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

所属栏目:电子信息期刊 热度:

信息通信

《信息通信》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5650/TN
国际标准刊号:1674-1285
主办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广播与电视技术》电子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信息技术与标准化》电子论文

  【杂志简介】

  《信息通信技术》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英文科技期刊(CN11-5650/TN,ISSN1674-1285)。办刊宗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反映国内外信息通信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信息通信技术交流平台,推广先进信息通信业务和应用,为我国建设信息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服务”。

  本刊发行面向国内外信息通信技术管理机构、运营服务企业、制造企业、大专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学者、专家、教授、管理者,亦面向信息通信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

  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和广大读者的支持下,编辑部将积极开拓稿源,及时刊登有探索性、导向性、创造性、反映信息与通信最新成果的文章。编辑部将不辜负领导的厚望,视杂志质量为生命,不断进取,加强期刊创新型通信信息技术的含量,努力提升期刊整体技术水平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及办刊水准。我们将《信息通信技术》办成为国内外行业知名的科技期刊,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中国的信息化进程作出贡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杂志栏目设置包括信息通信技术、系统、业务、解决方案、应用和综述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2 云计算落地应用发展迅速 刘韵洁; 4

  3 国内外IaaS服务发展分析及策略建议 李洁;何宝宏; 5-9

  4 电信运营商在云计算时代的应变之道 孙少陵;武威; 10-14

  5 基于“沃云”的信息导航平台分析与建议 傅文卿;汤雅妃;冯伟斌; 15-19

  6 沃云平台数据库即服务设计及能力分析 郭志斌;张云勇; 20-24

  7 云计算监控研究综述 李君; 25-29

  8 校园级SDN创新试验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俞淑妍;丁健;刘江;黄韬; 30-35

  9 SDN应用及北向接口技术研究 程莹;张云勇; 36-39

  10 电信业务云的安全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 胡坤;王翔;刘镝;张尼; 40-45

  11 开源IaaS之比较研究 陈立民; 46-49

  12 基于云平台的软件自动持续集成研究 严宇平;王学文;陆璐; 50-54+61

  13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平台搭建方案与分析 马宝军; 55-61

  14 基于沃云的中国联通阅读基地云化工程 周巍;杨海云;杨华; 62-67+79

  15 中国联通音乐基地“云化”改造方案研究 杨绍光;邹西山;赵尔康; 68-73

  16 中国联通创新业务“沃云”平台规划及实施 陈晓明;陈非;郭志斌; 74-79

  17 双栈用户的PPPoE接入及网络部署 张书民;田海建;许静; 80-84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高校图书馆服务及服务理念研究

  摘 要:高等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科研研究资料的平台——各高校图书馆发展越来越迅速,很好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在新通信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下,高校图书馆本身、高校图书馆使用者和图书馆的整体运作模式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与传统高校图书馆有了明显的区别。我通过学习研究专业书籍和相关资料,再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在本文对新通信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以及服务理念两个问题进行了相对完善的阐述,以期对图书馆领导者、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在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完善和发展方面带来一些思考。

  关键词:新通信技术,高校图书馆服务,服务理念

  数字时代和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的到来,为各高校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使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变得简便快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享受借阅、查询等各项服务,为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传统高校图书馆已不再是用户获取信息的唯一选择,这就促使相关图书馆工作研究人员在新通信技术环境下,重新研究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服务理念。

  信息通信最新期刊目录

城域光传送网络Mesh化重构思路实践————作者:王亦炜;

摘要:随着算力和产数业务的蓬勃发展,电信运营商正面临着光传送网架构全面升级与创新的挑战。文章以上海电信光传送网(OTN)二平面为实例,通过分析四个网络性能关键指标,探讨电信业务转型冲击传统城域光传送网架构的解决思路。在优化后的自适应拓扑逆问题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超大型城域光传送网络的网格(Mesh)化重构新思路,并通过对四个关键指标的数据模拟验证重构方案对网络性能的提升效果。通过实例剖析和关键性能...

可见光通信核心芯片技术研究————作者:王文樑;李国强;

摘要:可见光通信技术为解决无线网络频谱资源短缺、电磁干扰等问题提供了新手段,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重要备选技术。然而,有限的可见光通信芯片性能严重制约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发展。文章从通信及照明两用LED与InGaN可见光探测芯片两种核心芯片出发,剖析目前可见光通信用核心芯片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材料的外延结构优化和芯片的结构设计角度,探讨实现高性能核心芯片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利于推动可见光通信在大通量媒体流、垂直行...

