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质量》期刊简介
《电子质量》(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3-010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038/TN)是中国电子行业质量权威刊物,国家级中央科技期刊。本刊秉承一贯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办刊宗旨,坚持前瞻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编辑方针,为电子业界的工程师和技术研发、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全面、可靠的技术应用信息和最领先的质量管理方法。
《电子质量》由《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科技文献数据库电子科技文摘用刊》全文收录。
全书共分三个卷别:《测试测量技术》卷、《绿色质量观察》卷、《认证与实验室》卷。
复合影响因子:0.285
综合影响因子:0.116
《电子质量》2012年12期目录
一种操控设备的多接口冗余设计技术...........................赵晓娜
一种基于DSP的高精度轴角模拟器..............................奚志林
基于ARM和GPRS的远程监测系统数据终端设计....................刘新辉
高清1080P图像采集卡........................................郭洪猛
煤矿防水闸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邱成鹏
基于MSP430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冯源升
基于自相关函数的前向频率估计方法综述.......................石盛超
浅谈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法...................................陈思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精髓与实践...........................沈新明
GB4943.1-2011与GB4943-2001标准差异浅析.....................高丽
新版GB8898-2011安规标准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用实例..........邓波
浅析助焊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徐焕翔
浅谈电视信号发生器PM5415的校准.............................胡晴宇
电源线走线不同对电源端骚扰电压的影响.......................尤烨
IEC浪涌测试标准新发展......................................刘维嘉
小型化超宽带印刷单极子天线.................................靳朋远
电子质量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软件性能效率测试能力评价模型研究————作者:陈世航;黄茂生;刘晖虎;甘俊辉;张少华;
摘要:能力验证是软件检测行业评价和监督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现有软件检测能力验证采用的能力评价模型存在一定的不足,参加的实验室的评价结果得分分布与能力验证的统计假设有较大的差距。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软件检测机构性能效率测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基于能力验证客观结果证据的能力评价模型。将评价模型应用于软件性能效率测试能力验证计划实践,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统计分布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宽带数据链文件传输功能设计和实现————作者:向国利;梁白鸥;
摘要:针对宽带数据链文件传输功能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宽带数据链文件传输功能实现方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首先,阐述了相关背景和设备原理;其次,通过对功能需求的分析和分解,进行了文件传输功能的详细设计,依托于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簇相关传输协议,实现了文件传输相关消息的可靠传输;然后,进行了内外场测试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指明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作者:张泽华;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气工程领域对高效、精确和可靠性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电力电子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推动电气工程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力量。通过在电气系统中实现电能的高效转换和控制,显著提升了电气工程的性能和效率。从能源生产到输送,从电力分配到消费,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贯穿整个电气工程领域,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此,围绕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对...
中西方时间观差异性下的当代时间计量————作者:林家斌;赵斯衎;
摘要:西方古代时间观中的时间是物理和形而上学的时间,强调时间的过程,致力于挖掘时间背后的本质。中国古代时间观讲的是“时”,注重时间的连续发展进程,否定了西式的时间的间断特点,中国人强调顺应时间,讲的是时间的调节性。时间是当代基本的物理量之一,通过辩证不同的时间观和当代相对论框架下的时间计量的发展历程,探究当代时间的重要性和建立地方时间标准必要性,并对计时系统的发展方向与时间计量精度的提升做出展望
基于任务图谱的作战任务分解技术研究————作者:陈万桥;娄行威;李炎;
摘要:作战任务是指作战力量为达成预定作战目的而担负的任务,建立统一的任务数据模型,是实现作战任务统一认知和协同协作的关键。准确量化描述作战任务是制定作战计划和执行作战行动的前提和首要条件,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作战计划的合理性,进而影响到作战准备和后续行动。现有作战任务规划系统一般采用人工描述,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也缺乏对任务执行效果的评判准则,这样就造成了任务描述的不确定性和任务评判准则的模糊性,使计划...
