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登核仪器、核电子学、核探测器与测试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论文。读者对象为核电子学、核探测技术方面的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协三等奖
中国核工业部二等奖
国外数据库收录:美国工程索引、美国化学文摘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综述、研究简报、科技消息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基于 FPGA 的 EAST -ICRH 天线相位测量研究 陈照,赵燕平,程艳,陈根,CHEN Zhao,ZHAO Yan-ping,CHENG Yan,CHEN Gen
双层屏蔽厚度γ反解技术研究 张连平,吴伦强,韦孟伏,ZHANG Lian-ping,WU Lun-qiang,WEI Meng-fu
BIXS 技术测量氚化钛膜氚活度实验方法研究 孙洪伟,毛莉,张伟光,牟方明,曾飞渊,姚冰,汪清华,陈尔攀,刘锦华,张晓红,SUN Hong-wei,MAO Li,ZHANG Wei-guang,MU Fang-ming,ZENG Fei-yuan,YAO Bing,WANG Qing-hua,CHEN Er-pan,LIU Jin-hua,ZHANG Xiao-hong
秦二厂3号、4号机组反应堆保护系统 T3试验改进 王武士,张建平,WANG Wu-shi,ZHANG Jian-ping
ICRF 铁氧体快速匹配系统响应时间的研究 李吉龙,赵燕平,陈根,唐杰,张珈辉,LI Ji-long,ZHAO Yan-ping,CHEN Gen,TANG Jie,ZHANG Jia-hui
北京市环境中累积剂量测量与瞬时剂量率测量比对分析 赵广翠,王毅,ZHAO Guang-cui,WANG Yi
咸宁温泉场所水氡释放调查及剂量评价 刘伟富,廖海涛,李晓芸,姜子英,黄志军,李金凤,LIU Wei-fu,LIAO Hai-tao,LI Xiao-yun,JIANG Zi-ying,HUANG Zhi-jun,LI Jin-feng
α放射性气溶胶沉积对微孔滤膜自吸收的影响研究 吴喜军,肖德涛,王佳,单健,周青芝,金畅,WU Xi-jun,XIAO De-tao,WANG Jia,SHAN Jian,ZHOU Qing-zhi,JIN Chang
利用252C f源中子活化分析人体血液中 Na 元素浓度 杨翊方,张凯,王月兴,王震涛,王海军,YANG Yi-fang,ZHANG Kai,WANG Yue-xing,WANG Zhen-tao,WANG Hai-jun
NaI 探测器搜寻γ源定位准直器模拟设计 谭军文,左国平,周剑良,刘茹佳,罗文,陈颖,霍彬彬,TAN Jun-wen,ZUO Guo-ping,ZHOU Jian-liang,LIU Ru-jia,LUO Wen,CHEN Ying,HUO Bing-bing
ICRF 功率传输系统中预匹配支节设计 何宗祥,毛玉周,陈根,赵燕平,张珈珲,陈照,姚方伟,HE Zong-xiang,MAO Yu-zhou,CHEN Gen,ZHAO Yun-ping,ZHANG Jia-hui,CHEN Zhao,YAO Fang-wei
基于 FPGA 的数字核谱仪中高速数字采集技术研究 宋雨菲,曾国强,魏世龙,SONG Yu-fei,ZENG Guo-qiang,WEI Shi-long
微计算机信息杂志投稿范文:简述信息概念的哲学含义
【摘 要】文章分析信息的本质提出了如下的信息概念的哲学定义:信息是客观世界中物质和能量运动的有序形式,以及自组织系统对于这个形式的能动的反映和改组。
【关键词】信息,负熵,自组织系统
谈到信息,我们就想到了信息论。信息论事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的科学的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和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信息论事由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香浓创立的。信息论中提到的信息从广义上讲是指不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发出的各种信号;从狭义上讲是各种物质在运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数据、指令、消息、情报图像、信号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自给能γ探测器灵敏度一致性仿真分析与预测————作者:张元吉;郭志琦;周殿伟;李展;肖韧;张春晖;邵剑雄;
摘要:用于堆芯γ探测的自给能γ探测器(SPGD),要求其对相同辐射场的电流灵敏度具有高度一致性。为准确、快速确定SPGD设计参数的公差,本工作首先在充分考虑康普顿效应、光电效应、空间电荷效应,以及电子的产生和输运等多个物理过程基础上,建立高精度的SPGD电流仿真计算模型。然后研究SPGD灵敏度随发射体半径、绝缘体厚度和收集体厚度这三个设计参数在小范围内改变时引起的灵敏度偏差,从而为SPGD结构设计参数设...
