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发的心肌坏死,主要以胸骨后疼痛为临床表现,易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1,2〕。目前临床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此病,虽可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3〕。研究报道〔4〕无复流现象主要与冠状动脉收缩或痉挛、动脉粥样斑块栓塞等有关。另有研究显示〔5〕,2型糖尿病(T2DM)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严重的糖代谢紊乱,导致动脉内皮功能受损,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故推测PCI术后无复流现象与患者是否合并T2DM存在一定的关联。但目前关于PCI术后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与T2DM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探讨PCI术后患者无复流现象T2DM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71例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T2DM患者纳入无复流组,同期收治的60例PCI术后复流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T2DM患者纳入血流正常组。无复流组男40例,女31例,年龄50~80〔平均(64.89±5.41)〕岁,合并高血压56例、合并高脂血症48例,T2DM病程1~10〔平均(6.83±1.12)〕年;急性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Ⅰ级48例、Ⅱ级16例、Ⅲ级7例。血流正常组男36例,女性24例,年龄50~80〔平均(65.10±5.43)〕岁,合并高血压23例、合并高脂血症21例,T2DM病程1~10〔平均(6.85±1.14)〕年,急性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Ⅰ级39例、Ⅱ级13例、Ⅲ级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资料
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T2DM诊断标准〔6〕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7〕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合并精神或语言沟通障碍者;拒绝行PCI手术者;存在其他T2DM相关并发症者;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存在恶性肿瘤或血管造影有血管机械性阻塞证据。
1.3方法
糖代谢指标的检测方法:术前所有患者于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5ml,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使用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罗氏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PG)水平;使用美国伯乐公司生产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仪(品牌:Bio-Rad,型号BIO-RADIN2IT)检测HbA1c水平;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标法检测空腹血胰岛素(FINS)水平,试剂由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操作参照说明书。无复流现象的判定方法: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并依据TIMI血流分级标准〔8〕进行评价,0级为血管闭塞,远端无前向血流;1级为造影剂部分可通过闭塞部位,但无法充盈至远端血管;2级为造影剂完全充盈冠状动脉远端,充盈及清除的速度较正常冠状动脉延缓;3级为造影剂迅速且完全充盈至远端血管,且清除迅速。总结可能影响无复流现象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急性心肌梗死家族史、心肌梗死部位、FPG未达标,HbA1c未达标,FINS未达标,肌钙蛋白I未达标,其中FPG控制范围:3.9~6.1mmol/L,HbA1c控制范围:<6.3%,FINS控制范围:5~20μIU/ml,肌钙蛋白I控制范围:<0.2μg/L,将其作为自变量,将无复流现象计为因变量,分析可能影响因素。
1.4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糖代谢水平;②对比无复流现象可能因素的构成比;③分析影响无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两组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无复流组FPG、HbA1c、FINS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流正常组(P<0.05)。见表1。
2.2无复流现象可能的影响因素
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急性心肌梗死家族史、梗死部位的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FPG未达标、HbA1c未达标、FINS未达标、肌钙蛋白I未达标的构成比均明显高于血流正常组(P<0.05)。见表2。
2.3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FPG未达标、HbA1c未达标、FINS未达标、肌钙蛋白I未达标均是无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3讨论
无复流现象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PCI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致残率及致死率高,极大程度地影响患者的预后。据报道〔9〕,无复流现象与毛细血管破坏及血栓形成等相关。另有研究显示〔10〕,T2DM患者糖代谢紊乱,导致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引发炎症反应,进而诱导血栓形成,因此推测无复流现象与T2DM存在一定关联,但是目前人们对PCI术后患者无复流现象与T2DM之间的关系研究尚浅,仍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结果提示PCI术后患者的机体糖代谢紊乱。FPG是临床上检测糖尿病的常用指标,主要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能力〔11〕。HbA1c是一种血红蛋白及血糖结合的复合体,随着机体血糖浓度的升高含量而增加,主要用以监测患者血糖控制情况〔12〕。本研究中无复流组FPG、HbA1c、FINS水平均异常升高,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T2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缺陷,致使机体发生糖代谢紊乱,血液及组织内含糖量高,促进血栓形成,减弱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并且持续的高血糖状态诱发并加重胰腺功能损伤,导致胰岛素分解能力降低,引发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导致胰岛β细胞受损加重,加重糖尿病病情,影响预后并增加无复流的发生风险〔13〕。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应注意密切监测糖代谢指标的变化,以降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FPG未达标、HbA1c未达标、FINS未达标、肌钙蛋白I未达标均是无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14~16〕,结合相关报道,分析其原因为:患者合并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可致机体微循环血流瘀滞,使吞噬细胞在毛细血管中聚集及黏附,使血流处于高凝状态,对颅内血管造成严重损伤,因而也会加速无复流现象的发生;T2DM患者机体素质普遍偏差,机体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炎症,致使机体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活化的中性粒细胞表达黏附因子与血管内皮黏附并向血管外游走,从而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小板释放微小颗粒,并与活化的凝血因子形成凝血活酶复合物,促进血液的凝固及血栓的形成,进而引发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出现。因此,FPG、HbA1c、FINS水平越高,意味着T2DM的糖代谢状态控制越差,机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越严重,患者发生无复流的风险也越高;此外,肌钙蛋白I在血管重塑和斑块破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肌钙蛋白I水平偏高,提示患者机体心肌缺血严重,微循环受损的程度越严重,因而无复流的发生率也越高。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存在以上因素的患者进行加强监护,积极上述因素,减轻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从而改善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
《PCI术后患者无复流现象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作者:刘芳 黄瑞 赵素锐 李亚 龚月 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