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所属栏目:电子信息期刊 热度: 时间: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0-1164/TK
国际标准刊号:2095-641X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主管单位:国家电网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电力技术杂志论文发表时间
下一本期杂志: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杂志论文范围要求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杂志简介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月刊)曾用刊名:电力信息化,2003年创刊,是电力行业唯一的反映信息化研究、建设及应用的技术性刊物,其宗旨是全方位报道和宣传国内外电力信息化的新技术、新产品,交流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工作经验和成熟案例,为电力工业的现代化服务。是一本面向全国电力行业,集权威性、指导性、技术性、信息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电力工厂刊物。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报道内容涉及信息通信领域最新的热点话题讨论、信息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和安全动态、一线工作人员运维经验的探讨、电力信息通信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及企业解决方案的发布等。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366;总被引频次:586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356;综合影响因子:0.227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杂志荣誉:

  中国电力报刊协会优秀期刊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栏目设置

  产业政策、权威视点、人物专访、专家论坛、封面故事、它山之石、产业动态、实用技巧。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杂志投稿须知:

  1.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6.来稿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发出《用稿通知单》,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确认刊载后,赠送当期杂志1册。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边缘计算的高效安全电力业务LoRa系统设计————作者:刘智铭;朱朝阳;胡柏吉;郭蔡炜;刘强;

摘要:在LoRa技术承载电力业务的过程中,由于LoRa技术本身的安全性隐患及电力业务的特性安全需求,设计符合场景特点的安全解决方案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新型电力系统关键问题之一。此外,LoRa技术规定的集中式架构不仅无法充分利用边侧设备的可用资源,还在电力业务场景数据海量化的背景下,面临各类网络攻击导致的潜在严重系统性问题。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的安全解决方案之一,为LoRa技术承载电力业务时的安全性增强提供了可...

基于改进BERT的多头自注意力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作者:孙晓晴;李元诚;王庆乐;

摘要:针对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负荷特征捕捉不足、负荷分解精度不够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的多头自注意力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frequency and temporal attention-BERT,FAT-BERT)。首先通过傅里叶变换将时域数据转换为频域数据,采用多尺度卷...

配电光纤专网通信技术应用分析————作者:胡悦;关璐瑶;王亚男;高凯强;吴广生;丁慧霞;冯义;史小勇;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配电光纤通信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选型和网络架构设计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文章主要针对GPON、工业以太网和小型化SPN 3种通信技术在电力配电通信网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从技术标准、性能对比、产业成熟度、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旨在为电力配电通信网的技术选型和网络演进提供参考

基于分段路由的电力通信业务确定性承载————作者:凌雪芸;鲍兴川;江凇;王颖;

摘要:电力通信业务特别是新型算力业务对确定性承载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确定性网络(deterministic networking,DetNet)提供了有保障的传输服务,但如何路由和调度流量以保证端到端时延的有界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章探讨了基于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技术的联合路由和调度方法,旨在解决在确定性网络中如何实现有界时延和较低丢包率的问题。通过仿真实验发现,该方法相比...

基于动态事件触发机制的负荷紧急控制策略————作者:杨燕;王云;胡熊伟;熊伟鹏;王鹏;杨林立;

摘要:当配电网故障或出现较大有功缺额时,通过快速精准负荷控制可以保障配电网运行稳定,这需充分考虑需求侧尤其是民生负荷意愿以及有效的通信条件。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事件触发机制的负荷紧急控制策略,首先根据系统安全运行指标,对配电网进行区域划分;其次提出用户响应意愿的自适应负荷等级划分方法,以配电网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精准负荷控制模型;采用动态事件触发机制减少配电网子站与主站之间的通信,实现负荷控制...

