTDR的光纤麦克风阵列实现方法————作者:韩钰铖;佟帅;罗承镇;赵世松;张道;李洪任;李云飞;熊菲;张益昕;
摘要:针对相位敏感型光时域反射计(φ-OTDR)系统易受到干涉信号失真、相干衰落噪声和传感光纤灵敏度的限制,在声学信号的高保真重建中面临挑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型φ-OTDR的高保真分布式光纤麦克风(DOFM)阵列的实现方法。通过锁相的结构设计与优化IQ解调,提升系统信噪比(SNR)的同时降低了运算复杂度,结合一种多点声音信号增强(MASE)算法,在80~3 400 Hz频率范围内,系统SNR相对...
用于大尺寸显示器的防窥膜表面微结构设计————作者:李德华;胡亮;于宪书;
摘要:设计了一种用于大尺寸显示器的防窥膜。基于普通百叶窗型防窥膜的防窥原理,根据人眼观看显示器不同区域的视线角度来设计特定的遮光微结构外形,使观看者在固定位置观看时整个显示区域内的亮度基本一致,解决了普通防窥膜应用于大尺寸显示器时边缘区域亮度过低的问题,同时不影响防窥效果。使用LightTools软件对大尺寸防窥膜进行了视角仿真,结果表明:人眼观察显示器边缘区域的亮度是中心区域亮度的94.9%,与普通防...
卅载驰骋芯屏路 未应磨染是初心——专访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张盛东教授————作者:杨小慧;
摘要:<正>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参加工作,张盛东教授一直扎根于我国科教事业的第一线。90年代在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从事平板显示(屏)技术研发,本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本部学院任教从事先进集成电路(芯)工艺技术研究,2009年起在北京大学深圳信息工程学院投身于新型显示(屏)技术和集成电路(芯)技术的研发,在过去30多年的执教与研究生涯中,他一直深耕于“芯”与“屏”两个领域,为我国摆脱“缺芯少屏”的被动局面做出了重...
AM-MicroLED显示驱动技术————作者:朱宇轩;廖聪维;张盛东;
摘要:介绍AM-MicroLED显示驱动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若干代表性的AM-MicroLED显示像素电路和行扫描(栅)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具有高亮度、长寿命、高能效、宽色域和快响应等优势,有源矩阵(AM)显示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显示。Micro-LED的陡峭电流-电压特性,发光效率和波长随发光电流变化改变,使得常用脉冲幅度调制(Pulse Amplitu...
IPX7级防水柔性超高分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作者:董志华;林立华;郭太良;李福山;
摘要:采用封装胶/密封脂/封口膜的三重封装策略,柔性超高分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FUQLED)达到IPX7级防水标准。该FUQLED具备9 072 ppi的分辨率和10.8%的外量子效率(EQE),以及卓越的防水性能。在水下的工作寿命(LT50)超过60 min,即使在36 h的水下浸泡后,亮度依然保持在5 000 cd/m2以上。这一防水架构为高信息密度的可穿戴医疗监测系统提供了极...
一种多档位自适应CMOS探测器的设计与性能测试————作者:于得福;李向阳;
摘要:为了满足光强剧烈变化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片上自适应光强的CMOS探测器。通过在像素上集成多挡积分电路和比较控制电路将入射光强分为若干亮度区间,实现了像素在大能量范围的自适应信号读出。器件采用帧内长短曝光相结合的工作模式,短曝光输出用于信号的比较判断和增益档位的自动调节,长曝光输出光强信号档位和光强匹配的信号电压。为了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采用0.5μm 5 V标准CMOS工艺对探测器进行5元...
HADS阵列基板沟道干法刻蚀光刻胶残留与漏电流研究————作者:杨小飞;孟佳;苏磊;李洋;万稳;吕耀军;王军才;邓金阳;
摘要:高开口率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HADS)阵列基板沟道干法刻蚀后,源/漏电极线边缘易形成光刻胶残留,导致钝化层微裂纹和沟道污染。为改善光刻胶残留和薄膜晶体管(TFT)漏电流,研究了光刻胶变性残留形成机理,光刻胶灰化工艺对光刻胶缺口形貌影响,解释了不同灰化时间下光刻胶缺口、台阶和TFT漏电流关系。采用全因子实验设计,研究了后处理工艺对漏电流影响。结果表明,在增强型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刻蚀中形成光刻胶缺口和副...
微光像增强器低照度分辨力分析————作者:王子薇;于逸凡;范兴玥;赵树伟;
摘要:在不同照度、对比度靶标和夜视兼容等条件下比较了超二代和三代像增强器的分辨力。对于性能基本相同的超二代和三代像增强器,同等照度条件下三代像增强器分辨力更佳,且当照度低于1?10-3 lx、对比度小于50%时,差别加大。在夜视兼容条件下,超二代像增强器的光谱匹配度较低,分辨力差距增加1组。在夜视兼容条件下,超二代像增强器的光谱匹配度较低,进一步加大了分辨力差距。在实际使用中,对于...
光电子技术2024(第44卷)第1~4期总目次
摘要:<正>~
基于球语义多模态融合的三维目标检测————作者:韩路宇;林珊玲;赵民;林志贤;郭太良;
摘要:针对当前三维目标检测由于数据增强导致点云和图像无法有效对齐,点与点对齐方法会丢失图像特征以及定位和分类置信度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模态融合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首先,采用PointNet++提取点云的特征;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其次,在点云与图像融合阶段,采用语义对齐方法以及图像球特征,实现点云与图像更好的跨模态对齐。同时采用基于注意力的方法来指导点云与图像特征的融合,以获取更可靠的图像特...
苏大维格——创新树上点满了灯——专访苏州大学乔文教授————作者:杨小慧;
摘要:<正>如果不是在ICDT2024上看到苏大维格的裸眼透明空间显示,我肯定会错过这个默默耕耘、静静出彩的团队。显示界的同行知道苏大维格,因为它是行业主流供应商之一,市占率居行业前茅;教育界知道苏大维格,是政府采购了他们的智慧黑板。智慧黑板让教师告别了粉笔灰,学生告别了擦黑板,课堂上可以选择更多显示方式,学校开始全新的现代化教学;车企知道苏大维格,是车上的木纹面板可以成为一块显示屏
六边形micro-LED台面制备及光学特性研究————作者:徐彤;陈鹏;李玉银;谢自立;赵红;施毅;张荣;郑有炓;
摘要:在蓝宝石为衬底的标准绿光GaN?LED外延片上,成功制备了边长分别为6μm、8μm、10μm且具有不同侧壁晶面(m面,a面)的六边形micro?LED台面。通过光致发光谱研究了各个侧壁晶面的六边形micro?LED台面的发光特性。结果显示,在10.5 kW/cm2的注入功率密度下,边长6μm的m面侧壁的micro?LED台面比a面侧壁的micro?LED台面的发光峰强提高了2...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情报理论与实践》
- 国家级《传感器与微系统》
- 省级信息技术
- 北大核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 国家级《舰船电子对抗》
- 北大核心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 省级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 国家级《中国科技财富》
- 国家级《数据通信》
- 国家级《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 省级《江苏通信》
- 国家级《通信技术》
- 北大核心电子测量技术
- 国家级《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 国家级《影视制作》
- 国家级电子科技
- 省级办公自动化办公设备与耗材
- 省级电脑乐园学生电脑
- 省级《计算机周刊》
- 国家级《中国仪器仪表》
- 国家级《世界电子元器件》
- 北大核心《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 省级《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国有线电视》
- 国家级《互联网天地》
- 国家级《电子质量》
- 北大核心电讯技术
- 国家级印制电路资讯
- 国家级《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