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投稿时代需要创建民生经济学

所属栏目:国际政治论文 发布日期:2015-04-03 13:59 热度:

   〔摘要〕 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引起了种种经济失衡问题和社会矛盾,前者为关注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后者迫切要求关注民生问题,否则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构建民生经济学成为时代的需要。从马克思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看,生产是民生的基础,分配和流通促进民生的发展,消费本身就是民生,所以民生经济是全部经济的核心,人民是推动民生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原动力。民生经济的内涵包括民生需要,推动民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与助推民生事业发展的政府行为。

  〔关键词〕 核心期刊投稿,经济增长速度,民生经济,民生建设,经济关系,民生经济学

  〔作者简介〕宋光华,郑州大学商学院教授;

  宋姗姗,郑州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 450001。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实力虽然强大了,人民却并没有同步富裕起来,低收入者仍占据绝大多数,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消费方式密切相关。在发展战略实施前期,我国实行的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战略,经济发展重点在沿海一带、在经济特区、在对外出口,且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占比很大,而内需滞后,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率为36%,而美国是72%;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上世纪90年代的50%以上降到2007年的39.7%。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国际市场动荡,需求萎缩,造成出口增幅下降,迫使我国逐步转向以扩大内需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大多数劳动者收入上不去的同时,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趋势还在持续扩大,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既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增加社会不安定的因素。而且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发展方式落后,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导致追赶型经济难以持续和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国民生活质量下降。再从家庭金融角度看,我国在世界上一直是高储蓄国家,2012年储蓄率高达52%,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20%,欧元区国家大部分在10%左右。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储蓄率,其根本原因是保障缺失,人们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消费随之出现“自我保障性后移”,进而导致“全民储蓄”。这种低收入基础上的高储蓄,严重阻碍了当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10年倍增计划,到2020年将翻一番。这一发展目标的提出,证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即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关注民生。创建民生经济学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民生经济是全部经济关系的核心

  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看,民生经济是全部经济关系的核心。坚持民生经济是全部经济关系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以民生经济为核心,一切经济工作围绕民生、服务民生,有利于民生。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民生的基础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民生的基础。

  根据马克思经济理论,简单再生产满足人民生存的需要,扩大再生产则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和服务。一方面,生产和消费都既是起点又是终点,马克思说:“生产行为本身对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1〕生产是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同时,对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对再生产劳动力的补充和生产,二者是同一的。另一方面,生产和消费又是互相决定的。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有生产才能“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2〕消费也决定着生产,只有消费,才能实现产品价值的转变,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没有生产就没有民生。同理,没有民生也不会有生产。因为民生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没有劳动力的再生产就不会有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生产是民生的基础和来源,民生是生产的目的、动力和必备条件。生产不仅生产物质资料,也再生产劳动力和人与人的关系。全部社会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生产与民生相互依存、相互交换的过程。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也就是生产与民生的关系。关注生产、发展生产,就是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而关注民生和生产,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关注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保障民生的前提。安全生产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人员自身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二是生产过程不能对周围的环境、人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生产的过程必须有利于而不能有害于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生产是不断发展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不发展人民生活就得不到改善,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就得不到满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民生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密切相关。之所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仅是增强国家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的需要,也是出于民生角度的考虑。改革开放初期,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是解决人民最基本的温饱问题;经过30余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民生的重点发生转变,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关注教育、医疗保障问题,而这些,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

  发展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根本途径。发展的高度化使分工更加细化,不仅能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且能提供更细致更多样更周到的服务,同时,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发展民生的根本途径。

  (二)商品和货币的流通是民生的纽带

  马克思认为,流通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纽带。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通过流通进入消费领域。发达的商品流通即为贸易〔3〕,包括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各种中介服务在内的广义的流通。市场是流通的载体。在商品货币关系发达的今天,市场分为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流通分为国内商品流通(国内贸易)和国际商品流通(国际市场)。国际间的货币流通又分为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流通在今天表现为第三产业的兴起,其作用是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中介服务,包括铁路、公路、航海航空在内的物流业均是流通的渠道。而这一切都是围绕民生、服务民生而运行的。    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第三产业的完善和发展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开辟道路,促进资本周转和循环,特别是日益发展的货币流通和金融市场,为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实体经济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保证了扩大再生产对资金的需要。物流业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商品流通,扩大了商品交换范围,开辟了国际市场,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而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开辟和扩大,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和改善了民生。其次,中国是劳动力供给最庞大的国家,就业问题是民生的重大问题,第三产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发展好第三产业,才能有效吸纳劳动力,缓解就业难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好第三产业,不仅为民生提供优质服务,而且为劳动者就业开辟了广阔空间。

