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践与研究投稿抗生素在抗感染中的应用药理分析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5-03-20 15:14 热度:

   摘要:抗生素在抗感染中应用广泛,但是过量服用与盲目滥用抗生素能够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本文主要对抗生素在抗感染中的应用药理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护理实践与研究,抗生素,抗感染,应用药理

  抗生素一般被人们称为"消炎药",能够治疗多种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是家庭常备药物。氨基苷类、内酯胺类、喹诺酮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用量中所占比例超过80%,而抗生素催生的"超级细菌"也在不断增长。在不良反应致死的病例中,抗生素滥用已经成为主要罪魁,对人类生存安全与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

  1抗生素的正确认识

  抗生素是一类由放线菌属、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活动中产生的抗病原体强的代谢产物,能够杀灭包括病毒、细菌、肿瘤细胞与寄生虫在内的生命体,抗菌药物的作用以杀灭细菌为主。抗生素不仅能够杀灭或者抑制致病性微生物,而且可以抑杀恶性肿瘤细胞与包括螺旋体、支原体与衣原体在内的其他微生物,效果显著。抗菌药物是临床中品种最多、使用最广的药物,能够抑制或者杀灭诸多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磺胺药物、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与呋喃妥因、甲硝唑、异胭肼等抗菌药物。除细菌外,另有多种微生物能够引起感染,例如春秋季流行的流感,此类病毒感染应当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细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均可纳入到抗生素范畴。

  2抗生素的药理分析

  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以分析药物在组织与血清中的浓度升降为研究对象。多种因素能够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为避免致病性微生物与浓度过低的抗生素接触,保证抗菌治疗效果,设计治疗方案时药效学参数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的药效学特点,抗感染药物主要分为以下两类:①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此类抗生素特征与药物浓度密切相关,氨基苷类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主要代表。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清除病原菌的速度与自身浓度呈正比,即浓度越高,清除病原菌的速度越快,所用时间越短,AUC/MIC与峰浓度/MIC为此类药物的最佳预计参数。而对于氨基苷类抗生素,其峰浓度只有达到MIC的10~12倍才能得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动物试验证实[2],喹诺酮类抗生素同样需要达到类似浓度才可发挥理想疗效。一旦低于此值,临床治愈率就会不足30%,而若是超过此值,治愈率则会高于80%。②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此类抗生素的峰浓度并非特别重要,关键在于浓度保持于最低病原菌抑菌浓度的时间,β内酰胺抗生素为该药的主要成分。一般来说,药物浓度超过MIC的时间>40%时,临床治愈率最高。此外,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最大活性需要的浓度>MIC时间根据不同的病原菌而发生变化。动物实验提出,药物浓度>MIC时间与给药间隔相比达到其40%时,时间依赖性抗生素能够发挥最理想的抗葡萄球菌效果。而当60~70%的给药间隔>MIC时,β内酰胺抗生素才能达到最大抗肠道细菌与肺炎球菌的疗效。抗生素的品种多、用量大、药效特殊,容易出现大量滥用现象,因此临床中应当设计合理、可行、科学的给药方法,在保证安全用药的基础上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避免细菌出现耐药性。

  3抗生素的正确用药

  积极研究抗生素的应用药理有利于更好的指导安全用药与临床治疗。一般而言,抗生素的适应症主要包括: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溢脓、耳聋耳鸣与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②鼻窦炎,临床症状为出现脓性鼻涕;③细菌性感冒伴有高热,体温>39.5℃,持续1~2d高烧不退或者出现高烧惊厥;④细菌性肺炎;⑤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⑥验血报告提示嗜中性粒细胞>80%,白细胞计数>12000个/mm3。临床中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当由小剂量起,持续服用5d左右,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增减药量。若疾病应用一种抗生素即可治愈就不必使用两种药物。此外,婴幼儿禁忌给予抗生素治疗,若必须用药也应选择抗菌谱相对较窄的药物。谢浩[3]的研究提出,感冒咳嗽应用抗生素多数无效,因此不可滥用。这是因为感冒后出现咳嗽症状,90%以上的病原体为病毒,而抗生素抑制病毒的效果不甚理想,若为复合细菌感染给予抗生素是无效的[4]。临床中应用抗生素时应当掌握以下基本原则:①临床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抗感染药物、致病原与患者三者的相互关系与基本情况,熟悉抗生素药动学、禁忌症、适应症、注意事项与不良反应;②明确病原学诊断,部分致病原常规检查方法难以分离,临床中应当善于利用其他技术辅助诊断,必要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③根据患者免疫、病理与生理状态针对性的制定给药方案,医院中应当完善药物监测体系,改善以往估计用药、凭经验常规给药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多肽类或者氨基苷类等治疗指数相对较小的抗生素注意观察血药浓度,针对不同个体设计合适的给药方案,避免药物滥用;④尽量避免或者严加控制抗感染药局部用药,对于存在明确指征的患者,适当给予对应的抗生素预防与防止并发症的出现;⑤临床中许多感染应用一种药物即可有效控制,综合用药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会增加治疗费用与不良反应;⑥抗感染药的最佳使用时间为患者症状消失22~96h,体温恢复正常,但是伤寒、结核病、骨髓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布氏杆菌病不在此列,这一点需要医生谨记;⑦若急性感染的治疗效果不明显,可在48~72h内合理的调整剂量或者直接改药;⑧临床医师应当全面熟悉并且熟练掌握抗感染药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耐药性、抗菌谱、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以便针对某种疾病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有效控制不同的感染疾患,最大程度的避免不良反应出现。

  3结论

  抗生素在抗感染中应用广泛,临床中应当制定抗感染药应用原则,加强合理用药指导,避免药物滥用,最大程度的延缓耐药性发生发展与蔓延,尽可能的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赵汉庆,王永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非抗菌作用在儿科临床的应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29(03):172-174.

  [2]康悦,吴菊芳.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状况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7(09):148-151.

  [3]谢浩,孙胜辉.阿奇霉素联合川芎嗪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型哮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2(13):263-265.

  [4]黄永坤,何雯,李海林,段晶.不同季节腹泻病患儿粪便菌群变化和微生态治疗结果的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34(17):114-116.

文章标题:护理实践与研究投稿抗生素在抗感染中的应用药理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linchuang/2581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