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所属栏目:思想政治论文 发布日期:2012-07-06 09:12 热度:

  概要: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时代正是新旧观念更迭、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社会竞争加剧的时代,这使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众多的矛盾。只有正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才能解决问题,促其成才。
  关键词:心理问题,大学生,成因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新旧观念更迭、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社会竞争加剧的时代,大学生产生了许多心理困惑,如何在多样化的环境和观念中保持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的价值观,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方面呈现出的诸多矛盾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阶段,加之所处环境的纷繁复杂,在心理上便呈现出诸多矛盾。
  1、认识社会的渴望与缺乏辩证思考的矛盾。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变革,但又不甚懂得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缺乏辩证的思考,导致对改革开放缺乏信心,甚至表示怀疑。
  2、对理想的追求与动机功利化的矛盾。当代大学生注重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有机结合,在理想的实现途径上,更注重个人的奋斗。一部分大学生的理想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不能正确处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义与利的关系。
  3、智力发达与缺乏辨识的矛盾。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但他们缺乏社会实践,思想易脱离实际,好走极端,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往往不分是非良莠,易受错误思潮的影响,缺乏分辨能力。
  4、自我设计与自我评价的矛盾。升入大学以后,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设计“自己到底能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愿望,但是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过高或过低估计自我,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距离较大,从而影响自我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
  6、独立与依赖心理的矛盾。大学期间,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增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导向的弊端,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当生活、学习上碰到问题、遇到困难挫折时,他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家,表现出较大的心理依赖性。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和多元化思想倾向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前苏联和东欧剧变、中国社会转型期法律体系的不健全;网络时代迅速涌现出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等,导致大学生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的疑虑和困惑,一部分学生信仰发生动摇,造成思想混乱,从而导致思想意识深处的矛盾和冲突。
  2、功利化倾向的教育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把成才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一些大学生学习的目标也是为了将来自己能有好的收入,而没有更多地考虑社会的长远发展。教育功利化这种“重义轻利”的倾向,造成理想与信念渐趋淡漠和困惑。
  3、就业形势的严峻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大学扩招、严峻的经济形势、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家长的高期望等造成了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毕业生就业观念过于狭隘,工作期望值过高,对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基层乡镇企业存在偏见。凡此种种,就业的理想和现实,造成了毕业生莫名的心理压力。
  4、升入大学后诸多变化使大学生受到一些问题的干扰。从高中升入大学,学习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一定程度的影响到心理健康。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离开父母百般呵护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全新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感到不适应,茫然、不安、苦闷、焦虑、心理压力大、失落和孤独等不良情绪的应激反应。有的学生自我为中心意识强而团结协作能力弱,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却很少想到自己怎样去关心和帮助别人,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使他们感到孤独。
  三、改善心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树立坚定地政治方向。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引导大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提高,使他们自觉将个人学业与国家大业紧密结合起来,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建功立业。
  2、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教育。人生价值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大学生懂得,人生价值的实现主要体现在社会价值的创造上,更多的是贡献而不是索取。在满足自己正当利益,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时候,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克服、抵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与利益追求,切实转变“极端个人主义”、“狭隘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心态和思想。
  3、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因此,要引导他们积极投入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在社会实践中看清自己的位置,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认识到自身素质与社会要求的差距。
  4、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持久的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义务感、荣誉感、自制力、坚持性、独立等,使他们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强烈的责任感,有坚韧顽强的毅力,有细致敏锐的观察力,有永不满足的进取心,有服务社会的献身精神。总之,创新性人才应该具有的优良的意志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
  5、培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今社会正处在急剧变化之中,每个人可能受到的冲击与压力日益增多,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以及人际协调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就业等方面反映出的不堪压力现状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如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根据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教育等,使学生能够顺利成才,为国家社会贡献聪明才智。
  6、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学校工作者应给予大学生心理辅导,端正他们的就业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他们在心理上接受就业难这个现实。同时,还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将所学知识能够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开设就业指导课,增加就业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范晓东.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分析[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06).

文章标题: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zhengzhi/1252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