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到今天也进行过很多改革和新的政策,每次改革和政策的颁布都是根据当时的国情来进行的。也正是有了这些改革社会才能发展的更好。本文是一篇博士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历史演进及其内在关系。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经历了艰辛曲折的探索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布局与时俱进,不断演进,已经由“二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布局由“二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历史演进,遵循着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逻辑。“五位一体”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格局。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历史演进,“五位一体”,内在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重大创新就是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即在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四位一体”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布局由“二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演进,立足中国国情,以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教训为根据,坚持以人为本,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宗旨,符合时代潮流,顺应了中国社会变迁发展的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演进遵循着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逻辑,“五位一体”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五位一体”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历史演进
由“二位一体”到“三位一体”的演进。建国初期,面对百废待举的局面,党和国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即实现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管是工业化还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任务是加强经济建设,为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以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稳步推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种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和现实原因,党和国家工作中“左”倾思想逐渐滋长发展,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忽略了经济建设等主要任务,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大胆地提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其间由于在改革开放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腐朽、落后等思想和行为传入了国内,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国内发生了一些不稳定事件。为此,邓小平特别强调,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我们不但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如果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邓小平提出了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等一系列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可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二位一体”的基本思想。
“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根据邓小平的思路,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思想,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2]这实际上就是要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三位一体”布局的思想呼之欲出。到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富强、民主、文明的实现对应的是要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才能实现。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三位一体”布局的思想基本形成。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使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我们党对政治建设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三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日益成熟。之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进一步论述了政治建设的许多内容,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并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三位一体”布局的思想完全形成。
2由“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演进。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都取得了重要成就。然而,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没有改变,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而且面对着国际国内的各种新挑战。从国外来看,尽管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然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势头有增无减,并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干涉;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更加困难。从国内来看,我国的社会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我国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组织、社会阶层和社会利益格局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尖锐化,出现了社会的不稳定现象。正是基于国际国内的新变化、新挑战,加强社会建设就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为紧迫、最为重要的内容。“中央提出以社会建设为新内容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根据就在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经济、政治、文化以外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大量涌现乃至激化,决定了党和政府在思想上、理论上和指导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思路上,越来越关注社会生活领域。”[3]因此,党中央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强调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2005年,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4]至此,“四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思想得以形成。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系统论述了“四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并把它写进了党章,标志着“四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思想最终形成。 3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演进。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处于世界第二、政治民主化进一步发展、文化事业不断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往追求高速度、粗放式增长的发展道路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消耗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低下、人们健康状况面临挑战等问题十分突出,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日益加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3》显示,202年中国环境竞争力得分为48分,在全球33个国家中排在第87位。其中,资源环境竞争力48分,排位第89名。中国的生态环境竞争力得分仅36分,在全球33个国家中排位第24名。”[5]从全球来看,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极端天气、全球性传染疾病不断发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早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共同行动。西方国家以往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老路在我国走不通,结合我国国情,我们必须走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正是在顺应全球保护环境的趋势和着眼解决我国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孕育了“五位一体”的思想。[6]202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7]3“五位一体”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统一,其对应的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美丽。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演进发展为“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思想已经完全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布局的内在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中的“五位”,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即一个整体,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靠“五位并兴”来实现,“五位”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总体,是“五位并在”的辩证统一的有机体。“五位”与“一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体”由“五位”构成,“五位”统一于“一体”;“一体”决定“五位”,“五位”为“一体”服务;“五位”中的各“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共同统一于“一体”中,为“一体”更好地服务;“五位”中的任何一“位”都不能离开“一体”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而“五位”中的每一“位”相对于“一体”又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地位和作用。这里,笔者就“五位”中的各“位”在“一体”实现的过程中具体的地位、作用及其辩证关系略作析论。
