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宪,这进一步丰富了宪法的内容、契合了宪法发展的本质,意义重大。对当前大学生宪法认同教育的路径进行阐释、问题予以剖析,将史料、案例、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对宪法认同教育的可适性进行分析,进而构建有助于宪法认同教育的新思路、新路径,是文章对大学生宪法认同教育的一种探索,希望有助于宪法认同的持续开展。
关键词:宪法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径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宪法的特殊地位和本质决定了青年大学生必须认同我国宪法,但是当前在大学生宪法认同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笔者在此试就如何加强大学生宪法认同教育谈点拙见。
推荐期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高教杂志,杂志是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性很强的连续性出版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中国政法大学《教学简报》;《政法高等教育》;《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以书代刊)。
一、当前大学生宪法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1.重政治指导、重知识灌输轻宪法实践。从学校教育来讲,教师对宪法讲授的主要路径是“灌输”,教师主要围绕宪法相关知识进行讲授。大部分思政教师很少组织学生进行宪法实践,当然有时会组织法律实践,但是机会很少,而且课堂之外的宪法教育时间、形式都不固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并不能通过一两次实践达到对宪法的认同。纵观历来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制作和内容,理论阐述大于实践分析,宏观概述强于具体描述,政治要素高于知识思维,符合了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却难以符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势以及当代学生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宪法认同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思政教育的总体特点如此,宪法认同教育当然也不例外。教材编排、老师讲授都是重知识灌输轻法律实践。
2.重工具性宪法认同轻价值性宪法认同。“从公众对法治的功能认知的角度,法治认同可分为工具性认同和价值性认同。”[1]工具性法治认同侧重于法律的工具性作用,是一种外在的认同。而价值性法治认同侧重于法律内在所包含的价值对主体的满足程度,主要是价值层面的认同,这是一种内在的认同。同样,工具性宪法认同是低层次的认同而价值性宪法认同是高层次的认同。最终宪法认同教育的目标是从工具性宪法认同走向价值性宪法认同。在高校宪法认同教育中,教育者往往从宪法的规则去讲授宪法,侧重于宪法的具体规定,而很少从价值性宪法认同的角度去对受教育者施教。“基础课”中宪法的章节都从宏观来讲,并不能从深层次去探讨宪法所蕴含的价值,学生听得笼统,不透彻,对价值性宪法的认同也就不深入。宪法认同应包括认同宪法规范、认同宪法价值从而产生宪法行为的认同体现。对宪法规范的认同是产生宪法价值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当然,价值认同又进一步促进宪法规范的认同。许多大学生对宪法规范都不太了解,如何去理解宪法背后的精神和体现的价值?价值性宪法认同的评价是宪法认同意识的培养,宪法情感的养成,宪法行为的体现。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而宪法认同必须使宪法意志得到内心确认,从而产生认同行为。
二、史料、案例与媒体结合对宪法认同教育的可适性分析
1.每一种形式分别对应宪法认同不同层次的要求。一是以史为观,宪法的进步性值得被认同。宪法认同教育的第一层面为宪法认知,要从认知宪法文本的具体规定开始。通过学习宪法文本,体会宪法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现行宪法以“八二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通过学习修宪历史,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制定和修改的原因是什么?是否符合时代发展规律?通过对宪法史的讲授,使学生从历史对比的视角认知宪法发展的进步性,了解宪法修订背后的法律精神,对宪法认同教育意义重大。当然,讲授宪法发展史可以通过经典案例的解读来进行。
2.以案例作启发,使宪法更易被接受。宪法认同教育的第二层面为宪法情感。“宪法情感是基于对宪法的认识而产生的对宪法的感情,宪法情感是宪法意识的情感因素,也是宪法意识的心理动力。从宪法情感来说,许多大学生比较认同宪法。许多同学认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入宪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体现民意。可遇事并非诉诸法律,而是“求人”。可见,在宪法情感上,大学生“知”和“行”相悖。其次,以案例作启发,让宪法更易被接受。案例是培养宪法情感的桥梁,在学习宪法时可以引入大量的宪法案例,案例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案例的选取既要经典又要丰富,可选取每年的“十大宪法事件”。
3.媒体的直观性,能够提升认知和情感寄托的有效性。教师在讲授时可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展示宪法理论,将宪法案例、宪法视频资料、模拟法庭视频等和教师讲授有机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可以发挥微博、微信、网络等新媒体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对网络和手机有着天生的依赖性,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发挥手机、微信的重要作用。可给学生推荐一些与宪法有关的网站,可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发表时事宪法热点,培养宪法兴趣,提升大学生对宪法的认知和情感,最终达到宪法认同的目的。
2.当前教育理念的发展及对象特质的演化要求三种形式有机结合。传统教育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而今随着“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双方地位平等。要尊重受教育者,发挥其主体性作用,要求教育要满足不同教育对象的教育需求,针对不同受教主体进行层次化教育,宪法认同教育也如此。重点大学的学生,接受力强,教师应侧重知识广度、深度的讲解,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史料、了解宪法知识,从而产生认同。二本的学生接受力相对弱些,可将史料和案例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三本的学生理论功底薄弱,学习能力较差,要尽可能多地进行案例和新媒体教学,以直观刺激学生的感官认知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总之,在遵循学生特点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史料、案例与媒体三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3.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宪这一课的有效途径。讲好这一课,首先从认知层面系统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华,然后围绕精华从历史溯源及世界发展局势分析其提出的价值导向。