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是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承办,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邮局公开发行的科技进展类月刊。1964年创刊,至今已出刊40年,450期,增刊13期。本刊旨在及时报道国内外激光与光电子学领域科技新成果、新概念、新进展、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沟通科研单位、生产部门与用户的联系,促进激光与光电子事业的发展。同时,本刊也是国内唯一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以及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中青年科学家撰写的有关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的综述论文给予优先发表机会的刊物。
本刊设置的栏目有:“综合评述”、“理论与研究”、“激光核聚变”“强光光学”、“高功率激光”、“信息光学”、“光电子器件与技术”、“光电子应用与产业化”、“市场分析”、“媒体扫描”、“新产品介绍”等等。请作者在来稿中注明所投栏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全国光学期刊一等奖(95)
上海市优秀期刊表扬奖(96)
中科院情报工作优质服务奖(97)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综合评述、理论与研究、激光核聚变、信息光学、强光光学、高功率激光、光电子器件与技术、光电子应用与产业化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玻璃进展 范文中;赵全忠; 7-19
2 空间激光通信中光学锁相环的研究进展 赵毅;佟首峰;宋延嵩;常帅;刘洋; 20-28
3 太赫兹聚合物波导研究进展 刘婧;沈京玲;张存林; 29-35
4 可见光通信应用前景与发展挑战 宋小庆;赵梓旭;陈克伟;廖自力; 36-44
5 欧洲HiPER项目激光驱动器概念设计研究现状 肖凯博;袁晓东;蒋新颖;严雄伟;王振国;李明中;郑建刚;郑万国; 45-52
6 CT造影冠状动脉狭窄检测与量化的相关研究 陈相廷;张帆;张一凡;孔珊; 53-60
7 旋转相位屏模拟大气湍流时空特性的测量 谭涛;罗奇;谭毅;刘超;李新阳; 61-68
8 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对光通信性能影响分析 牛超君;于诗杰;韩香娥; 69-74
9 大气通信中部分相干径向偏振光束的束宽展宽和角扩展研究 陈顺意;丁攀峰;蒲继雄; 75-81
10 随机相位屏法数值模拟太赫兹波在湍流大气中的传输 李婉;曾曙光;刘雁; 82-87
11 分数阶拉盖尔高斯光束轨道角动量的实验研究 柯熙政;李亚星; 88-94
12 大气湍流对空间相干光通信的影响研究 孔英秀;柯熙政;杨媛; 95-101
13 基于光纤迈克耳孙干涉仪调解技术的光纤光栅电流传感技术研究 樊彦恩;武帅;贺胜男;李丹丹;王凯;陈信伟; 102-107
14 空间分集技术在航空激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赵静;赵尚弘;李勇军;赵卫虎;刘韵;李轩; 108-113
15 改进环光纤结构中轨道角动量模式特性分析 黄桂勇;周守利;覃亚丽;薛林林;鄢曼; 114-117
16 红外成像光谱在泄漏气体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朱亮;邹兵;高少华;丁德武; 118-123
17 槽式抛物面聚光器能流密度分布的理论研究 马保宏;葛素红;李守义; 124-129
18 基于单片数字微镜器件的三维彩色全息投影技术 季冬;宋佳文;周皓;顾济华; 130-136
19 利用空间光调制器实现螺旋光束轨道角动量的精确测量(英文) 王铮;辛璟焘;邬志强; 137-143
电子科技论文范文: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改进算法
摘要:传统的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信道估计要求已知信道的统计特性,而实际应用中无线信道的统计特性往往是不可知的。针对无线信道的不确定性,根据时域信道上能量分布的稀疏性特点,在最小二乘(LS)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MMSE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从当前信道置信度较高的频率响应出发,把相邻子载波信道估计误差的比值作为信道响应的加权系数,然后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多径信道下的信道响应。该算法避免了繁琐的矩阵求逆与分解运算,能够有效降低算法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总体性能优于LS算法及经过奇异值分解的线性最小均方误差(SVDLMMSE)估计算法,且其误码率接近于传统的LMMSE算法。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信道估计,无线信道,均方误差,误码率
0引言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是现代通信系统多载波调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传输信道分解成若干个正交子信道,使高速传输数据流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经逆傅里叶变换后分别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在多径条件下使用OFDM技术可以增加系统的鲁棒性,使其能够较好地对抗无线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窄带干扰,并有效提升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为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OFDM系统对子载波间的正交性要求非常严格,而信道估计则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通过跟踪接收端信道频率响应的变化,该技术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恢复和校正,以减小信道多径衰落对系统的影响,因而其精确程度将直接影响OFDM系统的总体性能[1]。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最新期刊目录
低资源多尺度特征下的太阳能电池板缺陷检测————作者:陈洋;臧兆祥;唐庭龙;
摘要:太阳能电池板缺陷种类多、尺度差异大,现有方法在多尺度检测或计算资源有限时存在瓶颈。为此,提出改进的LiteScale-GELAN模型。首先设计了轻量化复用卷积模块,通过深度可分离卷积和多尺度特征聚合机制,在显著降低计算量的同时优化了特征提取和融合性能。其次,采用空间到深度转换策略提升了对小目标和多尺度缺陷的提取能力。此外,引入动态上采样,利用改进的采样点生成机制,增强了小目标的检测精度及网络的鲁棒...
