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教学策略

所属栏目:药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9-09-17 10:04 热度:

   摘 要: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对中医学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应达到的西医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药理学则是当前中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西医专业基础课。这篇文章回顾了中医高等教育开设西医课程的历史沿革,指出了开设西医课程对中医学专业学习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并根据作者多年教学体会提出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教学策略。该教学策略围绕适应未来临床诊疗需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沟通协作能力和夯实学术科研基础四个方面解决学生“为什么学”的思想问题,同时也在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上指出了需要侧重把握的几个方向,力图对新形势下提高药理学课程教学质量起到指导作用,对其他西医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医学;高等教育;药理学;教学策略

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教学

  教学策略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根据教育形势背景和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同时又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中医学特有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模式,在由传统的师承教育向院校教育转化过程中,关于中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模式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药理学是当前中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西医专业基础课,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如何针对中医学专业特点和需求做好药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使其对学生未来的临床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真正具有意义,站在历史和未来的双重角度审视课程定位并制定明确的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1 中医高等教育开设西医课程的历史沿革

  1.1 中医高等院校教育模式的开启 在“中体西用”原则指导下,突破师承制的近代中医教育建立之初,一直努力尝试“中西医汇通”的教育模式。院校教育制是我国按照前苏联的医学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高等中医教育体系,使传统的中医学习内容直接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接轨,将西医的培养模式引入到中医教育当中,并按照西医学科的分类方法,对中医学科进行分类,形成了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学和方剂学等课程为主的学科体系。在教学实施方面,也基本沿用了西医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1]。

  1.2 中医人才培养要求的时代变迁 中医学专业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受到不同的教育大环境的影响。随着近现代西方生物医学迅速发展,社会对医学人才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同时又掌握一定西医知识的新时代中医人才,更能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基于中医人才观的变化,在不同年代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对学生在西医方面业务要求曾出现过“具有现代医学基础知识”“中西医结合、具有现代医学一般知识”“掌握西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中能西”和“学习一定的西医基本理论和技能”等不同提法。因此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各中医院校根据要求的变化,不断进行以课程体系调整为主的教学改革,但总体上仍然遵循原有的西医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2]。

  2 西医课程对中医学专业学习的潜在影响

  中医学专业办学 40 多年来,一直沿用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西医课程设置框架。包括医用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在内的至少 12 门西医药课程,已成为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一组相当稳定的课程体系[3]。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的问题是,无论处于哪个时代,采用哪种教育模式,中医学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必须是以中医药为主体,应该传承我国传统医学特色和优势。中医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和整体思维为主导,并将抽象思维方式进行有机地结合。这种思维方式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课程引导、经典解读、内涵积淀和临床实践等多种教学训练方式加以夯实和强化。而且,与同时学习两种语言时的思维方式相互干扰类似,西医课程的开设无形中会对中医整体思维的培养造成影响。因为中医学专业生源多为普通高中毕业生,西医课程的思维方式与他们之前多年基础教育中形成的科学思维方式无缝接轨,因而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初学者没有能力进行思维方式的辨析和转换,而且很多院校的中医课程体系特色也不够充分,或者比例失调,或者开课顺序不合理,使学生在学习之初便用西医眼光看待中医课程,用西医方法学习中医,用西医的生物思维模式取代中医的辨证思维模式,使原本锦上添花的西医教育喧宾夺主,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对中医专业的学习。西医课程对中医学专业学习的潜在影响,是提高中医学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值得每一位中医高等教育管理者和任课教师深思的问题。

  3 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教学策略

  在这种形势下,药理学课程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发挥其在现代中医学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我们认为,调整制定针对中医学专业特点的教学策略必不可少,而制定教学策略的出发点,并非是如何让学生把药理学学得最多最好,而是如何帮助学生把药理学学到最恰如所需。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教学策略应涵盖学生和教师 2 个方面。