基于FPGA和HEMT的耐辐照电机驱动电路设计————作者:周杨智宇;程乔乔;石林;张博武;
摘要:鉴于传统电机驱动电路耐辐照能力不满足核电站高辐射区域场景应用,本文针对电机驱动电路的耐辐照能力短板做了针对性优化,并设计了基于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氮化镓器件的电机驱动电路,开展了辐照测试和核电厂实际测试验证。相比传统电机驱动电路不足103Gy的耐辐照累计剂量水平,本方案的耐辐照累计剂量可以达到104Gy,有效提升电机驱动电路的寿命和可靠性,对耐辐照场景的机械...
CeBr3闪烁体探测器对0.081-6.13 MeV伽马射线探测性能研究————作者:杨皓岚;王金成;任杰;阮锡超;罗淏天;刘颖一;鲍杰;黄翰雄;王朝辉;杨毅;
摘要:溴化铈(CeBr?)闪烁体探测器因具备良好的能量分辨率、快速的时间响应、低本底和稳定的性能,常用于高精度伽马射线能谱测量。伽马射线能量通常分布在几十keV至几MeV范围内,因此需要研究CeBr?探测器对宽能量范围γ射线的响应。然而,现有CeBr3闪烁体探测器测量的γ射线能量主要集中在2.5 MeV以下,高能γ射线的数据较少。本研究利用多种同位素伽马放射源、Pu-C中子源以及环...
新型60Co工业放射源制备工艺研究————作者:王巍;杨海东;杨天伟;田迪;杨勇;李鑫;
摘要:介绍一种新型60Co工业放射源制备工艺,研究了结构设计、密封工艺、焊接参数及活度检验等关键环节。此工艺能精确控制放射源活度与活性区均匀性。按工艺要求制备一批计划装填活度12000 Ci的新型60Co工业放射源,测量显示,该批次放射源污染泄漏检验最大值15 Bq,活度最大偏差3%,活度控制精准,安全性能达国家标准。测试表明,制备的放射源密封性、抗弯曲强度及...
退役医用回旋加速器源项调查————作者:王凯;陈洪涛;赵春培;王哲;王路伟;伍晶;
摘要:通过理论模拟计算和现场源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加速器主要部件中感生放射性核素种类、比活度及范围,并估算其放射性废物量。现场源项调查取样分析后的结果基本都在理论计算值以内,因此在进行放射性废物量分析及估算时,以现场源项调查取样分析结果作为依据进行估算。通过理论模拟计算和现场源项调查,估算出回旋加速器退役时预计将产生的放射性废物量,实现了放射性废物最小化
二次电子发射束剖面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张世纪;张为堂;许永建;于玲;
摘要:束剖面是CRAFT(Comprehensive Research Acility for Fusion Technology)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系统(Negative ion based neutral beam injection system, NNBI)引出束流的关键参数之一,其可以直接反映NNBI的运行状态,为NNBI装置的运行参数调节提供依据。传统的基于热电偶的束流截止靶、一维碳纤维复合...
一种基于微型法拉第杯阵列的电磁分离器用束流测量装置研究————作者:吴翛;张明旭;任秀艳;
摘要:束流测量可以确定各同位素的峰值位置,对提高分离效率和产品丰度至关重要。为此研制了一种用于同位素电磁分离器的束流强度分布测量装置,总共由7个微型法拉第杯阵列组成,成纵向排列,杯身直径8mm,入射孔径1mm。利用此微型法拉第杯探头阵列进行了同位素电磁分离器接收端的束流分布的实验测量,结果显示接收器处束流强度呈高斯分布,各同位素峰值区分明显,峰位置、峰高比都与仿真计算结果和理论预期符合较好,与实际情况贴...
