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4 20:04:55
撰 稿
1 文字和术语 文稿力求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紧凑。名词术语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药名以国家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新译名词应附外文。公认通用缩略语和本刊英文缩略语表中的缩略语可直接应用,如DNA,HBsAg,ATP,NO,CO2,IgG,PCR,ECG等。
2 文题 应鲜明而有特色,能准确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用副标题。勿用阿拉伯数字开头,勿用“……的研究”,“……的观察”等。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缩写字符和代号等。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
3 作者和单位 作者姓名写在题名下,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论著栏目的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信作者不超过2个(多中心研究除外),综述栏目不设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信作者,临床病例讨论栏目不设共同通信作者。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并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如作者单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者,在每一位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标注序号,单位全称前标上相同序号。汉语拼音署名姓前(全大写)名后(首字母大写),双名间不加连字线。提供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学历,职称,主要从事哪方面的研究等。提供通信作者姓名及其Email。
4 摘要 文稿均需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文意应一致,应为报道性、能独立成文。非公知缩略词首次出现时应写出其全称。论著采用结构式(点击下载),综述为非结构式(点击下载)。结构式摘要一般分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个部分。
5 关键词 所有文稿均需标引关键词。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关键词数目一般为3~8个。
6 研究设计 当研究对象为人时,作者应说明研究方案是否符合人体试验伦理学标准,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受试者在受试前是否知情同意,获口头同意还是书面同意?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7 正文层次结构 文稿标题层次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如一级标题用1……,二级标题用1.1……,余类推。通常设二至三级,不超过四级。文内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超过15个字。
8 引言 简明扼要地说明本课题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义。介绍研究的背景资料时应引用相关文献。不应与摘要及讨论部分的内容重复。
9 材料与方法 分级标题为一级。应翔实、具体,使他人有重复验证的可能性。动物应说明品种、雌雄、年龄、体质量等;患者应说明性别、年龄、诊断及其标准等;关键性的试剂、药品和测试仪器,应说明品种、规格、型号和来源。中药处方必须全部列出。一般方法可引文献,如有创新或改进,则应具体描述。此外还应具体交代实验设计(包括统计学设计)的方法。
10 结果 分级标题为一级,应真实、准确地表达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可用文字、图或表表达,但三者不应重复。所有数据需经统计学处理,具体写出描述性统计量、检验性统计量和P值。不引证他人资料,不展开讨论,仅强调或概述重要的观察结果。
10.1 图和表 应少而精,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不阅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和表不要重复同一数据。图和表均随文行。图像应清晰,照片应反差好,组织形态学图片一律用彩色照片。将中英文图序、图题和图注置于图下方。组织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建议在图上用标尺表示)。图的电子版要求(点击下载):每张图的分辨率≥300,图(包括标目)的宽度≥8 cm(单栏)或17 cm(双栏),高度≥5 cm。表应采用三线表(不用端线、纵线和斜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序和表题(中英文对照)置于表上方。如论文有图表文件、图表数据的补充材料等数据文件请至本刊在科学数据银行的平台(https://www.scidb.cn/xbyxb)注册,流程可见科学数据银行帮助中心的“数据出版流程”。
10.2 计量单位 文稿应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全面贯彻国家标准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凡有单位符号者应使用符号,如“天”写为“d”,“小时”写为“h”,“分”写为“min”,“秒”写为“s”等;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名称来源于科学家姓氏时,其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如:帕(斯卡)、焦(耳)、瓦(特)……(Pa,J,W…);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字母;选用合适的词头使量的数值处于0.1~1 000之间,分子分母不应同时用词头,如5 μg/ml应改为5 mg/L。
10.3 统计学符号 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样本大小用“n”;标本的算术平均数用xˉ表示(中位数用M);标准差用s;标准误用sx ;t检验和F检验分别用英文小写“t”和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钮);概率用英文大写P。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0.4 数字 凡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及时刻等。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简写为“99年”。迄数的表示,如:三万到五万应写成“3万~5万”;不能写成“3~5万”;50%~80%不能写成50~80%;3×105~5×105,不能写成3~5×105。偏差范围:如(25±1)℃也可写成25 ℃±1 ℃,但不能写成25±1 ℃。表示物体(如肿块、皮瓣)的体积、面积,如:长10 cm,宽5 cm,高3 cm,应写成10 cm×5 cm×3 cm,不应写成10×5×3 cm或10×5×3 cm3。数值的修约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则,应为“4舍6入5看后”,5后有数进上去,5后为零看左数,左数奇进偶舍弃。
11 讨论 分级标题为一级。讨论内容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必须紧扣研究目的,围绕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并与前人有关的结果进行比较论证,作出恰如其分、有资料依据的客观结论。
12 志谢 是对本课题有一定贡献如对文稿作过修改、提供样品、协助实验、帮助制图、制表、统计及提供课题资金资助等相关的人或机构表示感谢。要求文字简练,评价恰当,用语准确。致谢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13 参考文献 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编序。编号标准在文献作者姓名之后或引文内容之后。参考文献引用要充分,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5年内为宜)主要文献。正在印刷或即将付印的文章引用时,应在刊名后注明“(印刷中)”或“(in press)”,一旦发表应及时补齐“年,卷(期):起-止页码”。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应齐全,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名,其后按不同文种加注et al(西文)、他(日文)、идр(俄文); 以集体名义署名的著作,该组织名称按作者编录;无作者或署名时,著录“Anon”。每条参考文献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识:杂志[J],专著[M],学位论文[D],论文集[C],报纸文章[N],标准[S],报告[R],专利[P],电子期刊[J/OL],电子公告[EB/OL]。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字符“A”,其他文献采用“Z”。中文文献需同时提供英文对照。
13.1 期刊 作者. 篇(题)名. 刊名[J], 年, 卷(期): 起页-止页. 含doi的网址(如有).
13.2 专著 作者.书名[M]. 卷次. 版次(第一版略). 出版地: 出版社, 年. 起页-止页. 或: 作者. 文题[M]//作者. 书名. 卷次.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 年: 起页-止页.
14 综述 综述的正文:综述应全面,参考的文献应为近3~5年,应提出比较独特的见解,为自己或他人的研究提供思路,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摘要(点击下载)应简洁、具体地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展示论文内容足够的信息、重要梗概,体现论文的创新性,要有结论。
15 临床病例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为罕见病例的报告和文献复习。一般包括中英文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其中正文主要由引言、病例资料、讨论3部分组成。
第五编 医药、卫生核心期刊推荐
copyright © www.sofab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