国外无人机自主性的发展及启示————作者:仲维亮;
摘要:2023年3月7日,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Frank Kendall)提出,美军将部署1 000架自主无人僚机,据推测,这1 000架无人僚机就是美国空军正在加快部署的新一代自主无人机。此外,欧洲各国也在加紧研制自主无人机。有分析认为,这些能大规模作战的无人机成本低廉,具备高等级的自主性,能在通信降级和对抗环境中完成各种任务,加快战场的决策速度。首先,以美国为代表介绍了其自主无人机的发展现状...
新缪子反常磁矩值证实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作者:李山;
摘要:<正>近日,德国美因茨大学哈特穆特·维蒂希教授团队采用格点量子色动力学(QCD:Quantum Chromodynamics)高精度确定了强子真空极化(HVP:Hadronic Vacuum Polarization)在缪子反常磁矩中的贡献,由此得到的缪子反常磁矩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相符,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再次得到证实。缪子磁矩是检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重要参数。近年来,随着实验测量精度不断提高,...
中性底介子“寿命”迄今最精确值测得————作者:刘霞;
摘要:<正>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官网12月19日报道,大型强子对撞机(LHC:Large Hadron Collider)上超环面仪器实验(ATLAS:A Toroidal LHC Appara-tu S)合作组发布了对中性底介子“寿命”(粒子衰变为其他粒子之前的平均存在时间)迄今最精确的测量结果:1.505...
中俄研发数学模型可控制卫星组合体————作者:张浩;
摘要:<正>由俄罗斯萨马拉大学和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组成的中俄科研团队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便于有效控制由绳索连接的卫星组合体。这一概念模型有助于建立基于航天器小推力发动机的控制系统,使系绳系统的旋转平面实现大角度旋转。研究人员表示:“新模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我们能够以解析形式获得电推进器的控制规律,从而使系统进入旋转状态并抵御各种扰动
量子隐形传态通过普通光缆成功传输————作者:张佳欣;
摘要:<正>一项实验表明,量子隐形传态与经典通信信号可在同一根光缆中共存。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通过普通光缆,成功将量子态隐形传输了30 km。这为量子通信与现有互联网光缆相结合带来了新的可能,大大简化了分布式量子传感或计算应用所需的基础设施。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光学》杂志上。量子隐形传态仅受光速限制,能让通信实现几乎瞬时传输。该过程利用量子纠缠技术,即2个粒子无论相隔多远,无需物理传输即可交换信息。...
强调维护人工智能技术主权 开发自主返航无人机————作者:董映璧;
摘要:<正>2024年,俄罗斯研制出了可自主返回起飞点的无人机,并注重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2024年12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讲话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日常生活,对实现国家发展目标意义重大。拥有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维护国家主权至关重要,是国家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主权的“关键条件”之一。普京表示,人工智能算法和运行原则由人制定,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会以特定的价值观、文化、传统、对历史的理解...
新系统将深空信号放大千倍————作者:刘霞;
摘要:<正>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了一种基于紫色钻石的微波激射器系统,可将来自深空的微波信号放大1 000倍。它能在室温下工作,而不像同类设备那样,需置于-269℃的环境中。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X》杂志。研究团队表示,这一系统能够放大由脉冲星、星系或遥远航天器发出的信号,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索宇宙和基础物理学奥秘。目前,科学家主要利用电子放大器探测来自旅行者1号等遥远航天器的信号
基于TC297的智能小车信标系统设计————作者:郭璞;杨锦;李玟;徐善智;
摘要:智能小车信标系统以TC297芯片作为中央处理器,采用无线充电技术为小车续航,运用互相关算法并通过硅麦识别信标灯发出的声音来确定信标灯的方位。结合2个编码器获取左右轮的速度反馈给中央处理器,通过比例积分微分算法来控制电机转速,最终实现准确移动到信标灯的功能。本系统具有操作简单且便于操作的优点,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制造业关键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提升研究————作者:张来平;张传科;卢锴;
摘要:提升关键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是提高国家制造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制造业关键过程质量控制能力不断向好发展,但仍存在有效方法缺乏、工具使用不够理想、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质量控制融合不深等问题。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强质量管控标准研制、开发和应用软件工具、深化数字技术在质量管控中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美发布最新一代量子芯片————作者:张佳欣;
摘要:<正>在微观粒子领域,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成功制造出了宇宙中已知第三重的元素鉝,为未来合成元素周期表中预测的最重元素(元素120)奠定了基础。耶鲁大学团队则开发了一项能够检测单个氦核衰变的技术,其高灵敏度使中微子的检测成为可能。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首次将粒子物理学中关于原子核由夸克和胶子构成的观点,与传统核物理学中将原子核视为相互作用的质子和中子集合的看法结合起来,标志...