  3.1 解决学生“为什么学”的思想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因为中医兼有西医的课业繁重,大量学习内容扑面而来常常应接不暇,更顾不上深度思考。很多中医学专业学生并不能深刻领悟中医学的内涵和精髓,同时还对“额外”开设药理学等西医课程抱有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因此,与给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授课不同,做好中医学专业的药理学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策略就是从思想上解决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有机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统揽全局,对中药和西药、中医和西医以及中西医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明确西医课程在中医学专业学习中的定位,充分理解药理学等西医课程的学习意义[2]。

  3.1.1 适应未来临床诊疗需求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要求中医学专业毕业生“掌握必要的药理学知识与临床合理用药原则”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当前我国很多医院的医疗模式呈现中西医并举的趋势。很多中医院设有急诊科,独立值班的中医大夫也需要接诊发热、创伤和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等危急重症患者,处置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现代仪器的诊疗手段和西药的抢救手段。如果西医药知识不足,他们独立值班的任务甚至都无法完成。而且,中医院很多疾病从诊断到治疗也不再是纯粹依靠中医,取而代之的是借助现代的诊疗设备辅助诊断疾病,从中医角度辨证施治,中医使用西药进行组方治疗的情况也非常普遍,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通过教学,让学生有机会意识到西医药基础对成为一名优秀的现代中医师也是非常重要的。

  3.1.2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虽然术业有专攻,但我们需要传达给学生的理念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渊博的知识和综合素质必不可少。作为精通传统医学的中医,如果能够学贯中西,掌握哪些疾病西医更为擅长,西药治疗更为快速有效,就可以高屋建瓴地指导患者采用更为有效的治疗思路和方向,这也是“医者仁心”更广义的一种体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增强患者的信任,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治疗效果。而患者的信任同样也是医生职业生涯中成就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们拿着课本授课,但更要跳出课本育人。现在的医学生就是未来的医生,学生学习理念和境界的提升一定会对学习结果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

  3.2 解决教师“如何教”的方向问题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如何教”的策略问题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教师应以学习者的需要和学习结果为导向,从授人以鱼为主到授人以渔为主,并注重对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为卓有成效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教学效果,除通常意义的教学策略外,我们认为有如下几个方向需要在教学中重点把握。

  3.2.1 精选教学内容 适应临床需求和保障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准 教师应注重汲取临床知识,参与临床实践,在充分了解医院中医师对西药的临床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专业的课时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求全但不能降低要求,适当压缩广度,增加深度,精选增加具有先进性的反映学科发展的新知识点,教学内容至少应涵盖新的中医医师资格考试药理学大纲,同时在教学中更多融入临床案例,既能提高学习乐趣,又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切合实际的药理学知识。另外,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决定了药理学的课程学时不会很多,修订的相对滞后的教材也不可能涵盖临床全部用药,加之临床新药层出不穷,教师在药理学课堂精选的教学内容,也是在传授应用、学习和研究药物的方法,课堂上的药物知识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淡化甚至忘记,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药物学习能力却可在临床工作中受益。我们应该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保障本科层次应有的知识能力水准。

  3.2.2 中西并举融会贯通 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为帮助学生认识到两种思维体系的区别并建立起灵活转化的两种完整的思维体系,在教学中,对于中西医两种思维体系的异同点,不但中医课程中要讲,西医课程中同样要强化。强化的方式和手段有很多种,例如对中医学学生讲授药理学可适当结合他们熟悉的中医药知识进行阐述和对比,使其融会贯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比较学习法,使学生对相应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帮助学生借助熟悉的中药内容完成新的药理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教学策略,侧重解决的是学生“为什么学”的思想问题和教师“如何教”的方向问题,力图对新形势下提高中医学专业的药理学课程教学质量起到指导作用,对其他西医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当然,我们还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它,使其更适应中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并据此探究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工作中加以落实,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和传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 李勇,张庆,文袁澜,等.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1):10-12.

  [2] 凌锡森. 中医学专业西医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与方案[J]. 中医教育,1999,18(6):6-8.

  [3] 史宏轶. 作好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 》教学的思考[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8):83.

  《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教学策略》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作者:孙晓润 张建平,张 伟,李翠轻,王瑞玲,张 璇。

文章标题: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教学策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yaoxue/4087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