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投稿两种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比较分析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5-04-07 16:42 热度: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探讨两种微创手术方式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98例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2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方面的差别。结果: 阴式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方面短于腹腔镜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阴式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方面与腔镜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腔镜组,阴式组肌瘤剔除数目多于腔镜组,两组术中出血量及肌瘤剔除数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式组肌瘤大小与腔镜组肌瘤大小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切口等优势,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手术费用。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在肌瘤剔除数目上较有优势。

  关键词: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子宫肌瘤,微创手术,阴式,腹腔镜

  子宫肌瘤是目前妇科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较高,占育龄妇女的20%~25%左右,且30-50岁女性发病率明显较高[1]。此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对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仍是实施手术切除肌瘤或切除子宫。随着微创医学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发展,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成为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手术方式 [2]。本文回顾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优缺点,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两院2011年3月~2014年7月间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9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23例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所选患者均已婚生育且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病种单纯为子宫肌瘤,一般资料比较除肌瘤大小、数目略有差异外,患者年龄、生育次数、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手术操作由工作经验和资历相同医师完成。

  1.2 方法

  1.2.1 阴式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导尿。充分暴露宫颈穹窿,依据子宫肌瘤的位置,选择阴道穹窿切口位置。浓度为1:500的肾上腺素(或催产素)生理盐水进行水压分离阴道粘膜;前壁肌瘤切开阴道前穹窿打开宫颈膀胱间隙,后壁肌瘤切开阴道后穹窿打开子宫直肠间隙,多发肌瘤则视较大肌瘤的前后位置切开相应阴道穹窿,必要时切开阴道前后穹窿;剪开前或后腹膜,进入腹腔;翻出子宫,手指触摸探查子宫肌瘤的个数、大小及具体方位, 催产素10U注入子宫内,钳夹肌瘤表面浆肌层将肌瘤充分暴露于视野,按常规方法剥出肌瘤,缝合瘤腔及子宫切口;仔细触摸子宫确定肌瘤无残留,检查宫壁切口和针眼无渗出血,消毒术野,子宫创面涂抹防黏连剂送回盆腔;缝合宫颈筋膜创面及腹膜、阴道切口,并放置引流管,阴道放置碘仿纱卷填塞压迫止血24小时。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天左右,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术后24h拔除导尿管及引流管。

  1.2.2 腹腔镜组

  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常规留置导尿管,放置举宫器。腹部常规消毒铺巾、单。在脐部上或下缘处行1cm切口,气腹针穿刺,建立人工气腹,腹压为11~12mmHg。将第一戳卡以垂直腹壁角度穿刺进入腹腔,连接CO2气腹机,并置入腹腔镜,调整患者体位为头低臀高,并暴露盆腔内脏器;取患者左右下腹部麦氏点,于腹腔镜透光监视下完成第二戳卡及第三戳卡穿刺;增加耻骨联合上2横指距下腹正中线左侧旁开2~3cm处5mm穿刺孔,分别置入操作器械,探查了解患者盆腹腔情况及肌瘤位置、数目、大小等。于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6u,在肌瘤突出位置电切开浆肌层和肌瘤假包膜,剔除瘤体,常规缝合瘤腔及子宫切口。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天左右,密切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术后24h拔除导尿管。

  1.3 统计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及肌瘤剔除数目、大小、部位等方面的差别。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2.1 阴式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方面均短于腹腔镜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阴式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方面与腔镜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2.2 阴式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腔镜组,阴式组肌瘤剔除数目少于于腔镜组,两组术中出血量及肌瘤剔除数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式组肌瘤大小与腔镜组肌瘤大小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肌瘤剔除数目、大小比较

  3 讨论

  随着广大妇女健康意识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子宫肌瘤患者对保留子宫的意识逐渐增强,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已成为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式【3】。目前剔除子宫肌瘤的方法有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切口较大,视野宽阔,不受肌瘤大小、数目、部位限制,手术适应症广,但腹部脏器暴露范围大,增加感染及肠黏连机会,术后伤口疼痛明显,患者所受痛苦较大,术后恢复较缓慢,且因切口大,影响腹部美观。随着微创理念在妇科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几乎替代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4】。

  腹腔镜下及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虽同为微创手术方式,但各有其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手术特点及优劣不尽相同【4、5】。两种手术方式比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1)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利用妇女阴道作为手术通道,有效避免了对腹部的创伤,术后腹壁不会形成瘢痕,减少了腹部切口感染及肠黏连于腹膜的机会;(2)阴式手术无腹部切口疼痛及CO2气腹刺激腹膜后引起的疼痛感,患者术后下地早,排气早,恢复快;; (3)阴式手术对未婚、阴道紧窄、盆腔黏连子宫活动欠佳者不适宜,但腹腔镜却不受这些因素影响,且视野清晰,在直视下评估黏连程度,进行黏连分离,防止脏器损伤;⑷肌瘤过大且肌瘤位于宫底者阴式手术操作难度增加,而宫颈中、下段肌瘤腹腔镜不适宜,粘膜下肌瘤则两者均不适合; ⑸子宫肌瘤合并附件区肿块不适合行阴式肌瘤剔除术,而适合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一并行附件肿块手术; ⑹肌瘤多,位于肌层深部者,腹腔镜因触感不明显,容易造成肌瘤遗留,而阴式手术用手直接触摸,肌瘤遗留几率减少;⑺阴式肌瘤剥除术因可以边剥除边钳夹出血、点面,剥除过程中出血较腹腔镜下肌瘤剥除少,有利患者术后康复;⑻阴式手术使用的手术器械较简单,价格便宜,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有利于基层医院开展;⑼两种手术方式对对医师的专业技巧和经验要求均较高,需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质【6】。

  本研究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本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采用传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肌瘤剔除数目多于对照组,两组术中出血量及肌瘤剔除数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减少术中出血量,创伤较小,值得在妇科微创手术治疗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琼,季利平,孙曼莉,等.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在妇科微创手术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1,15(02):139-142.

  [2] Kyousuke?Ti,?Makoto S,?Taro T,et al. Successful la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hemoperitoneum due to spontaneous venous rupture overlying a uterine fibroid [J].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Vol.2 No.2, June 27, 2012:164-166

  [3] 刘颖,马蓓荣.育龄期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J].医学综述,2012,18(15):2444-246.

  [4] 余晓,叶玲荣,方英,等.经阴道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0,17(05):34-35.

  [5] 张淑莉,黄小云.经阴道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93例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08):45.

  [6] 金钰铌,张学军,许静,等.腹腔镜与经阴道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3506-3507.

文章标题: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投稿两种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比较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linchuang/2610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