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旗袍工艺

所属栏目:2010年10月 发布日期:2010-11-03 09:54 热度:

  『摘要』:本文从古代旗袍演变到近代旗袍的基本程序和具体环节入手,阐述了各个环节的对比及面料的选用与忌用,由于旗袍的特殊性,手缝工艺占相当大的比重,那么归拔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本文着重阐述这两点。本人从事服装工作20多年,加上很喜欢穿旗袍,所以对旗袍有一定的研究和深刻体验。文章所阐述的内容而更能有实际姓,可供同行参考与讨论。
  『关键词』:旗袍,工艺
  旗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之一,深受国人及世界人民的喜爱,从作为满族的民族服装起到清朝末和民国时期开始逐渐西化的旗袍,在面料、色彩结构和工艺上都有很大的变化。现代旗袍对其合体性要求更高,因此在旗袍制作上,除了传统的镶、嵌、滚等工艺要求外,归拔工艺也就成为重中之重,对旗袍的立体成型有重要影响。正因为如此,本文根据自身制作旗袍积累的几十年的经验,就归拔工艺在旗袍细部的应用作以下阐述。
  从古代以来的中国妇女服装基本上用直线、胸、肩、腰部完全呈直状态;袖子是连身袖没有明显的曲线变化,直到20世纪的20年代末,中国妇女才领略到“曲线美”而改其传统将旗袍裁剪制做成称身合体。改良旗袍在工艺裁剪方面更多的引进了西式裁剪法,将衣片与袖子分裁,由过去的连身袖改为装袖,使得腋下更合体。随着当时人们受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已不再把溜肩看作评价女性美的标志。旗袍出现了引用西式的垫肩,另外出现了绱拉链、盘扣来做妆饰,在衣身上更加紧身合体。加上高跟皮鞋的衬托,越发体现出女性秀美的身姿。
  在面料上也很有讲究,经过西式服装文化的洗礼之后仍保留着东方女性含蓄的韵味,面料要求绝对不能透明,仅以突出三围为目的。
  不同面料做出旗袍有不同的层次感:如棉布做出的旗袍有着中华民族特色淳朴与幽雅的风情;而织锦缎、丝绸面料做出的旗袍显得高雅、富贵、华丽诱人;有弹性力的面料做出的旗袍除了使服装更合体之外还可以增强舒适性。
  虽然裁剪上要求的如何紧身,但没有经过工艺的归拔处理,始终是平面是扇形,然而通过归拔的裁片能成为立体的旗袍。
  一熨烫工艺
  首先根据面料不同所需温度也有不同,如棉、麻纤维织物熨烫,温度可高些,温度控制在120~160度,化学麻纤维织物温度较低例如:粘胶纤维织物为120~160度,涤纶织物140~160度,棉纶织物120~140都晴纶织物130~140度,维纶织物120~130度,丙纶织物90度以下。要正确掌握温度,温度过高易使衣物焦黄,温度过低达不到熨烫要求。最好在熨烫前先取一小块与衣物相等的面料,试试熨斗温度后再正式熨烫。
  归拔的方式:
  将前衣片按照前中线正面合对折,右手拿烫斗,按从左向右,自下而上的方向熨烫。左手按布料,右手食指轻按蒸汽开关,不要连续多次,一般一到二次即可。当熨斗向前推动时,烫斗尖略抬,向后退时烫斗后部略抬,这样才能灵活自如,不带动面料同烫斗一起移动。烫斗在前中线里侧臀部腰节上、下处拔伸熨烫,将腰省拔伸熨平服,再从侧缝那边腰节上拔伸熨烫,并将腰节拔出,臀围至开衩止点一段要归。胸部应垫布馒头熨烫,以烫出胸部胖势,侧缝一侧基本呈直形。例如:腰间侧缝处拔,前中就是在随着拔的同时渐渐的在归,同样在臀侧处归的时候渐渐的就把松量赶到了前中腹部、臀部,待稍反弹后就能达到明显的立体三围。胸部隆起来满足胸部需要的量,腰部吸进体形才能优美。通过归拔后使前后中线呈弯曲型,符合人体的曲线。再如:后衣片归拔与前衣相同。前肩部拔开,后肩膀归拢,肩缝自然朝前弯曲,符合人体特征;后袖笼背宽处归拢,稍归后袖笼弧线,使装袖以后的袖子圆顺不回口。
  