高速光传输技术及应用发展探讨————作者:赵文玉;汤晓华;汤瑞;张海懿;

摘要:高速光传输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全光底座的承载技术,其关键技术突破及应用热点不断出现。文章主要介绍了高速光传输技术最新进展及应用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速光传输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态势进行展望

高速光纤通信关键技术进展及展望————作者:张海懿;赵文玉;程强;

摘要:目前我国光纤通信网络已进入千兆普及、万兆启航的重要发展阶段,其关键技术如何革新演进成为关注热点。文章聚焦宽分析了宽带光接入、高速光传输、核心光模块器件等关键技术最新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态势,并建议业界协同聚力推动我国光纤通信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期导读

摘要:<正>随着5G、AI、物联网、云计算的高速发展,全球进入万物智联时代。光通信、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新质生产力体系,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企业和社会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受益于新质生产力,光通信成为信息通信领域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其在网络通信、智算中心、智慧城市等应用领域呈现出高速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

征稿信息

摘要:<正>《信息通信技术》(ICT)杂志是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英文双月科技期刊。本刊旨在反映国内外信息通信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信息通信技术交流平台,推广先进信息通信业务和应用,为我国建设信息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服务。本刊已被中国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域出版”平台等国内主流数据库收录,被日本JST数据库收录,并入选RCCSE中国...

基于LED收发的室内人员占用检测研究————作者:戈涵宇;黄诺;刘伟杰;龚晨;徐正元;

摘要: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收发的室内人员占用检测方法,其采用广义似然比检验(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GLRT)以实现鲁棒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光强下无其他目标时,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98%以上的检测准确率。在背景光强变化和感知区域内存在其他目标时,可实现95%以上的检测准确率。相比支持向量机(...

基于改进FP-Growth算法的5G跨专业网络根因分析研究————作者:黄兵明;乔治;黄朝明;马瑞涛;韩莹莹;

摘要:针对经典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在5G无线、传输、动环等跨专业网络运维中遇到的挑战,通过分析跨专业故障告警数据的业务和拓扑关联特点,提出一套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优化思路和改进方法,通过对干扰告警的过滤、提升小概率发生故障告警的关注度、对时间序列因果关系再挖掘等优化改进算法,提升算法准确率和运算效率。最后通过应用案例效果表明,该方法在大量5G网络跨专业告警中可有效快速完成根因告警判断,极大提高运维人员根因...

支持大模型分布式训练的光传输网络技术探索————作者:李俊杰;刘宇旸;霍晓莉;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型语言模型(LLM,例如Chat-GPT等)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应用前景,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增大,训练这些大规模模型所需的计算资源和时间也呈现爆炸式增长,智算中心集群规模向着十万卡级甚至百万卡级加速演进。在此情况下,多数据中心的分布式训练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光传输网络由于其超大带宽、超高可靠与超低时延等特性成为了分布式训练中海量数据的承载底座...

一种接入型OTN设备解耦技术研究————作者:周彦韬;满祥锟;王泽林;谭艳霞;董姗;

摘要:文章研究一种用于接入型OTN设备进一步解耦的技术,通过OTN下挂以太盒式设备实现,旨在降低企业专线接入成本并提升网络质量。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低时延、高可靠的专线需求激增,OTN技术成为首选。然而,低速率业务的大量接入对运营商成本控制提出挑战。文章提出一种低成本以太盒式设备的电转光技术方案,通过统一标准实现设备间解耦,有效节约接入层网络建设成本。结合试点测试,该方案为降低OTN专线接入成本提...

CL光纤的特性研究及其标准化————作者:史惠萍;毛谦;彭阳;

摘要:文章聚焦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光纤网络容量不足、带宽不足的核心痛点,围绕到大容量高带宽WDM光纤传输系统的主流技术路线需求,提出一种在C波段和L波段进行衰减优化的新型单模光纤(CL光纤)。CL光纤可有效支撑大容量高速率C+L系统的传输需求。同时,文章详细介绍CL光纤的主要技术特征和标准化研究成果,可为未来800G以上的更大容量传输的WDM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运营商云网融合市场发展策略研究————作者:夏超;

摘要:随着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运营商业务发展面临全新挑战。文章对运营商的困境和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云网融合市场发展策略及应用场景。运营商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将5G、千兆光网基础通信服务与云服务器、应用创新相结合,加速布局关键应用和重点场景,提升云网融合业务收入,实现运营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证券交易业务承载网优化策略研究————作者:田洪宁;刘琦;尹祖新;赵广;杨婧雅;魏汝翔;

摘要:证券交易服务平台是投资者进行股票交易的重要工具,针对证券交易服务,当前各运营商均缺少专项的优化手段及特定产品,用户在交易过程中受网络状态影响,易出现访问速度慢、下单延时长甚至交易不成功的现象,严重影响用户感知,进而损害运营商网络口碑。基于交易平台中各类业务的访问数据流特征,从证券交易服务平台的交易网关设置、专线质量提升、CDN节点部署等方面分析对业务感知的影响并提出优化策略,为完善券商业务网络侧及...

