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中最常见的为拔牙,拔牙会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心理与生理反应,患儿会对未知的疼痛产生恐惧心理,这不仅会影响患儿的治疗质量[1,2],而且患儿在拔牙之后会产生恐惧的心理,严重的情况还会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3]。因此在拔牙的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心理辅导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4]。本文主要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进入我院拔牙的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小儿拔牙护理中的价值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进入我院拔牙的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7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21例,患儿的平均年龄为(9.41±1.23)岁;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0例,患儿的平均年龄为(9.52±1.45)岁,2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及家长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2 一般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再辅助以心理干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手段如下:⑴首先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缓解患儿紧张、焦虑、恐惧的心态,使患儿处于心情平静的状态。护士应该大方得体,护理人员面带微笑,对待患儿具有耐心,细心,对患儿进行口腔宣传教育,让患儿感受到亲切,提高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与配合情况。⑵患儿拔牙前的护理,在开始治疗之前的5min,护理人员将患儿提前带入治疗诊室,让患儿熟悉各种口腔器材,消除对各种医疗器械的恐惧情况;患儿之间非常容易产生相互影响,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应该将特别不配合的患儿安排在单独诊室,以免影响其他患儿的治疗情况。主动与患儿进行沟通,获得患儿的信任,将接下来要进行的治疗步骤向患儿讲述,告诉患儿在打麻药的时候会有一点疼痛,在拔牙的时候不会感觉到疼。劝服家长在患儿哭闹的时候不要训斥患儿,让患儿恢复平静之后再来进行治疗。⑶在手术的过程中,与患儿进行沟通,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对于可以充分配合治疗的,可以采取一边操作一边进行宣传教育的情况,让患儿采取正确的姿势配合医生的治疗。对于年龄较小的、理解能力差的患儿采用语言与肢体语言共同使用的方式进行护理,例如,边说话边摸摸患儿的头,握住患儿的手,鼓励患儿做一个坚强勇敢的好孩子。护理人员在说话的时候使用一些技巧,对于一些不配合治疗的患儿,让患儿观察其他配合治疗的患儿,激发孩子的竞争心理与好胜心理,让不配合的患儿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不要在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强制的手段,避免让孩子产生敌对的情绪。⑷拔牙后的护理,主要通过对患儿进行鼓励为主,在拔牙结束之后告诉患儿拔牙已经结束,拔牙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减少患儿对拔牙的恐惧心理,为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中的血压稳定性、心率稳定性、配合治疗以及患儿拔牙后的恐惧度。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采用和n,%表示,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在治疗中的血压和心率的稳定情况以及患儿在治疗中的合作情况对比分析
由表1可知,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的血压稳定型、心率稳定性以及配合治疗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患者拔牙恐惧程度对比分析
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儿拔牙后的恐惧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结论
随着现在医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5]。心理护理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甚至高于技术的重要性[6],尤其是对患儿。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配合不佳,有的时候不能完成治疗,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恐惧心以及提高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7]。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的血压稳定性、心率稳定性以及配合治疗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拔牙后的恐惧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拔牙过程中采取良好的护理工作,做到以人为本,对不同年龄的患儿进行不同的护理有利于降低患儿在治疗中的恐惧心理,提高其配合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小儿的拔牙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巫照丽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拔牙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41):115-116.
[2]徐培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拔牙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中医药, 2016(B06):1888-1889.
[3]白燕娜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拔牙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6(28):88,96.
《心理护理应用于小儿拔牙护理中的价值评价》来源:《云南医药》,作者:程慧婕; 许海军; 郑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