基于模型剪枝的轻量级缺陷检测方法研究————作者:鄢化彪;刘秋平;黄绿娥;刘嘉艳;谢达粤;
摘要:针对边缘场景下缺陷检测算法在检测质量、轻量化和实时性之间难以兼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准确度较高、实时性较好且模型复杂性较低的YOLO-RFD缺陷检测算法,首先设计下采样通道增强模块,解决标准卷积下采样所带来的模型参数开销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其次采用基于优化多边距离的Powerful-IoU损失,解决训练过程中特定纵横比下无法正常引导回归等诸多问题;然后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DepGraph剪枝,处理C2...
基于高增益硫系光波导的多阶布里渊激光输出研究————作者:章玉峰;邹林儿;彭玉发;商俊杰;沈云;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具有高布里渊增益的带空气狭缝倒置结构脊型硫系光波导的多阶布里渊激光输出系统。该系统采用带双反射镜结构构建的双环路,充分利用泵浦光在硫系光波导中产生级联的高阶受激布里渊散射,实现多阶布里渊激光输出。仿真结果表明:在没有双反射镜结构构建环路的情况下,实现SBS增益泵浦阈值功率约为1.9 mW;而采用双反射镜结构构建双环路的情况下,实现布里渊激光输出,其泵浦阈值功率可低至亚毫瓦级,约为...
基于改进YOLO11的太阳电池微缺陷检测方法————作者:王展;吴浩东;陈复扬;
摘要:太阳电池微缺陷具有尺寸小、相似度高和缺陷信息表达弱的特点,导致目前检测算法的检测精度不高,检测速度较慢。本文基于YOLO11提出了YOLO-MEG检测网络,该检测网络首先通过设计多通道注意力机制MCAM增强骨干网络提取缺陷特征的能力,提高检测精度;其次引入轻量化卷积GhostNet代替YOLO11中的标准卷积减少计算量,提升检测速度;最后在检测头部选择适合对微小目标预测的MPDIoU损失函数,来计...
基于改进YOLOv5s的SMT生产线器件检测系统————作者:魏冬冬;李阳;袁承宗;
摘要:SMT生产线贴装器件类型多样、料盘规格不一致,针对生产过程中芯片位置姿态易出错、芯片字符难识别等问题,本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SMT生产线器件检测系统,利用高精度线扫描相机快速抓拍生产线上料盘图像,通过在YOLOv5s目标检测算法中增加注意力机制、增加P2小目标检测层等方面进行算法改进,实现了不同规格的料盘图像中所有芯片的位置姿态检测和信息识别。通过实际测试验证表明,该系统能...
基于优化VMD的双波长离轴数字全息高质量相位恢复算法————作者:刘磊;丁振华;钟志;于蕾;刘彬;单明广;王立晶;
摘要:针对双波长离轴数字全息图中信息串扰严重、影响恢复质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二维变分模态分解(2D-VMD,Two-dimensional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的双波长离轴数字全息高质量相位恢复算法。首先,针对双波长离轴数字全息图的信息组成特点,改进了2D-VMD的分解迭代截止条件,从而大幅降低了分解所需的迭代次数。其次,通过优化后的VMD将双波长离...