国内首套单芯式移相变压器投运————作者:刘廉君;
摘要:<正>2024年12月20日凌晨2点,国内首套110 kV和35 kV单芯式移相变压器,在河北正定110 kV叩村变电站正式投入运行,为均衡区域电网负荷潮流、提升新能源发电消纳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110 kV叩村变电站位于正定县分布式光伏高比例接入示范区。该区域风、光资源丰富。目前,该变电站已接入分布式光伏用户约1 750户,容量接近80 MW。由于该地区用电负荷水平较低、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导致...
制造业产品全过程质量管理————作者:房新;谭志龙;
摘要: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不断创新和发展,针对生产的任一环节都可以进行精确的质量控制。但在产品交付的过程中,仍会有一些问题出现,原因主要是质量管理的过程不够全面。通过分析制造业产品由设计到交付的全过程质量管理,阐述了如何将质量把控的每一步都落到实处,以完善制造业产品质量管理
推动电器电子产品拆分标准化的建议————作者:梁洁云;梁明浩;孙秀敏;
摘要:指出了当前电器电子产品拆分标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标准中对样品的具体拆分要求和方法不明确、标准在涉及整机产品拆分实际应用时参考价值不大、不同的标准对拆分归并规则不一致和缺少技术上成熟的拆分案例。针对绿色法规RoHS检测中电器电子产品拆分标准现状,分析了标准化工作的优势和问题,提出电器电子产品拆分推行标准化的建议。通过制定电器电子产品拆分标准化工作,形成规范性指引,指导实验室提高检测效率,促进...
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型构建研究————作者:王海艳;刘纪新;周淑芳;姜云春;
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高校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型构建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创新能力的三大构成要素;然后,深入分析影响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最后,从能力构成、模式构建和运行机制三大模块入手,构建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型,旨在进一步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基于GPS定位的游客安全监测与报警系统研究————作者:黄鹏;薛军;闭斌双;
摘要: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游客安全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游客安全监测与报警系统,旨在提升救援效率和响应速度,保障游客安全。系统由主系统(导游节点)和子系统(游客节点)组成,通过LoRa无线通信模块和4G模块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与监测。子系统采集游客的经纬度、速度、方向和心率等关键数据,同时设计了导游与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光学与光电技术》
- 北大核心《激光杂志》
- 国家级《数字生活》
- 省级《移动通信》
- 省级中文信息行游数码
- 北大核心《江南大学学报》
- 国家级《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省级电子元器件应用
- 国家级《电脑开发与应用》
- 国家级《新电脑》
- 国家级《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 北大核心《计算机应用》
- 省级《内蒙古大学学报》
- 国家级《影视制作》
- 北大核心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国家级IT经理世界
- 省级广播电视信息
- 省级《金卡工程》
- 国家级《音响技术》
- 国家级信息空间
- 省级《湖南理工学院学报》
- 省级《软件工程师》
- 北大核心《波谱学杂志》
- 北大核心《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 国家级电子质量
- 国家级大众硬件
- 省级《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微电子测试
- 省级电子与自动化
- 省级《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