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过对知识产权法这门课程的教学,梳理出知识产权法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法教学质量,培养出更优秀的知识产权人才。
关键词 企业管理,知识产权法,教学,复合型人才,讲授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在当今社会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也是财富,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其它有形的财富相比,知识产权是一种最重要的财富, 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因为她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
在各大高校中,知识产权法也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课程,并且是17门核心课程之一,因此,知识产权法教学事关着学生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学习和应用,事关着国家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梳理知识产权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总结各种经验,并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措施,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法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一、知识产权法课程基本概述
(一) 知识产权法课程概念
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是指各高等院校为了培养具备知识产权意识、能够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保护知识产权的复合型人才,开设的名为知识产权法的专业课程。知识产权法课程需要将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厂商名称权、地理标志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相关知识产权的主体制度、客体制度、权项制度、利用制度、管理制度、保护制度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国际组织、相关的公约等知识传递给学生。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体)财产权,一种私权,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其产生于传统的财产所有权之后,所以作为教授知识产权内容的知识产权法学课程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二) 知识产权法课程的特征
1.内容多而杂,涉及到实体法律知识还涉及到大量的程序法律知识。在我国,没有一部名为知识产权法的法律。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由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法律制度组成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是由各种单行法规共同构成的。在各单行法规中既涉及到实体权利义务,又涉及到程序法律内容。各知识产权法各组成部分之间能够相互独立,彼此联系不够紧密。
2.具有技术专业性。法律知识属于人文社科知识,法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文科背景,不具备相关理科工科知识储备。但知识产权法除了具备人文社科性外,还具备一定的技术性。特别是专利法,专利权的客体是发明创造,其中涉及到科学技术。科技具体内容就具有相当的专业技术性,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则很难掌握。除此以外,植物新品种、产品设计、计算机软件等,同样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性。
3.法律文件多而且变化快。知识产权法这门课程所依托的是知识产权法律,而知识产权法律规定在各个相关法律文件中。这些法律文件数量众多。
一方面因为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生活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另一方面为了与知识产权相关国际公约相一致,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变化较快。
二、知识产权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法教学注重课堂内而不注重课堂外
知识产权法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完成所有的课时,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几乎全是在课堂上。某些高等院校也缺乏与知识产权实务部门沟通的渠道,没有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而且教辅相关资料也不够丰富,导致大量的教师就是用一本教科书将知识产权法课程从头讲到尾。教学资源的匮乏也必将导致教师和学生视野的狭隘和研究的局限。
知识产权法教学也从其他本科教学模式一样,比较注重知识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犹如授之以鱼而没授之以渔。往往是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的课堂听讲为主,重视灌输而忽视启发引导,重视知识而忽略实践,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综合能力,重视专业知识而忽略综合基础,基本上是以班级为单位,集中统一教学,单独个别教学少。
(二)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对用多媒体幻灯片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还没有普及,仍然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这与许多中小学校都已经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但总体而言,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在教学效率上还是在学生的接受能力上,都要比传统的教育更胜一筹。而且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往往用的是试卷考试的形式,考试范围一般局限于教材中,考核方式比较简单,往往是一张试卷定结论,不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课堂表现等学习过程的考查,缺少教学互动的反馈,期末考试以后,就算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和学的任务,师生之间很少会针对该门课程有更多的交流,讨论,而这样的考试方式,会使的学生限于死记硬背之中,出现考前的几天晚上大量的背诵一下,就能够通过考试情况,出现“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抄笔记,考过全忘记”的情形,对实际应用毫无用处,出现高分低能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三)知识产权法教学过于抽象过于枯燥过于理论
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具有知识性,这往往不会成为问题,但由于知识产权的专业性,传递的信息比较抽象,不够生动,只顾理论的现象往往大量存在。导致学生学习知识产权法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习知识产权法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理科知识,特别是知识产权制度中的专利制度,对专利技术的理解,需要更多的理科或工科知识,而法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是文科出身,不具备相应的理科或工科知识,因此导致其学习,相关的法律制度,会有一定的难度。或许有人会说,技术是技术,法律制度是法律制度,不理解深奥的专利技术,并不妨碍对专利法律制度的掌握,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诚然,开设知识产权法这门课程,培养的是法律人才,而不是创作出作品的著作权人,作出发明创造的专利权人及发明出商标的商标权人,培养的是为上述这些知识权人服务的法律人,而不是知识权人本身,但是,一个不懂得知识产权基本运作的法律人,绝对不是一个能够为知识产权人服务好的法律人,一个只懂得相关法律而不熟悉知识产品创造的人,在为知识产权人提供法律服务时,绝对会处处掣肘,相反,既懂得知识产品创造基本原理又懂得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人,处理知识产权法律问题时,绝对游刃有余。 三、完善知识产权法教学的措施
