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医学论文发表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特点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6-01-07 16:22 热度:

   本文是一篇国家级医学论文发表,发表在《医师在线》杂志,2013年正式创刊,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期刊,省级期刊,中文,国际标准大16开,国内统一刊号:cn:44-1700/R,国际统一刊号:ISSN1671-8725。

  心电图即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由于心电图具有特征性的改变,已成为临床上早期诊断心肌梗死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本文以60例患者为例,探讨性分析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特点。

  【摘 要】 目的:结合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其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在6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心电图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者48例,占患者总数的 80%;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为12例,占患者总数的20%。结论: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表现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国家级医学论文发表,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电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病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8岁;60岁以上患者有42例,占70%。所有病例均确诊为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梗死部位有下壁、前壁、前间壁等。

  1.2 方 法 对所有病例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资料采取回顾分析法进行整理、统计。心电图描记由专业人员记录。运用康泰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TLC4000型 HOLTER-STAR DCG分析系统,在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6h~4周时给予其24h的动态心电图检查[1]。然后在患者发病1~12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如果患者有心绞痛、再次梗死、猝死等情况发生,则表示患者发生了恶心心脏事件[2]。

  1.3 统计学处理 对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6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心电图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者48例,其中心室早搏39例,室性心动过速5例(死亡1例),心室颤动4例(死亡4 例);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者12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例,心房纤颤1例,房性早搏1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束支传导阻滞1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如表 1)

  表1 60例心肌梗死病例心律失常分类表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诱发心脏电生理紊乱,引起心律失常[3]。心律失常与心肌梗死的部位也有一定的关系。下壁易产生缓慢性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死易产生快速性心律失常[4]。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一般出现在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早期,且梗死部位常发生在下壁或后壁。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缓慢窦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是前壁心肌梗死的3倍[5]。房室传导阻滞根据其阻滞程度分为Ⅰ度、Ⅱ度、Ⅲ度。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多数无症状,无需治疗,且患者预后较好;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常呈现间歇性特征,有3%~10%的心肌梗死患者在24h内发生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用阿托品治疗效果良好,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预后较好。进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梗死患者死亡率较高。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新发生交替性完全或不完全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预示双束支存在严重的传导障碍,是进展为完全性心室内束支传导阻滞的高危人群[6]。

  快速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一般由疼痛、发热、血容量不足引起,持续的窦性心动过速是诊断心功能不全的一项指标,急性心力衰竭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患者死亡率较高[7];房性心律失常,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出现心房颤动的比率占10%~20%,心房颤动加重了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病死率较高;室性心律失常主要为室性早博,可发生在心肌梗死的各个时期。急性心肌梗死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6%~40%,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者病死率高于无发生者[8]。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取决于患者在发作时的临床症状、心律失常类型等。本组研究结果提示,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多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是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徐泽升,刘书旺,韩立宪,等.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性心室颤动[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9(1):831.

  [2] 李绍龙,李易.自主神经与室性心律失常[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3):358.

  [3] 董鲁燕,张梅.急性心肌梗塞心率异常与预后及临床的关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3,12(4):232.

  [4] 周萌,孙林,李波,等. 心电图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4,19(1):24-27.

  [5]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2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 杨宪凤.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研究及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2014, 6:426-427.

文章标题:国家级医学论文发表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特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linchuang/2954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