基于逐步传递优化配准的薄壁叶片型面线激光测量方法————作者:蒋伟康;项四通;杨建国;
摘要:航空叶片型面检测是保证叶片加工质量、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针对传统叶片顺序精配准过程中出现的点云重叠特征过小、初始位姿破坏程度大,导致配准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逐步传递优化的精配准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叶片点云分段,将相邻点云片段之间的迭代最近点算法配准先后顺序进行优化,将后配准相邻点云片段的旋转与平移量逐步传递给先配准的点云片段,以尽可能保留点云在初拼接阶段得到的相对位姿关系,避免传统...
改进信赖域复合非线性优化芯片对位标定算法————作者:章冬辉;王新郑;于瀛洁;庞向阳;
摘要:传统导体制造领域标定方法在面对芯片尺寸缩小和封装复杂度增加时,难以满足高精度对位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信赖域方法与Levenberg-Marquardt(LM)复合方法,实现了微米级别芯片对位标定,通过非线性复合优化提高芯片对位的标定精度。在标定过程中,本文引入了图像畸变因素,并建立了以重投影误差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通过四种方案进行标定数据,对比了传统LM算法的标定精度。实验表明,与多点标定...
基于MCA-UNet网络的舰船尾迹分割研究————作者:罗禹时;周志峰;张维;
摘要:光学遥感舰船尾迹图像蕴含着舰船各类运动参数信息,如何从遥感图像中准确的分割出舰船尾迹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舰船尾迹光学遥感图像的语义分割网络MCA-UNet。基于经典的U-Net网络架构,在特征提取阶段采用多分支编码器来提取光学遥感图像中丰富且复杂的特征信息,在特征重建部分利用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提高语义分割精度,并将Cpca注意力机制引入到跳跃连接中来加强编码器和解码器...
SAF-YOLOv8:改进YOLOv8金属表面缺陷检测算法————作者:姚咏儿;曹一青;闫恪涛;
摘要:针对金属表面缺陷种类多、尺度变化大和漏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8的金属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结合SCConv和IAFF模块的优势,论文采用SI-C2f模块替换骨干网络中C2f模块,以增强YOLOv8模型的特征学习和融合能力;其次,我们将检测头模块扩展为四个检测头,并引入ASFF模块,设计出FASFFHead模块,以实现多尺度缺陷检测;最后,引入ADown模块代替颈部网络下采样操作,能...
Landsat遥感影像结合平、丰、枯水期青海湖近35年面积变化研究————作者:黄燕君;高小红;张昊;
摘要: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其水体动态变化反映了流域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状况。本研究旨在探讨青海湖水体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并分析气候因子对湖泊面积变化的驱动作用。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采用大津算法(OSTU)和归一化水体差异指数(MNDWI)提取并分析了青海湖丰、平、枯水期的水体面积变化,并结合青海湖周边5个气象站点的降水量、蒸发量和气温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湖泊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9...
基于CDA-YOLOv8的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作者:赵娅薇;孙庚;王洪杰;胡浩南;
摘要:针对现有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算法在实际任务中存在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8s的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算法(CDA-YOLOv8)。首先,使用CG Block(Context Guided Block)模块改进网络中的3×3下采样卷积,加强对目标全局上下文的特征提取,并聚合局部显著特征和全局特征以提高特征泛化能力;其次,引入扩张式残差模块DWR(Dilation-wise Resid...
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相位调制光谱展宽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高子翔;楚秋慧;舒强;李峰云;温雨;蒋星晨;陈成;温静;张春;李芳;李力;陶汝茂;林宏奂;彭志涛;王建军;
摘要:相位调制光谱展宽技术可以降低激光光谱密度、有效抑制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是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关键技术之一,是高功率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中相位调制光谱展宽技术的研究进展,根据相位调制信号性质,对各类相位调制信号的经典模型进行了分类介绍,系统梳理了各类相位调制技术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中的应用发展,重点讨论了相位调制的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在不同应用中的效果,并对比讨论了不同相...
