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建筑企业外来工的精神家园是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其内涵是以建筑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形成建筑企业外来工共有的价值理念,从而使他们对企业产生“家”一般的归属感,并在企业文化的凝聚与感召下,营造出企业与外来工和谐的劳动关系并建立共享利益的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企业文化,精神家园,外来工,和谐
和谐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谐企业也应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要生存、保持优势,构建企业的和谐氛围已是迫切的需要和必然趋势。众所周知:在我国,建筑企业一线的施工队伍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外来工,受教育程度低,受过正规训练的技术工人不多,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注重人文关怀,构筑外来工的精神家园对于建筑企业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十分必要。笔者以为,要使外来工对企业产生“家”一般的感觉,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关键,应从以下的三方面工作着手。
(一)、培养外来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建筑企业里的员工,不仅仅只想通过劳动从企业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他们还需要被社会和企业认可,并有一种个人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建筑企业是外来工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寄托,也就是外来工之家,让外来工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培养外来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1、提倡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思想。企业是社会的一个单位,不可能脱离社会谈自己的发展、谈自己的文化。社会责任和对社会公众的安全、质量、诚信、环保承诺上的经济性和道德性,是建筑企业的基本体现与必然要求。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建筑中最具价值的核心部分,也是企业战略和道德的归宿。建筑企业文化建设体现社会责任,就能让别人刮目相看甚至肃然起敬,企业的员工也因之产生自豪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我司历年来非常重视企业的信誉和社会责任,曾创多个省、市的优良样板工程和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并在纳税、抗洪以及按要求完成政府“急、难、重”工程等方面积极地履行公司的职责,为社会多作贡献,使外来工觉得自己作为公司的一员是光荣的、自豪的。并更加珍惜自己是公司员工的身份。(事实上如果他们到其他企业工作,他们的经历都会受到聘用者的重视,曾在获奖工程项目施工的外来工尤其得到欢迎)。
2、创建以人为本的建筑企业文化,即企业管理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掌握人的潜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融合。建筑企业要善于调动外来工的能动性和群体成就感,为此就要不断提高外来工的素质,一要提高道德素质。加强外来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使外来工懂得应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二要提高文化素质,构建一种人人潜心学习,共同追求进步的氛围,使学习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要提高技术素质,要求外来工不仅要懂得技术,而且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外来工素质能够在企业里得到提高,个人目标在企业得到实现,外来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将会越来越强烈。
3、加强人文关怀,进行感情投资,关心外来工的生活,在实际操作中首先要用制度确保工人工资按时按量发放,这是关心外来工生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外来工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勤奋地工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赚取工资,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如果他们这一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关爱外来工,和谐劳动关系将无从谈起。另外外来工的文化生活、住宿情况、吃饭问题、职业健康甚至子女入学等等都应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使外来工觉得企业就是他温暖的家。
目前不争的事实是多数建筑企业受“三角债”的影响,资金十分短缺,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工工资往往是困难重重。为此,我司在保证外来工工资发放方面建立了严格的制度。在工程开工前制定成本、资金计划,确保工资资金的落实,优先解决工资资金问题,并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工资发放的形式和时间。每月计算所完成工程量,按规定的比例发放工资,并在工地建立公示制度。对外来工工资的发放情况进行公示,要求外来工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或投诉,以确保工资能够及时地发放到每个外来工手上。
(二)、培养外来工的团队精神
企业要使自身处于最佳状态,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培养一支充满团队精神的高绩效外来工团队,应是建筑企业的管理目标之一。要尽可能使该支队伍趋向于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期望,有着相近或类似的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以致得以形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团结共进。让每一个外来工都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雄伟大楼中的一块砖,是不可缺少的一份子。砖与砖之间紧密结合是建造大楼的基础,这种紧密结合就是凝聚力。凝聚力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而只有步调一致,凝聚力的作用才能有效发挥。要步调一致,团队就必须形成自身的行为习惯及行事规范。这种规范同时表现出了这个团队的行为风格与准则。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化的建立健全则是显得非常重要,要及时地对外来工进三级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组织他们学习有关企业规章制度的文件以及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工程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使外来工自觉地按企业的行为要求自己,形成团队良好的风气和氛围。要达此目的还需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做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让外来工树立正确的观念上,增加他们的荣誉感,宣传安全文明施工的观念,树立工程精品意识,引导他们懂得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性。
2、增强专业技能、劳动纪律、安全施工等专题培训,开展劳动竞赛,营造一个人人争先、比学赶帮的氛围。全面提高外来工的技术操作能力,使外来工以更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投入到工程施工中去。为争创一流的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外来工的自觉性和增强他们责任感以及协作精神。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工序、工种协同合作的过程,大量的隐蔽工程除靠有限的检查把关外,主要靠工人的负责精神、协调精神和自觉性。在这个问题上,工人的主动和被动是工程质量优与劣的根源。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团队精神来约束工人,杜绝违规现象的出现。同时由于施工现场的分散性造成管理难度加大,更需要团队精神来凝聚人心,保证工程目标的实现。
除做好以上几点工作外,我司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立样板间,样板墙制度,统一工艺,统一标准,使施工管理人员和外来工都明白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工作而是一个团体。对于创优工程则根据工程目标是否能实现进行奖罚,使外来工步调一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时选派公司内部劳动竞赛的优胜者参加省、市的劳动竞赛并取得多个奖项,为个人、企业挣得荣誉,使外来工明白到个人在团队的作用以及团队对个人的作用。
(三)、创造条件,让外来工融入城市,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关注民生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关怀外来工的措施不少,比如:制定了工资支付条例、工伤保险、提供医疗救助等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外来工受户籍问题的制约,他们的权益往往难以保证和落实。为了保障外来工的合法权益,就应当从根本上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户籍问题。
户籍世袭制度不仅限制了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利,使农民失去了平等就业的机会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也使城市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受到制约。因此,政府已逐步进行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壁垒,使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体系。将农民就业纳入整个社会就业体系通盘考虑,有关部门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如制定外来人员城市入户政策,把进城农民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社会保障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等,因此建筑企业应对外来工的户籍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了解他们的需求,向他们宣传解释政府的政策,让外来工在企业的帮助下逐步融入城市,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这对稳定外来工队伍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司在此方面正逐步地根据政府的城市入户政策为外来工创造条件(如:连续地为外来工购买社保、通过培训使外来工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等级证书等)。计划使部分外来工的骨干取得城市户籍,并成为我司职工,然后再扩大范围,当然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结束语: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要得到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外来工的努力和贡献,而要求来自农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外来工做到这一点,建筑企业就必须通过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外来工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和生活待遇,使他们觉得企业的状况与他们的待遇息息相关,同时使他们对企业产生“家”一般的归属感,则企业将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