  
  二、手缝工艺
  由于旗袍的特殊性性,在旗袍的缝制过程中,手工缝工艺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工艺包括:回针针迹、刺点针迹、暗缝针迹、之字形针迹、暗针针迹、套扣针迹等。
  1、 回针针迹是手工针迹中最牢固的一种针迹。在难以达到的部位或者缝纫机难以缝制的
  里层针迹里针迹都可用此针迹。此针迹一面的外观像机制针迹,而在背面则是重
  叠的针迹。
  2、刺点针迹是回形针迹的一种变化,织物只留下非常细小的针迹,它用于装饰性的表层或在手工装拉链时使用。
  3、暗缝针迹是一种几乎看不见的针迹,用于缝折边、粗缝边或贴边上。
  4、之字形针迹可以在粗缝毛边上平展的缝刺,也可以在有衬里的服饰上用做折边针迹。
  5、暗之字形隐藏在衣片和折边之间,如在缝制旗袍下摆时使用。
  6、暗针针迹位于折边和衣片之间,所以看不见针迹,使折边的上边缘不会在衣片的正面形成一条窿背。
  7、套扣针又称套结针,主要作用是用于衣片和里衬的连接。
  8、串针俗称线丁,用于边的定位、打褶和特殊部位的记号。
  9、套结用于服装开叉处、纽扣结合处,起定位和加强牢度。
  盘扣:
  旗袍是古代优秀的民族服饰,它的基本内涵不能变,随意杜撰会导致面目全非,但这并不影响它层出不穷的表现形式。其中盘扣变化起到了这一作用,盘扣的式样随着材质的改变色彩的变化,造型的组合而变化无穷。
  盘扣是将两面衣片连接起来的搭扣,是由“扣”和“襻”成对相称,而盘扣分直扣和盘花两大类,其区别在于尾部的变化。直扣的尾部成直线形,而花扣的尾部则以各种花式来表现各种效果,盘扣的独特魅力是无可比拟的,它是纯手工制作,再精美的旗袍用了不是手工盘做的纽扣一定会大打折扣的,即使是一件西服装上了盘扣也会立刻变得充满中式韵味。盘花纽扣的造型和色彩都十分丰富,传统的造型有:(1)植物造型,如葫芦、石榴、梅、兰、菊等;(2)动物造型,如龙、凤、鱼、蝴蝶、孔雀等;(3)文字造型,如双喜、福、寿等;(4)其它造型,如云形、八宝、八仙等。盘扣发展使得唐装洋溢现代气息。
  盘扣的工艺非常繁复,首先是缝襻条,襻条面料必须用斜料裁制。襻条宽约2cm,编缝襻条时应将襻料反面向上,用针钉在桌面上,然后将襻料两边的反面各折转0.5cm,中间嵌一根细铜丝,使襻条富有弹性,便于任意曲成各种形状。有些较薄的面料可在襻料中间衬放几根棉纱线,使襻条硬而坚实。然后将襻条折好,边折边缝,针迹要细密,再用完成的襻条编盘扣。襻条缝成圆形或扁平形,传统以扁平形最为多见。
  以上这些是笔者在工作学习中所得,尚有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努力探索找出欠缺之处。相信只要对民族传统服饰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提炼,就一定能设计生产出更多既古典又时尚的产品为爱美的女性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兆全,新编服装院校系列教材(成衣纸样与服装工艺)(ISBN7-5064-1673-5)
  [2]欧阳心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服装工艺学).(2006重印)ISBN7-04-007833-3
  [3](日)文化服装学院,郝瑞闽.范树林,等人编译(服饰手工艺篇)新版,中国轻工出版社
  

文章标题:浅谈旗袍工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news/csjs/201010/504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无相关信息
论文加急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