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电子技术

所属栏目:电子信息期刊 热度:

真空电子技术

《真空电子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485/TN
国际标准刊号:1002-8935
主办单位: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
主管单位:信息产业部
上一本期杂志:《中兴通讯技术》通讯工程师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光学与光电技术》核心科技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真空电子技术》1959年创刊,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真空电子专业协会会刊,电真空情报网网刊,中国真空电子技术领域唯一的综合技术类刊物。主要刊登的是真空微波器件、离子器件真空开关器件等真空电子器件;CPT、CDT、PDP等显示器件和光电器件;照明光源;真空获得、测量、控制;气体分析;表面技术;电子材料及特殊工艺等方面的文章。同时报导本行业的最新信息和成果。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编辑质量奖

  【栏目设置】

  设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研究与设计、新技术、技术交流、工艺与应用、综述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四注集成行波管电子光学系统设计和优化 张强,胡银富,李天一,冯进军,廖复疆,ZHANG Qiang,HU Yin-fu,LI Tian-yi,FENG Jin-jun,LIAO Fu-jiang

  磁控管六次谐波抑制研究 胡孔一,曾葆青,王贤友,钟立松,刘志勇,HU Kong-yi,ZENG Bao-qing,WANG Xian-you,ZHONG Li-song,LIU Zhi-yong

  用于MMPM集成的Ka波段螺旋线行波管研究 陈波,崔延军,冯静,李沙沙,冯进军,CHEN Bo,CUI Yan-jun,FENG Jing,LI Sha-sha,FENG Jin-jun

  高斯模式输出窗的热分析 何晟,邓艳波,李儒礼,HE Sheng,DENG Yan-bo,LI Ru-li

  高效率S波段135W和C波段80W空间行波管的研制 王贺飞,张宏志,孟晓君,于文杰,WANG He-fei,ZHANG Hong-zhi,MENG Xiao-jun,YU Wen-jie

  返流电子噪声抑制的实验研究 王经强,吴刚,龚海华,WANG Jing-qiang,WU gang,GONG Hai-hua

  弹载行波管电子枪的热及动力学仿真设计 查文锦,孟晓君,邱立,ZHA Wen-jin,MENG Xiao-jun,QIU li

  脉冲空间行波管的高效率设计 张新娜,周保东,于文杰,ZHANG Xin-na,ZHOU Bao-dong,YU Wen-jie

  一种机载100W6~18GHz连续波微波功率模块 崔建玲,邵淑伟,孟晓君,CUI Jian-ling,SHAO Shu-wei,MENG Xiao-jun

  25kW Ku波段小多注速调管的研制 王坤,周军,杨继涛,欧阳佳佳,WANG Kun,ZHOU Jun,YANG Ji-tao,OU YANG Jia-jia

  微波管用氧化铝陶瓷真空耐压性能及测试方法研究 尚阿曼,田志英,张巨先,SHANG A-man,TIAN Zhi-ying,ZHANG Ju-xian

  智能科技论文发表: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方法

  摘 要:为提高导弹在打击大机动, 高速目标时的稳定性、准确性, 提高燃油利用率, 在此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制导控制一体化的小波神经网络反演方法(WNNBM)。首先, 将包含目标运动学特性的视线角速度与包含导弹自身动力学的系统模型相结合, 建立并简化了俯仰通道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 综合设计制导律与控制器;其次,利用线性化反馈的方法对一体化控制器进行设计, 并针对一体化模型简化程度高, 不确定性明显, 未建模动态难以确定的特点, 在线性化反馈控制中加入了滑模项,保证系统整体的鲁棒性;最后,进行弹道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打击目标, 反馈线性化的滑膜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性能。

  关键词: 智能科技论文发表,制导控制一体化,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弹道仿真

  真空电子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一种高效率、高可靠的电子枪阴极支撑结构————作者:刘兆娟;张欣玲;王进;程飞;肖刘;黄明光;赵建东;

摘要:电子枪是行波管中提供电子注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管的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电子枪阴极热屏组件进行热学和结构可靠性研究。首先通过ANSYS软件对电子枪阴极支撑筒结构参数进行仿真计算,研究了各参数对结构热效率和可靠性的影响,并对阴极支撑筒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及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子枪结构加热功率由3.32 W降低至2.83 W,热效率提高了14.8%,...

MW级速调管用分数比固态脉冲调制器研制————作者:赵瑞锋;张瑞;蔡政平;吴佳仝;王勇;

摘要:分数比脉冲调制器是固态调制器的一种,初级电路通过分开铁心感应叠加,并且利用1∶60高变比脉冲变压器升压技术,获得较好的高压输出波形,实现初级开关单元电路低工作电压、模块化。研制了一套MW级速调管用分数比脉冲调制器。采用脉冲变压器耦合,脉冲变压器变比1∶60,初级电源电压1 kV,输出峰值功率2.16 MW。系统由3个初级单元电路构成,每个初级单元电路采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Gat...