(一)攻克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技术难题
1.搞好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招聘从事知识产权法教学的教师时,除了具备法律知识教学能力外,还可以把具备相应知识产品创造能力作为任职条件,这样文理兼通的教师,才有可能教出既懂法律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可聘请知识产权实务界的专家,如法官,律师,专利代理人,科技局情报信息检索人员等作为兼职老师对学生进行授课。
2.建立学好知识产权法的信心。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并不是没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就学不好知识产权法,只是懂得理工科相关知识的学生,在学习知识产权法,特别是专利法上比较有优势而已,是具备文科知识及思维方式还是理科知识及思维方式,不是学好知识产权法最根本的问题,增强学生学好知识产权法的信心。 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跨学科知识,通过后天学习,弥补先天对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的缺乏。
3.扩充教学内容。知识产权法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当然必须是为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内容服务,那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机械地按照教学大纲来设计教学内容,可以适当的超越教学大纲,拓宽专业知识领域,比如在讲专利法时,也可以将专利文件的撰写、某些发明创造的原理进行课堂讲授或案例研习,当然得注意课时的比例分配。不仅将知识产权的权利义务等相关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已将知识产权管理等相关内容传授给学生,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的扩张,学生不仅可以利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能利用法律制度维护他人的权益,成为法律人。还能进行知识产权创作,具备创作作品,进行发明创造,设计商标等意识,成为知识产权权利人。还能代为进行专利、商标申请,转让,签订与管理技术合同,对专利文献进行分析等服务工作,成为知识产权管理人。
(二)从让学生“学会”到让学生“会学”
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缩减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当然教师将时间留给学生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玩,教师可以将某些知识变成问题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质疑、探索该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该知识,并将该知识在课堂上当众和其他的同学及老师探讨,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最终做一个总的评价。尽量增加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的机会。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地将生活语言转换成法律语言,使用法言法语准确的表达,且表达的过程仪态大方。知识产权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教师不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能做出相应的科学研究。引导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学习了解书本以外的知识,指导他们利用学校校园网搭建的网络平台和提供的技术支持,查阅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等电子资源,收集各种案例论文和其他法律方面的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关注社会发现问题思考法律的能力,关注商标假冒,专利侵权打击盗版等社会问题,锻炼学生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变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将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相结合。
(三)多方面提升教学方法
我认为通过利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创设课堂魅力。
1. 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目前各高校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相当普遍,多媒体教学必须以课件做为载体,教师通过课件上的内容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通过课件上的内容获取直观的知识内容,课件是师生沟通交流传递知识的一个中介,课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授课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课的状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 ppt强大的演示功能,图文并茂,声音视频齐备,语言文字以不能仅仅静态的出现在课件中,设计各种动作适时的出现,引导学生的思维。如果文字一下子全部出现在课件中,过大的知识量首先不利于学生的吸收。其次,所有内容同时出现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第三内容过多会降低学生的注意力。
2.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使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拥有渊博的知识,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下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轻松幽默的课程氛围,让学生学习较为枯燥的知识产权法变得生动有趣。其实知识产权法可以讲的很好玩、很有趣。学生喜欢听教师的课,进而对该门课程学的非常好的现象在高校中是大量存在的。
3.通过QQ、微信、微博、MSN聊天室等发达的网络环境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下,使得教授与学习突破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
4.使用案例教学。教学中必须使用案例,通过案例说明,案例讨论和提问可以使复杂的知识变得直观容易理解且影响深刻,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使用社会热点案例,当前发生的案例,为引起同学的共鸣,学生对知识点比较陌生,但是案例比较熟悉,从熟悉到陌生的学习方法符合人类思维记忆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快的掌握该知识点。通过多媒体对比较大型的案例进行具体的演示,产生更好的授课效果。
总而言之,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教师讲授及学生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吸收知识的能力,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注释: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第六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6.
陈敏.知识产权法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2).114.
张费微,肖玉英,罗思荣.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