车载辅助大颗粒数据低碳西送的资源调度研究————作者:翟雪迎;彭云峰;张云浩;郭秀萍;

摘要:近期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和数据市场计划,推动大颗粒数据端到端跨地域流通,电信网络存在接入瓶颈,难以有效给以支撑,需要探索其他辅助方式。文章提出在风电光伏零碳电源充裕的地区,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既有基建设施,构建小型低碳数据中心,借助川流不息的车辆把东部的离线大数据顺捎至途经的高速公路数据中心,同时就近消纳本地零碳电力。文章阐述大数据的车载传送架构,提出业务—车辆—数据中心最优匹配二分图模型,采用匈牙...

面向天地一体场景的异构算力调度与流量卸载应用研究————作者:崔羽飞;毋涛;刘畅;刘晶;王悦;

摘要:随着天地一体通信、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算力成为全新生产力,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算力和性能的要求不同,使得算力资源呈多元异构和泛在互联,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文章面向天地一体,从天地协同的角度出发,阐述异构算力的关键技术,提出面向天地一体场景下的地面异构算力调度平台,并结合卫星互联网实现天地协同、广覆盖、全连接、多领域的应用,为后续算力的星地互联提供方向指引

基于集成学习的5G指纹室内定位方法————作者:李亚捷;蒋振伟;赵昆;曾毅;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室内5G多变量信号接收强度指纹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定位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集成学习模型的5G指纹室内定位方法。离线阶段,对5G辅同步信号中的四个接收测量值进行预处理,建立指纹数据库,将K最邻近、朴素贝叶斯、多层感知机算法作为弱分类器进行训练;在线阶段,使用各个弱分类器的约登指数分别来加权对应算法的预测概率,形成强分类器,使用加权概率质心法解算出定位坐标。结果表明,本方法与K...

数据元件对数据资源价值释放的“杠杆原理”————作者:陆志鹏;

摘要: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充分释放数据资源价值、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重要命题。当前,社会各界把数据资产化作为推动数据价值释放的关键抓手,成为关注焦点和热点,但推进过程中在资产标的、评估入表和价值变现等方面仍存在认识误区。文章立足数据资产化的现状及问题,在传统要素资产化的规律研究基础上,提出基于数据元件的数据资产化实现路径,并在某地级市进行实践验证。文章进而通过对数据资源开发...

智慧天网探索构建卫星网络新范式————作者:陆建华;

摘要:<正>1空间资源科学利用已成为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新问题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开启了太空竞争时代,空间轨道资源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人类对空间轨道资源的竞争首先发生在距地球约36 000公里的同步轨道(GEO)上[1],欧美等国家在GEO部署了大量的通信、气象和军事卫星

手机直连低轨卫星链路预算分析————作者:刘硕;钱梦媛;万军;丁文慧;

摘要:近年来,全球都在加速发展以低轨卫星为主的卫星互联网星座,手机直连卫星作为卫星互联网的重点应用之一,将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从垂直行业逐渐拓展到大众消费领域,成为目前发展的热点。链路预算分析是手机直连低轨卫星应用的技术基础,通过对整个链路的计算,可以相互推算应用需求与系统能力。文章介绍国内外手机直连卫星系统的发展现状和三条主流的技术路线,分析手机直连低轨卫星的链路预算,通过理论计算研究得出后续手机直连...

低轨卫星通信星地间无线信道传播特性研究————作者:马玉娟;李侠宇;

摘要:卫星无线信道仿真是卫星移动通信的必要工作。文章归纳卫星通信典型的大尺度衰落、小尺度衰落特性,同时介绍高斯白噪声滤波法、Rayleigh信道建模、Rician信道建模等基于卫星统计信道建模方法。针对低轨卫星星信道冲击响应庞大的数据,通过数据拆分,降低数据处理的难度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信息通信》通信工程师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dianzi/3516.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