太赫兹行波管折叠波导慢波结构散热性能分析————作者:李莹;边兴旺;张珊;潘攀;蔡军;冯进军;

摘要:面向太赫兹行波管高可靠、高稳定工作的需求,对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开展了热分析。采用Workbench和Fluent软件对不同热耗分布状态下的慢波结构散热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并探讨了微通道液冷方法对慢波结构散热性能的优化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集中热载荷下,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内部温度梯度极高,孤岛结构存在极大的烧蚀风险,且微通道液冷方法对该风险的缓解作用十分有限;在较为均匀热载荷下,折叠波导慢波结构整体温度...

252 kV真空灭弧室波纹管结构及疲劳仿真————作者:柴娜;李小钊;赵芳帅;刘畅;刘心悦;郭润韬;谷凤娟;

摘要:252 kV真空灭弧室中波纹管行程大、速度快且压力差为0.9 MPa,导致波纹管在开断过程中处于塑性形变阶段,疲劳耐久性能较差。文章旨在研究252 kV真空灭弧室波纹管结构及疲劳性能,为后续波纹管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建立波纹管的三维模型,总长度为200 mm、波距为8 mm、波厚为4 mm、外径为100 mm,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并结合Ansys Workbench中Fa...

空间行波管高电压绝缘防护研究————作者:梁文龙;鲍长久;陈延伟;田少聪;刘冲;陈永强;于文杰;

摘要:行波管作为空间通信的关键设备,面对极端的空间环境,高电压绝缘防护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空间行波管高电压绝缘防护技术,从设计、选材、结构、工艺等方面提出了绝缘防护的要求。按照这些要求控制,可以显著提高行波管在空间应用中的可靠性

基于多层介质阻抗匹配的高效微波加热系统————作者:戴闻;梁璨;朱铧丞;杨阳;范大明;

摘要:微波加热因其高效性和体加热特性在食品加工和工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但负载的介电特性变化会显著影响加热效率。为解决此问题,研究分析了多层介质阻抗匹配对微波加热效率的影响。首先,从等效波阻抗角度推导了电磁波从空气入射到多层介质的反射系数。其次,基于动态介电范围内的反射系数最小化原则设计了多层介质结构。再次,将多层介质应用于多模腔加热系统,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构建了电磁场与热场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拓扑优化的水基型电磁超材料————作者:赵红升;杨午;胡琳悦;周艳萍;闫丽萍;

摘要:水作为一种极性材料,具有很强的介电损耗能力,但是其较高的介电常数导致在设计电磁超材料结构时,阻抗匹配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为此提出了在遗传算法的辅助下,联合MATLAB和CST进行自动化设计与仿真,拓扑优化了一种水基型电磁超材料,在厚度仅为6.5 mm的情况下,实现了绝对带宽5.6~18.0 GHz的最大有效吸收带宽。在8.5~18.0 GHz频率范围内,对于TE波和TM波入射角在0~45°范围内均...

金属化膏剂分散工艺研究————作者:韦艳;安宏禹;于志强;黄亦工;

摘要:采用两种工艺制备95瓷用Mo-Mn膏,分别为直接加黏结剂工艺和先用溶剂分散后加黏结剂工艺,对两种样品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直接加黏结剂工艺,最终烧结的Mo-Mn层与陶瓷之间有大量孔洞,金属–陶瓷封接强度低。先用溶剂分散然后加黏结剂工艺,最终烧结的Mo-Mn层与陶瓷之间没有孔洞,封接强度高

钨粉团聚及粒径分布对压坯强度的影响————作者:任树贵;梁立红;骆学广;王志诚;

摘要:选取同一FSSS(Fisher Sub-sieve Size)粒度范围内的钨粉为研究对象,研究钨粉形貌团聚个数和粒径分布跨度对压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颗粒粒径差异大,团聚个数多,粒度分布跨度大的粉末,其压坯强度大,反之粉末颗粒均匀,团聚个数少,粒度分布跨度小的粉末,其压坯强度小

基于偏心同轴线的井筒电磁能量传输分析————作者:刘涛;任树琪;宋平平;

摘要:石油工业中的电磁能量传输路径是井筒,但是井下电磁传播环境比较恶劣。采油工况中极其容易发生油管(井筒中心结构)偏心移位,导致井筒同轴结构的内导体偏心,这种偏心结构造成高效传输微波能量非常困难。文章基于平行偏心的同轴理论模型,结合实际现场作业井筒条件,分析了油管偏心对电磁能量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偏心度大于50%时,微波能量衰减较大,甚至可能导致这一结构无法正常工作。在实际油田作业时,应尽量将其偏心...

