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探究。方法 选取 2015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2 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 100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 例)和研究组(53 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研究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5.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5.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 37 例,有效 15 例,无效 1 例,总有效率为 98.11% ;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 15 例,有效 17 例,无效 15 例,总有效率为 63.83%,由此可知,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普外科临床中运用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普外科 ;急性阑尾炎 ;临床 ;诊治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急性腹部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穿孔率极高[1-2],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在确诊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 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7~65岁,平均年龄为(30.53± 10.31)岁;单纯性阑尾炎16例,化脓性阑尾炎18例,坏疽性阑尾炎 19例。对照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8~70岁,平均年龄为(30.96±10.28)岁;单纯性阑尾炎13例,化脓性阑尾炎16例,坏疽性阑尾炎18例。两组年龄、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哇等药物,以此补充液体,同时于患者疼痛缓解和白细胞正常恢复后给予服用氧氟沙星(国药准字H42020846,湖北中佳药业有限公司),若以上指标未出现变化,则需持续静脉滴注抗生素等药物。研究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具体步骤为:首先,取仰卧位,运用全麻气管插管,右下腹直肌为切口,切割后对患者的阑尾位置、脓肿和积液等进行观察,若发现积液,则将其吸除;其次,对阑尾与阑尾系膜实行常规处理;最后,把阑尾的残端进行包埋,采用甲紫溶液(国药准字H44023922,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反复冲洗腹腔,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显著:彻底切除病灶组织,恢复迅速。有效:病灶组织得以切除,慢慢恢复。无效:病灶组织未切除,病情恶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化脓性门静脉炎、感染、腹腔脓肿3项。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例和百分率[n(%)]表示,用χ 2 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37例,有效15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15例,有效17例,无效 15例,总有效率为63.83%,由此可知,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保健意识也开始不断提高,抗生素的使用较之前明显增多。患者早期出现腹痛时便采取应对措施,导致后期医院诊断时疾病症状不明显,从而大幅度地增加了诊断难度,导致误诊,耽搁病情,不利于及时治疗和康复。因此,急性阑尾炎诊断时需注意:①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腹麦氏点压痛或反复疼痛的现象。②运用B超等影像学进行检测时,如患者右下腹出现腊肠状肿物,则初步判定为急性阑尾炎。③急性阑尾炎属于感染性疾病,常伴随感染症状,通过实验室检测,患者的血常规通常表现为白细胞与核左移增加,同时伴随发热现象[4],确认急性阑尾炎后选出最佳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临床主治医师应充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等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利于促进更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仝慧春.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J].科技展望,2016,7 (26):271.
[2] 任明.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96例诊治体会[J].当代医学,2014, 20(7):68
相关阅读推荐:中医类临床观察类文章有哪些中文期刊可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