面向零功耗通信的轻量化认证协议————作者:钟成;孟萨出拉;李树荣;段靖海;韩金侠;曾姝彦;马宝娟;陶军;

摘要:在零功耗通信场景中,受限于功耗和资源,传统复杂的安全机制不再适用。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汉明距离、利用发射机电荷量实现身份认证的轻量化安全协议,通过在反向散射数据中添加设备摘要信息,实现接收机对发射机的身份认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在终端的计算开销与3次hash运算相当,存储开销和通信开销小于已有轻量级认证协议,适用于资源高度受限的轻量级物联网设备

面向电力物联网的低时延通信路由技术研究————作者:张頔;郑尚卓;任立志;王伟贤;姚斌;王超;郑跃龙;

摘要:针对电力物联网通信传输时延、传输效率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低时延通信路由优化方法。首先,以总传输时延作为优化目标,采用基于接入网与核心网带宽联合优化的低时延路由传输进行业务路由资源优化。结果表明,随着时延敏感型业务数据包的增大,相较于均分带宽方案,提出的联合带宽优化方法的平均传输时延降低60.7%,传输效率明显更高;在不同数据包大小下,相较于单任务传输和均分任务传输策略,提出的多路径任务传输策略的...

基于Stacking-RBFNN的两段式月度电量连续预测————作者:白雪;田传波;李建锋;张嘉埔;杜苁聪;武亚杰;

摘要:当前电网负荷特性日趋复杂,为了有效支撑电力市场稳步推进,亟需开展电量连续预测研究。文章针对当前连续预测受未来数据缺失和误差传播,导致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两步式的电量预测框架,充分利用了集成学习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的优势。在第1阶段,对前半周期建立Stacking模型进行预测,在第2阶段,融合第1阶段预测...

基于动态权重模型组合的短期区域净负荷预测方法————作者:甘业平;白云龙;韩号;刘丽新;

摘要:净负荷预测对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有重要意义。为综合多种预测模型优势,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文章提出了基于动态权重模型组合的短期区域净负荷预测方法。从差异性和关联性2个维度评价模型预测结果的可信度,提出了基于信息熵的时序不确定性评价方法和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代表性评价方法。通过模型动态权重的加权组合,得到基线负荷、分布式光伏功率和净负荷预测结果。所提方法的预测精度提高了1.44%~1.8...

基于OTN源网服务平台的流域集控调度通信网构建————作者:韩伟;邹皓;金娟;

摘要:雅砻江流域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的现有通信组织方式无法满足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需求,在分析现有通信网面临问题和流域集控调度通信网后续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场站投运数量与带宽需求的关系给出带宽分配组网策略及估算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源网服务平台的流域集控调度通信网建设方案,从技...

数字化变电站采样值消息的时间敏感网络流量调度方法————作者:韩东升;齐晓妍;何迎利;管荑;刘伟;高会生;葛红舞;

摘要:时间敏感网络作为一种确定性网络技术,能够解决数字化变电站采样值(sampled values,SV)消息传输可靠性偏低、时延不确定等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SV消息的流量特征,给出了3种时间敏感网络调度方法;然后,以典型变电站过程层结构为基础,对3种调度方法进行了仿真;最后,通过分析时延和带宽利用率得到Hold/Release机制与时间感知整形器(time aware shaper,TAS)、帧抢占机...

孤岛模式下VSG改进型并联控制策略研究————作者:薛建立;赵轶彦;康振宁;高嘉一;胡鹏涛;樊沛林;

摘要:在应对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挑战下,孤岛微电网系统中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问题成为焦点。由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的并联运行需要复杂的负载分担协调,对系统稳定性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系统控制策略显得尤为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引入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技术...

现代人口学核心要素与用电需求变化关联分析————作者:葛扬;姚佳维;张皓然;王梦;

摘要:为了研究人口学核心要素和用电需求之间的关联关系,文章针对人口静态要素,选取江苏省的人口和用电量数据样本,应用归一化开展数据处理,基于corr相关系数矩阵法对该地区人口规模与用电量展开分析,发现二者具有高度正相关性。针对动态要素,选取南京市的人口和用电量在产业间分布样本,应用corr相关系数矩阵法,重点研究人口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占比变化和用电量在不同产业的占比变化关联关系,发现第二、三产业相比第一产...