不同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研究————作者:魏晶慧;刘晋允;王一楠;李安;于文杰;瞿波;

摘要:为了抑制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对无氧铜、石墨/铜复合材料、碳纳米管涂层、石墨等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相较于无氧铜,添加石墨后的铜复合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明显降低至少20%。碳纳米管涂层和等静压石墨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分别为0.82和0.75,可达到无氧铜的50%。离子处理后的石墨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可以继续降低,其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最低可以达到原始态石墨的50%,约为0.3...

一种用于硬管高功率微波源脉冲放气的动态真空测量系统————作者:王日品;荀涛;令钧溥;张强;李嵩;王俞卫;陈冬群;

摘要:为了解决硬管高功率微波源脉冲放气带来的真空恶化问题,根据不同主频、不同波段的微波源辐射特性及屏蔽防护要求,设计了一套抗强电磁干扰的动态真空测量系统。并且基于一种硬管高功率微波源,进行单次脉冲、重频脉冲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动态真空测量系统可以很好地捕捉到脉冲放气的动态特性采集、真空压强的实时变化情况以及脉冲释放气体分子数总量。实验结果可以为微波源的正常输出提供技术保障,为硬管化保真空设计方案、保...

征稿启事

摘要:<正>《真空电子技术》是我国真空电子领域内创刊较早的全国性综合类科技期刊,由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59年,在真空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本刊为中国真空电子行业协会会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

第五届X射线管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摘要:<正>第五届X射线管学术会议定于2025年5月16-18日在江苏省昆山市举行,会议由昆山医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和苏州益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现进行学术论文征集。希望真空电子学分会会员及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应用企业和单位等从事X射线管和射线源及相关应用研究的学者、专业技术人员踊跃撰稿,积极参加。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平面磁控管研究进展————作者:李新义;董思儒;

摘要:循环平面磁控管是近十年出现的新型正交场器件,具有结构简单、输出功率大等特点,可实现双频工作、谐波锁频和频率捷变等功能,具有向高频率拓展的潜力。文章介绍循环平面磁控管的结构、特性和发展历程,包括其概念的提出,互作用腔、阴极、输能等结构的设计,测试与相关结构演化

第二十一届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摘要:<正>第二十一届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定于2025年7月17-1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由安徽明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自1983年设立的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有力推动了微波能应用在中国的发展,是我国微波能应用行业的标志性学术会议。欢迎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微波能应用领域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微波能应用技术设备厂家、用户踊跃投稿参会

质谱仪用电子倍增器的仿真设计与试验研究————作者:丁晓尘;刘国凤;李洁;王浩东;方庆华;

摘要:介绍了电子倍增器研发中的仿真计算过程,通过仿真设计使该电子倍增器能够满足高增益、长寿命的要求。主要从电子倍增器放大性能、高温烘烤热学分析和力学分析3方面进行仿真设计,并对试制的样品进行了测试和验证,设计结果满足产品实际使用需求

二次电子发射对环形加速器中的电子云密度影响————作者:刘瑜冬;王鹏程;刘盛画;李开玮;

摘要:环形加速器中,特别是强流正离子环形加速器中由于二次电子聚集而形成的电子云效应对高流强下的加速器运行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环形加速器中二次电子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初始电子在束流作用下获得能量,与束流真空管道内壁发生碰撞,如果此时真空室内壁材料的二次电子产额(Secondary Electron Yield, SEY)大于1,则会在束流管道内形成二次电子倍增而逐渐积累形成电子云。文章将结合国内近几年正离...

Furman能谱模型对空间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的影响分析————作者:张娜;李亚峰;魏焕;崔万照;

摘要:空间微波部件的微放电效应是影响航天器微波传输系统独特的瓶颈问题之一。以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仿真中广泛使用的Furman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平行平板传输线为例,研究并获得了Furman模型中本征二次电子、弹性散射电子和非弹性散射电子共3类电子的二次电子能谱参量对微放电阈值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影响合理解释了微放电阈值的变化规律,为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的精确仿真提供了规律指导

基于ANSYS的真空断路器温升仿真迭代方法验证及其应用————作者:马朝阳;赵晓民;李旭旭;李小钊;孙广雷;赵芳帅;李永林;毕迎华;

摘要:真空断路器单一的触头结构对其设计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通过准确的仿真平衡触头电阻及其励磁性能;同时通流参数的提升以及小型化、紧凑化的发展理念,使得其发热程度不断加剧且散热效果受到制约。在输电等级,真空断路器的温升已逐渐成为制约其通流性能参数提升的核心因素之一,温升的仿真分析对于产品开发至关重要。然而温升不仅能够改变材料电阻率影响发热过程,还会通过改变表面换热系数影响散热过程,需要根据温度变化不断修正材...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真空电子技术》电子科技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dianzi/4077.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