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辩证包容的原则,及时把握思想动态,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使“80”后青年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公路事业,尽心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关键词:做好,“80”后,思想教育工作
近年来,随着公路收费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一大批青年收费员充实了公路队伍,不仅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更有力地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发展,“80后”青年必将成为公路事业继往开来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在当前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大环境下,“80后”青年经受着社会上各种诱惑的冲击,面临着不同价值观的选择,如果不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出现思想上的偏差,进而导致工作的损失。
一、“80”后青年的思想特点分析
“80后”青年除了具有青年人普遍具有的共性特征外,还有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代际特征,他们的性格及心理既不同于“60”、“70”后的传统与内敛,又有别于“90后”的张扬与叛逆。作为管理使用单位,必须要了解“80后”青年的思想特点,有的放矢的打造“80后”青年思想上的钢铁长城,让他们更好的为公路管理工作奉献聪明才智。
(一)思维活跃但认知方式直观,思想变化复杂。“80后”青年从小就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成长,接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思潮的冲击,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和领悟能力都很强。但是由于社会阅历较浅,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认知方式比较直观,遇事喜欢“跟着感觉走”,对色彩斑斓的社会思潮和观念容易良莠不辨、兼收并蓄,思想观念随之不断发生变化,难以把握。
(二)自信果敢但团队协作、大局意识不强。“80后”青年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普遍受过高等教育,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高,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是受人瞩目的焦点,这些因素造就了他们自信、自我的性格特点。但在工作中容易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英雄主义等问题,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虚心求教的精神,难以接受其他意见和方法,在处理问题时容易走弯路、走极端。此外,随着政治民主化、社会自由化的风潮,人们的自我意识普遍提高,凡事把个人感受放在首位,部分青年刚刚从无拘无束的大学生活迈向公路岗位,一时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在工作中暴露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纪律意识较弱的问题。
(三)业余生活丰富但人际交往复杂。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年轻人可选择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多。“80后”青年喜欢到网吧、练歌房、游戏室、健身房等娱乐场所放松身心,喜欢通过互联网获取、传播、交流各种信息甚至通过网络交友、婚恋。可以说“80后”青年8小时以外的业余生活丰富多样、五花八门。但娱乐场所里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混迹其中,互联网创造的开放式虚拟空间里更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潜在的危险。这些因素不仅对青年的思想产生影响,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而且还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四)心理压力与现实困惑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房价、医疗、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对“80”后青年带来了巨大影响。有的青年初入社会,就作为家庭、社会的中坚力量,面临着经济、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部分人沦为“房奴”、“车奴”甚至“孩奴”。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下,有限的收入、繁重的工作和沉重的压力使“80”后青年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初入工作岗位时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降低,工作中遇到的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恶意投诉等问题加重了挫折感,认为付出得不到对等的回报。
二、做好“80后”青年教育管理工作应把握的原则
“80后”青年既有与其他青年相同的共性特点,又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只有在总体上牢牢把握住工作原则,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教育管理工作中最活跃和最不确定的因素,以人为本不仅是教育管理的手段,更是教育管理的目的,因此,要从“80后”青年的特点和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出发,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实现自身价值的不断发展为目标。在做“80后”青年教育管理工作时,要充分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内心信仰和理想,尽力去关心了解他们,关怀支持他们,帮助他们答疑释惑,化疑解难,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在不知不觉中促使他们完成正确信仰的树立。
(二)开拓创新的原则。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优化转型,必然引起青年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剧烈碰撞和变化。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形势,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因此,加强和改进“80后”青年教育管理工作,必须摈弃因循守旧的思想,在注意吸收社会科学的成果,继承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积极有益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80后”青年的特点,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健全工作机制,才能增强我们工作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三)辩证包容的原则。“80后”青年既有他们“思想还不成熟”、“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冲动”等问题,又有年轻、有朝气,可塑性较强,追求事业和个人价值等优势,不能简单地区分哪些是优势,哪些是劣势,因为每一个特点都有两重性,所以必须辩证地加以研究,客观地加以对待,只要掌握和引导得好,都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优势,使“80后”青年队伍克服自身不足,发挥自身优势,这样教育管理工作才真正算是做到位。