经济建设是根基和中心,为“一体”提供物质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来人都非常重视经济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中进行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邓小平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8]34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一方面要从生产力自身的角度来进行,即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扩展劳动对象、不断革新生产工具。另一方面,要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进行,要不断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断协调生产活动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断完善劳动产品的分配制度。不管是发展生产力还是调整生产关系,都要加强经济建设。通过经济建设能够使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不断提高、生产工具不断更新换代、劳动对象不断扩展,能够使生产资料所有制更加合适、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劳动产品分配更加合理。从这个意义上看,经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最终决定力量的最基础因素。经济建设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只有经济建设搞好了,才能更好地进行其他建设;同时,其他四方面建设也影响经济建设的成效。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要不断加强经济建设,为“一体”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更好发展。对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邓小平讲道:“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8]250自从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我们党的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十分重视并重申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7]9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政治建设是保障,为“一体”提供领导力量和组织保证。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因此,经济建设决定了政治建设,政治建设又反作用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能够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领导力量和组织保障,能够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保障。同时,良好的政治环境是其它四大建设的前提。没有政治建设,就没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就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它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政治建设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基本政治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政治建设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更加注重”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侧重点,即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与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7]25与之相应,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协商民主应很好地应用于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公民与官员之间就共同关心的政策问题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与讨论,积极倡导公民直接的政治参与,是当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同时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不断完善各种协商形式,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完善协商制度、实现规范性,进一步明确协商什么、与谁协商、怎样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具体要求,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水平。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 3文化建设是灵魂和引领,为“一体”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的重要体现,有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同时,一定的文化一旦形成反过来又影响着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加强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国民的素质,形成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队伍。同时,加强文化建设,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因此,文化建设是灵魂和引领,为“一体”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可靠的思想保证。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文化大国的目标诉求在文化建设的不少领域都有发展。但文化大国不一定就是文化强国。当前,我国已经是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首次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相对于文化大国的建设要求,文化强国是更高的追求。文化强国不仅在量上、范围上,更重要的是在质上能够引领本国、甚至全球的发展,处于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我们不仅要建设文化大国,更要建设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诉求,是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突出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7]30
4社会建设是条件,为“一体”提供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什么样的经济政治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也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决定社会形态,而一定的社会形态形成以后反过来又影响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经济政治文化更好发展,促使国家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否则,社会环境不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就会受到各种挑战和限制,国家各项事业也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发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加强社会建设能够为“一体”提供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党的十八大在如何加强社会建设方面有许多新观点,进行了系统的部署,其中明确指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等一系列范畴,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些理论创新是对社会体制改革理论的重要发展。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7]34报告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法治保障”,而且将“社会管理格局”改为“社会管理体制”,表述更加准确,内涵更加丰富,突出了依法进行社会管理的理念。同时,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一次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责任主体、范围和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了政府的责任、面向城乡全体居民的范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为社会组织的规范健康发展指明了体制方向,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组织建设的内容。十八大报告还提出了构建新型的社会管理机制的任务,即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是社会管理理念和思路的新发展,不仅要有常态管理,还要有应急处置,更要有源头治理,这三个环节构成了社会管理的新机制,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内容。
5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为“一体”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本身是自然界当中的一份子,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如果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了,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以及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良性发展。否则,如果生态环境破坏了,那么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其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一体”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促使“一体”更好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7]39这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融入其他四个方面建设和全过程中,而且还要融入其他四个方面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既融入又超越于其他四个方面建设之上,成为其他四个方面建设所不可或缺的价值维度和实践方针。
[XCLTIF]
[HT5"H]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993∶44[ZK]
[2][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47[ZK]
[3][梁树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演变的逻辑与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4,[ZK]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96[ZK]
[5][吴继侠“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析[J]理论观察,204,4[ZK]
[6][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09-09-8]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0080626html[ZK]
博士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政法论丛》创刊于1985年4月,同年10月10日出版创刊号,季刊,内部发行;1987年10月从内部发行变为国内外公开发行;1995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以繁荣社会主义法学、促进学术交流、扶持人才、为三个文明建设和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为办刊方针和宗旨,倡导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原则,坚持政法与学术导向性,强化质量意识,追求高品位,实行开放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