管道式铀丰度在线监测装置研制————作者:梁庆雷;张荔生;汪洋;李井怀;刘国荣;刘明慧;
摘要:为实时监测离心铀浓缩厂主工艺管道中UF6气体的铀丰度,及时优化和调整工艺参数,研制了一种管道式铀丰度在线监测装置。将部分主工艺管道进行了改造,利用NaI探测器测量185.7keV特征γ射线的计数率,传感器测量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将上述信号传输到控制室内计算出气体的铀丰度,实现了远程监测和无人值守的功能。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测量均值与质谱测量值比较,相对偏差<1%;该装置可用...
供热堆堆芯仪表信号处理机柜鉴定试验综述————作者:刘洁妤;石先武;苏冰冰;贺少亮;翟春荣;刘文臻;
摘要:综述了供热堆堆芯仪表系统信号处理机柜工作原理及工作环境,按照相关法规及核电厂设备规范书要求,详细介绍了进行供热堆堆芯仪表系统信号处理机柜鉴定试验开展的试验项顺序,以及执行各试验项参照的标准和试验方法,为核电厂专用仪控设备的鉴定活动提供参考
MC法模拟配置LaBr3探测器的航空辐射监测系统性能————作者:李玉婷;张丽娜;杨彬华;孙健鑫;于超;程松;
摘要:LaBr3探测器具有较好的探测效率和能量分辨率,常用于航空辐射监测系统中核事故应急响应。本文针对Φ75mm×75mm圆柱形LaBr3探测器,建立了MC模拟计算模型,针对标准γ点源,模拟计算探测效率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了大体积空气放射源条件下探测效率,并分析了137Cs、60Co、 机械参数对污染土分选过程粉尘浓度的影响研究————作者:范成洲;刘振兴;李艳霞;闭永懂;李世国; 摘要:基于放射性实时测量判据的机械分选是海量放射性污染土减容的一种高效方法,但分选过程中的放射性粉尘控制需要重点关注。探究关键起尘环节、掌握其起尘规律是开展粉尘控制的前提。本文设计搭建了可模拟污染土机械分选中散料关键运动过程的实验台,以某放射性污染场地中的典型级配砂土为例开展了模拟分选实验,以确定机械结构参数和机械运动参数变化对粉尘浓度的影响规律,并初步建立了定量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开机后经过约6... 闪烁与正比计数管探测器在放射性表面污染测量中的应用分析————作者:辛桂利;刘江;张艳; 摘要:现阶段核设施主要使用闪烁和正比计数管探测器进行表面污染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核设施普遍存在的γ射线对测量具有较大的干扰,本文通过研究不同能量和剂量当量率的γ射线对表面污染测量的影响,对闪烁和正比计数管探测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测量误差及避免措施 薄源110mAgγ级联符合修正分析————作者:杜云武;毕朝文;王亮;王茜;李元东;余强; 摘要:核电厂环境介质中110mAg放射性水平一般较低,经浓缩富集制得薄厚度源,薄源的110mAgγ能谱级联符合效应较大,为了准确测量薄源110mAg活度浓度,研究薄源110mAg衰变过程γ能谱探测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衰变纲图分解110mAg衰变为12个过程,采用蒙特卡罗仿真110m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HPGe-BGO反康普顿系统设计优化————作者:朱辉;严磊;长孙永刚;曾国强;何黎;侯杨;魏万波;顾民;杨小峰;樊纯頔; 摘要:本文针对中子活化分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设计了一套反康普顿系统,该系统选用HPGe探测器作为主探测器,8个梯形体BGO晶体组成反康探测器,放射源放置在系统之外。利用Geant4对反康普顿系统的几何结构进行模拟优化,从反康探测器厚度、长度以及反康探测器与HPGe晶体的相对位置出发,探究其对康普顿抑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反康探测器最佳的尺寸和结构,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增加反康探测器的厚度和... 