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已不仅仅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还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如何提高预防医学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预防医学教学现状入手,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预防医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1 改进理论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预防医学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从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新型人才[2],涉及内容广泛。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由于内容多、杂,知识点跳跃性较大,学生印象不深,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采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涵盖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收集相关知识,分析、讨论相关问题,寻找问题解决方法。例如,介绍营养与健康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分析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并探讨解决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发现、解决问题能力。(2)采用定性研究教学方法。定性研究又称为质性研究,是通过现场观察、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人们对某一现象的观点,收集定性资料,并进行编码、归纳推理,回答 “怎么样”和“为什么”的过程[3~5]。定性研究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为以后从事卫生服务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例如,介绍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时,可以与职业病院合作,结合具体病例进行讲解。学生现场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再如,讲述流行病学相关内容时,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确定几个选题。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文献查阅并制作课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参与式讲授,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最后撰写专题论文,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2 重视实践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预防医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2008 年,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医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6]。因此,在加强预防医学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7]。传统预防医学教学往往忽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验教学为主,多采用验证性实验。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单纯的模仿性操作,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单调的教学内容、较低的教学难度”[8]减少了学生独立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实现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因此,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是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1)增加现场学习机会。比如,讲解预防医学中生产性毒物相关内容时,可以根据教学安排,组织学生到空气中含有铅、汞、苯等的工作场所进行实地监测,观察中毒病例并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更好地了解生产性毒物的中毒机理及防治措施;讲解环境与健康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水体、土壤、空气等环境卫生条件进行调研,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卫生防疫机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企业、厂矿等基层单位,开展预防医学知识宣传、社区调查,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堂所学预防医学专业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重视综合性科研训练。教师可在开学初,根据预防医学相关内容,设计若干选题。学生以兴趣小组或课题小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完成实验课题设计,并进行样品采集、实验方法检测等,最后撰写论文,以提高科研水平及解决问题能力。
3 改变传统考核方式,发展多元化考核方式
考核是评价教育过程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要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还要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9]。预防医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其考核内容应该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分。传统的预防医学考核方式以期末记忆性的闭卷考试为主。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只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容易导致学生“重记忆,轻能力”。素质教育要求考试内容应全面覆盖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现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10]。因此,有必要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能力。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应该包括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两部分。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包括闭卷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分组讨论成绩等,实践考核成绩包括现场调研成绩及综合性实验成绩。综合性实验可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撰写论文,以培养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性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从事预防医学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培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应用型、创新型、开拓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彩霞,李艳博,牛丕业,等.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 TBL 教学模式的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4):308-311.
[2]杨伟品.浅谈如何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课程的兴趣[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8):66-67.
[3]林琳,叶冬青.定性研究方法在预防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3):246-248.
《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方法探讨》来源:《卫生职业教育》,作者:于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