以法治领域的综合改革为例,无论是反腐败的持续深入亦或冤假错案平反的持续推进,都是对宪法文本的实际运用即“依法治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措施。其次,从实践案例中选取有明显价值性的实例予以剖析并加工,形成教学素材进行传播,从情感层面让学生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在理论层面具有可行性,更从实践中对实践发展具有指导性。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也曾强调:“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2]以环境问政为例,这是“五位一体”的直接体现,在实践中具有丰富生动且大量的真实案例存在,这些案例的存在让我们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的事实,宪法中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正遭受严重威胁。再次,结合文化传播的新型路径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一思想的时代价值,上升到内心确认的层面。打造优秀故事、纪录片、图文并茂的场景,通过视频传播、微信传播、校园文化建设等多平台予以弘扬。近几年弘扬社会价值的好制作就值得我们充分利用和传播,如优秀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以及各种类型中国故事的讲解等。
三、大学生宪法认同教育的思路及构建路径
1.以教育规律为原则建构宪法认同教育之思路。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宪法认同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按规律办事。这里的规律指“育人规律”。首先,重内因。要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来展开宪法认同教育,如宪法意识和宪法行为相悖;宪法认同和宪法质疑相存;依宪办事和宪法认知度低并存等。同时,大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有规律可循,遵循“认知规律”即从宪法认知到宪法情感,再到新的宪法认知,最后产生宪法行为的过程。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对大学生进行宪法认同教育。其次,强外因。要建构满足认知过程和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条件,在构建良好的教育条件时,要遵循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认知过程来建构,将史料、案例、媒体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步深化,最后达到理性认识。应“四位一体”构建大学生宪法认同教育路径。
1.深入挖掘宪法教育资源,整合认同教育内容。一是收集和挖掘典型宪法案例素材,如有必要收集每年的“十大宪法事件”以及候选案件,这些案件由法律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授所提供,是对当年的宪法案例进行整理、汇编,对案例进行深度点评的结晶。它们反映着民生以及社会热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是归类整理和研习宪法史料。宪法史料丰富、详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对史料都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讲授,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集体备课的意识,对史料的理论和实践进行集体研习,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讲授。三是采集和建立媒体库。今天的大学生已进入“读图时代”,许多大学生喜欢感性的东西、喜欢看视频。教师要采集、建立宪法媒体资源库。要选取针对性强、时间感强的视频及图画资料,要有时效性,大小、长短适中,并能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加强教师培训,让教者具有深厚的知识传播基础。教师宪法素养的高低将对大学生宪法认同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首先要构建宪法知识培训以及教师交流常态化机制。培训要有针对性,确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难点进行深度讨论和针对性培训,使问题得以解决。其次,加强教师新媒体、新教学方法的培训。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进行差别化、针对性培训。要加强老教师新媒体技术基础运用技能的培训;中青年教师要提高其信息化水平、运用多媒体技巧,进行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方法的培训,用新时代好教师的标准去严格要求思政教师。
3.课程体系中需要重新反思“宪法”的位置,增加渗透性。首先,在课程体系中摆正“宪法”的位置。宪法作为母法很重要,为了突出其重要性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式”加入宪法知识,充实宪法体系。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扩展式讲解很关键,在进行扩展式讲解时,可以通过联系的方式加入宪法认同教育的相关内容。其次,注重“渗透式”方法,使有形和无形教学相结合。宪法认同教育不只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事情,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和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应有宪法认同意识,在讲授知识时对宪法知识进行深入、渗透。最后,专设宪法概论课,对宪法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讲解。在建构课程体系时,应遵循宪法认同的认知方式进行建构,从认同宪法知识到认同宪法情感到信仰宪法再上升到宪法认同行为的层级依次进行。
4.对以往平台进行梳理,建构更加有效的传播途径。以往宪法认同的教育平台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传统媒体即电视、广播的传播来完成,有一定的效果,但因为大学生习惯问题,这一优势并不能很好地发挥,需要对以往平台进行梳理,建构更加有效的传播途径。首先,重视校园宪法文化建设,发挥社团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宪法、认知宪法。大学生可以通过开展宪法活动如宪法情景剧、宪法知识竞赛、讲述宪法故事、讲述宪法人物等活动来加强宪法认同教育。其次,建立与建设宪法教育基地。社会文化氛围的搭建很重要,通过对一些宪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遗址进行梳理,建设宪法教育基地,让大学生在基地中感受宪法的精神、了解宪法。最后,发挥新媒体的引领作用。新媒体或其他传播方式可以通过讲述宪法案例、讲述宪法史、讲述中国宪法故事、树立典型人物、在重大事件纪念日等进行宪法宣传。当然,搭建平台,网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共享资源课等来搭建网络平台,传播宪法知识。这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合力来完成。通过合力打造精品网站、建立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有效的平台拓展,通过平台拓展来搭建宪法氛围,从而形成宪法认同。
参考文献:
[1]李春明,张玉梅.当代中国的法治认同:意义、内容及形成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