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跟据当前环境监测任务日益加重,但大部监测站数据的利用率及可利用性并没有提高,在此就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如何提高县级监测数据的利用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利用;现状
前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厂房不断增多,环境监测任务也日益加重,特别监测站所提供的监测数据不此在为环境管理主管部门决策、掌握区域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治理效果、污染纠纷仲裁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数据的可靠性、公正性,相关监测实验室提供数据的可比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计量认证是由经过授权的认可机构对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按照约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告以正式承认其能力的过程。县级环境监测站作为我国环境监测体系中最基层的一员,应按国家有关实验室认可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计量认证工作,以适应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需求。
1县级环境监测数据利用现状
1.1监测数据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县级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量逐年增加,原因在于:①上级监测部门要求的例行监测任务增加,如入海通量、交界断面、农村地表水普查、乡镇河流监测等。②县级站为了让上级领导更加全面地了解全县水环境质量状况,在全县主要河道、敏感地区增加了例行监测点位。③业务量增大,如环评本底监测业务逐年增加,室内监测、验收监测及其它监测业务量增加。④污染源监督监测的覆盖范围、频次大幅增加。
1.2监测数据利用现状
数据是监测站的产品,只有利用了的数据才具有价值,目前很多县级站的监测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①污染源监测疏密不一,有的每月几次,甚至每天几次,有的常年数据很少。②工作敏锐性不强,敏感地区和一般地区、重点时段和非特殊时段监测频次差别不大。③监测项目数不足,多数事故纠纷监测还停留在综合指标上,特征指标做得不多,还有些项目丞待开发。④数据综合分析不够,直接上报原始数据多,提炼数据信息少。⑤部分数据法律效力不过硬,有些监测工作程序与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有出入,有些项目还需经计量认证确认。
从数据利用情况看,上级监测部门要求上报数据的例行、环评本底、居室内、验收及其它委托监测不可少,各县自行确定的例行及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量需优化,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监管。
2提高监测数据利用率的几点想法
2.1优化监视性监测点位和频次
(1)优化水质例行监测点位。目前很多县监测点位的可比性、代表性欠佳,优化布点研究势在必行。要一改传统的多年不变的监测点位,对现有监测断面逐个按规范检查,移动个别离排污口距离不符合规定的监测点位,根据区域污染源分布情况优化布点。需组织有关科室主要负责人论证,根据既兼顾各类功能分区,又有采样条件的原则,确定环境监测采样点,这些点位都要有明显的功能特征,要能分别代表清洁区、工业区、生活区、交通区。
(2)强化敏感地区、重点时段的监视性监测。加密敏感地区、工业集中区、污染事故多发生地的水质监测。在水位较低的时段,如排咸期、枯水期、农业用水高峰期的加密监测,提前通报给相关部门。
(3)弱化水质较稳定的县控断面的监视性监测。对有些县控断面,其水质较稳定且没有新增污染物汇入时,适当减少监测频次,以减轻工作压力。
2.2优化污染源监督监测频次
以“全面监测、重点优先”的原则指导污染源监测工作。优化重点污染源监测,在保持对重点污染源高压态势下,着重对企业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进行监测,结合以往监测数据,分析其污染治理设施的可行性,若能力不够或根本就没有处理设施,发现超标排放后及时与主管局沟通,在没有改善之前减少监测频次,避免发生“屡超屡测、屡测屡超”的现象;减少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监测频次;增加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监测频次,帮助企业分析不稳定排放的原因,将监测与服务结合起来。
对季节性比较强的生产企业,要切实掌握企业的生产周期,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环境监测方案,取得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部门制定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3优化监测分析项目
对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主要分析综合指标,若超标则可直接与相关部门沟通提出整改措施不需再分析其它指标。优化事故纠纷样品的监测项目,根据可能影响的污染源的特征污染物,增加特征性指标的分析。按照地表水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减少正常检不出项目的监测频次,如汞、砷、镉等。
在环评本底监测中,与环评单位沟通,在保持监测点位一致的情况下,增加监测项目,以备今后一段时期内其它环评引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大大减少了现场监测工作量。
2.4转变监督性监测的方式
一般县级站的监督监测数据都是用于信息公开化企业等级评定、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活动,或给监管部门提示企业的超标情况,不能用于行政处罚。监测数据的使用受到制约。今后建议减少自行组织的监督监测频次,创造机会与相关部门(单位)联合行动:例如适时与法宣科联合搞好信息公开化企业的监测;与污控科联合搞好老污染源、专项整治监测工作;与监察大队建立正常联合行动机制,共同会商,采取夜查、专项行动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监测,同时配合进行一般污染源监测。
2.5规范质量管理,提高数据流转效率
合格的监测数据为监测数据的可利用性提供了保证,目前很多监测部门都存在,盲目攀比检测的数量,将数量作为工作量或成绩的考核标准,忽视监测数据的可利用性和利用率。监测数据是监测站的“产品”,只有合格的“产品”才有利用价值。合格的监测数据必须具备“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人们常说“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只有取得合乎质量要求的监测结果,也才能在使用中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性。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认识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环境的行动,摆脱因对环境状况的盲目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监测质量上实行分块负责制,严格按《质量手册》开展工作,狠抓监测报告质量,强调报告一次合格率。
要想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在法律意义上也要规范。表现在:①监测工作程序符合法律要求,出示执法证,按要求请厂方签字确认。②项目的合法性,积极组织计量认证扩项评审,将已具备监测能力的项目通过计量认证确认,以便合法使用计量认证标志。要想提高数据的利用率,数据的迅速流转是前提。实行监督监测送样单审批制,审批人要详细了解样品情况,特殊样品加班加点分析,及时将结果通报给相关部门。
要想提高数据的利用率,综合分析也是关键。通过一系列数据的深度、全面的分析,提取其中包含的环境信息,对全县的水、气、声等污染源及环境质量状况作客观评述和规律性综述,找出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和突出的环境问题,提出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为地方经济建设、项目建设提供服务,为领导决策、环境监管提供依据。
3结束语
总之,对监测数据我们要精益求精,充分发挥每一个监测数据的利用价值,优化监测工作,减少无效数据,提高监测数据的可利用性和利用率。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