  (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是民生的保障

  国民收入通过分配与再分配过程,最终进入民生领域,成为民生的供给。无论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民生。初次分配从两方面涉及民生领域:一方面是物质产品的分配有多少进入生产领域,成为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有多少进入消费领域,成为改善民生的源泉;另一方面,如何分配有利于效率最大化、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国民经济质量提高,这一切都关系到改善民生、发展民生和民生安全保障。国民收入再分配涉及公平分配,直接关系民生收入来源、保障状况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民生保障分为公共保障和个人保障。公共保障即社会保障、国家保障和政府保障,简而言之,由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等负责解决单靠个人或家庭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公共品的提供;个人保障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是家庭保障,指家庭中劳动力通过参加生产劳动获取报酬解决自身和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实质上,这些保障是由收入分配来解决的。

  从分配角度解决民生的首要问题便是处理好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一是公共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公共保障与个人保障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必须拥有一定量的物质财富,用于公共事业,包括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用于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公共需要,用于自然完善、环境保护等安全保障。这些保障在分配过程中涉及公平问题,不但要做到公共服务全覆盖,并且应做到公平享受。但政府手中拥有的财富又不能太多,占有的比重也不能太大。国家、政府再富裕,人民群众贫穷,即经济发展了,个人却分配很少的份额,是解决不了民生问题的。同样,个人分配到较多份额,人民富裕了,国家或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无法保障民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和公共经济的发展,也是不行的。所以要以民生为中心,解决好公共与个人间的分配。二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分配。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共同富裕。财富在个人之间进行分配时,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过大。平均主义打击劳动者的积极性,损害效率和效益;分配不公,差距过大,两极分化,既打击劳动者的积极性,又引起一系列社会矛盾,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危害民生。

  (四)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消费是民生的实现

  消费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消费本身就是民生,是民生的消费。消费从内容上分为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消费的对象,消费品的结构、数量和消费的方式、水平等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消费关系也就是民生关系。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者并不直接消费自己所生产的使用价值,而是得到所生产产品的价值。正因为如此,消费需求直接表现为市场需求,产品通过市场进入消费领域。消费者通过市场选购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市场提供的产品,只有符合民生的需要才有销路,而只有产品在市场上行销,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消费促使生产者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追求利润的本性使企业不断使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最终促使社会生产水平整体提高。生产为了消费,消费促进生产,在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作用中,既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又促进了民生需要的充分满足和不断提高。

  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生产的扩大是以消费需要为引导的,现实的生产不仅带动经济的发展,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虚拟经济的负面效应,使日益繁荣的虚拟经济成为生产和消费的最大刺激力量。

  产品进入消费的过程是商品从使用价值过渡到价值的过程,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4〕。但是在我国居民收入如此低储蓄率却如此高的情况下,依靠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方式是相当有难度的,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真爱情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5〕。因此,只有解决好民生社会保障问题才能实现以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在消费领域值得注意的一大问题是消费品的安全问题。商品利润最大化的主导观念成为统治一切的东西,这正是消费者安全成为天大问题的原因所在。消费品的质量和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消费环节出了问题,人民群众的安全便难以保证。特别是食品安全、水质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食品安全是民生安全的根本,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关注民生,首先应关注公民安全。

  三、民生经济和民生经济学的内涵

  民生、民生经济、民生经济学等概念在民生经济学中理应有所阐释。民生是指人民的生存、生活和生长。与此相关的经济运行、经济行为、经济机制都属于民生经济。民生经济学就是阐明民生经济的一门科学。民生经济涵盖消费经济,但二者又不同。消费经济学主要以消费为中心研究消费主体、消费对象、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质量、消费成本、消费效益等;而民生经济学以民生为中心,研究民生需要的内涵;民生在全部经济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中心地位,各种经济要素对民生的影响,特别是人权、就业、分配方面对民生的影响;民生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国际环境,民生的创业环境、创新环境、发展环境以及延续环境;政府与民生的关系;民生经济发展趋势、发展规律;民生经济的实现机制和体制、制度建设等。此外,还应建立测量民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相关指数,例如幸福指数等。    (一)民生需要的内涵

  民生需要包括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这三方面的需要,既包括物质生活的需要,又包括文化生活的需要;既包括身体健康的需要,又包括精神享乐的需要;既包括衣、食、住的需要,还包括用与行的需要;既包括当代人的需要,还包括后代人的需要;既包括个人生活满足的需要,还包括公共生活的需要;既包括财富的需要,还包括环境的需要。