二维材料-微纳光腔量子耦合体系及其多自由度调控————作者:李雨航;许秀来;钱琛江;
摘要:二维材料具备大激子束缚能、可堆叠为异质结构等独特的物理性质,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同时基于二维材料的器件在光电子学、量子信息和纳米技术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微纳光腔能够在微纳尺度上调控光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为研究量子体系的激子-光子耦合提供了理想平台。因此,二维材料与微纳光腔的集成是目前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二维材料与微纳光腔耦合的典型器件结构,重点讨论了该体系中准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
基于交换注意力特征融合的点云旋转不变网络————作者:陈家辉;张旭东;范之国;孙锐;
摘要:点云处理是三维计算机视觉中的基本任务,但大多数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通常集中在固定视角下处理点云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物体方向未知,点云描述会受到旋转变换的影响,显著降低深度学习网络的识别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交换注意力融合全局与局部信息的点云旋转不变网络。该网络通过局部编码支路和全局编码支路分别提取点云的旋转不变特征,并自适应地结合这两种特征以获取更具代表性的表征。采用交换注意力融合模块,利...
多次衍射效应下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增强现实耦入光栅设计————作者:刘洹铢;黄战华;潘成;伍圆军;
摘要:增强现实(AR)显示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轻量化和大视场角显示效果良好的波导显示研究需求明确,基于Micro-LEDs和衍射光波导的AR显示设备极大减小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然而,由于耦合视场角需求越来越大,大视场角度范围的光线其衍射角度不同,当耦入光栅面积大于一定范围时,部分光线在耦入区域将发生多次衍射,导致整体耦合时的能量利用率下降,目前业内对于衍射光波导耦入光栅的多次衍射问题系...
NH3-H2分子二聚体中氢转移超快动力学研究————作者:段雪晴;葛佩佩;黎敏;
摘要:氢转移过程广泛存在于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反应中,它涉及到化学键的断裂与重组以及分子构型的变化,因此实时观测氢转移过程对我们理解分子动力学、精确控制物理化学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近,分子二聚体中氢转移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氢转移特征时间的测量为理解团簇中的反应路径、揭示分子间相互作用提供了关键信息。我们基于原子中心密度矩阵传播方法,并结合扩展的拉格朗日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NH3 基于融合量子计算的研究进展————作者:尹华磊;卢旭阳;张庆航;陈增兵; 摘要: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基本原理进行信息处理和计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但其物理实现目前仍面临巨大挑战。基于融合的量子计算方案一经提出,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该方案基于周期生成的资源态,通过融合测量将其连接成融合网络,从而可以实现较高的容错效率。本文介绍了基于融合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容错性能、资源态生成方案等方面内容,最后讨论了其未来在融合效率和硬件实现等方面发展面临的挑战 MFANet:用于辅助诊断MRI脑肿瘤的多元融合感知网络————作者:潘莫寂;花国祥;宋相龙;尹书哲;闫纪源; 摘要:早期精准诊断出脑肿瘤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提升存活率至关重要。随着智慧医疗的发展,仅依赖于人工对MRI图像进行分析的传统方法正逐渐智能化。为辅助临床医生更精准地识别并分类脑肿瘤,本文基于Yolov8提出了MRI脑肿瘤诊断网络Multi-Fusion AwareNetwork(MFANet)。首先,为解决脑肿瘤难分类问题,设计了轻量化的CNNTransformer双分支并行特征提取模块CTB。其中... 光学边缘增强双轮廓测量液滴接触角————作者:吴纤尘;邱岳;颜灵希;赵蒙;林芳;杨初平; 摘要:固-液-汽界面处液滴的接触角是衡量液体浸润性的主要参数,准确获得固-液-汽界面处液滴的轮廓是测量接触角的前提。为了提高接触角测量精确性,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液滴轮廓提取思路,它不同于非相干照明的光学成像法需要图像边缘增强技术,它采用相干光照明的光学微分方法实现边缘增强,成像结果不仅可以获得清晰的液滴边缘增强效果,而且呈现两个完全一致的双轮廓图像结构;不仅有利于边缘定位和轮廓线方程提取,而且一幅双轮廓图...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