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论文发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助推科研协同创新

所属栏目:知识产权论文 发布日期:2014-07-10 17:18 热度:

  当今世界,协同创新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新的动力,也是优化配置社会创新资源的助推器,其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保持科技优势的主要创新模式。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科技部署和整合创新资源,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摘要:从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导入正文,并提出“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框架下的协同机制是关键”两个论断,从河北省的实际出发,在区域科技合作、创新组织、构筑平台、完善管理方式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促进河北省科研协同创新。

  关键词:知识产权论文发表,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协同创新,区域创新体系,协同机制

  因此,实施科技协同创新战略必将成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增强国家经济发展潜力的必然途径,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仅“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1]。这一重要论述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指导意义。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来看,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协调,科技和市场“两张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我们知道,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以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为标志,以推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目标,在我国科技系统内部推行“半计划”和“半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一方面,以市场手段削减科研院所的事业经费和完成对应用研究院所向企业化转制;另一方面,政府出台和实施一系列科技计划(如“863”计划、攀登计划、攻关计划、“973”计划等),大幅增加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投入。十多年过去了,以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为核心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国家宏观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协同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科技计划的财政投入对社会资源投入的引导作用趋弱。政府既是竞争性项目的投入主体,又是参与全程的管理主体,但是,始终缺乏一种科学的独立的监督评估体系,许多重大科技计划从设计到立项、实施、结项,都是各部门自己决策、验收,缺乏事后的评价,大量的科技经费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造成相当大的重复和浪费,使得有限的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低下,对其他社会资源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不明显,导致基础研究领域协同创新“缺血”。

  2.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性差。我国知识创新能力较强,国际排名居前列,科技论文发表总数为第11名,国民专利申请数量惊人,但是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我国企业及主要产业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国家10~20年,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直接成因是R&D人员的主力,尤其是顶尖级创新人才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所提供的创新成果不能满足企业的市场需求,而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创新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3. 我国产学研结合仍然不够紧密。产学研合作主要以短期项目为主,缺乏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的战略层次合作;产学研合作协议对各方的责、权、利界定不清,对风险承当没有共识,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分享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难以形成利益分配、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主要原因是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政府与市场在创新中的互动关系不确定,政府缺位、错位、越位现象时有发生,政府宏观调控协同创新的能力有限。

  4. 科技中介组织孵育不健全,技术市场体系薄弱,未能建立畅通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渠道,导致我国科研成果的平均转化率很低,不及发展中国家的三分之一,更不及发达国家的六分之一[2]。科研成果难以转化,协同创新就不能实现经济效益。

  5. 长期分离的军民创新体系,已不适应当今世界军民技术发展的融合和交叉趋势,高新技术在军民创新体系中相互转化已成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领域。

  综上所述,过去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侧重改革创新资源的配置方式,使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下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其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机制体制的改革,形成政府和市场的互动关系,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关键举措是构建开放、互动、竞争、协作的科研协同创新机制。

  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框架下的协同机制是关键

  按照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技术创新相关行为主体,以及这些主体之间的联系、运行机制和制度组成的开放的网络系统[3]。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是指系统的各个主体要素(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府、中介组织和金融服务机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而进行联系所形成的协同机制,促进系统内部的创新资源合理的、有序的流动。

  从宏观层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一种协同机制,整合分散在国家各部门、地方、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和金融服务机构的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形成整体的合力,以提升我国科研协同创新的效能。概括起来,科研协同创新机制是以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为重点,以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配套措施作为基本思路,实现全面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1. 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即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凝聚创新人才的主体、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和科研成果应用的主体,这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从世界范围看,企业研发能力在国家竞争力中发挥着主体与核心作用,韩国、瑞典企业研发费用占国家总开发费用的75%。但是,我国企业还没有成为R&D投入的主体,企业R&D投入严重不足。有数据表明,我国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不足 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有0.6%,占不到创新型国家的10%。要改变这种现状,企业要发挥市场主体和R&D投入主体的“双重”主体作用,吸引和聚集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建立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组织。同时,紧紧围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战略技术、前瞻技术的迫切需要,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协调国家重点研究型大学和中科院系统,构建方向明确、产权清晰、组织紧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以提升我国在战略产业的技术水平。

文章标题:知识产权论文发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助推科研协同创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zhishi/2177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