考虑气象及特殊事件影响的代理购电电量预测研究————作者:马笑天;孙冲;王维;赵瑞峰;陈萍;吴彬彬;

摘要:文章研究探讨代理购电电量预测过程中,如何考量气象因素和特殊事件的影响。通过量化分析气象因素与代理购电电量的关系,以及特殊事件对代理购电的影响,建立了一种综合预测模型。所提模型采用气象相关性分析和温度累积效应,同时考虑重大事件、重要活动、节假日等对代理购电的影响,更准确地预测代理购电电量。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量多种因素能够显著提高预测精度,为电力市场参与者提供决策支持

基于自适应权重组合的代理购电业务校核方法研究————作者:魏立勇;周颖;李熠;邱敏;丁一;孙腾;李一鸣;

摘要:随着电网公司代理购电业务稳步推进,代理购电业务体系逐步完善,精确的代理购电用户用电量预测为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奠定了基础。因此,文章构建自适应权重组合模型,将不同校核方法的校核结果进行权重分配,从而提升校核结果准确性。首先,构建预测业务偏差校核流程框架,确定代理购电预测业务校核流程。然后分别选取分位数映射法、增量变化法以及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对...

能源互联网环境下基于稀疏随机投影和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算法————作者:张晓;张英杰;李佳霖;邓松;

摘要:开放、共享、互联的特性使得能源互联网面临更多的网络入侵风险。如何高效、准确地检测出网络入侵行为对于能源互联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现有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算法存在无法有效处理高维入侵数据集以及实时性和准确率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稀疏随机投影和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算法(intrusion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parse random ...

基于报装容量的业扩影响电量预测模型的研究应用————作者:赖国书;吴国耀;周昆;朱玲玲;兰智强;黄笑盈;茅琳玲;

摘要:为精准量化企业生产者对企业未来的用电规划,文章致力于研究报装容量变化对电量的影响时长与影响程度,并定义报装影响生命周期,通过时间序列算法、用户分群、logistic回归等大数据方法,建立电力业扩影响电量预测模型。该模型打通了电力业扩报装到电量的映射链条,通过电力业扩报装活动预测电量变化,经过跟踪训练预测准确率已超90%,能够较好地诠释电力业扩报装与电量之间的关系,准确预测业扩报装影响电量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用电量传导关系分析与精细化预测的研究实践————作者:方智淳;

摘要:以浙江省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文章提出了一种产业链用电量传导关系分析与产业用电量精细化预测方法,梳理形成产业链图谱,构建上下游电量传导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考虑产业链用电量因果关系的产业用电量精细化预测模型。以相关产业近3年的用电量数据构建算例,相关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产业链中长期及年、季、月的重点行业用电量精度预测及电量波动预警方面的有效性

基于VECM的工业行业耦合关联特性分析与电力负荷预测————作者:郭耀扬;张利;韦于思;李梦宇;郝颖;赵波;

摘要:由于不同工业行业间尤其是上下游行业间存在显著的耦合关联关系,电力负荷通常相互影响,从而提升了电力负荷预测难度。文章引入计量经济学中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VECM)到电力负荷分析预测领域,分析多工业行业间的相互影响机制,从受自身历史发展、受其他行业影响2种不同角度实现对工业行业间复杂耦合关系的量化表征,并基于此模型实现对工业行业负荷的精准预测...

基于双层优化的度夏负荷预测模型————作者:刘洋;白雪峰;陈宋宋;高际惟;赵波;胡长斌;

摘要:随着度夏期间极端高温频发,负荷近年来大幅快速增长,度夏负荷精准预测作为支撑电力保供、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对其预测准确率的要求逐步上升。目前的预测算法对负荷快速攀升跟踪不及时,预测结果远低于实际值。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双层优化的度夏负荷预测模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在内层对LightGBM模型的超参数进行寻优,同时在外层对年度增长系数进行优化,降低历史低负荷影响。选取国网2021—2023年每年度夏...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