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医治未病作用日益被医者重视,已有学者提出应重视中医药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干预,中医外治法不受手术前后及麻醉清醒期禁食禁水等禁忌,可以随时干预,出现了中医外治综合治疗的趋势。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省级期刊,创刊于1999年,是由山西中医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由山西省卫生厅主管,山西中医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为双月刊,逢双月末出版,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国内刊号:cn14-1265/R,国际刊号:ISSN1671-0258),全国各地邮局(社)均可订阅,也可以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阅。
1针灸推拿
1.1针灸
针灸是运用中医经络学说,根据腹部术后的主要症状辨证施治,以调节胃肠道功能,促进术后肠蠕动。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方法有针刺、艾灸、温针灸、电针、穴位注射等[31-35]。常用的穴位有中脘、天枢、内关、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太冲等穴。
1.2推拿
推拿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中医经络学说,以指代针,推拿按摩有关腧穴,达到疏理气机,调和气血,调整胃肠功能,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方法。由于该法简单、实用、易操作,临床应用广泛,常用腧穴有足三里、脾俞、胃俞、大肠俞等[36-37]。
2其他疗法
除上述疗法外,尚有耳穴、穴位埋线、温水足浴、中药足浴等方法,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起到较好的治疗保健作用。
2.1耳穴
耳穴是耳郭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部位。刺激耳穴能调整经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到调整,以达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使用耳穴可有效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常选穴位有胃、大肠、小肠、三焦、内分泌、脾穴等。常用方法有耳穴压豆法、耳穴埋籽、穴位按压法、耳穴磁珠贴压法等[38-40]。
2.2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区域,经过多种因素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腹部术后常取气海、建里、天枢、水道、足三里、大肠俞等穴进行埋线[41]。
2.3足疗
中医学理论和现代足反射理论认为,人的脚上存在着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相应的反射区。运用不同方法刺激该反射区不仅可促进血液循环,能增强内分泌系统以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而且反射区相应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也得以改善。常用足疗方法有温水足浴[42]、中药足浴[43]、足底烫[44]、足疗加穴位按压[45]等。
3综合治疗
临床上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本病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常用的方法有针刺加中药内服法[46]、针刺加中药灌肠法[47]、针刺加中药外敷法[48]、电针加中药口服及灌肠法[49]、电针加中药热熨法[34]、中药内服加穴位封闭[50]、中药内服加足浴法[51]、推拿加中药灌肠法[52]等。
4讨论
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受到抑制,属祖国医学“痞满”“腹痛”“呕吐”“肠结”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症为“胀”“闷”“痛”“闭”,乃脾胃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常,阻滞所致。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早晚,直接关系到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响患者的主观症状。治疗上,西医目前多采用促胃动力药(胃复安、吗丁啉、西沙必利、依托必利等)以及促排便塞肛制剂(甘油制剂、硫酸镁制剂、甘露醇制剂等),但疗效欠佳。中医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和独到优势,方法众多,综观古今文献,总体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包括中药内服,中药胃管注入、中药灌肠,外治法包括针灸、耳针、按摩、外敷、穴位敷贴、穴位缝扎、足浴等。
腹部手术大多为急症手术,术前及术后麻醉清醒期常有禁食禁水等禁忌,加上术后胃肠吻合口的存在,限制了术前术后中药内服及早期灌肠用药,临床报道多在术后12小时或术后24小时开始用药,另外中药辨证烦琐,操作不易掌握,口服中药味道苦涩,吞咽时感觉不舒,术后患者多有腹胀、恶心等症状,故依从性差,因此中药内治法在临床上不能很好推广应用。中医外治法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易学,患者接受程度高,各级医院容易推广应用等优点。
但在临床研究的治疗方式上,如手术术式、病种与外用药物、穴位选择方面欠缺规划配对,且外治方式种类繁多,缺乏规范化。因此,在未来,有必要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观察中医外治法在腹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机制,以及不同病种、不同术式各种外治法的配伍组合,并形成一套针对各病种的规范有效的诊治方案,更好地发挥中医外治法的作用与优势。