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10月13日是满族重要节日颁金节。日前,部分满族同胞在京通过联谊活动进行这一“族庆”。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满文已经走向衰微。政协委员赵志强表示,满语是研究满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工具。目前大量的满文文献需要翻译,满语人才的缺乏,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
11月18日,农历10月13日,满族同胞迎来纪念满族命名375周年的颁金节。“颁金”在满语中有诞生之意。1635年农历10月13日,清太宗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在这一天,很多满族同胞会身着民族服饰进行聚会。
满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满族历史源远流长,而满文出现却比较迟。直到1599年努尔哈赤下令以蒙文改制满文,才出现了所谓“老满文”。1632年,皇太极令满族文字学家改进老满文,在字母右边增加圈点,以区别原来不能区分的音节字母,又吸收汉语语言成分,创制了拼写借词用的音节。又出现了新满文。乾隆皇帝为了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谕令儒臣拟出满文篆字。此后不少珍贵文献资料均由满篆抄写。
据悉,清代宫廷有很多绝密文件都是满文撰写,因此研究满文对研究清史的意义可见一斑。原满文书院院长金宝森先生介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共存明清档案900多万件,其中明代档案仅3600余件,其余均是满文或满汉合璧的清朝档案。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满文书库也有藏书16000多册。此外全国各地很多图书馆也都藏有满文书籍。满文档案是座蕴藏丰富的宝库,但满文人才已寥若晨星。
如今,满族人口如今已逾千万,是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但仍在使用满语的仅是东北农村个别村庄的少数老人,且这些老人多数会说而不会写。在北京,已找不到教授满语的学校,会满语的市民寥寥无几,用满文记载的清史资料,也正逐渐沉入历史的长河。
据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市政协委员赵志强介绍,从满文出现到衰微,只有几百年。与其说满文和满族文化走向衰微,不如说它是在与汉语和汉文化融合后,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北京故宫,许多刻在大殿匾额上的满文抬头可见;常见的点心萨其马也是满族食品。“炒”据称就是音译,在满语中有煮、熬之意。还有现在依然高贵的宫廷服饰和宫廷膳食,都是受了满族文化的影响。
但无论如何,原始的满文已经远离大众生活。最初的满族文化大都也停留在了遥远的历史中。如今,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满族文化遗留的产物。抢救满文,就是为了留住一把打开历史的钥匙。如果在未来某一天,满文真的变成无人能懂的天书,那就不仅是满族文化的损失,而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