双通道放射性气溶胶连续测量系统硬件设计————作者:钟潇潇;胡传皓;顾民;曾国强;钟逸飞;吴明江;杨小峰; 摘要:为了改善核设施泄漏环境下放射性气溶胶监测系统的能谱分辨率和探测下限,设计了一种双通道放射性气溶胶连续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前置放大电路、数字多道幅度分析电路以及供电电路等硬件进行设计,在封闭环境的氡室对电路系统进行能谱分辨率、探测下限以及稳定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量分辨率高、探测下限低、抗干扰能力强,能够长时间进行放射性气溶胶连续稳定监测,适用于核设施泄漏环境下的放射性气溶胶监测 海水放射性污染现场预警测量装置的设计————作者:贾旭;覃国秀;陶思宇;张宇轩; 摘要:为了测量核事故或恐怖袭击造成的海洋放射性污染,需要进行现场在线测量,以快速准确地评估放射性污染的程度。为此,研制了一套海洋放射性污染现场预警测量装置。该装置的探测器使用的是塑料闪烁体,通过泵抽取所测量海域周边的海水,从而实现连续的现场测量。该装置对海水测量600 s,对常见人工放射性核素241Am、 60Co和137Cs的探测限分别... 平行板电离室在医用电子场的极化和离子复合修正因子研究————作者:陆刚;李毅华;王志鹏;王坤;金孙均;吴晗;韩佳乐; 摘要:针对平行板电离室极化效应和离子复合修正系统研究较少的问题,本研究选用了四种不同几何结构的平行板电离室(PPC05,Advanced Markus,PPC40和NACP-02)在6、12、20 MeV电子能量下进行测量,求得平行板电离室在不同极化电压下的极化修正因子(kpol),分别使用Jaffe图法和双压法计算平行板电离室的离子复合修正因子(ks),探究... 基于DDR+LVDS接口国产ADC和FPGA的数字多道脉冲分析器研制————作者:郑秋鑫;胡创业;屈国普;靳惠泽; 摘要:在核辐射探测领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广泛。本论文设计了一种数字多道脉冲分析器,硬件部分主要采用高速ADC芯片ZGAD250S14和FPGA芯片PANGO-PGL22G;软件部分基于FPGA开发平台PSD实现了梯形成形、基线估计、脉冲触发、脉冲堆积判断、幅值提取、统计成谱和ADC驱动模块等功能。通过NaI探测器对Cs-137源能谱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数字多道实现了高精度和高速核脉冲信号数字化并能... 基于改进型DWT的n-γ甄别及DSP实现————作者:袁望辉;胡欣怡;蒋小菲; 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改进型DWT的n-γ甄别算法及其在DSP平台上的实现。首先,我们改进了传统的DWT甄别算法,加入了第二小尺度作为甄别因子,提高了n-γ甄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0-25keV和25-50keV能量区间,与DWT相比,改进型DWT的FOM值分别提升了61.0%和24.8%;与CCM相比,改进型DWT的FOM值分别提升了11.3%和6.9%,改进型DWT在低能量域具有更好的n-γ甄别效果... 35CrMo钢中子辐照损伤效应研究————作者:田梦琦;高飞;丁雨阳; 摘要:为探究辐照对35CrMo低合金结构钢微观结构和脆化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对35CrMo低合金结构钢的铸造螺栓进行了中子辐照实验和热处理实验,对辐照前后样品进行了多种表征。实验结果显示,中子辐照会在材料中诱导裂纹、孔洞等微观缺陷生长,同时长热处理实验无此效果,中子辐照同时引起Mn-Ni-Si团簇的析出。这些微观缺陷和团簇的形成会削弱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而降低螺栓的使用寿命。这一现象归因于辐照产生的缺陷,这...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