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涉及意识情感活动和精神异常,起病较缓慢,是一种复杂的脑部疾病。常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及精神活动等方面障碍[1],除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外,同时也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了损伤[2],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精神负担。患者的精神状态会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3]。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存在过度镇静的问题,同时可能带来椎体外系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社会活动产生影响,加剧对社会功能的损害[4]。为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案,研究整合2018年1月~2019年3月接收的11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并与利培酮治疗进行比较,效果显著,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接收的11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20-67岁,平均(45.7±4.3)岁;病程为4-22个月,平均(11.2±2.3)个月;试验组58例;男31例,女27例;年龄20-69岁,平均(44.5±4.7)岁;病程为4-21个月,平均(11.4±2.2)个月;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要求相符。纳入标准(1)患者均通过《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进行确诊[5]。(2)1个月内未注射过长效精神病药物或1周内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自愿加入研究之中。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2)人血白蛋白过敏患者。(3)孕妇及哺乳期的患者;(4)极度兴奋躁动,需要抗精神病药物如电休克或氟哌啶醇针剂的患者;(5)药物敏感的患者。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培酮(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160,生产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通过口服给药,以1mg/次为初始剂量,2次/d。第2d提高剂量为2mg/次,2次/d。第3d提高剂量为3mg/次,2次/d。后续治疗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剂量加以调整。试验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507,生产企业:上海中西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通过口服给药,1次/d,以5mg/次为初始剂量,持续1周。从第2周起,提高剂量为10mg/次,以该剂量持续用药2周。后续治疗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剂量加以调整,但最高不得超过30mg。1.3评价与观察指标(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性和阳性症状良表(PNSS)评分,分数越高,精神分裂症病情越严重。(2)疗效评定根据PNSS评分减分率:痊愈:PNSS评分减分率≥75%;显效:50%≤PNSS评分减分率<75%;好转:25%≤HAMD评分减分率<50%;无效:HAMD评分减分率<25%。(3)不良反应的比较,采用TESS评分进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TESS评分越高,安全性越差。1.4统计学方法借助SPSS20.0对研究数据进行汇总,%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x珋±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
2结果
2.1治疗前后PNS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PNSS评分各项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NSS评分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2.2疗效对比试验组治愈13例,显效19例,好转15例,无效11例,有效率是81.03%,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显效16例,好转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9.25%,两组总有效率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头痛3例,锥体外系不良反应9例,肌强直4例,心电图异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96%,TESS评分为(8.68±0.82)分,试验组患者出现头痛1例,锥体外系不良反应2例,失眠1例,恶心1例,不能静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TESS评分为(5.70±0.78)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97,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传统药物主要是通过阻断患者中脑-皮层系统及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或阻断下丘脑的5-羟色胺受体[6],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阿立哌唑是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7],和D2、5-HT1A、D3、5-HT2A受体亲和力较高,和5-HT2C、α1、D4、5-HT7、H1受体有中度亲和力。该种药物属于5-HT1A、D2受体部分激动剂,从而能是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焦虑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不会影响机体的催乳素水平[8]。也是5-HT2A受体的拮抗剂,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缓解阴性症状。研究结果证明,PNSS中的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总评分,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效果,使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定疗效,且疗效相当,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会直接影响长期治疗,因此要着重关注药物的耐受性。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33.96%显著较试验组13.7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不良反应低的主要原因是只对多巴胺进行调节达到稳定的作用[9],而对组胺的H1和H2受体不起作用;对照组TESS评分为(8.68±0.82)分,明显高于试验组TESS评分为(5.70±0.78)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立哌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金陵,蒋玉平.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析[J].当代医学,2012,18(26):147-147.
[2]田小元,向永红.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8-50.
[3]李馨,黄欢,易籽琴.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A):62-63.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来源:《航空航天医学杂志》,作者:刘斌 尹利国 王晓磊 张爽 栾蓝 赵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