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养心复脉汤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以常规西医治疗为对照,客观评价养心复脉汤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将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型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加养心复脉汤);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 2组患者经均衡性检验,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2周为1疗程。 结果 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性,P<0.05。治疗组对心悸、气短、胸闷、神疲乏力、眩晕、睡眠、口干有明显改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养心复脉汤同常规西药结合治疗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型的疗效较单纯用西药要好,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型的一种较有效、安全的方法。
关键词: 医学论文,气阴两虚,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研究
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发生于正常人及各种心脏病患者。它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改变[1],其频繁发作可引发晕厥,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心绞痛,并可使冠脉血流量减少20%,脑循环血量减少12%~25%,肾血流量减少8%~10%[2]。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室早是心性猝死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约占83%的猝死病人有室早病史[3],近年来虽然涌现许多抗心律失常新疗法,但药物疗法仍是室性早搏治疗的最主要方法。化学合成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能快速控制心律失常,但长期使用有严重的致心律失常和增加病死率的危险[4]。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早搏化学合成药物虽具有特异性强、作用快速等优点,但一些严重的毒、副反应限制了其运用范围[5]。而低毒、安全、有效的中药药物是摆脱心律失常治疗困境的一条出路。该研究采用养心复脉汤联合西医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4月在本科门诊和住院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60例,符合WH0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年龄47岁~75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即采用盐酸美西律,口服,100 mg/次,3次/日;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10 mg/次,3次/日;盐酸曲美他嗪片,口服,20 mg/次,3次/日;阿托伐他汀钙,口服,10 mg/次,1次/日;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00 mg/次,1次/日。连用2周观察疗效。)、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在常规西医治疗上加用养心复脉汤。连用2周观察疗效。)。治疗组30例,其中门诊7例,住院23例;对照组30例,其中门诊9例,住院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治疗前基本病情等方面情况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即采用盐酸美西律,口服,100 mg/次,3次/日;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10 mg/次,3次/日;盐酸曲美他嗪片,口服,20 mg/次,3次/日;阿托伐他汀钙,口服,10 mg/次,1次/日;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00 mg/次,1次/日。连用2周观察疗效。治疗组为在常规西医治疗上加用养心复脉汤,组方:太子参30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川芎10 g,赤芍15 g,桑椹15 g,鹿衔草12 g,葛根30 g,苦参10 g,甘松15 g,莲子15 g,三七5 g(另包兑服)、砂仁8 g(冲后下)、炒枣仁20 g(冲)、甘草10 g。连用2周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血液分析、肝功能、肾功能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以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1995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心悸症状消失,证侯积分减少≥70%,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明显改善,即室性期前收缩次数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或由频发转为偶发。有效:心悸症状大部分消失,证侯积分减少≥30%,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有所改善,即室性期前收缩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心悸症状和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无变化或加重。
2.2 治疗结果
2.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3 不良反应 在2周的治疗过程中,仅对照组出现新的心律失常2例,一例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出现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由于患者均无明显症状加重且患者均可耐受,未予停药处理。此外,未出现用药导致的其它明显不良反应。
2.2.4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细胞分析、肝功能、肾功能比较分析均无明显差异(P<0.05),安全性评价 监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细胞分析、肝功能、肾功能比较分析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前后无变化。
3 讨论
冠心病室性早搏中医既无冠心病也无心律失常的病名,历代医家经经验总结将其归结于“胸痹”、“心痛”、“心痹”等病证[6],并与“心悸”、“惊悸”、 “怔忡”病证[7]有一定关系。国家胸痹急症协作组[5]将冠心病心律失常以“胸痹心悸”命名。其病因皆因在内虚基础上,或外感时邪,或内伤情志,或饮食失节[6],导致本病发生。近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迅速升高,这是由于正气虚损,鼓血无力,心脉不畅,瘀血阻滞,心失所养所致。病机气虚为本,瘀血为标,形成了本虚标实证,应标本同治,以益气活血通脉为此型的根本治疗方法。养心复脉汤则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宁心安神作用,故在临床治疗上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方中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川芎、赤芍、三七有理气活血、化瘀止痛,莲子、酸枣仁宁心安神,葛根、苦参生津清热,甘松、砂仁醒脾和胃,桑椹,鹿衔草有阴阳双补之功效。全方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宁心安神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许多单味中药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人参、葛根能明显抑制肾上腺素诱发的豚鼠乳头状肌的异常节律活动,且能明显抑制离体大鼠右心房的自律性活动,降低心肌自律性;还能降低大鼠心肌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使细胞的Na+、Ca2+交换受抑制,在复极早期细胞内Ca2+浓度增大,平台Ca2+内流受抑制,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有利于消除折返,明显延长心房肌的功能不应期,使其有效不应期延长,中断折返[8],从而控制心律失常。另外葛根具有显著的β受体阻滞效应,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的耗氧量[9]。麦冬能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甘松的主要成分为缬草酮,与心肌细胞膜上离子通道中的特异蛋白相结合,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并能延长心房肌、心室肌与传导系统的动作电位,打断折返激动,从而治疗心律失常;该药还可以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肌缺血、缺氧,降低全血黏滞度,抑制血小板聚集[10]。酸枣仁养血安神,对乌头碱、氯化钡所致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有确切的镇静、催眠作用[10]。苦参中的有效成分苦参总碱有明显的负性频率及负性传导作用,苦参总黄酮能降低氯仿所诱发的小鼠室颤的发生率,对抗乌头碱所诱发的心律失常[11]。川芎、赤芍、五味子也均有增加冠脉流量,增加耐缺氧能力的作用[10]。故该方标本兼治,通补并用。 临床上此方与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应用对于心悸、气短、胸闷、神疲乏力、眩晕、不寐、口干的治疗,还是在对室性早博发生次数的控制方面及改善室早恶性程度方面其有效率都高于常规西医治疗。
参考文献:
[1]李中健.室性早搏的血流动力学影响[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5,14(1):8.
[2]刘全胜.室性期前收缩治疗的得与失――“心室期前收缩对心脏活动的影响”读后[J].心脏杂志,2004,16(5):448.
[3]杨均国.心律失常的近代概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7.
[4]The Cardiac Are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CAST)inrest:Gators.Preliminary report:Effect of encainide and flecainide on mortality inzrandomized trial of arryhthmia suppress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N Engl J Med,1989,321:406-412.
[5]许惠琴,樊巧玲.养心复脉口服液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J].江苏中医,2001,22(11):54.
[6]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8-117.
[7]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实用中医心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21):95-223.
[8]孙蓉,段长农,孙玲.参葛胶囊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机理探讨[J].中国新医药,2003,2(8):14-17.
[9]闻留瑞,李玉清,余海保.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62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21):2116-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