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和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有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表面蜂窝麻面等。现代建筑离不开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混凝土质量息息相关,严重的混凝土质量问题还会影响结构的安全,为此,结合本地区混凝土生产现状和本人经验,针对混凝土质量管理的现状,谈谈建设工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事项
一、合格的原材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
混凝土是一种复杂的结构,是水泥、砂、石子、水的拌合物,为改善混凝土性能,还常常掺用外加剂。显然,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符合要求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本条件。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加上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劣质的原材料冲击着建筑市场,我们乘“打假治劣”的东风积极做好原材料的试验工作。1.水泥:对于本地产、接触多,很熟悉,质量确有保证,根据试验的结果使用水泥。2.骨料: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用砂必须做细度模数,含泥量试验,石子必须做颗粒级配、含泥量试验,轻骨料必须做颗料级配、堆积密度、吸水率、筒压强度试验。3.水:不能使用被污染的水源并注意保护水源不受污染。4.外加剂:在冬期施工中,经常使用混凝土外加剂。
由于构成混凝土原材料相互之间有差别,配制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配合比并不一样,有的相差很大,为达经济、合理、可靠的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把原材料送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目前正值混凝土新标准实施不久,有些人员对新东西还不熟悉,对原材料的差别把握不透。乱照乱套,凭想象靠估计得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往往会出大问题,造成严重后果。试验室配合比是以干燥骨料为基础的,而现场存放的砂石材料都含有水分,所以试验室配合比还不能在工地直接使用。现场材料的实际用量,应按砂石的含水量情况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配合比才能作为施工配合比。
二、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
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未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规范施工。使得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施工用模板及其支架没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造成模板变形,接缝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积水,模板清洁不够,模板内有杂物,未涂刷隔离剂或隔离剂不符合要求,用于作模板的地坪、胎模不平整,梁板起拱高度不够,预埋件、预留孔洞安装不牢固,模板固定不牢固,模板拆除时间未把握好等都会产生质量缺陷。钢筋质量不符要求,表面不清洁,制作形状、尺寸偏差,安装时固定不牢固,未按施工图要求布置钢筋等。对水泥、碎石、砂、外加剂等原材料的品种、级别、规格把握不严,杂物过多,达不到质量要求。未及时测定水泥的实际活性,影响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正确性,或套用混凝土配合比选用不当,同时对外加剂掺量控制不准确等。未严格按配合比称料,任意增加用水量,任意提高混凝土坍落度,搅拌时颠倒加料顺序,搅拌时间过短、过长,造成搅拌不均匀和离析现象。施工振捣不实,发生离析、捣空现象,混凝土未能连续施工,振捣时间超过初凝时间;表面处理不当。未按规定的时间、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放线误差过大,环境温度过低,混凝土养护不当,受冻等。
三、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提高混凝土质量
要把混凝土质量上升到一个高度来重视,只有把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人力,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有机调动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流程,进行高效运转,确定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有机体制,才能确保工程质量。为减少混凝土质量缺陷,减少工程费用,缩短工程工期,加强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预防十分必要。首先,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混凝土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要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善,未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规范组织施工,施工准备不足,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事故方案不明确,未确定质量目标的控制和分解,或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制度执行不力,都是产生质量原因的重要因素。其次,合理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建设项目确定以后,设计就成为基本建设的关键问题了。在建设的时候能不能加快速度、保证质量、节约投资,在建成后能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设计工作起着决定作用。一个先进的设计,应是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合理地布置场地,组织好生产流程;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最后要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任何项目上一阶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四、加强工序质量控制预防
1.模板安装。以组合钢模板为例,保证模板放线准确,底部承垫层必须找平,模板清洁、湿润、不积水、无杂物、涂脱模剂。模板在拼(接)时要求接缝有规律、感观上能接受,而且接缝也要求严密、不漏浆、缝隙小。在拼缝间还可加设海绵条或橡胶条,以增加严密性。此外,还可将模板拼缝与清水混凝土外型装饰线结合起来,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对模板的加固不仅要计算强度,而且要核算刚度,避免造成变形。因强度需要采用对拉螺栓加固时,应对螺栓位置或穿墙套管等进行放样,使螺栓孔(管)位在混凝土外表面呈规律性排列,符合要求。对柱梁交接处、墙体转角处的模板,应有专门的加固措施,以防止浇筑混凝土后变形。须留施工缝时,前后模板接缝与新、旧混凝土接槎的施工缝均应认真处理,并采取专门措施,以使混凝土接缝美观,接头不变形,不流(挂)浆。
2.钢筋制作,安装。钢筋必须进行质量复检,选择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制作加工,控制浪费现象,钢筋表面必须除锈、清洁,钢筋下料准确,保护层厚度适宜,固定牢靠,浇筑时安排护筋人员随时检查。
3.混凝土搅拌运输与浇筑。原材料必须合格,随时测定材料含水量,按配合比称料准确,准确控制水灰比、坍落度、搅拌时间。混凝土运输与浇筑的间歇时间应合适,必须在初凝时间以内保证连续施工、分层浇筑。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小于2m,正确掌握振捣间距、时间,防止离析现象。由混凝土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表面裂缝在终凝前予以修整。
4.养护。根据环境温度选择养护方法,正确控制养护时间、次数、养护用水,特别是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5.拆模和成品保护。控制拆模时间,合理安排拆模顺序,特别注意保护混凝土边、角部,严禁人为损坏。同时,在各工序施工中,要严格进行交接检查,主要是施工单位班组自检、互查。在专业质量检查人员检查的基础上,还应经监理人员对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按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6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
混凝土工程完成且质量控制资料齐全后,监理工程师应根据质量保证资料、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和设计文件、现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与验收。
参考文献: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