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析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早期救治中应用胸痛中心管理模式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1-2014.8胸痛中心规范运转前连续收治的4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胸痛中心规范运转后连续收治的4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溶栓成功率、诊断时间、住院时间及院内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溶栓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患者溶栓有效率为8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诊断时间、住院时间及院内病死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救治中应用胸痛中心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可显著缩短患者救治时间,降低院内病死率与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栓塞;胸痛中心;溶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连续收治的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急性肺栓塞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按收治时间分组: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 2014年9月至2016年8 月 收 治 的 40 例 患 者 为 观 察 组.对 照 组 中,女 性 21例,男性24例;年龄在30-88岁之间,平均为(61.3±15.6)岁,肺栓塞病程3-4周,平均病程(2.5±1.5)周,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为(135.2±13.6),急诊溶栓患者38例(84.4%).观察组中,女性16例,男性24例;年龄在35-85岁之间,平均为(63.8 ±13.5)岁,肺栓塞病程3-5周,平均病程(3.5±0.5)周,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为(136.2±13.1),急诊溶栓患者34例(85.0%).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两组患者资料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国际胸痛中心协会认证要求,建 立 胸 痛 中 心 管 理 制 度 与 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加强组织管理,组建中心委员会.在组建中心委员会时,组长应由主管副院长担任,工作职责为定期评判中心医疗质量,提出持续改进建议,制定方案与提出发展意见,突出专项管理、专人负责的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诊制度与会诊流程.(2)优化诊疗流程.患者入院后胸痛中心服务流程应围绕“紧急”、“时间维度”予以科学设置,强调所有服务与流程均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急性肺栓塞的诊疗指南和美国 SCPC 认证要求,在我院的救治过程中应根据我院的情况和患者的情况对规定的各项流程加以改建和完善.借助十二导联传输系统实现院内外的无缝衔接,在患者入院前,将患者信息送至医院专家手里,进而做出快速诊断,给予及时治疗.通过时间轴管理方式的运用,能够对每位患者的诊治过程予以监控,明确责任人,同时还可以对医疗质量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3)调整卫生经济政策.对卫生经济政策予以适当调整,增加院前岗位津贴,对各岗位津贴比例不协调者给予干涉,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并在医院成本中增加院外成本公摊部分,以此增大利润分配比例,使得工作人员树立多劳多得的理念,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4)加强教育培训.教育培训主要包括专业性培训与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并对患者给予饮食、运动和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均衡、合理饮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进行运动,指导患者戒烟戒酒,促进身体健康,提高机体抵抗力, 减少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告知患者和家属120急救电话的重要性,当患者发生各种 危 险 情 况 时 应 立 即 求 救 120,以 提 高 居 民 急 救、自 救 意 识 与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溶栓成功率、诊断时间、住院时间及院内病死率进行比较.溶栓疗效评价标准参照文献[3],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总例数-无效数)/总例数.显效:患者血栓得到有效溶解,血压有效降低,胸痛消失,CT 检查患者肺部情况有明显好转;有效:患者血栓得到一定程度的溶解,血压有所下降,胸部疼痛明显减轻,CT 检查显示患者肺部情况逐渐好转;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血栓溶解效果不明显,患者血压未得到改善, 且症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溶栓成功率 对照组45例患者中,溶栓38例,成功29例,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40例患者中,溶栓34例,成功28例,总有效率为82.4%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0.397,P=0.529>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时间及住院时间 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院内病死率 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院内病死率,结果对照组45例患者中,院内病死率为40.0%(18/45);观察组40例患者中,院内病死率为15.6%(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164,P=0.023<0.05).
3 讨论
胸痛是肺栓塞的常见症状,多因周围型病灶刺激胸膜或中央型病灶导致右心室缺血所致,但其症状表现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栓塞部位以及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总体而言缺乏特异性.当患者发生肺梗塞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发热等症状,对患者的影响较大.临床检查患者肺部会出现干、湿啰音、胸膜摩擦音、胸腔积液征及休克、发绀等表现[2].重症肺栓塞患者往往出现严重低氧和循环功能障碍,急性右心衰及其导致的心排量下降是首要致死原因,尽早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缺氧、减少血管内皮损伤, 防止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是降低这部分患者致残、病死率的关键.因此,急性肺动脉拴塞起病48h内是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同时在进行治疗前给予连续监测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图和动脉血气,为患者保暖、吸氧、止痛,纠正右心功能不全和低血压的同时纠正低氧血症,防止患者发生休克.随着检查手段日臻完善,急性肺动脉栓塞检出率越来越高,但如何加快诊断速度、使得溶栓治疗能够取得最大疗效,还有赖于严格的流程管理和时间轴把控,同时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完善救治流程.
参 考 文 献
[1] 吴保军.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14例临床救治体会[A].2016全国慢性病诊疗论坛论文集[C].2016:152-153.
[2] 佚名.用规范化的体系建立起中国胸痛患者的生命绿色通道--中国胸痛中心的建立意义深远[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8(4):48-48.
《胸痛中心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早期救治的作用》来源:《中国医院药学》,作者:吕立文, 曾 希, 朱瑞凯 ,沈 印 ,卢一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