三、做好“80后”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80“后青年身上的优势和不足非常明显,可塑性很强。针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及时把握思想动态。做好“80“后青年思想工作的前提是摸清思想状况、把握思想动态,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建立健全谈心家访、思想分析、问卷调研等交流制度。不仅要同青年本人谈心,还要定期到新上岗青年家中进行家访,注重和其家人、邻里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可以多角度了解他们的总体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家访谈心拉近和他们的心灵距离,有利于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应掌握好沟通交流的原则。在沟通交流过程中遵循“平等、真诚、理解、务实”的方针,用平等打开交流,用真诚赢得信任,用理解找到突破,用务实进行引导,主动出击,解疑释惑。第三,要区分类别,摸清规律,突出工作的针对性。“80后”青年思想易波动,变化较复杂,但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对于不同类型的青年,存在不同的思想问题。工作中,应通过谈心交流不断总结归纳出造成不同类型青年思想变化的主要因素,追根溯源,把握好思想引导的总体方向,不做无用功。
(二)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80后”青年正处在事业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要教育引导他们形成具有公路特色的观念: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政治理论武装、用共产主义信念引导青年。在教育方法上,要综合运用典型示范、肯定激励、环境熏陶、谈心交流、工作实践等多种形式,尽量贴近他们的工作、生活实际,让他们听得明白,听得实在,启发、推动他们自觉修正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从业观。二是坚持学以致用的理念,正确引导他们的学习欲望。“80后”青年学历高,基础好,接受能力强,必须准确把握他们的工作现状,找准其与实践要求的差距,交任务,教方法,激发他们的工作兴趣和钻研欲望,帮助他们树立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观。三是“80“后青年渴望成就和不平凡,但缺乏切合实际的择业观和在平凡中建功立业的事业观。因此,要加强教育,摆事实讲道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个人发展规律,确立切合实际、循序渐进的奋斗目标,要加强督导和管理,激励他们不畏艰苦,努力作为,积极进取,在平凡中实现不平凡,在平凡中找到成就感,真正建立起在公路工作中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发展观。
(三)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一是着力培养人才。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对各类人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规划,提出明确的培养标准和结构目标,着力提高各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其尽快成长,为公路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合理地使用人才。因势利导,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抓住每名青年的闪光点,根据人才特点安排工作,坚持“人尽其能”,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才干,“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大力挖掘青年的潜力,增强他们的业务技能,为他们创造一展身手的舞台,在实现自身价值过程中不断升华对人生的追求,真正形成团结和谐、昂扬奋进的良好局面。三是健全激励机制。要努力创造条件,搭建展示平台,让人才在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如建立健全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长效竞争机制,积极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在竞争中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在青年中广泛开展各种评优创先活动,推先进、树典型,掀起“比状态、比干劲、比业绩”的热潮,努力营造聚集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环境。
(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一是关注身心健康,严格落实定期体检、谈心、慰问等制度,认真倾听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实际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二是落实工资福利、奖励抚恤、公休假等从优机制,搞好饮食住宿等后勤保障工作,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增强职业归属感。三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安排人力的使用,尽可能避免打“人海战术”、“疲劳战术”,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防止出现青年未老先衰的现象。四是保障他们的正当权益,对正常工作活动中遇到不实投诉以及威胁报复等情况,及时组织开展慰问救助和介入调查,维护正当工作权益,保持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公路事业,尽心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五)加强精神家园建设。公路文化是无形的战斗力,对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做好传统文体项目的基础上,结合青年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些具有时代特色、主题积极、内容丰富、让“80后”青年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组织有文艺特长的青年进行文艺汇演,邀请专业人士对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辅导;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提供健身房、阅览室等活动场所;组织成立摄影、绘画以及各类体育运动俱乐部等,既丰富文化生活,又陶冶情操,还能充分体现组织上对青年的特殊关怀,激发年轻人的工作热情,为公路队伍的健康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