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城市管理部门在政府职能部门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长效化管理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和管理方面最主要的职能之一。因此,如何保持城市管理的长效化,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城市学刊》城市管理期刊,1980年创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一、城市管理核心概念
1.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果和载体
经过前工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和后工业社会阶段的发展后,人类社会已进入"城市时代"。现在的城市,继承古代城市传统的功能同时,也发展出了新的特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管理"活动,所有发生的城市管理活动,绝大多数是传统形态的城市管理,即一种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管理。
2.城市长效管理
城市长效管理是当前国内各城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种预期效果,为了摆脱过去管理中弊病,或过多依靠运动式、突击性的整治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管理方式,用来改变不断整治却又反复回潮的尴尬被动局面,进而达到一种相对守衡的可持续管理效果。
二、城市管理长效化面临的困难
1.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在积极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大幅度扩张经济总量、加快扩张城市规模与循序渐进完善城市功能一直处于矛盾之中,城市规划建设的负债经营虽然在迅速扩张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上成果裴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但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沉重的代价,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城市在追求确定的经济目标时,往往难以顾及合理的规划、建设的质量,致使城市道路、绿化、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严重滞后,最终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管理的质量。
2.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相悖
目前,城市的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悖,主观原因是,在发展观上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在措施上环境建设滞后,仍然不自觉走着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在管理上整治力度不足,监管不严造成城市环境恶化。
3.城市人口密集、整体素质较差、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目前,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集中流向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城镇,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引发资源配置、劳动就业、应的问题,福利保险、社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人口质量存在与城市发展不适。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相对不足,如同一把双刃剑,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威胁。
4.科学的管理机制没有形成
由于城市管理体制未理顺,条块关系不协调,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城市管理难以形成合力,难以形成共同负责,共同参与管理的制约机制,城市管理仍处于行政管理与依法管理并存,人治与法制相连,执法与抗法同在的复杂矛后冲突中,严重阻碍了城市管理走上科学的轨道。
5.市民的文明素质不高
个人、局部利益与整体、长远利益之间的矛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无疑从全局的长远利益发展,这必然与个人的局部利益,无视整体的长远利益,甚至为了前者而不惜损害后者相矛后。建设的违规违章,管理中的脏乱差问题,都能从此找到根源,有城市存在,就必然有管理,管理与被管理的就一定存在矛后,就必须处理好这对矛后,行使有效的管理,基本前提是以全局的长远的利益规划个人的局部的利益。
6.规范管理和长效管理薄弱
在城市管理体制上,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相互扯皮的局面,致使管理效能低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配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以罚代管的问题存在,部门分散执法力度不到位,给依法管理城市带来困难;在城市管理机制上,存在统筹协调不够,职责不清,职能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力和措施不落实的情况。因此也就表现出规范管理、长效管理则相对较弱。
三、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的对策
1.建立科学有效的城市管理体系
(1)建立城市管理执行责任体系。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建立起科学的城市管理体制,实现市、区、街道、居委的职能转换,突出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充分发挥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同时,要坚持条块结合,统筹协调,通过合理的分工,提高执行能力。
(2)建立城市管理决策目标体系。创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节水型城市、绿色交通示范城市,以及人居环境奖等,这些都是城市管理的目标。这些目标在凝聚群众意志,振奋市民精神,传播城市形象等许多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每个城市,甚至一个城市的不同阶段,也都要有自己的管理目标。
(3)建立城市管理考核监督体系。建立城市管理工作监督制度,形成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自我监督相配套的监督体系,由市、区、街二级城市管理部门和专业机构、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构成城市管理监督检查系统,通过推行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询制度、跟踪制度、通报制度等,使城市管理全过程透明、公开,扩大考核监督过程中的民主和透明度,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2.推进城市管理不断创新
(1)改革城市管理方式,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创新。现代化的城市,需要现代化的管理。要积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的重点,要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数字技术,建立城市管理的数据库,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活动的实时监测与动态控制,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增加城市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
(2)加强法规建设,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创新。要加强城市管理立法工作,制定操作性强、权威性强的法律、法规、规章、尽快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使城市管理工作由过去的"行政约束型"向"法制约束型"转变。要把法规规定、标准等内容,向社会公布,方便群众办事,规范政府行为,逐步走上规范管理的路子。
(3)加大公共参与力度,推进城市管理社会化创新。城市管理中的重大决策的制定、重要活动的组织、骨干项目的实施等,以及口常的具体管理工作,都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要发挥居民委员会在社区管理中协调利益、化解矛后、排忧解难的作用,夯实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
3.提高城市管理保障水平
(1)加大政府财政投放的资金保障。城市管理也需要资金投入,这个观念还需要宣传,需要落实。要结合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城市管理经费,切实解决城市管理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主渠道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收入应主要用于城市维护和管理。
(2)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超前保障。抓城市管理工作,必须要把工作的重心前移,从规划和建设上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提高详细规划的覆盖率和规划设计水平,对新建绿地、各类停车场、集贸市场、交通枢纽建设等实行超前控制。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可以极大地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城市环境档次,从硬件上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造条件。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的执法保障。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城管执法队伍的思想、纪律、作风整顿,认真搞好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其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进一步完善城管行政执法机关以及执法队员的检查监督机制和纪律约束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自觉接受监督,提高城管行政执法队伍的依法行政水平。
四、结语
在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下,行政执法权与监督权不分,缺少独立的监督评价机制,难以有效捕获信息和发现问题,政府部门普遍存在效能低下的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城市管理部门在政府职能部门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长效化管理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和管理方面最主要的职能之一。
参考文献
[1]钱振明:《城市管理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陈振明:《公共政策学一一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陈平:《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探析》,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