  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考虑,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这是生存的基本条件和保证。这就要求必须合理地安排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比例,特别是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要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第二,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需要,养儿育女的需要。第三,劳动力所有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养老生息的需要。

  关注民生,就应从这三方面进行考虑。就第一方面而言,不同发展阶段人们的需求重点不同,在满足物质需要后人们对精神需要会有更高要求。关注民生不能只解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问题,如温饱问题,还要着力解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解决民生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只能是低层次民生。没有文化、不懂科学、愚昧的民生,人只是一个行尸走肉,没有幸福,没有理想,没有愿望。不尽力解决民生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各种庸俗的、不健康的、有害的思想文化就会乘虚而入,从而导致主流价值观的缺失。就第二方面而言,劳动者子女的生活资料也不能只包括基本生存资料,更重要的是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缺乏对子女的教育,没有教养的下一代,是不可能建设强盛国家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目前我国虽然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普及率并没有达到设想的高度,特别是在落后的偏远地区。如何更好地实践基础教育的普及以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就第三方面而言,目前缺失率是相当高的。一方面,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不足,不可能经常对全体待业、就业工人进行培训,企业培训机构也不健全;另一方面,职工教育和技能培训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没有经过职业技能培训,是不可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素质的需要的,劳动者就可能下岗、失业或者根本上不了岗。新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是劳动力再生产所不可缺少的。目前由于职工收入偏低,有限收入大部分被用于满足第一和第二方面的基本需要,用于第三方面的却很少。所以关注民生,特别要关注特殊群体的生活,比如“农民工”。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兴的群体,也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他们不但收入低,而且权益经常得不到保护,其子女上学、老人养老都存在种种困难,是社会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

  另外,民生需要具有空间差异性。历史、道德和自然等因素,都是理解民生需要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民生对自然环境的需要是安全、优美、健康,对社会环境的需要是和平、安全、和谐,讲道德、有礼貌,受人尊重,有人格尊严等。

  (二)推动民生经济运行的原动力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活的劳动力。虽然经济的运行离不开生产资料,但生产资料是死的,只有与活的劳动力相结合才能共同转移价值和创造新价值。因此,追根溯源,劳动力即广大劳动人民是民生经济运行的原动力。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既能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也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人们又把人力资源称为人力资本。民生经济学不仅要研究民生的需要,还要研究民生和人力资源的关系,研究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和利用,人力资本的流动和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人力资本和物质生产的结合,以及人力资本在再生产中的作用。民生的投入和民生的运行构成民生经济,推动民生经济运行的原动力就是民生主体。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文明的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劳动者的智力开发是社会所重视和提倡的。现在人力资本已经被归为生产中的高级要素,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发展民生经济,必须依靠有高素质的广大劳动者。人民是民生经济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民生的实现与人民自身的努力是息息相关的。人民只有通过勤劳与智慧才能创造财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美好未来,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依靠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民是推动民生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原动力。

  (三)助推民生经济运行的政府行为

  1.关注民生

  关注民生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目标,建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由于我国特定社会发展背景,统治型政府存在了相当长时间,其危害与弊端是有目共睹的。近些年来,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口号被正式提出,这既顺应时代潮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是社会的主力,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公仆。政府的第一任务是关注民生。社会发展要求加强对民生经济的关注,建设服务型政府则是关注民生经济的第一步,为我国民生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基础。

  2.改善民生

  政府的一切作为都应用于改善民生。从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障制度、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到发展工农业生产,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是为了改善民生、幸福民生、发展民生。

  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民生的改善也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正如任何事物的生长发展规律一样,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经过一定时期才能释放出来。改善民生更多地需要从社会基层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民众的需要,尤其应着眼于基层民众和贫民阶层;同时,还应完善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做到改善和发展民生经济同步推进。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是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的安排。发展民生重在教育投资和教育制度规定。    3.保障民生

  民生经济保障中的政府行为源于经济境况、社会状况和生态环境失衡,例如经济下滑、农业减产造成的民生供给不足,需要政府“开仓放粮”,或者对低收入者扶贫救济;社会状况不良,出现不安全因素,需要政府维持社会治安,保障民生有一个安全的、安定的社会环境;对自然环境被破坏造成的水灾、旱灾、虫灾,或者工业废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政府都应承担起保障民生的责任。但在不同发展时期,政府的保障责任不同。建国初,政府的责任是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保障人民民主、人民自由的权利;建国后,政府的责任是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目前政府的保障责任应更加广泛,层次更高,例如养老、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

