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是婴儿时期比较常见的肠道疾病,对新生儿的健康非常不利,新生儿会因此出现呕吐、便血等症状,目前医学界对小儿肠套叠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主要是腹腔镜手术,对患儿损伤低,安全性较高。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是专属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性期刊。本刊以反映中外儿童保健学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交流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及儿童保健管理经验,介绍新的适宜实用技术,提高儿保工作者的素质,促进儿童保健事业发展为宗旨。以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研究人员及业务工作人员,儿科医生、幼儿园保健医、中小学校保健医生及相关人员等为读者对象。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用于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入院的肠套叠患儿5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术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耗时(58.65±26.48)min略长于对照组(52.75±39.46)min,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4.46±1.19)d,住院时间为(4.15±0.63)d,术中出血量为(20.76±2.48)ml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小儿肠套叠治疗,不仅能够降低对患儿造成的创伤,同时还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并且术后并发症也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也是导致小儿肠梗阻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腹痛、腹部包块以及便血等,临床常表现为突发阵发性剧烈腹痛,患儿常出现哭闹不安以及面色苍白和呕吐等[1]。目前临床针对本病可通过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开腹手术以及空气灌肠复位手术也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创新,微创技术的普及,使得腹腔镜手术用于本病治疗得到广泛关注,且大量研究证实,腹腔镜手术不经能减轻患儿痛苦,降低手术创伤,同时还能促进患者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相对较少[2-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入院的肠套叠患儿5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在3个月~11岁不等,平均(2.13±0.92)岁,发病时间在3~72h不等,平均(15.45±2.65)h,初次发作25例,再次发作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在4个月~10岁不等,平均(2.74±0.85)岁,发病时间在5~64h不等,平均(14.78±2.04)h,初次发作27例,再次发作2例。两组患儿性别以及年龄和发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术前常规置入胃管,全身麻醉后,于脐上缘穿刺,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气腹,压力维持在8mmHg左右,穿刺3mmTrocar,置入腹腔镜,在其监视下,在腹部正中偏左和右下腹分别进行穿刺。首先采用无损伤钳挤压肠套叠的头部,肠套叠肠管缓慢退出后,牵拉升结肠以及套入的回肠和系膜,使其复位,然后检查是否出现坏死、穿孔等情况,然后将回肠末端肠壁浆肌层和盲肠壁浆肌层间断缝合。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于右侧腹部行手术切口,并逐层切开,针对肠套叠部位进行复位,并确认有无坏死和触控等,然后进行肠管缝合,基本操作与研究组相同。
1.3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率。
1.4统计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手术一般情况对比分析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内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的手术时间通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分析结果如下表1.2.2两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研究组术后仅1例出现肠粘连,发生率为3.45%;对照组中3例出现切口感染,4例出现肠梗阻,2例出现肠粘连;发生率为31.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时间,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以往主要通过传统开腹手术对小儿肠套叠实施治疗,虽然其操作简单有效,但手术给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大,手术切口较大,继而也增加说切口感染的风险,手术切口疼痛会严重后果影响患儿的精神状态,同时也影响胃肠功能的恢复[4]。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人们对于其用于本病治疗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腹腔镜手术在进行小儿肠套叠治疗时,仅需在脐上缘做一条3mm长的小切口,加之人工二氧化碳气腹的建立,较小的创伤小,借助腹腔镜的观察,能够有效缩短术后瘢痕大小,并且手术术野也随之增加,继而提高操作安全性,同时还能有效防止肠粘连以及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5]。此外,腹腔镜手术对腹腔内其他脏器造成的刺激和损伤较小,并且有利用术后功能的恢复。大多数研究者表示,腹腔镜手术用于小儿肠套叠临床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其具有一定参考应用价值。
李新刚[6]在研究中对50例小儿肠套叠进行腹腔镜复位,与传统开腹复位疗效相比,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更低,且术后仅出现1例(2.0%)切口出血,而开腹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4.0%,结果提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可在短时间内改善疾病症状,促进恢复,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马骏[7]研究报道了对30例小儿肠套叠进行腹腔镜手术,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患儿术后24hCRP显著低于开腹手术患儿,且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也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患儿。在而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手术时间虽然略长于对照组,但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研究组患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操作过程造成的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腹腔镜手术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同时,还不会延长手术操作的时间。除此之外,研究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对照组。研究结果与前人基本一致[8-10]。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用于小儿肠套叠治疗,不仅能够降低对患儿造成的创伤,同时还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并且术后并发症也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