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第五至第八颈椎神经根与第一胸椎神经根组成的臂丛神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包括胸长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桡尺神经等,主上肢运动及感觉。如果臂丛神经损伤,会导致上肢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中华神经科杂志为神经科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广大神经科(包括神经内、外科,康复医学,神经心理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医师为主要读者,报道神经科及相关学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神经科及相关学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神经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探讨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治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A组使用神经松解治疗;B组使用神经松解加肌皮瓣覆盖治疗。结果:对两组治疗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发现A组在术后仍需其他药物来缓解疼痛,轻度疼痛8例,疼痛消失0例,无明显疼痛改善,运动功能无改善;B组在术后无需或者少需其他药物来缓解疼痛,轻度疼痛3例,疼痛消失7例,疼痛有明显改善,运动功能无改善。两组在治疗疼痛方面相比较,B组明显好于A组(P<0.05);而对于运动功能两组都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此病治疗时主要以帮患者缓解疼痛为主,使用神经松解加肌皮瓣覆盖的方法可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是缓解该并发症疼痛的主要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治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0例,对患者进行两种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发现神经松解加肌皮瓣覆盖对于止痛效果显著,值得在治疗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时使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治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0例,均经诊断确诊为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20例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A组中患者年龄35—64岁,平均(43.7±3.4)岁,乳腺癌术后放疗照射平均单次剂量(2.3±0.2)Gy,平均总剂量(36.3±2.1)Gy;B组中患者年龄32~67岁,平均(44.1±3.8)岁,乳腺癌术后放疗照射平均单次剂量(2.5±0.1)Gy,平均总剂量(35.8±1.7)Gy。根据相关报道表明,照射总剂量33~41 Gy,单次剂量2.1~2.7 Gy,发病率无显著影响。对比两组患者乳房癌术后放疗水平,发现符合标准,排除了照射剂量的影响。两组患者在年龄、照射剂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A组使用神经松解手术治疗,在全麻下行神经松解手术,经臂丛神经常规手术切口,暴露锁骨、胸部及腋部区域。手术中可见臂丛神经外膜增厚,质地变硬,营养血管稀疏或消失。沿着臂丛神经束支部上行,对受累神经进行松解,幅度不宜过大。松解后,注入10 mg地塞米松与神经外膜下。对伤口进行缝合,结束手术。B组使用神经松解加肌皮瓣覆盖手术治疗,手术情况同上,直到神经外膜下注射地塞米松10 mg后,用肌皮瓣覆盖。对伤口进行缝合,结束手术。可用胸大肌肌瓣作为肌皮瓣覆盖,大小以8 cm×6 cm为佳。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A组手术治疗后,轻度疼痛8例,疼痛消失0例,仍需口服止痛药缓解疼痛,运动功能无恢复;B组手术治疗后,轻度疼痛3例,疼痛消失7例,无需口服止痛药,运动功能无恢复,见表1。
讨论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多数由于乳腺癌或头颈部疾病手术后放疗所造成,由于放射性,为不可逆损伤。如有患者诊断为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主要以缓解疼痛为主,无理想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所选20例患者进行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治疗后随访发现10例用单纯神经松解治疗的患者效果不明显,轻度疼痛8例,无疼痛消失者,平时生活仍需口服止痛药,运动功能无恢复。而10例神经松解加肌皮瓣覆盖治疗的患者效果在缓解疼痛方面有显著提高,轻度疼痛3例,疼痛消失7例,无需额外服用止痛药,运动功能无恢复。B组效果更好(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时,运动功能并不能得到恢复,为不可逆损伤,我们要以预防为主,控制癌症术后的放疗量,降低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