  民生保障制度对社会、经济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体制不健全、制度安排有缺陷带来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不仅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造成损害,同时也聚集了潜在的社会风险,一旦到达一定临界点,就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危机。〔6〕完善的民生经济保障制度可以有效地缓解甚至避免经济和社会危机。另一方面,个人抗风险能力虽然不同,但相对于社会而言还是十分弱小的,需要政府通过强制力建立起民生经济保障制度,将个人风险分担到全社会,保障个人不会因为无法消化所遇到的风险而陷入生活困境。同时,民生经济保障也是国家利用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在民生经济保障中,应界定政府责任与民间责任,形成多元化的民生经济保障体系;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划清,使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相对应,以保障地方政府在民生经济保障中的主动投入。

  4.发展民生经济

  发展是硬道理。同样,发展民生经济也是硬道理。发展民生经济是政府首要的长期的任务,民富国强是政府的根本责任。人民政府的责任就是要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建设一个人民幸福的社会,让人民安康、幸福、乐业。习近平在十八大闭幕词中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待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发展民生经济,不是说政府直接参与民生经济的运行,而是要由政府规划、调控、引导民生经济的发展。政府发展民生经济的主要任务应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经济发展重大举措,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采取有效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为民生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政府的关怀和助推下,近年我国居民家庭收入有了显著增长,消费进入升级新阶段。其购物需求已由此前的功能性需求发展到个人情感需求,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发展到彰显个人品位需求。除了基本需求外,还开始追求更为优质、健康的生活,追求技术更先进、更加彰显个性的商品,追求辛苦工作之余放松享受的机会。因此,纯天然的绿色产品或有特殊功效的专业性商品将在消费升级潮流中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需要指出的是,消费升级并不是富人的专属,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者更愿意购买高端产品。

  民生经济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因为任何经济发展不可能是直线型的而是曲折波动的,在某种情况下甚至是扭曲的。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加以调节校正。政府不是运动员,承担着的是裁判员、监督员的责任。

  (四)民生经济建设的实现机制和保障机制

  民生经济的实现机制和国民经济的实现机制是一致的。一切促使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快速发展的机制,也都是促使民生经济良性循环和发展的机制,但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促使民生经济实现的机制更多的是如何安排适合民生需要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国家财政支出结构,这些结构怎样安排有利于惠及民生、促进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特别是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支出、政府行为、环境保护、权利安排、法律制度、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合理安排也归结为民生经济或与民生相关的保障机制问题。从根本上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生经济的根本保障。科学发展的道路需要伟大的理论作指导,民生经济建设的实现需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需要依靠这一理论实现民生经济。经过几十年发展和改革,中国经济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已从温饱型向小康型提升,整个社会生活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型,但是,民生经济的保障机制和体制建设尚待完善,特别是社会保障机制、环保机制、公平分配机制,以及机会平等、权利平等、规则公平的实现和政府保障民生的行为规则,都有待健全和完善。

  四、创建民生经济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创建民生经济学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学家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经济发展,时代进步,我国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体系已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正在补充完善。民生经济学就是尚待创建的一门科学。民生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和幸福经济学的创建都是经济学的“梦”。而在当下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对民生问题的理论思考与研究还很不够,从而凸显出许多尖锐问题。这些问题的凸显与尖锐程度,是与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密切相关的。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经济发展和制度改善,另一方面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研究民生、创立指导民生的经济理论,创建一门民生与经济相融合的民生经济学,这个任务非当代经济学家莫属。当然,研究民生问题不仅是经济学家的任务,也是社会学家的任务。

  1.理论价值

  民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也是一门理论经济学,它的创建可以填充经济学的一项空白,使经济学理论体系更加完备。评判一种理论是否科学或者研究成果是否是一项理论成果,可以三项标准评判:原创标准、有效标准和影响力标准。从原创标准来说,对于民生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虽早有学者涉足,但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的有效性指的是一种理论同我们当代社会现实的相关性,即其理论体系或概念工具是否可以帮助我们去观察当代的社会现象,分析当代的社会事实所蕴含的内在机理。从民生经济的有效标准来看,民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生经济理论的指导,离不开民生经济理论的智力支撑。从影响力标准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对民生的关注越来越明显,如何实现“国强”与“民富”并驾齐驱,不仅是执政者所思考的问题,更是社会各界所关心的问题。

  2.实践意义

  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引起了种种经济失衡问题和社会矛盾。前者为关注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后者迫切要求关注民生问题,否则,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摆脱社会动荡的困境。构建民生经济学,深入研究民生问题能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提出解决民生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在扩大内需的拉动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3,95.

  〔3〕〔4〕〔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67,124,126.

  〔6〕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84-186.

文章标题:核心期刊投稿时代需要创建民生经济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guoji/2607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