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色——作为新世纪环保的主旋律,正日益被广大民众所关注。“绿色建筑”以节能、环保、健康舒适和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绿色建筑”在建筑领域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本文就当前形势的发展阐述了绿色生态建筑的特征、设计方法、推广难点,以及发展“绿色建筑”的途径。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准则,节能设计,可持续
前言
目前,我国发展任务迫切,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资源消耗总量增长迅速。能源的利用效率却很低,据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目前仅为33%,比发达国家相差10个百分点,落后近20年。为此,建设一条既能改善、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又能促进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之路,是我们今后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可见在我国发展绿色生态建筑,是建筑界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迫切的现实任务。
1绿色建筑生态的特征
①绿色生态建筑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应予保留并予妥善安置。
②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降至最低程度。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③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④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尽可能保护好,根据不同情况,力求回收利用,做到:建筑材料——建筑——建筑材料——新建筑的良性循环。并积极利用其他工农业废弃物料。使用先进技术,降低建筑运行管理费用。在结构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不要拆除旧建筑,应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节省建筑造价。
2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准则
2.1以人为本,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在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决不是“人类中心论”。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我们强调高效节约不能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但也不能只强调人的健康和舒适,而不顾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建筑应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视觉景观,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提高舒适度,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
2.2使用洁净能源,保护自然资源降低能耗绿色生态。
建筑要通过优良的设计、优化工艺和采用适宜的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改变传统建筑产业的粗放、浪费污染型的生产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工艺生态化。要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积极采用洁净能源,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如自然通风和通风道技术),减少废弃物。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两大课题结合起来,以最低的资源,最少的污染获取最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3循环、有效利用资源与能源
循环使用建筑材料,废物再生利用,水循环使用,能源的多级多层次利用,使用高效率的设备和控制系统。扩大代用、再生利用材料资料,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有用的经验转化为标准、规范条文,以利推广。
2.4保护利用环境,尊重历史、自然设计与地方相结合。
分利用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保留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湿地和自然水系,保持绿色空间,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使建筑空间布局充满活力。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2.5整体优先,全寿命设计
设计必须从整体出发,经济性应从全寿命周期通盘考虑。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适宜的建筑技术和绿色建材的集成,增强其性能及灵活性,延长建筑整体系统的使用寿命;通过技术进步和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建筑工业化、现代化水平;提高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积极发展智能建筑,提高设施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2.6保护生态系统调控城市气候
创建舒适健康、高效清洁、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生活追求。这要求设计及规划采取合理的城市结构与绿地系统布局,考虑建筑通风与遮阳。控制污染。合理处理与建筑相关的垃圾及工业废弃物。广种桥木并用当地杂草绿化(节约水资源)改善城市气候。铺地尽量用可渗透性地砖,以利保水和植物生长。
3推行绿色生态建筑的难点
3.1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人对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高的重视,尚未将节能与绿色建筑放到影响国家能源战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管理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对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有些地方甚至放任自流。这是影响我国的推行节能、绿色建筑、贯彻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难点。
3.2利益驱动的问题
绿色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是考虑当今全民共同利益、公共健康的需要,(如改善空气品质、减少空气、水和环境的污染),又着眼于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所以存在着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矛盾。这就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间使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损伤长远利益。这需要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来制止这类事情的发生。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也没有激励、引导和扶植节能与绿色建筑的相关政策。
3.3规范标准体系的建立问题
绿色生态建筑客观上涉及多学科、多角度、多要素。加之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且文化传统不尽相同。故其标准规范体系涉及面广,建构过程复杂。虽然我国已先后颁布实施针对三个气候区的居住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自《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正式实施以来,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工业建筑的节能标准尚未出台;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
3.4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
对于绿色建筑仅仅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绿色建筑涵盖广、牵涉面宽、涉及众多学科及门类。所以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建构难度较大,也非建设部门一家之事。在国外许多国家根据各自的情况发展了不同的绿色建筑认证评估体系,来评价建筑的节能状况,保证规范的实施。而我们还没有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只有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节能、节水、节地、环保等评估方法、标准和体系,才能有效推动中国绿色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3.5推广交流平台的设立及设计者利益与社会责任的矛盾
发展节能与绿色生态建筑涉及到新技术、新材料、新配件和新的设计及管理模式,这需要推广交流的平台。
由于绿色生态建筑存在着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未来利益与眼前利益、理想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种种矛盾。所以在设计领域,绿色建筑的实施不仅取决于设计者的思想、知识、水平、判断和决策,也取决于设计者的职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4结语
我国近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诸多矛盾。现在我们已充分认识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基本国策。随着世界性的生态观念和共识的逐步形成以及我国大规模建设的大量能源需要,节约能源就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生态建筑就成为我们解决发展与环境矛盾的良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就是我们生活的理想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